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本文刊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辖内市县支行在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的经验做法,以期能够为学界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2-0068-07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2.17
  
  第一篇
  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林权改革
   一、现状
   乐东黎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414.8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90.47万亩,森林覆盖率63.86%。发展林业资源条件优越,市场潜力巨大。截至2010年底,全县集体林地面积73.07万亩,已明晰产权66.18万亩,确权率达99.75%,确权到户面积72.89万亩,确权到户率达100%。全县已核发林权证1.48万本,发证面积66.18万亩,占集体林面积的90.57%。
   截至2011年3月,乐东县农村信用社发放林权抵押贷款合计55笔,贷款余额为832万元,占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的1.78%。从2009年乐东县农村信用社已发放林权抵押贷款利率执行情况看,总体利率较高,按照1年期、2年期、3年期算,1年期利率从6.672%至9.72%,比基准利率上浮26%至83%;2年期利率从7.02%至9.72%,比基准利率上浮30%至80%;3年期利率从7.06%至10.08%,比基准利率上浮23%至75%。
   二、问题
   1.林业融资协调机制不完善。林权抵押贷款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涉及金融机构、林业局、评估登记机构、村委会、法院、森林公安等。目前,在森林资源确权、登记、评估、流转、采伐和抵押物保护等方面对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较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森林资源资产专业评估机构和人员。二是金融机构难于管理,林业产地皆为山区,森林盗采、盗伐、虫害、火灾随时可能发生,加之其他地质灾害频发,给林业抵押资产造成较大风险。2.县域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森林资源流转平台,交易信息、市场行情不明,限制了森林资源的流转,致使大部分县域金融机构对林权证合法性、真实性难以确认而无法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3.金融机构参与面较小,贷款期限较短。乐东县目前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其他银行还在观望中。林权抵押贷款主要用于林业的扩大再生产和科学管理,林木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一般成材需要7年以上,而农信社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仍以一年期为主,最长的不超过3年,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不匹配,既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给林农偿还贷款带来了困难。
   三、对策建议
   1.建立金融支持林权改革工作协调机制。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加强林权证管理,确保办理登记的林权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及时通报抵押物变动信息,保障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协助金融机构处置贷款物。同时也要加大林权融资相关知识宣传力度。2.加快县域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速度。加快建立县域林权流转服务中心,为县域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提供林权评估、林权抵押贷款登记管理及林权流转及变更登记管理、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林业法律政策、技术咨询、林业产权交易和木材及林产品交易信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规划设计、木材检验、林业物证鉴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为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便利。组建一支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规范、有序、科学地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确保借贷双方的利益。3.完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鉴于林业产业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可以根据抵押标的物的特点,确定几个档次的贷款期限。生产周期较短的1~5年,生产周期较长的5~10年。林权抵押贷款利率与借款人的信用挂钩,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利率优惠,降低林农借款负担。
   (中国人民银行乐东县支行 欧贻海 陈科)
  
  第二篇
  金融支持“一村一品”经济
   一、基本做法
   1.加强窗口指导。中国人民银行琼中县支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制定了《信贷支持“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发挥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2010年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3000万元,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推进全县“一村一品”经济稳步发展。
   2.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先后推出了“琼中小额模式贷款”、“格莱珉小额模式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一小通贷款”、“一卡通贷款”、“党员双带致富贷款”、“大海卡捆绑授信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多种小额贷款品种,多方面、多层次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截至2010年末,琼中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各种小额贷款6454.3万元,受益农户5239户。
   3.成立小额贷款管理机构。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金融办、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乡镇成立金融工作站,村里设联络员,形成完善的小额贷款工作机制,确保小额贷款工作顺利推进。农民初次贷款,必须经过小额信贷员的贷前调查、村小组意见、村委会意见、镇政府意见、金融办意见和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县长意见,保证贷款既能贷的出去,又能安全收回。
   4.搭建农村小额贷款新平台,创新出“无需抵押,政府贴息”、“特色产业+小额信贷+政府扶持”为特点的琼中小额贷款模式,贷款额度2万元以内,贷款期限1至2年。对提前还款政府给以100%贴息,按时还款给以80%贴息,极大鼓励了信用好的农户发展再生产的积极性。
   5.打造信用村信用户活动。对提前还款的农户和村庄发放信用证,再次贷款只需凭信用证就可直接到信用社办理贷款。同时,以农户信用等级为依据,建立授信额度,对信用度较高和示范村的产业带头农户,凭信用证随到随贷。截至2010年末,全县共创建10个信用村,评定1800农户为信用户。通过开展创建信用村信用户活动,农户信用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偿还贷款的意识和自觉性大大提高。
   二、主要成效
   1.农户贷款成效显著。农民通过小额贷款发展各种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效益。如什运乡方道村17户农民通过贷款18万元,饲养琼中山鸡11万只,收入43万元,纯利润达18万元。县残联中心采取承贷承还方式,为全县50名残疾人贷款50万元,集体入股养殖罗非鱼,解决了11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2.各种经济总量得到增加。在小额贷款的帮助下,围绕“品牌抓农业,效益调结构”的发展思路,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巩固提升橡胶、槟榔、绿橙、木薯等传统产业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蚕桑、灵芝、养蜂等产业。截至2010年末,全县粮食总产量5万多吨,增长6%;民营橡胶干胶总产量8000多吨,增长7%;槟榔总产量12000多吨,增长4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提高。通过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民发展经济热情提高,各种经济作物增产增收,现金收入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末,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13元,同比增长29.7%,高于2009年14.4个百分点。
   三、主要困难
   1.农村金融体系萎缩,支持“三农”面窄。国有商业银行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投放到“一村一品”经济资金很有限。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面窄。邮政储蓄银行对“一村一品”经济支持仍在探索之中。农村信用社发放给农户的小额贷款金额小,不能满足“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要求。2.贷款利率偏高,增加农民利息负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商业运作越来越明显,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由于贷款利率偏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3.财政、税务、民间资本未起到必要、有益的补充。地方财政每年预算收入很低,可用于配合农村金融支持“一村一品”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农业投入收益率较低,期限长,民间资本对投资农业产业十分谨慎。
   四、建议
   1.整合金融支农组织体系。恢复和加强农业银行的支农职能。重新界定和调整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服务职能,使其真正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不断扩大邮政储存银行涉农业务范围,积极创新贷款品种,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求的各种小型金融服务,把更多资金投入到“一村一品”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为“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提供快捷服务。2.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落实支农贷款优惠政策。灵活掌握贷款利率政策,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对支持“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政策。二是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将支持“一村一品”经济的贷款利息补贴纳入财政支出预算。3.创新金融品种,为“一村一品”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支持。扩大对农村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担保贷款范围;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明显、生产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适当延长农业贷款使用年限,对信用度较高的农户增加小额贷款额度;创新农业保险品种,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给予农业保险的大力扶持。
   (中国人民银行琼中县支行 闵大勤 周志萍)
  
  第三篇
  政银企合作新途径支持“三农”发展上新台阶
  
  
   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与构建“三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屯昌县在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城乡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政银企合作新途径
   1.搭桥引线,提高农民的贷款愿望和需求。一是建立了以县长为召集人的金融支持“三农”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制定金融支农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二是成立了由分管财政和金融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小额信贷协调小组,定期召开银政、银企、银农座谈会,搭起沟通平台。三是在各镇成立了小额信用贷款服务站,做好跟踪协调服务。
   2.构建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贷环境。一是每年定期对最守信用专业合作社、最守信用户进行评比奖励,树立诚信意识,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二是对于不按期还款的贷农,县政府协调法院、监察局对不还贷的现象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现象。三是采取农户联保贷款模式。四是开展百姓征信知识、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个人征信系统应用成效等群众关心的内容进行征信宣传。
   3.建立多层次的担保体系。一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企业、农户对接,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扩大贷款抵押品种范围。在完善工资担保贷款、抵押物担保贷款、县就业局担保贷款等模式的同时,出台了《屯昌县农村土地专业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办法》、《屯昌县农业机械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屯昌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抵押品种范围得到拓展。二是建成屯昌县土地交易中心和屯昌县林权交易中心,制定林权抵押和专业承包权抵押的办法,促进了相关支农贷款业务的开展。三是成立了县担保中心,主要开展100万元以下的贷款担保业务,鼓励民企组建担保公司。
   4.积极探索市场化支农运作模式。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广大农户利用信贷资金加大投入发展生产。二是完善多样化产业支撑。鼓励企业与农民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和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05个,发展社员5360人,辐射带动农户2.8万户,以点带面实现共同致富和提高组织化生产的双重目标。三是建设标准化生产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海南永青集团联手建设瓜菜服务体系项目,联结21个瓜菜专业合作社,建立21个“3311”瓜菜田头服务站,指导农民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组织生产,与新海农业公司合作开发3万亩标准化瓜菜示范基地和建设150亩农产品物流园区,涉及合作社36个,农户1200多户。四是加大对特色产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用贴息贷款扩大标准化生产,重点打造“屯昌黑猪”、“屯昌阉鸡”、“枫绿苦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五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在全县各镇开展了100多场的金融支农培训班。
   二、主要成效
   1.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投入。经统计,2011年9月末,屯昌县涉农贷款余额112224.8万元,占全辖贷款余额的86.62%,比年初增加54728.8万元。对“三农”,总授信4396户,额度29226万元。2.密切银政企(农)合作,促进了县域金融业健康发展。2011年以来,屯昌县共组织县一级政银企(农)对接1次,乡镇一级政银农对接8次,签约金额共28266万元。通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有力的促进了县域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3.“三农”金融服务产品覆盖面不断增加。农行惠农卡发行总量18349张,新增2070张,覆盖全县八个乡镇及两个国营农场。农信社发行“惠农一卡通”43587张,覆盖屯昌县各个乡镇。推出的涉农信贷产品有“农户联保贷款”、“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农户一小通贷款”等,其中,“一小通贷款”惠及1053户,林权抵押贷款惠及821户,党员双带致富贷款惠及234户,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惠及245户。
   (中国人民银行屯昌县支行 高永伟 覃雯)
  
  第四篇
  基层国库资金新增风险点的防范措施建议
  
   随着国库会计数据集中(TCBS)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的推广应用,国库的操作手续、会计核算业务和监督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库风险点呈前移化和多样化趋势,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一、国库资金新增风险的表现路径
   1.国库业务系统存在的风险。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国库的业务基本上都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来实现,随之增加了国库资金风险点。一是支付系统报文生成金额有误,内容不准确,影响系统账务处理甚至导致国库资金的流失。二是资金的出口关和来账对账关的内控制度不建全,易诱发风险。三是支付往来帐清单、支付往来帐报文、记账凭证与原始汇划凭证不一致,存在的风险隐患。
   2.业务操作流程形成的风险。一是资料传递不同步形成风险。财政预算资金拨付中时有出现对一些专款和拨往非预算单位的款项,需要提供相关文件或情况说明,而财政支出与授权、直接支付申请划款和电子凭证及相关的资料不能同时送达国库部门,加大了国库部门与财政部门发出的信息与凭证的审查难度。二是电算化方式下的集中模式,隐蔽性强,一旦出现漏洞发生的资金风险,如窃取数据、密押破解等导致传输数据的更改而不留痕迹,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发现,涉案金额通常是非常巨大的。
   3.横向联网系统存在的风险。一是联网系统参与者自身风险,联网参与者包括财、税、库、行,国库资金风险主体由原来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风险分散。二是非人为因素导致横向网络设备和线路管理的风险。横向联网的网络设备和线路容易受外界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影响。同时,横向联网系统数据信息涉及多个部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因操作不当、系统故障、病毒侵入或遭到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和干扰,造成数据错乱、丢失、泄露和篡改,易形成网络风险。
   4.未能及时对账存在的风险。征收机关与国库入账时间不同步,在月对账,难做到预算收入数字在同一时间内达成一致,使征收部门有时不得不以国库的数字为准;征收机关集中到旬或月底才入账,因此经常出现月度对账不及时等问题。
   二、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1.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功能,加强网络风险控制。完善系统功能,增强系统安全防范自控能力,加强业务系统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专机专用,定期查杀病毒;完善事后监督功能,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为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驾护航;防止支付信息被泄密、篡改,减少因通讯故障导致的支付延误。
   2.加强国库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内控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上级行应根据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原有制度进行更新、修改,并研究制定相关的补充规定,为防范资金风险提供制度保障。基层人行应结合自身业务实践,有针对性地制定细化的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资金清算等业务行为。完善国库经办人员、国库业务主管、国库部门领导和国库主任四级内控制约机制。
   3.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对账,控制异常业务发生。加强国库、财政机关、征收机关的账务核对,每日向各征收机关与财政部门以手工发送的入库流水和报表进行对账;每月发出收支对账表、认真核对收支发生数、库存数,并在规定时间里将对账结果送达国库部门;严格审查办理国库退库、退回、临时挂账和查询查复业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预算收支业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弄清来龙去脉,掌握资金出入动向,确保资金的安全。
   4.提高事后监督工作质量,注重日常现场检查。尽快研发国库事后监督系统,将其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连接,及时导入并核对数据,使事后监督员对资金清算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将事后监督的重点从合规性监督转移到风险性监督,不仅审核凭证,勾对帐务,还要敏锐地捕捉不合理的资金流向,及时发现不当的业务操作方式,并对资金清算流程提出相关预警或建议措施。
   5.加强岗位安全防范教育,操作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和工作作风,做到坚持原则、履行职责,业务处理及时、操作规范,口令、密码要科学设置并按时更换和保密印、证及其他重要事项做到人离落锁,及时入柜保管、规避资金风险,保证国库资金安全。
   (中国人民银行东方市支行 王昌菊 樊云鹏 杜应明)
  
  第五篇
  农副产品收购对基层中央银行现金运行的影响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加快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促进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海南瓜菜、水果、畜牧业、渔业等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2%,农产品出岛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超过15%和20%。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部稍偏南,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无霜雪,年平均气温24℃~25℃,是冬季反季节瓜菜及热带水果得天独厚的生产基地。土地面积22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11.1%。2010年农业完成总产值32.98亿元,同比增长7.5%。东方市按照“依靠科技、面向市场”的原则,大力发展反季节瓜菜、香蕉、甘蔗、花卉、芒果等农业主导产业。2010年粮食产量10.9万吨,同比增长15.5%;瓜菜产量23.3万吨,同比下降1.2%;水果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4992元,同比增长8.8%。
   二、东方市农副产品收购的现金运行态势
   农副产品收购大部分采取现金结算方式。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东方市农副产品的种植大部分是以家庭分散种植为主,这种经营方式使得农副产品出售方相对分散,于是在作物收获上市季节,收购商携带现金直接到田间、果园进行收购。2006年开始,东方市现金投放呈净投放态势,以年均增长11.59%的速度逐年上升。从每年12个月现金运行情况来看,单月现金净投放量前三位出现在1月、4月和12月,2月现金呈现净回笼态势。农村居民依然保持对现金的偏好,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相对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影响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目前,乡镇一级面向“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一般只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东方市共有10个乡镇185个行政村,设在非县城区域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及代办点只有19个。二是农村信用环境不佳,为了避免不讲信用产生的纠纷,往往把现金交易作为首选,使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成为习惯,导致现金投放大量增加。三是农产品生产单位一般是单个农户,产销规模小,农户偏好现金结算。农民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建房和生产性再投入,由于规模小,各项支出较为零星,现金结算更便捷。四是受瓜菜水果生产储存特性影响。如西瓜、香蕉和芒果,由于缺乏储存设备,农户多是当天采摘当天销售,外地的收购商直接上门收购,因此结算方式多采用现金结清。
   三、农副产品现金收购折射出的四类问题
   1.增加了经营成本和押运安全。现金大量投放和回笼,必然增加金融机构到人民银行交取现金的次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现金保管和运输成本。现金业务量的增加,加重了一线柜员的业务负担。同时,过于频繁的现金押运也增加了银行资金的安全隐患。
   2.机构收缩导致金融服务缺失。县域金融机构的收缩,使金融服务缺位,电子货币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对现金的循环流动加快不利。金融机构虽然发行了借记卡用于替代现金结算,但由于普及率不高及用卡环境的限制,在农村地区替代现金广泛使用仍有很大距离。
   3.现金管理目标难以落到实处。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往来日趋复杂化,一些现金管理规定已无法约束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现金收支活动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特别是个体户大量把储蓄账户作为结算账户使用,成为现金管理的一个巨大“空白点”。二是对新型金融创新工具没有进行相应的现金管理措施,跟进不够,出现管理漏洞。三是金融机构的企业化经营与政策性管理的矛盾,使现金管理流于形式。
   4.残损币流通影响人民币信誉。农副产品收购采取现金结算方式,不仅降低了农村地区流通中人民币的票面整洁度,增加了流通中的残损币数量,也使假币容易通过农产品收购环节流入农村市场,造成农民经济损失,影响人民币信誉。
   四、统筹兼顾加强现金管理的建议
   1.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规划、社会投资变化以及金融运行状况,及时掌握辖区现金投放、回笼新情况以及货币流通的新变化,注重对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分析,摸清现金流向,掌握现金流通变化规律,提高货币投放回笼的预测能力,合理确定货币供应量和有效控制现金投放的过快增长。
   2.推广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不但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还可以减少现金投放,为流通人民币票币的及时更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加快信用建设,创造安全的支付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差是被动性选择现金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从而减少商品交易主体非现金结算的顾虑。
   4.《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已不能适应目前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需求,应进一步强化现金使用的范围和金额限制,改革现行的结算业务收费模式,降低非现金结算收费标准,以鼓励非现金结算工具的广泛使用。
   5.提高专业合作,改变零散收购的现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农副产品集中化、规模化收购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东方市支行 林莉 廖梅)
  
  第六篇
  基层商业银行联网核查公众投诉问题剖析
  
   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是人民银行和公安部为进一步落实账户实名制,从源头上遏制贪污受贿、偷逃税款、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保护客户根本利益和银行资金安全,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近开展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的工作中,多数银行机构以联网核查结果不一致为由,拒绝为社会公众办理规定业务,引发了客户的投诉,对联网核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值得关注。
   一、引发社会公众投诉的主要问题
   1.宣传不到位,导致社会公众对联网核查工作认识不足。从问卷调查看,各银行机构在《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上线时,都按规定设立投诉专管员,并在营业大厅醒目位置张贴、公告联网核查投诉专管员的电话及工作时间。在日后的宣传工作中,联网核查宣传逐渐被银行自身的业务宣传、反洗钱、反假货币、征信、银行卡诈骗等宣传所替代,逐渐淡出社会公众的视线,导致社会公众对银行机构开展联网核查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2.一些银行机构不重视联网核查公众投诉工作。一是投诉专管员形同虚设。从调查情况看,多数银行机构临柜人员不了解设立投诉专管员的目的和作用。二是多数投诉专管员不熟悉联网核查业务。通过问卷调查,84%的投诉专管员不了解联网核查相关制度及业务处理流程。三是多数投诉专管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上报的投诉登记表质量不高。
   3.不及时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银行机构在为客户办理规定业务时,都要对公民身份信息进行联网核查,当联网核查出现一项或多项不符时,多数银行机构临柜人员既不按联网核查相关制度规定为社会公众办理业务,又没有耐心为客户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而是以联网核查不一致为由,拒绝为客户办理业务。据调查,当联网核查出现“姓名与号码一致但无照片”时,仅有极少数人为客户办理业务;当“号码不存在”或“号码与姓名不匹配”时,为客户办理业务的银行机构几乎没有,个别银行机构的经办人员甚至对公安机关为客户出具的户籍证明也不给办理业务。
   4.缺少沟通协调。从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没有一家银行机构上报投诉事件,而从公安机关反馈到人民银行的投诉事件月均不少于几十例。具体表现为,银行机构担心上报投诉事件会给自身带来不良影响,都以瞒报为主。面对众多的社会公众投诉事件,公安机关虽然感到很无奈,也只能质疑银行机构运行的《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很少将社会公众投诉事件反馈给人民银行,共同协商处理。人民银行在开展非现场监管过程中,发现多数银行机构报送空表或报送的数据与实际办理业务明显不符等情况,也没有采取有效手段及时纠正。
   二、原因分析
   1.银行机构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银行机构认为,宣传工作不符合联网核查长期持续开展的要求,即使你今天开展了宣传,但明天还是有很多客户不知道联网核查是怎么回事,效果不明显。而通过报刊、新闻等媒体来开展宣传工作,多数人不看报纸、新闻,社会公众对开展联网核查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是得不到提高。
   2.联网核查业务培训成为“真空”。当前,多数银行机构实行商业化运作后,注重的是存款额的提高、中间业务的拓展和资金风险管理,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但针对联网核查相关业务的培训几乎没有,导致临柜人员的业务、制度知识断层。通过问卷调查,一线经办人员根本不懂业务的占67%;一知半解的占25%,懂业务的仅占8%。
   3.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一是没有通过系统监测,来及时发现个别银行机构未按规定上报联网核查月报数据或上报的核查数据与现实办理业务不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联网核查的工作质量。二是人民银行开展的众多业务检查中,针对联网核查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几乎没有,对未按规定开展联网核查工作的处罚依据也不充分,使开展联网核查工作缺少约束力。
   4.识别公民身份手段单一,影响到规定业务的及时办理。长期以来,银行机构普遍缺少个人身份识别的有效手段,自2007年6月29日《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正式上线以来,银行机构单纯依靠联网核查系统作为客户身份识别的唯一手段,不利于联网核查工作的开展。从调查情况看,在乐东43个银行机构中,配备了二代身份证鉴别仪的只有14家,占32.5%,当联网核查出现“姓名和号码一致但不存在照片”时,除极少人按规定要求客户出具户口簿、护照、驾驶证等有效证件作为佐证办理业务外,出现其他不一致情况时,几乎没有人会采用二代身份证鉴别仪或其他方式对公民身份进一步核实。
   5.公安部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中还存在少量误差信息。联网核查系统由公安部信息共享系统和人民银行信息转接系统两个核心系统组成。其中,公安部信息共享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而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人口数据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人口数据向公安部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传输时,出现一些差错情况在所难免。
   三、政策建议
   1.建立联网核查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联网核查工作的认识程度。联网核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必须坚持的工作。因此,一是当地人民银行应会同银行机构、公安机关采取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联网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联网核查工作深入人心,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联网核查工作的认知程度。二是银行机构对前来办理规定业务的每位客户都要做到“有意提示”,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三是在营业大厅醒目位置长期张贴投诉专管员的电话及工作时间,畅通投诉渠道,便于社会公众投诉。
   2.高度重视联网核查社会公众投诉工作。一是建立分管领导负责制,及时协调解决联网核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及时撤换不合格的投诉专管员,精心挑选熟悉联网核查业务、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投诉专管员,耐心为客户宣传解释工作,避免投诉事件的发生。三是银行机构应认真做好《联网核查社会公众投诉登记表》的上报工作,切实提高信息报送质量,以便人民银行及时通报给公安部门做好人口基本信息的修改及数据更新工作。
   3.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一是银行机构应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联网核查有关制度,了解业务处理流程,规范业务操作。二是采取多种方式识别公民身份信息,及时为社会公众办理业务。当联网核查公民信息出现一项或多项不符时,一可要求客户出具的户口簿、驾驶证、护照等有效证件来作佐证。二可通过二代身份证鉴别机具来鉴别居民身份证的真假。三可为客户出具“联网核查结果证明”,让其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核实。四是银行机构可将疑义信息按照规定的报文格式,通过联网核查系统申请核实。五是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紧急办理的,银行机构也可直接向公安部公民身份信息查询服务中心申请核实。把联网核查工作寓于优质、高效的银行服务之中,扎实推进联网核查工作稳步开展。
   4.建立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当地人民银行、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和公安机关完善联网核查工作协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辖区社会公众投诉事件,共同研究解决疑义信息反馈核实、公民身份信息数据更新、虚假身份证案件报案和处理等问题,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乐东县支行 孙 鹤)
  第七篇
  消除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条件约束
  
  
   一、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条件约束
   1.体系约束:金融供给主体不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处于主体不足的状态:(1)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明确,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基于这一改革取向,四大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上收机构贷款权限。(2)政策性金融功能欠缺,业务单一,信贷业务仅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及少量的农业开发项目贷款,“三农”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其信贷支持。(3)邮政储蓄银行尚未找到支农的切入点,贷款类业务少。(4)农村信用社改革任重道远。农村信用社改革虽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在不良贷款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地方政府对其经营的干预也日渐严重,行政色彩浓厚。农村信用社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日益强化的“商业化”倾向,其金融支持重心与资金使用流向日渐偏离“三农”,而相对集中于风险小、利率高的非农产业与城镇工商业。(5)新的微型金融机构支农作用有待观察。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全国各地开始试点和运作,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其相应的机构数量还较少,作用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2.资金约束:信贷融资难度大。一是农民经营主体分散导致融资难。二是金融机构信贷准入限制过严。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无论是农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对农户都设定了较高的信贷准入门槛。三是小额信贷仍有缺陷。目前,小额信贷能够满足大多数农民的生产需要,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额度偏小,无法适应农民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要;还款期短,与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不适应等。四是农业贷款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3.功能约束:农村金融服务和创新进展迟缓。一是信贷产品守旧落后。农村信贷产品的对象局限于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个体户,对农村个人消费信贷、农业产业化及综合开发贷款等涉入很少。同时,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不够,忽略了农村市场及客户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二是农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业保险灾害补充机制有限,农业保险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非常低,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各级地方财政财力有限无力投入,金融机构往往不感兴趣。大量资金集中流向城市的大中型基建项目。四是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仍然很难使用。
   4.环境约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目前,农村地区还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圈。一是部分农民信用意识缺乏,许多农户在贷款操作中存在转借、冒名等问题,有的严重拖欠银行本息,严重影响涉农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二是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担保中介机构逐步萎缩,且主要服务对象还不在农村。三是金融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金融意识差。由于金融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民缺乏金融意识,对“借钱搞农业生产”有排斥心理。
   二、政策建议
   1.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一是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重点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在做好粮棉油收储资金供应的同时,探索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大型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储备重点项目等政策性贷款,提升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二是引导商业性银行发挥资金实力、服务手段方面的优势,在县域有所作为,从而对农村地区形成辐射作用。三是引导邮政储蓄银行切入农村金融市场,使其尽快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迅速扩大支农覆盖面,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新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观念,努力增加信贷资金,改进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五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广泛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着力激活农村金融市场。鼓励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
   2.着力增强“三农”融资和信贷投入。一是在信贷规模上,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授信授额分类指导,提高基层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积极推行大额农贷,适当延长支农贷款的期限,使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二是在信贷结构上,突出五个重点:支持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高附加值农业发展;支持经营有效益、产品有市场的农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合理资金需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种养大户和深加工企业的信贷投入,促其做大做强;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运用“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以及“龙头企业十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贷款方式,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3.切实改善“三农”金融服务能力。一是结合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特点,创新农村信贷担保运作模式和担保方式,提供多种融资产品。探索团贷制度,加大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二是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科技化、电子化步伐。扩大农村清算体系的覆盖面,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三是积极解决服务网点和人员不足问题。实行网点跨区域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增设网点,提升县域ATM、POS和自动存取款机的布设密度,采取调整结构和适度增加网点相结合,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半径。
   4.创新方式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是创新担保机制与方式。设立政府担保专项基金,通过直接入股、企业入股、民间资金参与等方式向担保公司注资,提升担保实力,同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再担保、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加大对“三农”的融资担保服务。二是创新农业保险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完善农户从事种植、养殖业的风险补偿机制。同时,鼓励发展商业性农村保险机构,对商业性的保险公司开展涉农保险业务,给予免交营业税、所得税等政策优惠。
   5.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将信用环境建设纳人对乡镇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增强对政府改善信用环境的约束力,切实把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到重要日程。二是大力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规范社会信用秩序。主动搭建农民、农企、金融机构合作的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澄迈县支行 罗忠贵)
   (特约编辑:罗洋)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初中地理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知识跨度大,尤其是地理各类图的教学,更是难度较大,在教学生读图用图时,要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生活化教学,先教给学生地图基础知识,然后教给学生读图的程序步骤,最后传授学生绘图、填图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只有读图能力提高了,才有助于学生培养空间的概念和想象力,有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与提高;教学策略  一、前
目的:研究肠愈宁颗粒对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肠愈宁
近年来,大学生中“低头族”、“手机控”等不断增多,手机“入侵”课堂现象渐成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5所高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频率、时间、原因及态度等现象进行随机调查,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全面推行科学保粮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粮食储藏特点,分析了全面推行科学保粮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系统地提出全面推行科学保粮的十大途径和
脑卒中是世界上第三位致死因素和最主要致残原因.而其中近80%的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提出了一种多粒度循环网络推荐模型,通过引入更粗粒度的商品信息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在模型中还引入注意力机制,利用这一粗粒度信息去监督整个点击序列的学习,通过捕捉
由于物流公司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外部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约,我国物流行业目前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对风险导向的关注不足。向公司经营者提供的审计服务死板
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工艺生产过程中因气化温度较低,气化剂未完全分解,产生大量的煤气水,煤气水富含氨、焦油、油、膨胀气等物质。本文通过对气化废水处理工艺的详细介绍,针对煤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