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给哲学下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定义,他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寻找家园的过程,那么,乡愁也就是寻找家园的内生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乡村的再生、再造中,保存民族文化的“根”,值得认真思考。
乡愁,是对家园的寻找
诗人荷尔德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家园,不断地寻找这个家园,就是乡愁。乡愁乃是人对于心灵皈依、精神归宿的一种情感和意义的终极诉求。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它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心灵层面上的。
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曾这样解释“乡愁”的涵义:“乡下,乡土,乡愁。在某种意义上,乡愁可以说是其它所有精神、所有情感的酵母和基石。由此生发出悲悯、仁慈和爱,生发出文学情思和日常美感。那不仅仅是怀旧,也是一种向往;不仅仅是感怀,也是一种信仰。而其理性结晶,我以为就是良知。”他解释道:“‘陌上花开,应缓缓归矣!’那应该是我们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缈、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
不用说,乡愁的核心是对母亲的思念。年老母亲的白发和皱纹无疑是故乡风景中最动人的风景。在这个意义上,故乡所有的景物无一不是母亲、母亲意象的表达和外延。再造乡村,留住乡愁,留住的应是人对心灵的忠诚、对精神的坚守、对文化的承诺。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再造乡村,首先是要在文化上使乡村作为“根”而被留住,并非只是单纯地在物质层面上恢复乡村的原貌。没有文化的乡村,即便造得再美轮美奂,也将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文化,无疑是乡村的灵魂所在、乡村的精髓所在,实际上也是华夏儿女的“根”系所在。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和文化的古国,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乡村这个文化载体及其形态而呈现出来,并获得连绵不断的延续。乡村文明、文化,也可以说就是华夏古文明、古文化的原生态。因为乡村文化保存了序列较为完整的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谱系,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也恰恰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和最真诚的心灵情感之源。无论华夏儿女身处何方,都可以在文化层面上找到共同的话语,形成心灵的共识,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认知上的最大公约数。
乡村复兴,民国时期的样本
早在民国时期,一批具有现代理念的知识分子就曾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这是现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较早出现的如何再造乡村的实践运动,其目的和内容都是一场力图从文化复兴的维度,对旧的农村社会生活业态进行具有现代化性质的改造运动,也即是对乡村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进行自治化制度改革和文化生态的修复,对农民素质的改造和提升,实施知识化和文明化的普及教育,显示了一种农村改造的现代性模式。
以开展乡村自治、合作社和平民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最初萌芽于1904年河北省定县翟城村米氏父子的“村治”活动。此后,美国人斐以礼(Joseph Baillie)创立的金陵大学农学院及其所进行的农村活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活动,尔后中国学者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团体和个人合作,开始从事中国农村建设活动。
到1923年,又有“华洋义赈救灾会”在河北省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特别是二十年代初,晏阳初先生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即正式提出“乡村建设”这一概念,他亲自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选择河北定县进行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试验。
到三十年代,又相继出现了以梁漱溟先生为首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中华职业教育社所进行的江苏徐公桥等实验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所从事的各实验区、金陵大学农学院举办的安徽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等等,总计达千余处。其中,尤以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最为典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部分,主旨是力图从文化的维度为现代中国寻找到一条全面改造农村的实践道路。从相关史料来看,其具体内容包括改善农村政权,组织乡村自卫;组建各种合作社,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设立各种教育机构,推进基础教育;改善卫生和医疗状况,整治村容和道路,禁绝鸦片和赌博,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等。从目标和内容上来看,民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样本。
用文化和艺术再续乡村梦
近几年来,乡村建设的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尤其是知识界关注,许多城市知识分子、艺术家、文化人、都市白领,甚至是企业家,都自愿去边远的乡村,通过扶贫助教、古建保护、民族复兴、生态农业、乡村文化生活再造等方式,帮助村民改善生存环境,重建乡村秩序和景观。这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由艺术家引领的艺术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效果,如北京宋庄画家村、杭州外桐坞艺术创意村,深圳大芬油画村等,都是艺术家呈现乡村理想、文化激情和艺术执着的精彩案例。
促使乡村的再生,不是复古,也不是单纯的“修旧如旧”,而是要用现代的理念,让古老乡村的灵魂复活。应大力开展乡村的古今文化对话和交流,创造性地转化乡村的传统,赋予乡村以新的生命体,使乡村能够给予现代人以充分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怀,支持走向现代化进程的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用文化理论和方式再造文化乡村,催促乡村的再生,特别是用艺术方式来再造文化乡村,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失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在北京元典美术馆,曾举行过一场题为“乡建在中国:碧山&许村”的展览。展览通过大量文字和图片展示了一南一北两个艺术乡村建设的精彩案例:安徽黟县碧山村的“碧山共同体计划”和山西许村的“许村计划”。碧山村位于安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它是艺术家发起打造的一个艺术乡村的典范。2011年,艺术家欧宁和左靖分别在黟县碧山村和关麓村买了一幢徽派旧民居。随后他们自筹资金,在碧山村策划组织了第一届“碧山丰年庆”(Bishan Harvestival),后又邀请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当地工匠、艺人合作,创作出“黟县百工”的传统工艺和生活用品,还在当地建设了“水牛学院”,用来进行教育和讲座项目,开展碧山村和徽州地区历史文献展览,邀请音乐人和当地戏曲团体表演,放映影片,还与国内外大学建筑专业合作,开展乡土建筑保护调研,各种艺术项目和活动也在碧山村频繁举办。
许村地处山西太行山区,因明朝皇帝朱元璋特许建村而得名。与中国无数乡村一样,许村也曾是凋敝不堪,建筑破败损毁,但它留存下来的庙宇、戏台和民居,却完整地呈现了明清以来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许村深厚的历史底蕴,令艺术家渠岩震撼,他决心用艺术修复乡村,于是请来了艺术家、建筑师、联合国官员等,在许村举办了“中国乡村运动与新农村建设”论坛。经过八年的建设,曾经破败的许村恢复活力,村民们依靠旅游,每年最高可有六七万元收入。村里不仅有了艺术公社、有机农场、酒吧,还有高校艺术写生基地。两年一度的国际艺术节,更成为许村和周边村县的盛事,十几个国家艺术家在此聚集创作。一家澳洲基金会捐赠了钢琴,在许村免费开设了英语课和摄影课。台湾建筑团队则帮助村民们改造百年古宅,外观修旧如旧,屋里却是舒适的现代装修,给人一种“心灵还乡”的温馨和舒适感。
两个艺术乡村建设案例说明,用文化理念和方式来再造文化乡村,也让“乡愁”真正落在了实处。有人曾说在快速的现代化、城市化中,“乡愁”将是人最大的奢侈品。著名作家王安忆也说:“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因为生活在城里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浪漫的色彩,星辰日月、风霜雨雪与他们无关。钟点标志出他们作息的制度,他们的劳动理论化为生存的需要,没有风景来作点缀,一个农人为田里庄稼喜悦和烦恼的心情,他们再也体验不到。”
是的,再造文化乡村,呵护心灵家园,留住的是乡愁,留住的也将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忠诚。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寻找家园的过程,那么,乡愁也就是寻找家园的内生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乡村的再生、再造中,保存民族文化的“根”,值得认真思考。
乡愁,是对家园的寻找
诗人荷尔德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家园,不断地寻找这个家园,就是乡愁。乡愁乃是人对于心灵皈依、精神归宿的一种情感和意义的终极诉求。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它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心灵层面上的。
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曾这样解释“乡愁”的涵义:“乡下,乡土,乡愁。在某种意义上,乡愁可以说是其它所有精神、所有情感的酵母和基石。由此生发出悲悯、仁慈和爱,生发出文学情思和日常美感。那不仅仅是怀旧,也是一种向往;不仅仅是感怀,也是一种信仰。而其理性结晶,我以为就是良知。”他解释道:“‘陌上花开,应缓缓归矣!’那应该是我们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缈、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
不用说,乡愁的核心是对母亲的思念。年老母亲的白发和皱纹无疑是故乡风景中最动人的风景。在这个意义上,故乡所有的景物无一不是母亲、母亲意象的表达和外延。再造乡村,留住乡愁,留住的应是人对心灵的忠诚、对精神的坚守、对文化的承诺。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再造乡村,首先是要在文化上使乡村作为“根”而被留住,并非只是单纯地在物质层面上恢复乡村的原貌。没有文化的乡村,即便造得再美轮美奂,也将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文化,无疑是乡村的灵魂所在、乡村的精髓所在,实际上也是华夏儿女的“根”系所在。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和文化的古国,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乡村这个文化载体及其形态而呈现出来,并获得连绵不断的延续。乡村文明、文化,也可以说就是华夏古文明、古文化的原生态。因为乡村文化保存了序列较为完整的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谱系,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也恰恰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和最真诚的心灵情感之源。无论华夏儿女身处何方,都可以在文化层面上找到共同的话语,形成心灵的共识,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认知上的最大公约数。
乡村复兴,民国时期的样本
早在民国时期,一批具有现代理念的知识分子就曾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这是现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较早出现的如何再造乡村的实践运动,其目的和内容都是一场力图从文化复兴的维度,对旧的农村社会生活业态进行具有现代化性质的改造运动,也即是对乡村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进行自治化制度改革和文化生态的修复,对农民素质的改造和提升,实施知识化和文明化的普及教育,显示了一种农村改造的现代性模式。
以开展乡村自治、合作社和平民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最初萌芽于1904年河北省定县翟城村米氏父子的“村治”活动。此后,美国人斐以礼(Joseph Baillie)创立的金陵大学农学院及其所进行的农村活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活动,尔后中国学者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团体和个人合作,开始从事中国农村建设活动。
到1923年,又有“华洋义赈救灾会”在河北省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特别是二十年代初,晏阳初先生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即正式提出“乡村建设”这一概念,他亲自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选择河北定县进行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试验。
到三十年代,又相继出现了以梁漱溟先生为首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中华职业教育社所进行的江苏徐公桥等实验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所从事的各实验区、金陵大学农学院举办的安徽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等等,总计达千余处。其中,尤以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最为典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部分,主旨是力图从文化的维度为现代中国寻找到一条全面改造农村的实践道路。从相关史料来看,其具体内容包括改善农村政权,组织乡村自卫;组建各种合作社,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设立各种教育机构,推进基础教育;改善卫生和医疗状况,整治村容和道路,禁绝鸦片和赌博,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等。从目标和内容上来看,民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样本。
用文化和艺术再续乡村梦
近几年来,乡村建设的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尤其是知识界关注,许多城市知识分子、艺术家、文化人、都市白领,甚至是企业家,都自愿去边远的乡村,通过扶贫助教、古建保护、民族复兴、生态农业、乡村文化生活再造等方式,帮助村民改善生存环境,重建乡村秩序和景观。这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由艺术家引领的艺术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效果,如北京宋庄画家村、杭州外桐坞艺术创意村,深圳大芬油画村等,都是艺术家呈现乡村理想、文化激情和艺术执着的精彩案例。
促使乡村的再生,不是复古,也不是单纯的“修旧如旧”,而是要用现代的理念,让古老乡村的灵魂复活。应大力开展乡村的古今文化对话和交流,创造性地转化乡村的传统,赋予乡村以新的生命体,使乡村能够给予现代人以充分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怀,支持走向现代化进程的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用文化理论和方式再造文化乡村,催促乡村的再生,特别是用艺术方式来再造文化乡村,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失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在北京元典美术馆,曾举行过一场题为“乡建在中国:碧山&许村”的展览。展览通过大量文字和图片展示了一南一北两个艺术乡村建设的精彩案例:安徽黟县碧山村的“碧山共同体计划”和山西许村的“许村计划”。碧山村位于安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它是艺术家发起打造的一个艺术乡村的典范。2011年,艺术家欧宁和左靖分别在黟县碧山村和关麓村买了一幢徽派旧民居。随后他们自筹资金,在碧山村策划组织了第一届“碧山丰年庆”(Bishan Harvestival),后又邀请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当地工匠、艺人合作,创作出“黟县百工”的传统工艺和生活用品,还在当地建设了“水牛学院”,用来进行教育和讲座项目,开展碧山村和徽州地区历史文献展览,邀请音乐人和当地戏曲团体表演,放映影片,还与国内外大学建筑专业合作,开展乡土建筑保护调研,各种艺术项目和活动也在碧山村频繁举办。
许村地处山西太行山区,因明朝皇帝朱元璋特许建村而得名。与中国无数乡村一样,许村也曾是凋敝不堪,建筑破败损毁,但它留存下来的庙宇、戏台和民居,却完整地呈现了明清以来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许村深厚的历史底蕴,令艺术家渠岩震撼,他决心用艺术修复乡村,于是请来了艺术家、建筑师、联合国官员等,在许村举办了“中国乡村运动与新农村建设”论坛。经过八年的建设,曾经破败的许村恢复活力,村民们依靠旅游,每年最高可有六七万元收入。村里不仅有了艺术公社、有机农场、酒吧,还有高校艺术写生基地。两年一度的国际艺术节,更成为许村和周边村县的盛事,十几个国家艺术家在此聚集创作。一家澳洲基金会捐赠了钢琴,在许村免费开设了英语课和摄影课。台湾建筑团队则帮助村民们改造百年古宅,外观修旧如旧,屋里却是舒适的现代装修,给人一种“心灵还乡”的温馨和舒适感。
两个艺术乡村建设案例说明,用文化理念和方式来再造文化乡村,也让“乡愁”真正落在了实处。有人曾说在快速的现代化、城市化中,“乡愁”将是人最大的奢侈品。著名作家王安忆也说:“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因为生活在城里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浪漫的色彩,星辰日月、风霜雨雪与他们无关。钟点标志出他们作息的制度,他们的劳动理论化为生存的需要,没有风景来作点缀,一个农人为田里庄稼喜悦和烦恼的心情,他们再也体验不到。”
是的,再造文化乡村,呵护心灵家园,留住的是乡愁,留住的也将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