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修建公路的主要目的不但是为大众出行提供便利,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但是在公路建设期间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就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在部分已经修建完成的公路上常常会发生由于排水系统设计不够合理而导致的路基浸水或边坡冲蚀等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道路运行风险隐患产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作用,接着对其中的基本原则与注意要点展开阐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7.3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1.1 防止地面水渗入路基
路基在道路工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承担着道路的顺利通行责任,从而合理有效地确保该地区的交通运行,所以必须避免地表水渗透到路基路面中。如果由于降雨或者更多因素导致无法及时排除地表水的情况,就会对路基路面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比如: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到路基路面中的排水规划设计,其地面水就会随着路表层的缝隙流入路基当中,从而破坏路基的强度,致使其不能承受车辆行驶中形成的各种荷载,进而给路基质量造成风险隐患,最终使得路面由于时常积水而造成垮塌或沉降不均匀等现象发生,进而妨碍路面的正常通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的经济与社会稳定性造成影响。
1.2 预防由于水而降低材料性能
众所周知,国家的大部分公路为沥青混凝土施工路面,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柔性较强的材料,因此当有车辆行驶在存在大量积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就会因为车辆本身的重量与行驶造成的荷载作用,而给路面带来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变形,并且该种变形会使得沥青内部的缝隙变小。在车辆不断行驶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停留在沥青缝隙中的水由于外力作用不能立即排出,从而在缝隙中瞬间形成高压,并在其中飞速流动,进一步增加了沥青在集料中的脱落速度,形成路面十分普遍的病害。所以设计人员在对公路路基进行排水设计时,最好把预防水渗透路表缝隙当成关键的设计点,以确保材料的使用性能,防止路面发生病害,也能够避免引水渗透路面降低材料性能的情况出现。
2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2.1 保护环境原则
在设计道路排水系统时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以及保护公路路基的基础上,需要强烈关注排水设施。避免公路路基所排出的水进入到农田或水利设施里导致其被冲毁,而且还要重视雨水冲刷造成的影响,最好避免水土流失或者侵蚀严重造成水污染的情况出现。
2.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在对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时,应该充分考察附近的环境,并且还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参照因地制宜的方式,在考察实际施工现场后再进行方案设计。一般情况下,积水的排放需要采用横纵交错的形式,并且还要结合地质构造,达到防护加固和排水的目的,增强施工效率。
2.3 重视实地调查与研究原则
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时,应该结合道路的具体情况展开充分有效的调查与分析,防止在施工期间占用农田水稻排水。设计前务必进一步研究重要路段中的地质与水文条件,还应该综合规划重要路段中的排水系统,在布置桥涵时需要配合路基,以及排水沟渠的平面与竖向布置,只有达到分期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才会在排水不畅或遇到不良地段时强化并稳定对路基的防护,在一定的时候要实施特殊的规划。
3 公路路基地面的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3.1 路基地面边沟的排水施工技术
在对路基地面边沟进行排水施工时,需要计算边沟的尺寸,并且挖方段高于填土高度时的全部区域也应该设置边沟,而在与山较为接近的路堤坡脚处设置边沟时应该确保没有渗水的情况出现。对于平原地区或重丘山岭地区的边沟而言,应该设置好分段的出水位置,在雨水频繁的区域,也需要展开梯形的边沟设置,同时各个部分的长度都不得大于300 m,设置三角形边沟时的长度不得大于200 m,进一步防止溢出、冲刷等现象发生。在对平曲线处的边沟进行施工操作时,应该保证沟底部分的纵坡和曲线附近的沟底纵坡相互为平顺衔接的情况,在曲线中部需要确保不出现积水与外溢的情况。
3.2 路基地面截水沟排水施工技术
在未弃土时需要按照具体的土质情况进行确定,并且确定截水沟附近和挖方路基坡顶当中的间距,在不影响边坡平稳程度的情况下,实施防渗与加固操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截水沟里挖出的土用来建造截水沟和路堑当中的土台,并修建台顶,让其变成2%倾向性的截水沟横坡。要是在路基上方存在弃土,就需要把截水沟规划到与弃土较远的堆坡脚1 m~5 m位置,并且,弃土中的堆坡脚和路基中挖方坡顶间隔按照不小于10 m的距离设置。在设置山坡处的路堤截水沟时,应该和路堤边坡维持2 m的间隔,并将土放置在截水沟和路堤当中,并且也在该位置修筑2%倾向度的护坡道或土台,给路堤内侧的水流入截水沟提供便利。
3.3 路基地面排水沟施工技术
在对路基地面进行排水沟施工时,需要确保水沟线的平衡性是非常基础的标准,最好通过弧线的方式设置转弯位置,同时把半径维持在大于10 m的范围当中,同时在低于500 m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需求决定设置排水溝的长度。另外,需要确保排水沟的沿线路段和路基之间的距离,防止由于纵坡较大而产生影响。
3.4 路基地面急流槽与跌水施工技术
在设置急流槽和跌水构造时,重点工作内容为浆砌圬工,并且按照具体的地形、地质状况设置跌水台阶的高度,确保各个阶层的台阶长与高的比例能够适应原地面的坡度。并且,急流槽中在计算纵坡坡度时也应该适应地面的坡度,一般情况下标准为不大于1:15。而在急流槽长度不合理时,需要把几个对应的纵坡设置在槽底中,重点的形式为上陡下缓,并且每个部分的长度不得大于10 m,再实施分段砌筑,其填充的材料主要为防水材料,以确保其严密程度。 3.5 路基地面蒸发池的施工要点
在对面积较为广泛的蒸发池当中,应该控制路基与坡脚的间隔在大于20 m左右,同时确保坑中的水和路基附近的边缘性,并且还需要把坑底设置成兩端边缘渐渐朝着中间靠拢的横坡。要想避免溢流情况出现,需要将出口位置的天然沟引流到沟谷中。确保蒸发池中的储水高度1.5 m~
2.0 m,容积200 m3~300 m3,除此之外,要想便于其他水流进入蒸发池中,还能通过土埂来保护蓄水池的周围。
4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问题和不足
4.1 设计缺乏针对性
从现阶段所了解的情况可以得知,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规划设计早已取得大部分地区的重视,而一直沿用传统的理念与方式并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并且还会出现大量漏洞,给高速公路的长期进步带来大量的挑战。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知设计中的针对性不足,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果没有对后期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规划安排,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首先,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的初始环节,由于自身的限制性,未采取较好的调查,会导致在施工期间出现问题,致使产生严重的损耗。其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展开灵活的调整,这也会给路面排水设计中的目标带来隐患。
4.2 设计机制不完善
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如果设计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妨碍公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且不能立即修补。首先,在创建设计机制时未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大多是完全照抄以往的成功案例,并没有因地制宜制定计划,从而使得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不能完全适用,常常发生恶性循环的情况,本身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操作无法充分结合。其次,在对制度进行调整时未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非常严重的违规情况。
5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优化措施
5.1 重视设计前的调查,整体分析施工环境
在排水设计前应该先分析和调查该路段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注重水资源、水文、温度与降雨情况,将自然水系与地形地势的特征发挥出来,科学规划与布局。在实施排水设计施工时,还应该对其中损害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分析,避免在操作期间使用这些操作方式,规划各种结构形式,从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控制。所以,排水设计务必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方式,增强排水系统的效果与作用。
5.2 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对于成本的控制很重要,因此,施工时对于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需要从细节做起。由于排水工程本就会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在进行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时要进行严格地控制,规范程序化管理变更步骤,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在现场签证变更时,管理者必须要明确工程签证的责任。
5.3 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在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时,施工规划人员务必得重点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禁止一味的确保排水工作能够成功实施而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众所周知,破坏自然环境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所造成的后果也不能完全弥补。所以,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时,需要平衡设计与生态环境,重点关注附近的地形地貌特征,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山区地段的水土流失现象,并将处理方式明确在设计方案中。设置排水系统时不得占用农田,因为不但会损耗大片农田,还会在出现水源污染时损害农作物,而且如果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就会使得大量积水被滞留在农田里,形成水涝灾害,降低农业产量。所以务必重视对生态环境与农田水利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公路排水的目的。
6 结语
总的来说,在科学运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时,应该严格的管控与优化施工技术涉及到的每一道工序,不但加强了工程施工的严谨性,还给施工项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并且,在强化施工效果基础下,还需要重点改进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各种基础设施展开有效的维护,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杨姿,邓引.公路路基排水设计以及施工问题研究[J].交通世界,2017(30):18-19.
[2]龙锴.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08+216.
[3]周盛.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交通世界,2017(30):
40-41.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7.3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1.1 防止地面水渗入路基
路基在道路工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承担着道路的顺利通行责任,从而合理有效地确保该地区的交通运行,所以必须避免地表水渗透到路基路面中。如果由于降雨或者更多因素导致无法及时排除地表水的情况,就会对路基路面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比如: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到路基路面中的排水规划设计,其地面水就会随着路表层的缝隙流入路基当中,从而破坏路基的强度,致使其不能承受车辆行驶中形成的各种荷载,进而给路基质量造成风险隐患,最终使得路面由于时常积水而造成垮塌或沉降不均匀等现象发生,进而妨碍路面的正常通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的经济与社会稳定性造成影响。
1.2 预防由于水而降低材料性能
众所周知,国家的大部分公路为沥青混凝土施工路面,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柔性较强的材料,因此当有车辆行驶在存在大量积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就会因为车辆本身的重量与行驶造成的荷载作用,而给路面带来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变形,并且该种变形会使得沥青内部的缝隙变小。在车辆不断行驶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停留在沥青缝隙中的水由于外力作用不能立即排出,从而在缝隙中瞬间形成高压,并在其中飞速流动,进一步增加了沥青在集料中的脱落速度,形成路面十分普遍的病害。所以设计人员在对公路路基进行排水设计时,最好把预防水渗透路表缝隙当成关键的设计点,以确保材料的使用性能,防止路面发生病害,也能够避免引水渗透路面降低材料性能的情况出现。
2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2.1 保护环境原则
在设计道路排水系统时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以及保护公路路基的基础上,需要强烈关注排水设施。避免公路路基所排出的水进入到农田或水利设施里导致其被冲毁,而且还要重视雨水冲刷造成的影响,最好避免水土流失或者侵蚀严重造成水污染的情况出现。
2.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在对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时,应该充分考察附近的环境,并且还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参照因地制宜的方式,在考察实际施工现场后再进行方案设计。一般情况下,积水的排放需要采用横纵交错的形式,并且还要结合地质构造,达到防护加固和排水的目的,增强施工效率。
2.3 重视实地调查与研究原则
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时,应该结合道路的具体情况展开充分有效的调查与分析,防止在施工期间占用农田水稻排水。设计前务必进一步研究重要路段中的地质与水文条件,还应该综合规划重要路段中的排水系统,在布置桥涵时需要配合路基,以及排水沟渠的平面与竖向布置,只有达到分期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才会在排水不畅或遇到不良地段时强化并稳定对路基的防护,在一定的时候要实施特殊的规划。
3 公路路基地面的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3.1 路基地面边沟的排水施工技术
在对路基地面边沟进行排水施工时,需要计算边沟的尺寸,并且挖方段高于填土高度时的全部区域也应该设置边沟,而在与山较为接近的路堤坡脚处设置边沟时应该确保没有渗水的情况出现。对于平原地区或重丘山岭地区的边沟而言,应该设置好分段的出水位置,在雨水频繁的区域,也需要展开梯形的边沟设置,同时各个部分的长度都不得大于300 m,设置三角形边沟时的长度不得大于200 m,进一步防止溢出、冲刷等现象发生。在对平曲线处的边沟进行施工操作时,应该保证沟底部分的纵坡和曲线附近的沟底纵坡相互为平顺衔接的情况,在曲线中部需要确保不出现积水与外溢的情况。
3.2 路基地面截水沟排水施工技术
在未弃土时需要按照具体的土质情况进行确定,并且确定截水沟附近和挖方路基坡顶当中的间距,在不影响边坡平稳程度的情况下,实施防渗与加固操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截水沟里挖出的土用来建造截水沟和路堑当中的土台,并修建台顶,让其变成2%倾向性的截水沟横坡。要是在路基上方存在弃土,就需要把截水沟规划到与弃土较远的堆坡脚1 m~5 m位置,并且,弃土中的堆坡脚和路基中挖方坡顶间隔按照不小于10 m的距离设置。在设置山坡处的路堤截水沟时,应该和路堤边坡维持2 m的间隔,并将土放置在截水沟和路堤当中,并且也在该位置修筑2%倾向度的护坡道或土台,给路堤内侧的水流入截水沟提供便利。
3.3 路基地面排水沟施工技术
在对路基地面进行排水沟施工时,需要确保水沟线的平衡性是非常基础的标准,最好通过弧线的方式设置转弯位置,同时把半径维持在大于10 m的范围当中,同时在低于500 m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需求决定设置排水溝的长度。另外,需要确保排水沟的沿线路段和路基之间的距离,防止由于纵坡较大而产生影响。
3.4 路基地面急流槽与跌水施工技术
在设置急流槽和跌水构造时,重点工作内容为浆砌圬工,并且按照具体的地形、地质状况设置跌水台阶的高度,确保各个阶层的台阶长与高的比例能够适应原地面的坡度。并且,急流槽中在计算纵坡坡度时也应该适应地面的坡度,一般情况下标准为不大于1:15。而在急流槽长度不合理时,需要把几个对应的纵坡设置在槽底中,重点的形式为上陡下缓,并且每个部分的长度不得大于10 m,再实施分段砌筑,其填充的材料主要为防水材料,以确保其严密程度。 3.5 路基地面蒸发池的施工要点
在对面积较为广泛的蒸发池当中,应该控制路基与坡脚的间隔在大于20 m左右,同时确保坑中的水和路基附近的边缘性,并且还需要把坑底设置成兩端边缘渐渐朝着中间靠拢的横坡。要想避免溢流情况出现,需要将出口位置的天然沟引流到沟谷中。确保蒸发池中的储水高度1.5 m~
2.0 m,容积200 m3~300 m3,除此之外,要想便于其他水流进入蒸发池中,还能通过土埂来保护蓄水池的周围。
4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问题和不足
4.1 设计缺乏针对性
从现阶段所了解的情况可以得知,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规划设计早已取得大部分地区的重视,而一直沿用传统的理念与方式并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并且还会出现大量漏洞,给高速公路的长期进步带来大量的挑战。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知设计中的针对性不足,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果没有对后期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规划安排,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首先,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的初始环节,由于自身的限制性,未采取较好的调查,会导致在施工期间出现问题,致使产生严重的损耗。其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展开灵活的调整,这也会给路面排水设计中的目标带来隐患。
4.2 设计机制不完善
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如果设计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妨碍公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且不能立即修补。首先,在创建设计机制时未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大多是完全照抄以往的成功案例,并没有因地制宜制定计划,从而使得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不能完全适用,常常发生恶性循环的情况,本身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操作无法充分结合。其次,在对制度进行调整时未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非常严重的违规情况。
5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优化措施
5.1 重视设计前的调查,整体分析施工环境
在排水设计前应该先分析和调查该路段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注重水资源、水文、温度与降雨情况,将自然水系与地形地势的特征发挥出来,科学规划与布局。在实施排水设计施工时,还应该对其中损害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分析,避免在操作期间使用这些操作方式,规划各种结构形式,从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控制。所以,排水设计务必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方式,增强排水系统的效果与作用。
5.2 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对于成本的控制很重要,因此,施工时对于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需要从细节做起。由于排水工程本就会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在进行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时要进行严格地控制,规范程序化管理变更步骤,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在现场签证变更时,管理者必须要明确工程签证的责任。
5.3 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在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时,施工规划人员务必得重点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禁止一味的确保排水工作能够成功实施而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众所周知,破坏自然环境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所造成的后果也不能完全弥补。所以,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设计时,需要平衡设计与生态环境,重点关注附近的地形地貌特征,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山区地段的水土流失现象,并将处理方式明确在设计方案中。设置排水系统时不得占用农田,因为不但会损耗大片农田,还会在出现水源污染时损害农作物,而且如果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就会使得大量积水被滞留在农田里,形成水涝灾害,降低农业产量。所以务必重视对生态环境与农田水利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公路排水的目的。
6 结语
总的来说,在科学运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时,应该严格的管控与优化施工技术涉及到的每一道工序,不但加强了工程施工的严谨性,还给施工项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并且,在强化施工效果基础下,还需要重点改进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各种基础设施展开有效的维护,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杨姿,邓引.公路路基排水设计以及施工问题研究[J].交通世界,2017(30):18-19.
[2]龙锴.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08+216.
[3]周盛.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交通世界,2017(30):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