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上都有了改变,教学要求更高,教学工作正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
随着新课改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的一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上都有了改变,教学要求更高,打破了只注重讲练结合,只要求学生会的传统教育观念,如今注重强调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学校和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晰。教育部于2017年底正式公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标,强调了全面性和全体性。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和教师没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到信息技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体系,依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层次上,对如何通过信息技術课程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不够重视,对如何培养和改善学生的信息素养也缺乏认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操作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造成消极影响。
依然采用旧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按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信息技术的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模块,必修课程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课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和教师对该课程认识不清晰,忽略了将以上模块纳入该校实际课程中,而是依然过度依赖教材和教参,将教学标准理解的过于表面化,只对浅显的关于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进行教授,没有将教材进行进一步丰富,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方面严重不足。导致了课程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讨论的机会不多,深入探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方法和思路相对保守。师资力量决定着各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水平与质量,这也是如今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很多学校相对比较重视文化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对于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的储备不到位,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和环境支持。而且有些资历相对较老的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思路上相对传统和保守,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前沿教学资源。教师资源不到位,教学资源和授课水平自然受到限制。
评价机制是一概而论,不利于探索精神及信息素养的培养。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设置的目标来看,高中信息技术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关注探索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的课程评价机制是一概而论,试卷考试仍然是主流,缺乏有针对性的评语和鼓励性话语。这样的评价体系无法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更不利于其探索精神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善策略
全面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对信息技术课程拥有全面的、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成功转型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深刻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其次,结合当地、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学生的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设置目标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可以从该课程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掌握相应的技能,还能让学生逐步积累起探索精神和信息素养。最后,教学目标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将目标和方法相互衔接,才能检验出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现信息技术基础有效教学的重要课题和前提条件,所以,学校必须重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我认为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方法如下:首先,选择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者信息技术基础好,学科素养高的教师担任信息技术基础教师,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其次,加入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培训或者信息技术教研组进行研讨会的活动方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思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习(下转123页)(上接121页)得轻松有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项综合类学科,虽然不是主要科目,但它却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技术类的帮助,作用无所不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可以让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PPT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中的某一课作为题目,要求学生制作课件。虽然很多学生都按要求做好了,但是效果稍稍有些生硬,因为学生在模板里仅插入了和课本相符的文字、图片等。这是,要求学生应用网络资源,完善该课件。学生在网络这个大平台里,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素材,还采用超链接等方式,完善了之前相对枯燥的PPT课件,让新课件变得充实、美观,富有感染力,达到了网络在信息技术中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普及,就充分说明了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的肯定。因信息技术的课程课时安排相对于别的科目要少,促进“课程兼学”的实现就变得非常重要,要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性在视听说、动态演绎等方面辅助学生的日常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不但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概而论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会让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逐步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所以,教师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尊重不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多加鼓励和引导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评语,并依据考核成绩反映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效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势在必行,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情况,采用科学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龙川县隆师中学)
随着新课改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的一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上都有了改变,教学要求更高,打破了只注重讲练结合,只要求学生会的传统教育观念,如今注重强调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学校和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晰。教育部于2017年底正式公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标,强调了全面性和全体性。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和教师没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到信息技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体系,依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层次上,对如何通过信息技術课程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不够重视,对如何培养和改善学生的信息素养也缺乏认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操作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造成消极影响。
依然采用旧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按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信息技术的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模块,必修课程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课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和教师对该课程认识不清晰,忽略了将以上模块纳入该校实际课程中,而是依然过度依赖教材和教参,将教学标准理解的过于表面化,只对浅显的关于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进行教授,没有将教材进行进一步丰富,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方面严重不足。导致了课程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讨论的机会不多,深入探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方法和思路相对保守。师资力量决定着各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水平与质量,这也是如今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很多学校相对比较重视文化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对于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的储备不到位,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和环境支持。而且有些资历相对较老的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思路上相对传统和保守,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前沿教学资源。教师资源不到位,教学资源和授课水平自然受到限制。
评价机制是一概而论,不利于探索精神及信息素养的培养。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设置的目标来看,高中信息技术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关注探索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的课程评价机制是一概而论,试卷考试仍然是主流,缺乏有针对性的评语和鼓励性话语。这样的评价体系无法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更不利于其探索精神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善策略
全面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对信息技术课程拥有全面的、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成功转型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深刻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其次,结合当地、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学生的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设置目标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可以从该课程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掌握相应的技能,还能让学生逐步积累起探索精神和信息素养。最后,教学目标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将目标和方法相互衔接,才能检验出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现信息技术基础有效教学的重要课题和前提条件,所以,学校必须重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我认为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方法如下:首先,选择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者信息技术基础好,学科素养高的教师担任信息技术基础教师,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其次,加入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培训或者信息技术教研组进行研讨会的活动方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思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习(下转123页)(上接121页)得轻松有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项综合类学科,虽然不是主要科目,但它却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技术类的帮助,作用无所不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可以让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PPT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中的某一课作为题目,要求学生制作课件。虽然很多学生都按要求做好了,但是效果稍稍有些生硬,因为学生在模板里仅插入了和课本相符的文字、图片等。这是,要求学生应用网络资源,完善该课件。学生在网络这个大平台里,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素材,还采用超链接等方式,完善了之前相对枯燥的PPT课件,让新课件变得充实、美观,富有感染力,达到了网络在信息技术中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普及,就充分说明了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的肯定。因信息技术的课程课时安排相对于别的科目要少,促进“课程兼学”的实现就变得非常重要,要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性在视听说、动态演绎等方面辅助学生的日常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不但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概而论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会让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逐步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所以,教师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尊重不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多加鼓励和引导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评语,并依据考核成绩反映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效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势在必行,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情况,采用科学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龙川县隆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