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责任的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民族特质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今人们的责任意识正逐渐淡化。学校中的“理想教育”、社会上的“商品教育”、家庭中的“实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尤为重要。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一、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在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向学生讲述这些历史人物时,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成长过程,汲取历史人物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担负起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通过历史人物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联系现实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要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从更高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有这样一则关于日本历史教学的故事。一位日本历史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题:日本跟中国在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在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抗日战争),如果在21世纪发生战争,你认为会是什么时候?
对比上述故事中的日本历史教育,我们的历史教育偏重于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忽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导致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漠不关心,只会死记硬背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对此,我在教学“日本侵华”的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辩证地看待事件的背景、目的、结果,以及中国应该采取的措施等。经过分析讨论,学生都能意识到这些事件反映出了日本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否认侵略、美化战争的险恶用心。
由此可见,将学习重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利用试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试题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子日: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2)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作出了哪些努力?
(3)请结合以上材料,从自身、他人、国家、民族、社会等方面,谈一谈你的责任感。
以上材料从自身、他人、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反映了责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加工材料,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总之,开展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培养责任意识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学生才能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从而在对自身、他人、国家、民族、社会的负责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我们历史教师的历史责任。
一、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在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向学生讲述这些历史人物时,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成长过程,汲取历史人物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担负起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通过历史人物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联系现实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要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从更高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有这样一则关于日本历史教学的故事。一位日本历史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题:日本跟中国在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在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抗日战争),如果在21世纪发生战争,你认为会是什么时候?
对比上述故事中的日本历史教育,我们的历史教育偏重于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忽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导致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漠不关心,只会死记硬背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对此,我在教学“日本侵华”的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辩证地看待事件的背景、目的、结果,以及中国应该采取的措施等。经过分析讨论,学生都能意识到这些事件反映出了日本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否认侵略、美化战争的险恶用心。
由此可见,将学习重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利用试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试题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子日: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2)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作出了哪些努力?
(3)请结合以上材料,从自身、他人、国家、民族、社会等方面,谈一谈你的责任感。
以上材料从自身、他人、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反映了责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加工材料,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总之,开展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培养责任意识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学生才能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从而在对自身、他人、国家、民族、社会的负责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我们历史教师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