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产业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一种新思路、新途径。文章以《药物中间体生产质量检验》课程为例,利用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中真实工作环境开展教学,详细阐述了课程项目的设置、课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考核方法的设计等内容。
关键词:教学产业园;课程开发;典型工作任务
一、教学产业园的建立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坚持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原则,以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参与培养,产学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高等职业院校。近几年,学院坚持“学生第一”的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首要任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学院根据自身条件,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利用地方政府办学的独特优势,构建了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和“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办学机制,以各专业群对接产业建立教学产业园,开辟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的创新之路。
教学产业园是指根据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集聚一批以满足职业教育专业群工学结合需求的企业,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具备职业教育教学功能和综合产业服务功能的区域。学院将本地区重点产业背景引入专业群建设之中、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将企业职场氛围引入职业能力训练场所、将岗位群工作过程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将研发生产及服务项目引入教学组织和实施环节、将企业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将员工评价体系引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在教学产业园中全方位地体现企业元素。
学院共建立了5个教学产业园,分别为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服务外包教学产业园、文化创意教学产业园和电子信息教学产业园。本文以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为例,探讨基于教学产业园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二、基于教学产业园的课程开发
《药物中间体生产质量检验》是2011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拟利用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中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真实工作环境开展教学,因此需对该课程结合欧凯的实际项目进行二次开发。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本文采用任务调查法、敏感事件法和工作任务分析法的组合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开发。任务调查法是向一线的工人或技术人员收集“职责”和“任务”信息。“职责”是个人所做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派生“任务”的广域种类。“任务”是工作活动的模块和形成“职责”的重要方面。敏感事件法是通过观察“事件”对行为者做出推断。该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中的效用在于其对含有重要价值观和态度的行为的关注,为课程情感、态度的开发服务。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在任务调查法和敏感事件法的基础上,对典型工作任务(频度较高)进行逐一分析,包括任务执行的步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态度、工具设备及材料、评价标准等。
通过对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分析检验岗位进行调查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见表1)。
(二)课程项目设置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和素质如下:
(1)能力目标:①能按照采样原则进行样品的采集;②能利用图文资源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样品结构制定实验方案;③能正确使用大型分析仪器(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熔点仪等)进行样品的分析;④能正确进行谱图(包括红外光谱图、色谱图、质谱图)的解析;⑤能按要求进行相应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并能规范检验报告;⑥能与其他组员进行良好沟通,并能根据实验检测情况进行方法变通,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目标:①了解样品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②了解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采用方法;③理解红外光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的基本原理;④掌握红外光谱图、液相色谱图、质谱图的解析方法;⑤掌握实验数据的计算、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
(3)素质目标:①对于不同样品能根据其特点灵活应变的制定实验方案;②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认真仔细、严谨踏实;③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做到实事求是、诚实可信;④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⑤在实验操作中要具有环保意识。
结合以上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目标,将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化设计(见表2),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穿插“需够用”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的技能和理论的学习。
三、基于教学产业园的课程实施
(一)教学安排设计
本课程的实施按照查阅资料→制定方案→采集样品→样品前处理→分析检验→实验结果处理→出具报告的流程进行。课程实施是在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中进行,由于场室大小、企业仪器台套数限制,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组在同一时间段实施不同的项目(见表3),然后进行轮换,避免发生场室、仪器拥挤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设计
(1)项目教学法:从欧凯正在研发的项目中挑选相对独立的、有典型意义的、覆盖理论知识的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分成小组的学生按照查阅资料→制定方案→采集样品→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实验数据处理(谱图解析)→出具检测报告的程序完成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分析检验。其间,欧凯研发技术员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指导,课程负责教师穿插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素质和态度的养成。
(2)学徒训练法:学徒训练法由三个步骤构成,一是示范,即师傅给学徒示范,告诉他们如何完成任务,同时解释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观察师傅的示范,学徒学会了正确的行动和过程,并努力将其应用于相似的任务中。二是训练,即师傅在工作任务中通过给学徒提供线索,并在必要时提供反馈,对学徒进行训练。三是隐退,即当学徒的技能越来越熟练时,师傅便给予学徒越来越大的对任务的控制权,而自己则逐渐隐退。例如产品的分析这一模块内容采用学徒训练法,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液质联用这样的大型分析仪器,因此必需由欧凯技术人员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才能进行操作。 (3)过程功能教学法:该方法是把认知内容与活动联系起来,教学的中心是活动,而不是学科。因此,教学组织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根据学科内容的顺序安排,而是围绕过程功能对知识进行组织。可见,知识联结的关键点是过程与活动。正是通过活动,技术知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意义被建构起来,如色谱条件的摸索、定量方法的建立、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三)考核方法设计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将企业考核与学校考评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考核内容包括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点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三个方面。
技能操作主要是指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操作规范性、实验后数据的处理等(见表4),将每一个考核点细化,进行量化考核。本课程中实验操作部分主要由欧凯技术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技能操作主要由技术员来考核,由于本课程涉及的技能操作较多,操作考核费时费力,在考核的过程中采用技术员考核或学生代表协助技术员考核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在考核别人的同时对技能有一个更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考核效率。
表4 技能操作考核评分表
理论知识考核主要是对项目中应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包括课堂问题、实验报告、项目答辩等(见表5)。本课程中理论知识部分主要由教师进行讲解,因此理论知识由教师进行考核。
表5 理论知识考核评分表
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出勤情况、项目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环保意识等(见表6),为了公平起见,这部分考核采用学生自评、组长评分的方式进行。
表6 职业素养考核评分表
四、总 结
教学产业园教学阶段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学结合阶段,是在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之外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战培养的阶段,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教学产业园进行的课程教学目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更需要学校和企业进一步的配合,不断地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茂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2,(7):89-91.
[2] 耿遐.课程考核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J].成功
(教育),2013,(5):183.
[3] 汤俊梅.项目化课程考核方式探讨[J].健雄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3,(3):62-65.
[4] 周晓刚.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新途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13,(8):44-45.
关键词:教学产业园;课程开发;典型工作任务
一、教学产业园的建立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坚持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原则,以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参与培养,产学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高等职业院校。近几年,学院坚持“学生第一”的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首要任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学院根据自身条件,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利用地方政府办学的独特优势,构建了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和“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办学机制,以各专业群对接产业建立教学产业园,开辟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的创新之路。
教学产业园是指根据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集聚一批以满足职业教育专业群工学结合需求的企业,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具备职业教育教学功能和综合产业服务功能的区域。学院将本地区重点产业背景引入专业群建设之中、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将企业职场氛围引入职业能力训练场所、将岗位群工作过程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将研发生产及服务项目引入教学组织和实施环节、将企业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将员工评价体系引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在教学产业园中全方位地体现企业元素。
学院共建立了5个教学产业园,分别为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服务外包教学产业园、文化创意教学产业园和电子信息教学产业园。本文以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为例,探讨基于教学产业园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二、基于教学产业园的课程开发
《药物中间体生产质量检验》是2011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拟利用生物医药教学产业园中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真实工作环境开展教学,因此需对该课程结合欧凯的实际项目进行二次开发。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本文采用任务调查法、敏感事件法和工作任务分析法的组合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开发。任务调查法是向一线的工人或技术人员收集“职责”和“任务”信息。“职责”是个人所做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派生“任务”的广域种类。“任务”是工作活动的模块和形成“职责”的重要方面。敏感事件法是通过观察“事件”对行为者做出推断。该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中的效用在于其对含有重要价值观和态度的行为的关注,为课程情感、态度的开发服务。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在任务调查法和敏感事件法的基础上,对典型工作任务(频度较高)进行逐一分析,包括任务执行的步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态度、工具设备及材料、评价标准等。
通过对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分析检验岗位进行调查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见表1)。
(二)课程项目设置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和素质如下:
(1)能力目标:①能按照采样原则进行样品的采集;②能利用图文资源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样品结构制定实验方案;③能正确使用大型分析仪器(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熔点仪等)进行样品的分析;④能正确进行谱图(包括红外光谱图、色谱图、质谱图)的解析;⑤能按要求进行相应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并能规范检验报告;⑥能与其他组员进行良好沟通,并能根据实验检测情况进行方法变通,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目标:①了解样品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②了解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采用方法;③理解红外光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的基本原理;④掌握红外光谱图、液相色谱图、质谱图的解析方法;⑤掌握实验数据的计算、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
(3)素质目标:①对于不同样品能根据其特点灵活应变的制定实验方案;②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认真仔细、严谨踏实;③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做到实事求是、诚实可信;④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⑤在实验操作中要具有环保意识。
结合以上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目标,将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化设计(见表2),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穿插“需够用”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的技能和理论的学习。
三、基于教学产业园的课程实施
(一)教学安排设计
本课程的实施按照查阅资料→制定方案→采集样品→样品前处理→分析检验→实验结果处理→出具报告的流程进行。课程实施是在苏州欧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中进行,由于场室大小、企业仪器台套数限制,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组在同一时间段实施不同的项目(见表3),然后进行轮换,避免发生场室、仪器拥挤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设计
(1)项目教学法:从欧凯正在研发的项目中挑选相对独立的、有典型意义的、覆盖理论知识的药物中间体分析检验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分成小组的学生按照查阅资料→制定方案→采集样品→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实验数据处理(谱图解析)→出具检测报告的程序完成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分析检验。其间,欧凯研发技术员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指导,课程负责教师穿插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素质和态度的养成。
(2)学徒训练法:学徒训练法由三个步骤构成,一是示范,即师傅给学徒示范,告诉他们如何完成任务,同时解释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观察师傅的示范,学徒学会了正确的行动和过程,并努力将其应用于相似的任务中。二是训练,即师傅在工作任务中通过给学徒提供线索,并在必要时提供反馈,对学徒进行训练。三是隐退,即当学徒的技能越来越熟练时,师傅便给予学徒越来越大的对任务的控制权,而自己则逐渐隐退。例如产品的分析这一模块内容采用学徒训练法,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液质联用这样的大型分析仪器,因此必需由欧凯技术人员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才能进行操作。 (3)过程功能教学法:该方法是把认知内容与活动联系起来,教学的中心是活动,而不是学科。因此,教学组织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根据学科内容的顺序安排,而是围绕过程功能对知识进行组织。可见,知识联结的关键点是过程与活动。正是通过活动,技术知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意义被建构起来,如色谱条件的摸索、定量方法的建立、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三)考核方法设计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将企业考核与学校考评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考核内容包括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点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三个方面。
技能操作主要是指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操作规范性、实验后数据的处理等(见表4),将每一个考核点细化,进行量化考核。本课程中实验操作部分主要由欧凯技术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技能操作主要由技术员来考核,由于本课程涉及的技能操作较多,操作考核费时费力,在考核的过程中采用技术员考核或学生代表协助技术员考核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在考核别人的同时对技能有一个更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考核效率。
表4 技能操作考核评分表
理论知识考核主要是对项目中应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包括课堂问题、实验报告、项目答辩等(见表5)。本课程中理论知识部分主要由教师进行讲解,因此理论知识由教师进行考核。
表5 理论知识考核评分表
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出勤情况、项目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环保意识等(见表6),为了公平起见,这部分考核采用学生自评、组长评分的方式进行。
表6 职业素养考核评分表
四、总 结
教学产业园教学阶段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学结合阶段,是在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之外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战培养的阶段,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教学产业园进行的课程教学目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更需要学校和企业进一步的配合,不断地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茂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2,(7):89-91.
[2] 耿遐.课程考核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J].成功
(教育),2013,(5):183.
[3] 汤俊梅.项目化课程考核方式探讨[J].健雄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3,(3):62-65.
[4] 周晓刚.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新途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13,(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