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资大规模撤离"成为近期舆论焦点。一方面,在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国际资本调整布局;另一方面,中国加大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力促产业升级,且招商引资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对在华外企正在去"超国民待遇"化,在华外资经营压力加大。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上内外资政策并轨、经济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内因影响,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加,引资增速已放缓至个位数,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外资撤离的苗头。目前,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现象。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诚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短时期内外资不会规模"退潮"。在众多外企负责人眼里,中国仍是投资战略重地。有人走,就有人来。实际上,在利益共存大趋势加深的情况下,很多外资企业不再将中国仅视为重要生产加工基地,而是着重扩大中国内需市场,在中国的收入占其全球份额越来越高。以"全球公司"为代表的外资,正从三个方面加强在华布局。一是加大核心技术与先进产品引进中国。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工厂总监何国玲说,作为一家全球大型制药企业,赛诺菲前两年在中国生产只是进口"药芯"在华组装,但这两年已经建设了"造芯"生产线,将其最先进的技术拿到了中国,该技术原来只在欧洲布局。二是推进研发本土化。美国3D打印公司Stratasys大中华区总经理汪祥艮对媒体说,3D打印技术是全球目前发展迅猛的先进技术,公司在中国这两年扩大了技术研发力量,研发技术人员全部都是中国人。三是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产品。从制造业到服务业,近年来"全球公司"都努力为中国市场深化服务。德国车企大众、宝马、奔驰等汽车巨头,均为中国消费者制造长轴距轿车,一些车型几乎只在中国生产。微软公司副总裁陈实对记者说,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少有地延长了对windows XP系统的无偿支持服务,包括补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