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柱和中坚力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会带动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栏目特辑的这些企业的创新模式各有千秋,谋略不一,旨在能为某些企业决策者提供借鉴。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4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
时下不少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时,常常陷入“引进一代、消化一代、落后一代、再引进”的怪圈。宝钢建设初期也是如此,但他们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坚持走了开放式的创新之路:推出了公司领导领衔的创新领导小组,全盘统筹公司的技术创新;大胆引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不但将专利技术用于自己的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同时在国内外进行专利许可和技术贸易,实现了“变跟跑为领跑”。
从拿来主义到返销专利
多年前,宝钢在引进世界第一台专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时,采用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独创的轻油枪技术,用于机组启动点火。但机组投产后,轻油枪枪膛里的剩油很容易炭化结焦,功能始终无法正常发挥,机组的启动成功率仅为47%。轻油枪需要频繁地清洗、更换,给宝钢造成很大损失。阿尔斯通公司多次努力都无结果,只得再赔宝钢一支轻油枪作为备件使用。
2000年,宝钢电厂投入精兵强将开展攻关,负责攻关的傅方中和施卫忠,在外方没有提供说明书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对轻油枪结构和吹扫系统实施改造获得突破,机组启动成功率达到100%,并获得了一项专利和两项技术。结果阿尔斯通公司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把这项技术买了回去,将它移植到存在同样问题的国外同类机组中。
从买入洋设备到替设备“治病”,再到把“处方”卖给供应商,这一“买”一“卖”,还颇有点戏剧性,但宝钢这样走了25年。25年前,宝钢主要是靠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而25年后,宝钢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宝钢已经跨进了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创新,凝聚着宝钢几代人的梦想和心血。
从仰人鼻息到全局创新
宝钢建设初期,国内冶金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一期工程设计全由新日铁承包,设备基本上为全套引进,国产设备仅占12%,现在常谈的“动态控制”等技术术语,在当时也倍感陌生,技术上全要仰人鼻息,创新谈何容易?
宝钢在二期工程建设中采取了合作设计、合作制造的模式,工厂设计由国内承担,设备国产率为61%;三期工程冶炼系统由国内设计、点菜引进,国内技术总成,设备国产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采用了162项新技术,其中52项是通过创新、共同开发及从一、二期工程发展而来;而在“十五”计划期间,宝钢不再满足于单体装备和局部技术的开发创新,而是敢于自主建设大规模的先进生产线,三号热镀锌生产线和彩涂板生产线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建成。
据悉,至2004年底,宝钢累计申请专利1906件,专利授权1199件,已拥有企业技术秘密3339项。近年来,共有70多件(次)专利技术,在国际发明展览会或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获金、银奖;有70%以上的专利技术付诸实施和推广。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宝钢技术已成功输出到马来西亚、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企业,目前累计已签订技术贸易合同额2.5亿元。
从技术进步到体制创新
学步需要决心,跑步需要耐心,而领跑需要创新。所有的这些,都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勇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宝钢建厂伊始就决定倚重技术进步求发展,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走开放式技术发展的道路。最近,宝钢已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明确写入总体战略目标,这表明宝钢把实行了25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路线,转移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技术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力上来。
创新,首先从体制上突破。宝钢集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会,2002年4月完善了由公司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和实施层构成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宝钢在评审重大科技奖项时增设“门槛”,规定申请一等奖以上必须要有发明专利,科技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时,通过专利体现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宝钢建立了首席工程师制度,开辟培养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双通道”,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先后两批选拔、命名了91位首席工程师和首席研究员,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创新热情。
为了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宝钢在技术中心设立“小特区”,采取项目工资制,探索分配体系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凸显创新,跳出传统的圈子,宝钢已将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经营总目标之一,科技投入率超过3%。
体制的创新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宝钢联合重组后,专利申请每年递增20%以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4年专利申请量达403件,技术秘密审定量达1244件。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出击
创新,体制是保证,源泉在员工,创新的底蕴在于企业文化。创新文化构成为宝钢企业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目前,宝钢已经形成了浓浓的创新氛围,创新的理念深深地根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根植在每个角落。 而且如今的创新早已越过了某个专业“单兵种”作战,是个人与团体共同创新。 宝钢170个创新小组蓬勃发展,各小组的创新成果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170个小组形成的专利占全公司专利总数的40%。创新,成了宝钢“变跟跑为领跑”的致胜法宝。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4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
时下不少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时,常常陷入“引进一代、消化一代、落后一代、再引进”的怪圈。宝钢建设初期也是如此,但他们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坚持走了开放式的创新之路:推出了公司领导领衔的创新领导小组,全盘统筹公司的技术创新;大胆引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不但将专利技术用于自己的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同时在国内外进行专利许可和技术贸易,实现了“变跟跑为领跑”。
从拿来主义到返销专利
多年前,宝钢在引进世界第一台专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时,采用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独创的轻油枪技术,用于机组启动点火。但机组投产后,轻油枪枪膛里的剩油很容易炭化结焦,功能始终无法正常发挥,机组的启动成功率仅为47%。轻油枪需要频繁地清洗、更换,给宝钢造成很大损失。阿尔斯通公司多次努力都无结果,只得再赔宝钢一支轻油枪作为备件使用。
2000年,宝钢电厂投入精兵强将开展攻关,负责攻关的傅方中和施卫忠,在外方没有提供说明书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对轻油枪结构和吹扫系统实施改造获得突破,机组启动成功率达到100%,并获得了一项专利和两项技术。结果阿尔斯通公司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把这项技术买了回去,将它移植到存在同样问题的国外同类机组中。
从买入洋设备到替设备“治病”,再到把“处方”卖给供应商,这一“买”一“卖”,还颇有点戏剧性,但宝钢这样走了25年。25年前,宝钢主要是靠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而25年后,宝钢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宝钢已经跨进了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创新,凝聚着宝钢几代人的梦想和心血。
从仰人鼻息到全局创新
宝钢建设初期,国内冶金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一期工程设计全由新日铁承包,设备基本上为全套引进,国产设备仅占12%,现在常谈的“动态控制”等技术术语,在当时也倍感陌生,技术上全要仰人鼻息,创新谈何容易?
宝钢在二期工程建设中采取了合作设计、合作制造的模式,工厂设计由国内承担,设备国产率为61%;三期工程冶炼系统由国内设计、点菜引进,国内技术总成,设备国产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采用了162项新技术,其中52项是通过创新、共同开发及从一、二期工程发展而来;而在“十五”计划期间,宝钢不再满足于单体装备和局部技术的开发创新,而是敢于自主建设大规模的先进生产线,三号热镀锌生产线和彩涂板生产线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建成。
据悉,至2004年底,宝钢累计申请专利1906件,专利授权1199件,已拥有企业技术秘密3339项。近年来,共有70多件(次)专利技术,在国际发明展览会或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获金、银奖;有70%以上的专利技术付诸实施和推广。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宝钢技术已成功输出到马来西亚、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企业,目前累计已签订技术贸易合同额2.5亿元。
从技术进步到体制创新
学步需要决心,跑步需要耐心,而领跑需要创新。所有的这些,都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勇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宝钢建厂伊始就决定倚重技术进步求发展,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走开放式技术发展的道路。最近,宝钢已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明确写入总体战略目标,这表明宝钢把实行了25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路线,转移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技术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力上来。
创新,首先从体制上突破。宝钢集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会,2002年4月完善了由公司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和实施层构成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宝钢在评审重大科技奖项时增设“门槛”,规定申请一等奖以上必须要有发明专利,科技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时,通过专利体现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宝钢建立了首席工程师制度,开辟培养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双通道”,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先后两批选拔、命名了91位首席工程师和首席研究员,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创新热情。
为了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宝钢在技术中心设立“小特区”,采取项目工资制,探索分配体系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凸显创新,跳出传统的圈子,宝钢已将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经营总目标之一,科技投入率超过3%。
体制的创新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宝钢联合重组后,专利申请每年递增20%以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4年专利申请量达403件,技术秘密审定量达1244件。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出击
创新,体制是保证,源泉在员工,创新的底蕴在于企业文化。创新文化构成为宝钢企业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目前,宝钢已经形成了浓浓的创新氛围,创新的理念深深地根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根植在每个角落。 而且如今的创新早已越过了某个专业“单兵种”作战,是个人与团体共同创新。 宝钢170个创新小组蓬勃发展,各小组的创新成果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170个小组形成的专利占全公司专利总数的40%。创新,成了宝钢“变跟跑为领跑”的致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