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课堂 课程改革
有效教学从理论上讲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或教学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提高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打造高效课堂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知识建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作为思想品德的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所以,在思品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成就时,本人开展了一次探究性学习,首先提出问题: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小组合作,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演示文稿。经过两周的准备,各小组都完成了演示文稿的制作,这时邀请班上各科的老师和全体同学一起观看演示文稿的展示,学生每组派一人展示本组制作的演示文稿,边讲边展示,其他同学根据演示文稿评价标准给每组打分,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并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连平时上课书本都不拿的同学也积极的参与了资料的搜集、演示文稿的制作。通过这次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收获,主要是因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连续担任几年的思品课教学中,面对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发展趋势,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特点,我认为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如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参考消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样既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法律知识知多少?”竞赛、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中学各学科之间是融汇贯通的,《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因此思品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思品课讲成纯政治理论,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思品教材的知识点,又用思品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
如果老师的一节课能让学生终生难忘,那这节课就非常有效,能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一定是打动了学生的情感。列宁说:“没有对人的情感,从来也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这也是初中思品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有一位老师在上《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时,先请学生谈谈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及自己的想法,这位老师上课前进行了家访,让学生的父母谈了与子女所发生的冲突及当时的想法,并将家长的话录了下来。当学生讲完和父母所产生的冲突后,老师问学生想不想了解父母是如何看待这些冲突的,老师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放出来,有些同学听着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学生听完后老师问学生此时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和父母产生矛盾是因为自己和父母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现在听到父母的心声更能理解父母了。老师接着问“和父母有冲突后如何化解呢?”这样的课怎能不让学生终生记忆呢?因为它触及了学生深层次的情感,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四、走进生活,引领学习,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历数我们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商业越来越繁荣、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企业逐渐增多、城市绿化美化硬化香化明显改善、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吃穿越来越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分析我镇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深化学生的认识,实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教师承担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光荣责任,我们就必须要有爱学生的情感,生活上处处关心,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真心的为学生,不做有损学生利益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思想状况,积极做学生知心朋友,为积极推进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课堂 课程改革
有效教学从理论上讲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或教学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提高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打造高效课堂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知识建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作为思想品德的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所以,在思品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成就时,本人开展了一次探究性学习,首先提出问题: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小组合作,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演示文稿。经过两周的准备,各小组都完成了演示文稿的制作,这时邀请班上各科的老师和全体同学一起观看演示文稿的展示,学生每组派一人展示本组制作的演示文稿,边讲边展示,其他同学根据演示文稿评价标准给每组打分,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并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连平时上课书本都不拿的同学也积极的参与了资料的搜集、演示文稿的制作。通过这次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收获,主要是因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连续担任几年的思品课教学中,面对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发展趋势,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特点,我认为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如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参考消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样既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法律知识知多少?”竞赛、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中学各学科之间是融汇贯通的,《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因此思品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思品课讲成纯政治理论,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思品教材的知识点,又用思品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
如果老师的一节课能让学生终生难忘,那这节课就非常有效,能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一定是打动了学生的情感。列宁说:“没有对人的情感,从来也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这也是初中思品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有一位老师在上《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时,先请学生谈谈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及自己的想法,这位老师上课前进行了家访,让学生的父母谈了与子女所发生的冲突及当时的想法,并将家长的话录了下来。当学生讲完和父母所产生的冲突后,老师问学生想不想了解父母是如何看待这些冲突的,老师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放出来,有些同学听着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学生听完后老师问学生此时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和父母产生矛盾是因为自己和父母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现在听到父母的心声更能理解父母了。老师接着问“和父母有冲突后如何化解呢?”这样的课怎能不让学生终生记忆呢?因为它触及了学生深层次的情感,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四、走进生活,引领学习,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历数我们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商业越来越繁荣、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企业逐渐增多、城市绿化美化硬化香化明显改善、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吃穿越来越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分析我镇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深化学生的认识,实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教师承担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光荣责任,我们就必须要有爱学生的情感,生活上处处关心,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真心的为学生,不做有损学生利益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思想状况,积极做学生知心朋友,为积极推进有效教学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