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聋生心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心理缺陷;针对自卑与怯懦、抑郁与孤僻、逆反与嫉妒、倔强与放纵,阐述尊重聋生塑造健全人格,关注聋生是特殊教育的需要,只有打开他们的心扉,发挥他们的特长,才能激活他们的青春活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聋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聋哑少年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对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聋哑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而且,这一障碍或缺陷,在比例上会比正常少年多得多,因为聋哑青少年出在易于导致心理问题的情景中。因此,有效地加强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一、聋生存在心理缺陷
(一)自卑与怯懦
由于社会上的某些成员对残疾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偏见,聋哑学生的心理缺陷屡遭嘲笑和藐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就逐渐丧失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成天情绪低落,形成了自卑、怯懦的性格。
(二)抑郁与孤僻
这更多的是由于家教不当引起的,许多聋生的家长,他们面对自己的聋儿百般腻爱,唯恐自己孩子吃亏,凡事都是家长包办,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全封闭的管理,成天把他们关在“鸟笼子”里,使得聋生失去了体验生活的机会,久而久之,变形成了他们抑郁、挖苦、孤僻的性格。
(三)逆反与嫉妒
聋生除了先天有听觉障碍外,其智力发展与正常儿童是相同的,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同样渴望教师公平的对待自己,有些教师面对学生偶尔犯错或者学习退步,就大动肝火对其进行过激、粗暴的批评,聋生心理并不服气,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一意孤行,故意跟老师作对;再有的老师随便的拿学生进行比较,对学习差的聋生大加讽刺,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滋生嫉妒心理。
(四)倔强与放纵
这大概是由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及自身因素共同导致的,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毫无原则的满足其一切无理要求。加上聋生本身存在交流障碍,缺乏倾诉对象和可借鉴的榜样,使他们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而走上邪路。
二、那如何有效地促进聋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尊重聋生,塑造健全人格
1. 培养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人的性格、气质一般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但自卑感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行为的有意识注意而得到改善。形成自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交往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
2. 培养聋生勇于战胜挫折的品格
比起健全儿童,聋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差一点,例如,有些康复的聋生是他们在潜意识中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时间一长难免不思进取。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警钟长鸣,先抑后扬。先抑制他们的骄傲心理,再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赋予幻想追求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确定奋斗目标。
(二)关注聋生的需要
1. 被尊重和理解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教师应该精心呵护聋生的自尊心,真诚的理解他们。不仅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还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以及个人隐私;理解他们的烦恼,让他们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2. 情感宣泄和沟通的需要
由于先天失去了听觉,使得聋生只得“以目代耳”存在着交流障碍,故而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但是他们也有情感,也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我们应该为聋生创造各种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如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义务劳动等等,让他们更多的体验生活,了解生活。
3. 给予更多激励的需要
相同遭遇者的激励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共鸣,古今中外,身残志坚,成就突出者不少,自强自立者更多。这些都是激励和鞭策他们奋发向上的好榜样。我们请本校的毕业生讲他们自力更生的事迹,有在学校取得一技之长后被企业聘用,再比如学习周亭亭、海伦凯乐。使学生相信“除了听力因素外,聋人能做世界上任何事情”。这些和他们有相同身体缺陷的人的事迹给予他们的震撼比普通说教不知要好多少倍。
(三)开展心理辅导,运用角色表演促进心理发展
开设心理辅导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发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中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在活动中不断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心理差距,主动制定目标,促使自己长大。为此,我们学校除了设有心理咨询室、每个班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外,还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开展各种活动。
1. 开展丰富多彩课内外活动
利用角色扮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景引发问题、解决问题。对提高聋生对各种冲突的能力起了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
2. 发挥聋生个性专长充分表现自我
聋生中有各种特长要充分的挖掘出来,教师发现发挥他们的特长,充分的让他们表现,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是对他们人生的一种肯定。他们每天都在自己的乐趣中度过,能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感觉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提高了自信,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生活的勇气。
总之,教师平时要察言观色,经常和学生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排遣心中的各种烦恼;尽可能的为聋生创造各种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如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义务劳动等,只有打开他们的心扉,发挥他们的特长,才能激活他们的青春活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的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献宇. 特殊教育的规律与方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文新. 聋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聋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聋哑少年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对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聋哑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而且,这一障碍或缺陷,在比例上会比正常少年多得多,因为聋哑青少年出在易于导致心理问题的情景中。因此,有效地加强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一、聋生存在心理缺陷
(一)自卑与怯懦
由于社会上的某些成员对残疾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偏见,聋哑学生的心理缺陷屡遭嘲笑和藐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就逐渐丧失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成天情绪低落,形成了自卑、怯懦的性格。
(二)抑郁与孤僻
这更多的是由于家教不当引起的,许多聋生的家长,他们面对自己的聋儿百般腻爱,唯恐自己孩子吃亏,凡事都是家长包办,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全封闭的管理,成天把他们关在“鸟笼子”里,使得聋生失去了体验生活的机会,久而久之,变形成了他们抑郁、挖苦、孤僻的性格。
(三)逆反与嫉妒
聋生除了先天有听觉障碍外,其智力发展与正常儿童是相同的,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同样渴望教师公平的对待自己,有些教师面对学生偶尔犯错或者学习退步,就大动肝火对其进行过激、粗暴的批评,聋生心理并不服气,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一意孤行,故意跟老师作对;再有的老师随便的拿学生进行比较,对学习差的聋生大加讽刺,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滋生嫉妒心理。
(四)倔强与放纵
这大概是由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及自身因素共同导致的,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毫无原则的满足其一切无理要求。加上聋生本身存在交流障碍,缺乏倾诉对象和可借鉴的榜样,使他们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而走上邪路。
二、那如何有效地促进聋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尊重聋生,塑造健全人格
1. 培养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人的性格、气质一般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但自卑感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行为的有意识注意而得到改善。形成自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交往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
2. 培养聋生勇于战胜挫折的品格
比起健全儿童,聋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差一点,例如,有些康复的聋生是他们在潜意识中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时间一长难免不思进取。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警钟长鸣,先抑后扬。先抑制他们的骄傲心理,再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赋予幻想追求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确定奋斗目标。
(二)关注聋生的需要
1. 被尊重和理解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教师应该精心呵护聋生的自尊心,真诚的理解他们。不仅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还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以及个人隐私;理解他们的烦恼,让他们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2. 情感宣泄和沟通的需要
由于先天失去了听觉,使得聋生只得“以目代耳”存在着交流障碍,故而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但是他们也有情感,也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我们应该为聋生创造各种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如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义务劳动等等,让他们更多的体验生活,了解生活。
3. 给予更多激励的需要
相同遭遇者的激励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共鸣,古今中外,身残志坚,成就突出者不少,自强自立者更多。这些都是激励和鞭策他们奋发向上的好榜样。我们请本校的毕业生讲他们自力更生的事迹,有在学校取得一技之长后被企业聘用,再比如学习周亭亭、海伦凯乐。使学生相信“除了听力因素外,聋人能做世界上任何事情”。这些和他们有相同身体缺陷的人的事迹给予他们的震撼比普通说教不知要好多少倍。
(三)开展心理辅导,运用角色表演促进心理发展
开设心理辅导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发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中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在活动中不断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心理差距,主动制定目标,促使自己长大。为此,我们学校除了设有心理咨询室、每个班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外,还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开展各种活动。
1. 开展丰富多彩课内外活动
利用角色扮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景引发问题、解决问题。对提高聋生对各种冲突的能力起了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
2. 发挥聋生个性专长充分表现自我
聋生中有各种特长要充分的挖掘出来,教师发现发挥他们的特长,充分的让他们表现,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是对他们人生的一种肯定。他们每天都在自己的乐趣中度过,能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感觉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提高了自信,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生活的勇气。
总之,教师平时要察言观色,经常和学生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排遣心中的各种烦恼;尽可能的为聋生创造各种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如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义务劳动等,只有打开他们的心扉,发挥他们的特长,才能激活他们的青春活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的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献宇. 特殊教育的规律与方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文新. 聋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