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38例,对其血清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进行测定,根据结果将其分为SCH组和正常组,并结合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SCH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CH组患者的总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杭州 31002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杭州 310020,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州 313200,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州 3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
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38例,对其血清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进行测定,根据结果将其分为SCH组和正常组,并结合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SCH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SCH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5.83±1.27)mmol/L和(5.02±1.22)mmol/L,t=3.746,P=0.000]、三酰甘油(TG)[(3.29±1.74)mmol/L和(2.17±1.68)mmol/L,t=3.769,P=0.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81±1.02)mmol/L和(3.24±1.08)mmol/L,t=3.092,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3±0.27)mmol/L和(1.02±0.25)mmol/L,t=2.4459,P=0.00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作为分组依据,三组患者的sTSH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均P<0.05);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作为分组依据,三组患者的sTSH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CH、TC、LDL-C均是影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重要因素(均P<0.05)。
结论SCH是引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进而参与到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中。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总结利奈唑胺引起老年患者低血糖、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的患者,该患者在长疗程、反复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低血糖、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同时收集2018年12月以前国内外报道的利奈唑胺引起以上3种严重、少见不良反应的文献,对利奈唑胺引起以上3
目的探讨在老年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老年人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所收治的老年膀胱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按照是否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将其分为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43例)和对照组(全麻,4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尿管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0岁T2DM患者670例(男320例,女350例)为T2DM组,随机抽取年龄相匹配的无T2DM的北京医院退休职工214例(男54例,女性75例)为对照组。采用生物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肌肉含量减少诊断截值为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男性<7.18 kg/m2,女性<5.73
目的探索信息系统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查阅北京世纪坛医院病案系统,收集信息化管理前后所入住老年科/干部病区患者中出院诊断包含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肌间静脉血栓或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E)。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转归,相关危险因素,VTE的检出率和评估率等。结果共纳入146例患者,呼吸科、心内科及综合科的高龄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其中糖尿病、肿瘤、慢性心力
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需要小胶质的参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错义突变是AD的危险因子,其编码的是小胶质细胞表面的单通道跨膜受体,通过与TYRO蛋白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调节下游通路。TREM2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多种功能,如增殖、迁移、吞噬等。当TREM2在基因水平或表达水平发生异常时,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另外,TREM2
目的了解80岁及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并行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始透年龄≥80岁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80岁高龄血液透析患者和76例80岁以下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80岁及以
目的了解老年医学科因癌与非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肺复苏意愿以及生命末期医疗状况的异同,为不同老年人群开展缓和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查阅2014~2017年我院老年医学科≥60岁患者的死亡病历,记录临床特征、心肺复苏(CPR)签署、维持生命手段的应用及临终前医疗状况,129例根据死亡原因分为因癌死亡组(48例)和非癌死亡组(81例),比较组间临床特点及末期医疗状况的差异。结果共12
目的探讨微小RNA-29b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0例,其中以单纯冠心病(无LVH)患者70例作为NLVH组,以冠心病合并LVH患者70例作为LVH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70例老年无冠心病人群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人群之间的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
目的研究增龄过程中小鼠肠道组织中氧化应激与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索其在衰老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4月龄和20月龄的雄性C57BL6小鼠,每组3只。麻醉后处死取血清、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肺脏备用。采用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及五种脏器组织中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分析其随增龄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脏器组织中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增龄性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道组织中氧化应激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RDW可否作为AIS发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发病24 h内入院的老年AIS患者作为病例组82例,同期入院的老年卒中模拟病患者作为对照组8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线RDW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对于AIS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