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调控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跳高运动员在比赛的试跳中出现的心理现象,提出了几种心理调控的方法,以便提高运动员在跳高比赛中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
  关键词:跳高运动员;比赛;试跳;心理调控
  
  在跳高比赛中,由于横竿的高度,技术动作的复杂化,比赛时间持续的长久并受气候的干扰(酷热、严寒等)和观众情绪的影响,加之对手实力的竞争等都给运动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实力相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运动员试跳时情绪紧张,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对运动员能否适应复杂的竞赛环境并克服各种内外部压力,直接与运动训练的成效相关。
  一、不良心理状态
  1、过分紧张
  由于有的运动员过分担心比赛成绩,思想上产生了过分的负担,所以常常出现呼吸短促、口干舌燥、浑身无力、双腿哆嗦,出现了过分紧张的现象。
  2、盲目自信
  由于有的运动员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总是认为自己能够轻易跳过平时训练的高度,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3、信心不足
  由于有的运动员把对手的实力看得过于强大,对比赛中考虑过多不利的因素,或者没有获胜的勇气,失去了比赛的信心。
  二、心理调控方法
  1、活动调控法
  在跳高比赛中,由于比赛时间长或受气候的干扰、观众情绪的影响,而引起精神疲劳或过度紧张的现象,这时可以采用活动调控法,通过活动身体来进行心理调节,即在试跳前借助活动肌肉的办法来调节大脑的兴奋性。如运动员通过轻松地活动手脚或慢跑,并适当配以原地模仿跳高的摆臂、摆腿、提肩、拔腰、转体等关键技术动作,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思考技术要领,排除干扰与影响。这样即对动作技术进行了试跳前的重现与尝试性的"预习",又能有效地转移身体疲劳和缓解精神过度紧张的现象,保持心理稳定之后,再上助跑道,使比赛顺利进行。
  2、暗示调控法
  当运动员在第一次甚至第二次试跳失败后,都会产生急于求成或失去信心的念头,于是运动员应采用暗示调控法,借助自己的语言、词组组成一些积极性的用语,通过默念想象过去在第二或第三次试跳如何拼搏,获取成功的情景。如运动员对试跳感到信心不足时,可暗示自己边想边默念"我的腿部很有劲"、"今天我的心情很舒畅"、"这个高度我一定能跳过去!"和"豁出去,拿下这个高度!"等,起到树立信心、稳定情绪和振奋精神的作用,以便越过横竿。
  3、呼吸调控法
  在跳高比赛中,当横竿的高度向上升起时,运动员由于过度紧张、焦虑,常有呼吸短促现象,从而引起肌肉的僵硬。此时应采用呼吸调控法,有意识地主动改变呼吸的节奏(频率、深度、强度等),来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运动员达到试跳所需的适宜水平。如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以腹式呼吸效果更好)做到"深、长、细、匀"等,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精神过度紧张。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要求,有时甚至是超水平地发挥。
  4、重现调控法
  当运动员在一定的高度试跳时,常常会产生复杂的心理状态,一般出现焦虑、恐惧和不安的现象等,此时运动员最好运用重现调控法,回顾自己在这一高度成功时的动作,有意识地在大脑中做最佳状态的动作表象,如运动员通过大脑思维展现自己助跑、起跳、过竿、落地的技术动作等。这样能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与运用,增强信心,消除紧张,提高心理稳定性。
  5、纠正调控法
  当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旦出现因试跳错误动作而造成的失败时,这可能是由于以往失败情景的干扰或由于某种心理环节造成的技术上的失误,应采用纠正调控法,使运动员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过竿失败的种种经历,找出造成失败的原因,纠正错误动作,要淡忘以往失败的经历和磨灭记忆的痕迹,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如让运动员主动调整思维,使注意力从消极状态转移到积极状态,产生理想的应激反应,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达到恢复正确的、熟悉的自我感觉,才能在关键时刻创造出以消耗较少的心理能量,取得较大的效果。
  6、念动调控法
  有时跳高运动员在试跳时,常常由于技术动作的原因自控能力较差,心理波动,严重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这时运动员应采用念动调控法,有意识地、积极利用大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配合适当的语言对其心理施以调节。如试跳前,嘴里轻念着口决"内倾"、"加快"、"快速起跳"、"高摆腿"等关键要领,使注意力指向即将进行的试跳,脑子里清晰地回忆正确的动作过程,尽可能地体验自己身体感觉和心理状态,以唤起试跳时的动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的积极参与,使大脑皮层顺利地支配着相应的神经指令,引起局部肌肉的反应,为该技术所特有的运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7、自信调控法
  当跳高比赛进入高潮,面对决定名次或破纪录的高度时,有的运动员则想赢怕输,顾虑重重或情绪紧张,注意力分散等现象,这时就应该采用自信调控法,来调动身体内部动力和各种潜能,推动比赛顺利进行。如试跳时运动员要相信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忘掉环境干扰和对手,只想正确动作,不想结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坚定的必胜信心。甚至还可以面向观众挥动手臂或鼓动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有节奏地击掌)等,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样不仅能给自己树立信心,而且能在心理气势上给对手施加压力。
  8、注意调控法
  当跳高比赛前运动员由于过多地考虑成绩和名次,感到自己的身体状态、技术程度、比赛的时间、场地环境等都不理想,或感到压力很大、情绪紧张、烦燥不安、信心不足时,可采用注意力转移调控方法,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或以某种能吸引注意力的活动来替代赛前的部分时间,如看书读报、观赏图像、听音乐、跑步、散步等调控心理,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但能使自己感觉舒畅的心情,尽可能少地去想比赛的名次与成绩,做到镇定自若,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综上所述,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对成绩的获取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比赛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应该重视赛前的模拟和程序训练,并在比赛中集中精力,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自我调控方法,特别是在关键的试跳中要及时采用心理调控方法,解除各种不正常的压力与现象,充分发挥出技术动作水平和运动能力。必须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这样才能取得关键试跳的成功,不断越过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新、赵月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跳高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田径,1999.3
  [2]张文普、王皓,跳高运动员不良比赛心理状态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徐元玉、周烈,对跳高运动员心理自控能力训练之略谈,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陈芳、梁俊,浅谈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训练的应用,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4
  [5]谢玲,浅谈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及其调节,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6]吕乙林、潘志国,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所需要的心理技能探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1
  [7]彭碧,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8]杨桂云、姜淑华,对影响跳高成绩的某些心理因素分析,田径,1996.4
其他文献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语录】人不能和历史赌气。一个刻在大寨历史上的重要日子。也是刻在郭凤莲个人命运史上的重要日子。1991年11月15日,迎着初冬的寒风,离开了大寨11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