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县级医院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将以上60例患者分別分致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应用一般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应用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0。00%)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再发生率上明显比常规组(23.33%)低,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96.67%)患者在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上明显比常规组(83.33%)高,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模式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也逐步优化了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和压力性损伤恢复起到支持作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压力性损伤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151-01
引言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机率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经常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控制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升对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基于此,本研究中笔者将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压力性损伤产生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将以上60例患者分别分致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为(62.54±6.64);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为(60.11±5.41)。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数据资料对比上无突出的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创面护理、营养支持等系列措施。实验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护理部建立专门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小组并建立微信群,小组成员包括2名护士长和各科抽调的具有压力性损伤护理经验的护理骨千19名,将管理小组合理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两名护士长分别任内科组和外科组小组长,采取内外科交叉督导检查的形式进行对全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管控。具体管控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2.1.1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依据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科室护理人员是否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是否全面掌握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史等系列临床资料;是否针对限制翻身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危险因素评估;是否密切关注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的进展情况。
1.2.1.2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要了解科室护理人员要做好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吸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多渠道提升业务能力。
1.2.1.3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要督导应用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做好皮肤清理工作,保持患者皮肤干燥且避免患者受伤局部再次受压受潮等。
1.2.1.4壓力性损伤管理小组指导科室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容易在情绪上出现负面部分,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沟通关系,关心和鼓励患者。引导患者树立应对疾病的积极心态。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6.67%)患者在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上明显比常规组(83.33%)高,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参考表1.
2.2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实验组(O 00%)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再发生率上明显比常规组(23.33%)低,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参考表2.
3讨论
县级医院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措施针对压力性损伤护理比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更具现实效果,因此在出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县级医院我们建议利用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将以上60例患者分别分致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应用一般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0.00%)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再发生率上明显比常规组(23.33%)低,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96.67%)患者在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上明显比常规组(83.33%)高,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由此可知,县级医院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模式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也可以优化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和压力性损伤恢复起到支持作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压力性损伤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151-01
引言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机率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经常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控制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升对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基于此,本研究中笔者将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压力性损伤产生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将以上60例患者分别分致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为(62.54±6.64);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为(60.11±5.41)。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数据资料对比上无突出的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创面护理、营养支持等系列措施。实验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护理部建立专门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小组并建立微信群,小组成员包括2名护士长和各科抽调的具有压力性损伤护理经验的护理骨千19名,将管理小组合理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两名护士长分别任内科组和外科组小组长,采取内外科交叉督导检查的形式进行对全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管控。具体管控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2.1.1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依据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科室护理人员是否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是否全面掌握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史等系列临床资料;是否针对限制翻身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危险因素评估;是否密切关注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的进展情况。
1.2.1.2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要了解科室护理人员要做好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吸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多渠道提升业务能力。
1.2.1.3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要督导应用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做好皮肤清理工作,保持患者皮肤干燥且避免患者受伤局部再次受压受潮等。
1.2.1.4壓力性损伤管理小组指导科室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容易在情绪上出现负面部分,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沟通关系,关心和鼓励患者。引导患者树立应对疾病的积极心态。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6.67%)患者在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上明显比常规组(83.33%)高,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参考表1.
2.2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实验组(O 00%)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再发生率上明显比常规组(23.33%)低,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参考表2.
3讨论
县级医院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措施针对压力性损伤护理比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更具现实效果,因此在出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县级医院我们建议利用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例,将以上60例患者分别分致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应用一般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0.00%)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再发生率上明显比常规组(23.33%)低,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96.67%)患者在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上明显比常规组(83.33%)高,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由此可知,县级医院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干预模式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也可以优化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和压力性损伤恢复起到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