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估经心脏右侧径路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方法的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经心脏右侧进路方法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7例.平均年龄(70.57 -44.67)天;平均体重(4.07±0.87)kg.其中3例肺静脉回流梗阻,2例卵圆孔未闭较小.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5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呼吸机辅助7天以上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随访
【机 构】
: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2001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经心脏右侧径路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方法的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经心脏右侧进路方法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7例.平均年龄(70.57 -44.67)天;平均体重(4.07±0.87)kg.其中3例肺静脉回流梗阻,2例卵圆孔未闭较小.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5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呼吸机辅助7天以上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超声检查心房内无残余分流,吻合口无明显梗阻,流速1.20~1.47m/s;心功能:射血分数0.70~0.79,短轴缩短率0.32~0.44;1例出现肺静脉回流的流速增快,其右上肺静脉2.60m/s,右下肺静脉2.12m/s,继续随访中.结论 采用经心脏右侧径路方法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取得了较好效果.手术成功取决于左房与垂直静脉的吻合口大小,保证肺静脉回流无梗阻。
其他文献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快速性室上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AF病程长,多为持续性AF和慢性AF,是内科治疗容易复发原因之一.目前AF的微创外科治疗较引人注目,射频消融(radiofrquency ablation,RFA)是其中研究热点之一[1].我们在瓣膜置换术中心内直视应用美国Atricure公司产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行改良迷宫术射频消融治疗R
目的 探讨临床Ⅰ 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治疗临床Ⅰ A期的周围型NSCLC 281例,男152例,女129例;年龄19~86岁,平均(60.31±12.13)岁.行肺叶切除或肺局限性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收集病人的年龄、性别、症状、吸烟史及吸烟量、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
来稿请首选网络投稿(登录中华医学会网站业务中心进行投稿。登录网址:http://www.cma.org.cn/html/main/ywzx.html)。自2010年7月起本刊已启用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时请务必填写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地址,手机号码和座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我们在风湿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同期采用AtricurerTM双极射频消融(b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BRFA)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左心房内径(LAD)>55 mm房颤(AF)病人30例,AF消除率83.3%,近中期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4~57岁,平均(47.3±11.5)岁;AF
心脏血管瘤罕见,占心脏肿瘤的0.8%[1].2004年至2009年我们共收治心脏血管瘤病人4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2例,女2例;年龄33~56岁,平均43.3岁.2例因头晕就诊,2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心脏占位.查体:1例于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4/Ⅵ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另3例未见阳性体征.1例诊断为"右室流出道占位",心脏超声示右室流出道云雾状团块较均匀回声,约3.0 c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胸部微创中心承办的第16届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于2011年6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76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病人男,41岁.2005年2月体检发现肝占位,在外院行右叶肝切除,病理报告肝细胞癌.4年后左肺转移瘤侵犯左心房及心包伴左上肺静脉癌栓形成.2009年3月在我院全麻体外循环(CPB)下行左心房、左上肺静脉癌栓取出术、左全肺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转移性肝细胞癌。
第20届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医师协会年会(ATCSA2010BEIJING)暨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01年5月至2010年5月,我们施行电视胸腔镜(VATs)后纵隔实性肿瘤切除术53例.现总结该组资料,分析影响VATs治疗后纵隔实性肿瘤手术的风险因素.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6~73岁,平均(39.4±17.2)岁.术前均接受胸部增强CT检查,7例进行了MRI检查,均排除了伴发椎管内肿瘤的可能.肿瘤最大径2~10cm,平均(4.68±1.70)cm,≥6cm 14例.体检发现
目的 证实观察犬体外循环模型中肺脏损伤的存在,并试图探讨体外循环下肺损伤肺水肿与水通道aquaporin-1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 杂种犬8只,建立浅低温体外循环模型,停跳90 min,复跳6 h,分别比较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血浆总渗透压、肺干重/湿重比例以及普通病理与超微病理的各自特点,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测定aquaporin-1的mRNA表达.结果 以体外循环前指标作自身对照,行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