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提起成人喝人奶,年长一点的朋友往往都会想起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故事,据说刘文彩穷奢极侈,雇六个奶妈喝人奶。虽然后来证实这事都是因某些需要杜撰的,或至少是夸大的。但“成人喝人奶”这件事在历史上算不得新鲜事。历史上成人喝母乳实际上很早就有记载。《史记-张丞相列传》讲了这样一件事:丞相张苍被免以后,年老得牙都掉了,只好吃人奶。因为他的妻妾多,所以母乳供应不成问题,张苍活了一百多岁。 最出名的喝人奶的例子就是慈禧和袁世凯。据说每天有三名奶妈专门为慈禧提供充足健康的奶水,她坚信能够保持青春长驻的最佳妙方就是人乳。袁世凯也听说喝人奶好,府上养着两个奶妈每天喝人奶。
上下五千年:吃人与吃奶的历史
古代上流社会的富人为何迷恋人乳
古人把人乳称为“仙家酒”。一般人认为它不仅是喂养儿童的最佳食品,还有其它方面的奇特功效,因此古人用人乳来养生、治病及烹制美味。这一做法源远流长。
成人吃人奶的最早记录
古人认为人乳有美容、养生的作用。明李士材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人部》中说:人乳“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健四肢,荣五脏,实腠理,悦皮肤,安神魂,利关格,明眼目,久服延年。”
《史记》和《汉书》中都讲了这样一件事:张苍为汉文帝时丞相,年老休官后,牙齿都掉光了,硬东西嚼不动。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吸食人乳养生。这老家伙有妻妾上百人,吃奶不成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做他的奶妈。就这样在取之不尽的人乳养育下,他活了百余岁才去世。这大概是大人食人乳的最早记载了。明谢肇浙在《五杂组》中也记载说:“穰城有人二百四十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
王公贵族的“吃”法:用人乳喂养小猪
用人乳烹制美味佳肴,古书多有记载。《世说新语-汰侈》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到女婿王武子家做客,王武子设宴招待他。席上用的全是琉璃器皿(当时琉璃器皿很珍贵),侍女一百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
侍女端上来的菜肴中有一道蒸乳猪,又肥嫩又鲜美,味道好极了。武帝感到好奇,便问这道菜是怎样做的。王武子回答说:“这是用人乳喂养的小猪烹调出来的,所以味道不同于一般。”武帝听后,对他这种做法很不满意,还没吃完便拂袖而去。
而所谓“人乳宴”,用人乳烹制出“人乳鲍鱼”“奶汤鲫鱼”等上百道菜肴。看来国粹保存得非常好。
致命的“奶妈政治学”
上流社会的趣味很奇怪
奶妈,古代人称之为乳母或奶娘,乳母是有钱人家和权贵者生子后,花钱雇佣过来喂养孩子的妇女,就连皇帝生子也是如此。
奶妈多是下层妇女 为喂养末代皇帝牺牲了自己的女儿
古代的奶妈是专指那些受雇给别人家奶孩子的妇女,以前皇宫中的奶妈又被称作乳母、奶婆、奶口、乳媪或嬷嬷等。人刚生下来,必须依赖母乳才能生存。女性乳房的原始含义是哺乳,但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妇女只有在生育之后才会产乳汁。
对于旧时宫廷中的奶妈而言,自己生下的婴儿饿得哇哇直哭,奶水却必须满足皇家子女的需求,这与母性本来就是相违背的,但生活所迫,没有办法。对皇家的妇女来说,雇用奶妈哺育孩子可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对许多低下层贫穷的妇女来说,做奶妈似乎是她们天经地义的一种谋生职业。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惟一给他难以忘怀的母爱的是奶妈王连寿。当三岁的溥仪被太监强行抱进宫大哭大闹时,是奶妈王连寿不顾一切从太监手里把他抱在怀里,将奶头塞进他嘴里,小溥仪立时停止了哭叫,紧紧搂住奶妈不放,王公大臣们只好让奶妈抱他进宫。在陌生的皇宫里,奶妈是他惟一的亲人。她虽然不识字,不会讲什么仁恕之道,然而她那朴素的语言和普通的道理却常常使溥仪受到影响。在偌大的皇宫里,她是仪惟一感到可亲可敬的人。当她被赶出皇宫时,才知道自己的女儿早已因营养不足离开了人世。因为怕她得知消息后过分悲痛影响了奶汁的供应,皇宫里竟封锁了这个消息达六年之久。
袁世凯喝人奶
加速走向死亡的步伐
袁自小身体强壮,后来又进军队历练,人们因此有理由推断,中年以后的袁即使染疾,也不至于就此撒手归天。殊不知袁身体后来的所谓健康强壮,其实恰恰掩盖了这表象后面的不良生活方式。
在这方面,袁的“进补”就是一个绝妙之例。袁从二十五六岁起就天天吃补品,“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放在嘴里嚼着吃”。另外“还雇着两个奶妈,他(袁世凯)每天就吃这两个奶妈所挤出的奶”。就短期而言,此时袁给人的印象也许确是体质强健。但“就中医的医理说来,人参、鹿茸等,都是热性的补品,他却成年累月地在吃,日子长了,是不会不影响他的健康的”(袁静雪语)。而且我们发现,在袁的日常食品中,难觅蔬菜、水果的影子。
远古时我们的祖先就一直以果实为主食,人类学、考古学、解剖学和历史学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可见不管社会文明怎么进步,饮食文化如何变化,人体消化器官的构造、消化过程以及生化反应还是和古人一样。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袁越是进补,越会加速他走向死亡的步伐。直到袁56岁时他才黯然叹道:“我的身体不行了,参茸补品不能接受了。”
和下一代“抢乳房”的文明
伦理文明与现实处境的两难
在人欺压人的世界里,权贵们似乎一定要找出一点平常人吃不到的东西来吃一下,彰显身份。比如罗马贵族吃夜莺舌头、法国国王吃鹅的脂肪肝、中国皇帝吃猩猩的嘴唇……“成人喝人奶”则完全消解了基本的伦理,那些喝着人奶的富豪,对那些跟他们同龄,甚至比他们更小的“奶妈”也要叫“妈”吗?这恐怕是那些购买人奶的富豪们无法回避的伦理尴尬。这样的尴尬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
万物都是药材 一切都是食材:人乳快到中国人的碗里来吧
用人乳保健治病,在古代也很普遍。如《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中说:人乳可以“补心血,充液,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人乳可治“虚损劳、虚损风语、中风不语”等病。南朝梁.沈约在《宋书.何尚之传》中记载,宰相何尚之患劳疾多年,久治不愈,后饮了妇人乳才治好了。
至明代,服用人乳治病的情况更多,如《金瓶梅》第79回中就写道:“只见玉箫问如意儿挤了半瓯子奶,径到书房与西门庆吃药。”李时珍还曾记载过一首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到清代,用人乳治病之风更为普遍。不过在多数情况下,已不只是单独喝人乳,而是将人乳配合别的中药一起服用。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一生之中最为中意的保健秘方,就是由33味良药配成的“龟龄集方”。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良药,就是人乳。而身体病弱的光绪皇帝,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御医给他开具的救命良方就是人乳炖温(温是一种多年生水草,属于藻类,全草可以入药)。
男人在和他们的下一代“抢乳房”
大概是公元前后,古罗马的一些富裕人家的母亲们,已经不流行亲自授乳,而是送到奶妈那儿去。据《乳房的历史》记载,到了十八世纪的英国,仅有不到半数的母亲亲自哺育孩子,而另一些人不是聘用奶妈,就是使用半流体的食物作为母乳的替代物。
在许多国家的上流社会流行着一种偏好,男人以及他们影响下的女人多半认为“未使用过”的乳房更美丽。如果我们承认人类长期处于男权社会这一背景,就知道这种审美倾向的实质,不过是男人们在和他们的下一代“抢乳房”。从更大的社会视野看,这种审美最终导致一种危机的转嫁,牺牲乳房的大多不会是上流社会的富人们。
卢梭公开宣称“上帝给了男人会思考的大脑,同样给了女人会分泌乳汁的乳房”。许多卢梭的信徒也将“抢乳房”上升成为一种政治。而历史的发展却显示,表面看起来是伦理的问题,实质上是经济一元化体制的体现。(资料来源:《文汇报》、《寻根》、《中华文化史》、《新京报》、中新网等等)
上下五千年:吃人与吃奶的历史
古代上流社会的富人为何迷恋人乳
古人把人乳称为“仙家酒”。一般人认为它不仅是喂养儿童的最佳食品,还有其它方面的奇特功效,因此古人用人乳来养生、治病及烹制美味。这一做法源远流长。
成人吃人奶的最早记录
古人认为人乳有美容、养生的作用。明李士材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人部》中说:人乳“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健四肢,荣五脏,实腠理,悦皮肤,安神魂,利关格,明眼目,久服延年。”
《史记》和《汉书》中都讲了这样一件事:张苍为汉文帝时丞相,年老休官后,牙齿都掉光了,硬东西嚼不动。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吸食人乳养生。这老家伙有妻妾上百人,吃奶不成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做他的奶妈。就这样在取之不尽的人乳养育下,他活了百余岁才去世。这大概是大人食人乳的最早记载了。明谢肇浙在《五杂组》中也记载说:“穰城有人二百四十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
王公贵族的“吃”法:用人乳喂养小猪
用人乳烹制美味佳肴,古书多有记载。《世说新语-汰侈》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到女婿王武子家做客,王武子设宴招待他。席上用的全是琉璃器皿(当时琉璃器皿很珍贵),侍女一百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
侍女端上来的菜肴中有一道蒸乳猪,又肥嫩又鲜美,味道好极了。武帝感到好奇,便问这道菜是怎样做的。王武子回答说:“这是用人乳喂养的小猪烹调出来的,所以味道不同于一般。”武帝听后,对他这种做法很不满意,还没吃完便拂袖而去。
而所谓“人乳宴”,用人乳烹制出“人乳鲍鱼”“奶汤鲫鱼”等上百道菜肴。看来国粹保存得非常好。
致命的“奶妈政治学”
上流社会的趣味很奇怪
奶妈,古代人称之为乳母或奶娘,乳母是有钱人家和权贵者生子后,花钱雇佣过来喂养孩子的妇女,就连皇帝生子也是如此。
奶妈多是下层妇女 为喂养末代皇帝牺牲了自己的女儿
古代的奶妈是专指那些受雇给别人家奶孩子的妇女,以前皇宫中的奶妈又被称作乳母、奶婆、奶口、乳媪或嬷嬷等。人刚生下来,必须依赖母乳才能生存。女性乳房的原始含义是哺乳,但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妇女只有在生育之后才会产乳汁。
对于旧时宫廷中的奶妈而言,自己生下的婴儿饿得哇哇直哭,奶水却必须满足皇家子女的需求,这与母性本来就是相违背的,但生活所迫,没有办法。对皇家的妇女来说,雇用奶妈哺育孩子可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对许多低下层贫穷的妇女来说,做奶妈似乎是她们天经地义的一种谋生职业。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惟一给他难以忘怀的母爱的是奶妈王连寿。当三岁的溥仪被太监强行抱进宫大哭大闹时,是奶妈王连寿不顾一切从太监手里把他抱在怀里,将奶头塞进他嘴里,小溥仪立时停止了哭叫,紧紧搂住奶妈不放,王公大臣们只好让奶妈抱他进宫。在陌生的皇宫里,奶妈是他惟一的亲人。她虽然不识字,不会讲什么仁恕之道,然而她那朴素的语言和普通的道理却常常使溥仪受到影响。在偌大的皇宫里,她是仪惟一感到可亲可敬的人。当她被赶出皇宫时,才知道自己的女儿早已因营养不足离开了人世。因为怕她得知消息后过分悲痛影响了奶汁的供应,皇宫里竟封锁了这个消息达六年之久。
袁世凯喝人奶
加速走向死亡的步伐
袁自小身体强壮,后来又进军队历练,人们因此有理由推断,中年以后的袁即使染疾,也不至于就此撒手归天。殊不知袁身体后来的所谓健康强壮,其实恰恰掩盖了这表象后面的不良生活方式。
在这方面,袁的“进补”就是一个绝妙之例。袁从二十五六岁起就天天吃补品,“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放在嘴里嚼着吃”。另外“还雇着两个奶妈,他(袁世凯)每天就吃这两个奶妈所挤出的奶”。就短期而言,此时袁给人的印象也许确是体质强健。但“就中医的医理说来,人参、鹿茸等,都是热性的补品,他却成年累月地在吃,日子长了,是不会不影响他的健康的”(袁静雪语)。而且我们发现,在袁的日常食品中,难觅蔬菜、水果的影子。
远古时我们的祖先就一直以果实为主食,人类学、考古学、解剖学和历史学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可见不管社会文明怎么进步,饮食文化如何变化,人体消化器官的构造、消化过程以及生化反应还是和古人一样。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袁越是进补,越会加速他走向死亡的步伐。直到袁56岁时他才黯然叹道:“我的身体不行了,参茸补品不能接受了。”
和下一代“抢乳房”的文明
伦理文明与现实处境的两难
在人欺压人的世界里,权贵们似乎一定要找出一点平常人吃不到的东西来吃一下,彰显身份。比如罗马贵族吃夜莺舌头、法国国王吃鹅的脂肪肝、中国皇帝吃猩猩的嘴唇……“成人喝人奶”则完全消解了基本的伦理,那些喝着人奶的富豪,对那些跟他们同龄,甚至比他们更小的“奶妈”也要叫“妈”吗?这恐怕是那些购买人奶的富豪们无法回避的伦理尴尬。这样的尴尬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
万物都是药材 一切都是食材:人乳快到中国人的碗里来吧
用人乳保健治病,在古代也很普遍。如《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中说:人乳可以“补心血,充液,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人乳可治“虚损劳、虚损风语、中风不语”等病。南朝梁.沈约在《宋书.何尚之传》中记载,宰相何尚之患劳疾多年,久治不愈,后饮了妇人乳才治好了。
至明代,服用人乳治病的情况更多,如《金瓶梅》第79回中就写道:“只见玉箫问如意儿挤了半瓯子奶,径到书房与西门庆吃药。”李时珍还曾记载过一首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到清代,用人乳治病之风更为普遍。不过在多数情况下,已不只是单独喝人乳,而是将人乳配合别的中药一起服用。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一生之中最为中意的保健秘方,就是由33味良药配成的“龟龄集方”。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良药,就是人乳。而身体病弱的光绪皇帝,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御医给他开具的救命良方就是人乳炖温(温是一种多年生水草,属于藻类,全草可以入药)。
男人在和他们的下一代“抢乳房”
大概是公元前后,古罗马的一些富裕人家的母亲们,已经不流行亲自授乳,而是送到奶妈那儿去。据《乳房的历史》记载,到了十八世纪的英国,仅有不到半数的母亲亲自哺育孩子,而另一些人不是聘用奶妈,就是使用半流体的食物作为母乳的替代物。
在许多国家的上流社会流行着一种偏好,男人以及他们影响下的女人多半认为“未使用过”的乳房更美丽。如果我们承认人类长期处于男权社会这一背景,就知道这种审美倾向的实质,不过是男人们在和他们的下一代“抢乳房”。从更大的社会视野看,这种审美最终导致一种危机的转嫁,牺牲乳房的大多不会是上流社会的富人们。
卢梭公开宣称“上帝给了男人会思考的大脑,同样给了女人会分泌乳汁的乳房”。许多卢梭的信徒也将“抢乳房”上升成为一种政治。而历史的发展却显示,表面看起来是伦理的问题,实质上是经济一元化体制的体现。(资料来源:《文汇报》、《寻根》、《中华文化史》、《新京报》、中新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