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弃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就是放弃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提高反腐败的能力就是要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防腐败体系。
教育反腐要有管用的方法和途径
要有突出的教育范围和内容。紧紧抓住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这个关键,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大力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从政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要树立和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敢于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模范事迹,用典型引路,进行示范教育;深入剖析典型腐败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帮扶弱势群体,进行群众观点教育。
要有管用的方法和途径。要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形成全党抓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大格局。在教育的方法上,要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使干部养成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接受监督的习惯,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提高依靠制度反腐败的能力
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并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创新与求实的关系。制度创新既要勇于解放思想,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求“新”,搞形式主义、急躁冒进,而应立足于客观实际,讲求实效,坚持用反腐倡廉的工作成效检验制度创新的成果。
制度的制定必须妥善处理好约束与激励的关系,着眼于让大多数人“跳起来摘桃子”,既严明纪律,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章,又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或标准过低、要求不严,都达不到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目的。这就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既要注意配套完备,又要防止繁琐过滥,既便于执行、易于操作,同时又有很强的约束力。
提高依靠监督反腐败的能力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当作党内生活必备的素质。
一要增强监督者的责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识到,党的权力是属于全体党员的,国家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如果放弃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就是放弃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也是对腐败分子的放纵。
二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切实落实党内监督十项制度,严格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民主生活会、巡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健全和完善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制。
三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资源。把党风监督与党外监督、组织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等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作者系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
提高反腐败的能力就是要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防腐败体系。
教育反腐要有管用的方法和途径
要有突出的教育范围和内容。紧紧抓住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这个关键,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大力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从政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要树立和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敢于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模范事迹,用典型引路,进行示范教育;深入剖析典型腐败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帮扶弱势群体,进行群众观点教育。
要有管用的方法和途径。要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形成全党抓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大格局。在教育的方法上,要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使干部养成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接受监督的习惯,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提高依靠制度反腐败的能力
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并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创新与求实的关系。制度创新既要勇于解放思想,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求“新”,搞形式主义、急躁冒进,而应立足于客观实际,讲求实效,坚持用反腐倡廉的工作成效检验制度创新的成果。
制度的制定必须妥善处理好约束与激励的关系,着眼于让大多数人“跳起来摘桃子”,既严明纪律,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章,又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或标准过低、要求不严,都达不到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目的。这就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既要注意配套完备,又要防止繁琐过滥,既便于执行、易于操作,同时又有很强的约束力。
提高依靠监督反腐败的能力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当作党内生活必备的素质。
一要增强监督者的责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识到,党的权力是属于全体党员的,国家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如果放弃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就是放弃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也是对腐败分子的放纵。
二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切实落实党内监督十项制度,严格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民主生活会、巡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健全和完善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制。
三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资源。把党风监督与党外监督、组织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等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作者系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