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化学化工研究所。建所近七十年来,我们高举党的旗帜,团结带领全所广大党员群众,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投身于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实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了力量。
近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科技事业发展才会有坚强保证。我们认真履行政治责任,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引导研究所发展战略始终符合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是对外石油资源依存度很高的国家,为了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消耗,经过几代科研团队协力攻坚,研发出煤制烯烃成套技术,目前已许可24套装置,技术许可合同额超过20亿元,对应烯烃产能每年1400万吨,全部投产后新增产值超过1500亿元,带动一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该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当前,我们正按照建设国家实验室要求,探索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运行新的体制机制,通过一系列前沿部署、核心示范、机制探索,力爭在我国能源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设立转化基金、出台奖励办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有机结合,用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为了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等难题,研发了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0余套,实现了清洁能源高效利用。2013年,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辽宁卧牛石风电场成功示范,一次送电成功,实现辽宁电网首座电池储能示范项目的并网。2016年,世界最大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在大连开工建设,投资35亿元,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再次发挥作用,有效提高了大连电网调峰能力,为在电网运行中更广泛地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才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们积极构建特色人才计划体系,高度重视领军人才的支持,通过实施“张大煜杰出学者”计划和“首席研究员”计划,与国家人才政策形成合理互补,给予优秀科技人员稳定的待遇支持和激励保障;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设立创新特区研究组组长、副组长岗位,鼓励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勇挑重担,快速成长;实施国际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进修,并给予每年40万元的支持;加大引进人才保障力度,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在引进人才回国前,提前启动科研项目申请、仪器设备采购、实验用房安排、配偶工作推荐、子女入托入学等工作。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涌现出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全所现有院士14人,2011年以来新增“杰青”13人,新增“青年千人”“优青”“青年拔尖人才”32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连化物所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我们将主动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引领作用,让科技成果更多地在辽宁转化,让领军人才成为辽宁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为加快推进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近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科技事业发展才会有坚强保证。我们认真履行政治责任,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引导研究所发展战略始终符合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是对外石油资源依存度很高的国家,为了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消耗,经过几代科研团队协力攻坚,研发出煤制烯烃成套技术,目前已许可24套装置,技术许可合同额超过20亿元,对应烯烃产能每年1400万吨,全部投产后新增产值超过1500亿元,带动一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该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当前,我们正按照建设国家实验室要求,探索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运行新的体制机制,通过一系列前沿部署、核心示范、机制探索,力爭在我国能源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设立转化基金、出台奖励办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有机结合,用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为了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等难题,研发了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0余套,实现了清洁能源高效利用。2013年,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辽宁卧牛石风电场成功示范,一次送电成功,实现辽宁电网首座电池储能示范项目的并网。2016年,世界最大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在大连开工建设,投资35亿元,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再次发挥作用,有效提高了大连电网调峰能力,为在电网运行中更广泛地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才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们积极构建特色人才计划体系,高度重视领军人才的支持,通过实施“张大煜杰出学者”计划和“首席研究员”计划,与国家人才政策形成合理互补,给予优秀科技人员稳定的待遇支持和激励保障;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设立创新特区研究组组长、副组长岗位,鼓励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勇挑重担,快速成长;实施国际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进修,并给予每年40万元的支持;加大引进人才保障力度,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在引进人才回国前,提前启动科研项目申请、仪器设备采购、实验用房安排、配偶工作推荐、子女入托入学等工作。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涌现出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全所现有院士14人,2011年以来新增“杰青”13人,新增“青年千人”“优青”“青年拔尖人才”32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连化物所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我们将主动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引领作用,让科技成果更多地在辽宁转化,让领军人才成为辽宁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为加快推进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