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早期文艺思想中形式美比较研究——以审美主体价值为视角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kjkf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早期系统化文艺理论中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形式,主要是指与现实或功利等相对的趋向于超脱的含义,这种美在绝对形式,绝对形式在彼岸观照或抽象的逻辑思辨的本体论审美观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影响深远。在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形式美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这个“形式”却与西方早期美学中的“形式”有着较大差异,一种就是最为普遍的与“文以载道”相关联的二分法的形式,即形式的对立面是内容,这主要是从审美客体的角度来探讨形式美;另一种形式更多地是强调从主体的角度出发,重视审美主体的感性再创造自由。 The real esthetic meaning in early Western systematized literary theory mainly refers to the tendency of detachment from reality or utilitarianism. This kind of ontology of logical speculation of absolute beauty and absolute expression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est Aesthetics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Formal beauty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but this “form ”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formal ” in early Western aesthetics, and one is the most common one. The dichotomy associated with channeling, that is, the opposite of form is content, which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al beau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esthetic object. The other form emphasizes more emphasis on the aesthetic from the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The perceptual nature of the subject recreates freedom.
其他文献
“异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有些对异化的研究没有完全领会马克思异化观的真正意义,更多的是以马克思的异化语言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说。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
马克思通过资本逻辑诠释了现代社会一切现象的动力和核心。当今社会,资本逻辑向符号悄然进行,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从马克思的生产社会过渡到消费社会,人也从马克思时代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丰富的理论内涵。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可以让我们深层次地发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质和实践力量,从而超越西
目的 调查白内障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焦虑状况,探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方式对白内障患者焦虑状况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网络成瘾少年父母的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61例网络成瘾少年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网络成
《春江花月夜》表现出的对诗意人生的憧憬,对人类心灵与本真情感的关注,对自然与人相依相生的和谐世界的敏锐体察暗合了西方诗化哲学对生命意义的诠释。 The vision of the
以“中”为尺度,以“和”为目的的“中和”美学思想,是我国古代较早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以“适中”、“时中”为美学原则,以“和谐”为美的理想和目标。在现代,
在我国当代画坛上,韩玄真以其独特的白描手法绘就的罗汉画像著称于世.他的罗汉画像的成就来自他以自己的禅心与罗汉形象所承载的禅宗佛理的深深契合.尽管每次欣赏他的罗汉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性实践活动是现实世界的基础.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忆",是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存在,这种历史存在既是以往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存在,也是以往政治上层建
在天人舍一思想的指导下,借治国之道,从社会层面及自身心理层面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强调人体内环境协调、天人合一的整体现的重要性.虽未明确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