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是科教兴农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科技型新农业、培育高素质新农民的过程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远程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理论、社会经济系统理论等相关理论,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包括农民终身教育系统、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为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服务“三农”提供了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科教兴农 “三农”问题 模式
  科教兴农,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农村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国务院自2004-2013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任务。科教兴农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科教兴农的重要手段,已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可。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支持必将极大地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国家开放大学的建立也标志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由此可能带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领域的纵深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科技型新农业、培育高素质新农民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成为摆在开放大学面前的历史的责任和机遇。但是目前的国内外关于“科教兴农”的研究更多的局限在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以及农业生产信息化等方面,忽视了远程教育这一教育类型在科教兴农战略中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界尚未将“现代远程教育”和“科教兴农”两者进行有机跨界融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电大教育为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服务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网络教育平台条件下, 充分发挥远程和开放办学的优势, 为农村城镇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服务”,但研究内容更多集中于论述了电大面向农村城镇办学系统优势。从现代远程教育视角来实现科教兴农战略,跳出这两个领域单独研究的瓶颈,将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技术综合运用到农村、农业、农民,进而总结一套完整可行的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虽然三者的侧重点不同,却是关于居住区域、从事行业和从业者三位一体的问题,须以系统化的思维综合考虑这三个问题。科教兴农战略强调科技和教育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而现代远程教育在这三个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并且具有系统整合的优势。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战略中的应用领域分析,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包括农民终身教育系统、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
  (一)农民终身教育系统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职业素质问题。但目前的情况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进城打工,留守农村的从业者多是妇女和老人。所以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还是要先从农民的教育需求分析入手,遵循现代农民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首先,每个农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是不同的,有人希望到大城市打工,有人希望就近的小城镇做个体经营者,其中还会涌现出乡镇企业的创业者;即便是选择留在家乡务农,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也成为发展趋势,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经营。因此农民职业培训呈现出多元化诉求,必须考虑农民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的问题,让进城的农民有一技之长得以扎根发展,让留守的农民也有成长的空间,他们既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可以向农村管理岗位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的教育也应让留守的妇女、老人、儿童拥有良好的农村休闲娱乐教育平台,既使留守者安居乐业,又免除外出者的后顾之忧。现代远程教育所倡导的开放、公平、职业和终身教育理念契合当代农民教育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特点,实现的农民教育目标是打通农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与非农职业教育,建立初、中、高一体的农民成长立交桥。
  建立多元的、立体化的农民终身教育系统,包括以“绿色证书”为基础的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以大学生村官培养与基层干部进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管理干部培训,以“学分银行”为机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及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农民娱乐互动平台,方便农民打工者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休闲娱乐教育、沟通互动。农民终身教育系统专注农民职业教育,建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与非农职业教育,以“学分银行”为基础建立农民成长立交桥,保证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
  (二)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在高校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多承担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职能,农业职业院校则主要负责推广应用型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二者都相对封闭,造成农业科研活动“学院化”的倾向,游离农业生产实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实用性差;农村职业学校处在农业科研与实际应用链条的中间层次,农村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模式封闭,向上缺乏农业技术更新的先进性,向下则服务功能单一缺乏针对性。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多元化,还有其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包括农民协会和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以及各类与“三农”有关的社会团体和网络资源,多样的教育机构和培训资源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但也出现发展的瓶颈。这些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主体隶属于很多部门,横向部门间统筹协调不足,纵向体系不完善,导致资源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业部直属的覆盖全国的农村远距离中等职业学校,应用广播、电视、卫星网络、互联网络等教育技术和媒体向全国农业系统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开展远程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远距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近亿次,为广大农村培养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事实证明,像农广校这样以远程教育在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贴近农民以及成本低、范围广的显著优势,其他各种农业教育机构也都开始通过网站拓展远程教学。   远程教育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联盟。整合农业技术教育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还可以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信息的扩散,让农民生产有目标,种养有技术,销售有出路,并可随时请教农技推广员解决生产难题。建立远程高校农业科技研发团队共享最近的农业科技信息,利用公用的网上平台整合农业技术教育资源,依靠虚拟 “农业专家大院”实现专家远程答疑指导,搭建虚拟“农业技术市场”实现农村科技供需双方互选。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建立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以及专家智慧的共享,并获得及时快捷、高效广泛的沟通与互动。
  (三)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
  如果政府对涉农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多地体现在行政管理上,那么远程教育对于涉农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则更多的体现在农业科教信息管理上。我国农村教育信息网络不健全、IT基础设备不完备、农民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有限、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制约了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领域作用的发挥。新的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教育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移动学习技术,将为农业科教信息管理提供实际解决方案。远程教育中的云计算是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迁移,也是未来远程教育的基础架构。云计算的应用能够实现“把力量联合起来,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用”,是先进教育资源对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的反哺。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不再需求高性能服务器,而是用各地的普通的服务器组成云服务器提供高性能的服务。用户既不用具备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也不必安装复杂的应用软件,通过远程云教育管理服务即可获得当地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以及各类资源,从而降低了客户端的设备要求和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教信息化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物物相联”,实现农村教育资源和科教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移动学习技术是全新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农村学习者不再受学习场所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教学信息或者定制接收短信息,满足生产和学习相结合的需求,是广播模式、电视模式和网络模式的补充。在现代远程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落地的基础。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移动学习技术等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建立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性框架。农村教育物联网系统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物物相连”,并建立云计算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获得资源的统一配置能力。农村远程教育机构学生即使不拥有资源甚至不知道资源在哪里,也能够很方便地使用自己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农村远程教育的成本,提升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整体水平。同时,开发出简便易用、界面友好的农民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提供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模式,并对农民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培养其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三、相关建议
  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有利于科技和教育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具有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系统性优势。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进入开放大学建设的新阶段,强调教育公平和终身教育的办学定位,对于解决“城乡教育公平”和“农民终身教育”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路径;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学习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而且具有成本低廉、覆盖面广的优点,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从教育组织的结构来看,我国远程教育系统遍布乡镇的最基层,庞大的系统优势便于教育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工作。但是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筹建的历史性机遇以及先进的教育技术,同时建立起配套运行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一)统筹规划
  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是农业、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之间有机结合的系统,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仅仅依靠远程教育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系统性框架的建设与整合。
  (二)把握历史机遇
  国家开放大学的筹建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开放大学所倡导教育的开放与公平、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通,终身学习和基于“学分银行”的成长立交桥等先进远程教育理念,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理论基础;开放大学倡导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构建农村远程教育模式的基础性框架。因此,把握住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占领新兴教育技术的制高点,才能保证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先进性以及不断发展的能力。
  (三)机制保证
  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相应的配套运行机制,包括一系列运行、保障和激励机制,保证科教兴农模式的顺利运行及其实效性:建立农民职业准入机制,农村干部培训机制,农村大学生留人机制;建立农村科技供需双方的互选机制;建立利益共享的回报机制;采取典型示范带动机制;实行集约化联动服务机制;实施一体化运作机制;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 1号),2012-12-31.
  [2]张存库.电大教育为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服务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3(6).
  [3]方洪波,董广林. 农技推广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信息,2012(9).
  [4]方洪波,董广林.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D]. 河北农业大学,2010.
  责任编辑: 晓途
其他文献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绿色畜产品的生产源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草原生态功能持续下降、牧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草原畜牧业发展迟滞。在此背景下,内蒙古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明确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改革和完善牧区经营体制,
价格扭曲造成中国土地责源的宏观配置失衡和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投入和企业微观配置也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土地资源价格的扭曲既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不完善
【摘要】以互联网为平台形成的网络舆情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便捷性和相对平等性等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社会舆论,能够相对迅速、准确地反映社会民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监督公共权力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部分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网络舆情可能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削弱政府权威,冲击政府公信力,最终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客观辩证
本文采用199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住宅销售价格与住房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处于新兴转轨时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