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都的秋》自问世起,就备受人们的青睐。文中作者用饱醮情愫的柔毫,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的北国秋色图。图中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因此,对于《故都的秋》的情感主旨就有了多种不同的解读,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该文借景抒情,意在表现作者悲秋之情(《教师教学用书》);第二,认为作者借写故都的秋景,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0期);第三,抓住文章中出现的“衰草”、“秋虫”、“落蕊”等特定意象,认为文章是为生命衰亡奏响的一曲颂歌(《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1期)。以上这些说法,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都与作者的本意相差甚远。因为任何文章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都是作者彼时彼地彼境彼情的“惟一”。如果撇开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境遇、脾气秉性、创作风格乃至创作心态,而把文章纳入一个广阔的视野中,那么我们对文章的情感主旨怎能有个正确、全面和明晰的认识呢?所以,笔者认为,《故都的秋》的主旨既非简单的悲秋之情,也不是主观臆断的爱国情怀,更不是一曲生命衰亡的颂歌,它是为故都这个精神的家园唱响的一支小夜曲。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北平生活的伟大幽闲
开篇,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饱尝”而不是浅尝辄止,可见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衷。“故都的秋”缘何有如此魅力?
从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30年代的北平,这座千年古都,除了红墙黄瓦,其他全部被绿树掩盖。再加上人们居住的是四合院,里面有真树,有假山,大缸里还养着金鱼和小荷,把大自然整个地搬回了家。所以,在北平,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只见树木,只闻虫鸣,跟生活在乡野没有多大的区别。
特别是在秋天,即使你足不出户,藏匿于皇城的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都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看得见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看得见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它们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那么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中,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手撷牵牛。
这样的景观在视觉上让人过目不忘,而那清淡之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也不能不让人沉静,让人淡定。你瞧,那“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不正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风秋雨吗?
这就是老北京的生活。田园牧歌似的生活——四合院灰色的围墙,铺满一地的槐树的落蕊,屋顶上随风摇曳的茅草,还有偶尔掠过的鸣鸽和平平仄仄的谈话……一切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切都呈现出故都的幽闲与落寞。
而这种生活正是郁达夫的最爱。他曾在《北京的微音》中把这种清、静和悲凉作为“我们人类从生到死觉到的惟一的一道实味”。可见,对这种悲凉趣味的偏爱是郁达夫所有作品共同的精神印记。既然这样,那么《故都的秋》抒发的又怎能是简单的悲秋之情抑或对生命衰亡的赞颂之情呢?
二、作者的生活遭际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的一位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
他三岁丧父,少年时随大哥留学扶桑,遭到异族的许多歧视和白眼。回国后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但却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于是在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然而迁居杭州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同年8月18日,他在一首诗的后面曾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感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可见,他不远千里到北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是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
清早起来,一碗浓茶,当院一坐,思绪便慢慢地融入“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这时,心会散成和天一样的大。一样的通透和辽远。这清爽的空气、清明的天空、清幽的环境使人感到自在轻松。当心绪与空明无涯的天空融为一体时,生命便呈现出彻彻底底的放松:“这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这就是郁达夫,一个有着平常人一样情感的平民作家。当遭遇到人生的磨难时,他做不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不能像鲁迅那样投出匕首和投枪,但他能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远”,像陶渊明那样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精神的家园。
三、作者的个人气质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郁达夫的作品颇有争议。有人认为其作品太阴晦、消沉,有种灰色‘调,像资产阶级小文人的无病呻吟;有人则将其作品和其后期的革命生涯结合起来,认为传递的是作者的爱国情愫,这都是阅读中的误区。我们总喜欢将文学与革命、政治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文学当作战斗的武器,好像作家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因此对于他们的作品无论如何都要挖掘出一点革命的元素。
其实,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和行为既受到本能的驱使,又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往往具有多重性、善变性。所以对于作家和作品,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判别。
郁达夫是革命烈士,可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其成长的经历形成了他颓废忧郁的个性。“当他报国无门、一腔热血不被理解的时候,有牢骚,有抱怨,有叹息,有软弱,有彷徨,有感伤,有沉醉于爱情和逃避到大自然怀抱中的幻想。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漫论郁达夫》)然而忧郁是一种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基因,最易让人产生敏锐的才情。郁达夫忧郁的气质便给了他一双慧眼,让他发现了故都的秋天悲凉的大气、彻底、痛快淋漓,“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当然,这悲凉决非浅薄意义上的悲苦、凄凉,它含有很多养分,有“白干”之于“黄酒”的浓烈,有“馍馍”之与“稀饭”的充实,有“大蟹”之与“鲈鱼”的鲜美,有“骆驼”之与“黄犬”的沉稳;在引人伤怀的同时,还能使本已忧郁的作者的悲的血液找到出口。所以作者来到北平,饱尝这“秋味”,就如同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母亲的脚下一样恬适、平和与满足。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作者描写的平常甚至有些单调的故都秋天的景色是有内蕴、有价值的,他既不是表现乐观主义者的轻快,也不是表现悲观主义者的凝重,而是于清、静、悲凉中氤氲着对故都伟大幽闲生活的热爱。
四、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
中国的传统文人,喜欢居住在城市,怀想着乡村,因为这里既有丰富的物质及文化生活,又有山水田园的恬静与幽闲。这种“文人趣味”,在30年代的作家中很普遍。
周作人有一篇谈北京的文章,叫做《北京的茶食》,写于1929年。通篇谈论的都是什么点心好吃,到哪里去买,渲染一种安闲且丰腴的生活。
郁达夫在写作《故都的秋》两年后,又写了篇《北平的四季》。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当时有很多文人在追求精致的生活。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于粗茶淡饭中品味人生,是他们的生活信条。他们的作品没有多少对人类、社会和国家强烈的责任感,但我们不能否认,作家在写出自己对生活、对个体痛苦而深刻的体验的同时,也蕴藏了对周围世界和人群的关爱。这些作品创造了文学的永恒和真实,从而让我们在阅读时明白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之间的缝隙,明白了政治与审美的距离,明白了崇高与幽雅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境界。
看天空,观野花,听蝉鸣,闻幽香,喝醉人的浓茶,聊天气的变化……郁达夫没有高声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没有深刻揭示“中国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但他笔下的这种生活是幽雅精致的,是美好真实的。它可以抚平创伤,可以净化心灵,即使气势不恢弘,却同样令人感动。
综上所述,《故都的秋》的确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百读不厌的美文。它像一幅画,画的是美丽落寞而又契合作者心境的景;它像一首诗,抒发的是一个平民作家在风雨如晦的年代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灵找一个精神家园的幽情。故都便是郁达夫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故都的秋》就是郁达夫精神最淋漓尽致的外在体现。
(作者单位:宿松县华阳河中学)
一、北平生活的伟大幽闲
开篇,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饱尝”而不是浅尝辄止,可见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衷。“故都的秋”缘何有如此魅力?
从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30年代的北平,这座千年古都,除了红墙黄瓦,其他全部被绿树掩盖。再加上人们居住的是四合院,里面有真树,有假山,大缸里还养着金鱼和小荷,把大自然整个地搬回了家。所以,在北平,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只见树木,只闻虫鸣,跟生活在乡野没有多大的区别。
特别是在秋天,即使你足不出户,藏匿于皇城的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都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看得见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看得见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它们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那么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中,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手撷牵牛。
这样的景观在视觉上让人过目不忘,而那清淡之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也不能不让人沉静,让人淡定。你瞧,那“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不正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风秋雨吗?
这就是老北京的生活。田园牧歌似的生活——四合院灰色的围墙,铺满一地的槐树的落蕊,屋顶上随风摇曳的茅草,还有偶尔掠过的鸣鸽和平平仄仄的谈话……一切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切都呈现出故都的幽闲与落寞。
而这种生活正是郁达夫的最爱。他曾在《北京的微音》中把这种清、静和悲凉作为“我们人类从生到死觉到的惟一的一道实味”。可见,对这种悲凉趣味的偏爱是郁达夫所有作品共同的精神印记。既然这样,那么《故都的秋》抒发的又怎能是简单的悲秋之情抑或对生命衰亡的赞颂之情呢?
二、作者的生活遭际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的一位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
他三岁丧父,少年时随大哥留学扶桑,遭到异族的许多歧视和白眼。回国后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但却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于是在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然而迁居杭州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同年8月18日,他在一首诗的后面曾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感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可见,他不远千里到北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是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
清早起来,一碗浓茶,当院一坐,思绪便慢慢地融入“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这时,心会散成和天一样的大。一样的通透和辽远。这清爽的空气、清明的天空、清幽的环境使人感到自在轻松。当心绪与空明无涯的天空融为一体时,生命便呈现出彻彻底底的放松:“这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这就是郁达夫,一个有着平常人一样情感的平民作家。当遭遇到人生的磨难时,他做不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不能像鲁迅那样投出匕首和投枪,但他能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远”,像陶渊明那样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精神的家园。
三、作者的个人气质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郁达夫的作品颇有争议。有人认为其作品太阴晦、消沉,有种灰色‘调,像资产阶级小文人的无病呻吟;有人则将其作品和其后期的革命生涯结合起来,认为传递的是作者的爱国情愫,这都是阅读中的误区。我们总喜欢将文学与革命、政治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文学当作战斗的武器,好像作家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因此对于他们的作品无论如何都要挖掘出一点革命的元素。
其实,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和行为既受到本能的驱使,又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往往具有多重性、善变性。所以对于作家和作品,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判别。
郁达夫是革命烈士,可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其成长的经历形成了他颓废忧郁的个性。“当他报国无门、一腔热血不被理解的时候,有牢骚,有抱怨,有叹息,有软弱,有彷徨,有感伤,有沉醉于爱情和逃避到大自然怀抱中的幻想。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漫论郁达夫》)然而忧郁是一种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基因,最易让人产生敏锐的才情。郁达夫忧郁的气质便给了他一双慧眼,让他发现了故都的秋天悲凉的大气、彻底、痛快淋漓,“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当然,这悲凉决非浅薄意义上的悲苦、凄凉,它含有很多养分,有“白干”之于“黄酒”的浓烈,有“馍馍”之与“稀饭”的充实,有“大蟹”之与“鲈鱼”的鲜美,有“骆驼”之与“黄犬”的沉稳;在引人伤怀的同时,还能使本已忧郁的作者的悲的血液找到出口。所以作者来到北平,饱尝这“秋味”,就如同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母亲的脚下一样恬适、平和与满足。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作者描写的平常甚至有些单调的故都秋天的景色是有内蕴、有价值的,他既不是表现乐观主义者的轻快,也不是表现悲观主义者的凝重,而是于清、静、悲凉中氤氲着对故都伟大幽闲生活的热爱。
四、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
中国的传统文人,喜欢居住在城市,怀想着乡村,因为这里既有丰富的物质及文化生活,又有山水田园的恬静与幽闲。这种“文人趣味”,在30年代的作家中很普遍。
周作人有一篇谈北京的文章,叫做《北京的茶食》,写于1929年。通篇谈论的都是什么点心好吃,到哪里去买,渲染一种安闲且丰腴的生活。
郁达夫在写作《故都的秋》两年后,又写了篇《北平的四季》。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当时有很多文人在追求精致的生活。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于粗茶淡饭中品味人生,是他们的生活信条。他们的作品没有多少对人类、社会和国家强烈的责任感,但我们不能否认,作家在写出自己对生活、对个体痛苦而深刻的体验的同时,也蕴藏了对周围世界和人群的关爱。这些作品创造了文学的永恒和真实,从而让我们在阅读时明白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之间的缝隙,明白了政治与审美的距离,明白了崇高与幽雅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境界。
看天空,观野花,听蝉鸣,闻幽香,喝醉人的浓茶,聊天气的变化……郁达夫没有高声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没有深刻揭示“中国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但他笔下的这种生活是幽雅精致的,是美好真实的。它可以抚平创伤,可以净化心灵,即使气势不恢弘,却同样令人感动。
综上所述,《故都的秋》的确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百读不厌的美文。它像一幅画,画的是美丽落寞而又契合作者心境的景;它像一首诗,抒发的是一个平民作家在风雨如晦的年代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灵找一个精神家园的幽情。故都便是郁达夫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故都的秋》就是郁达夫精神最淋漓尽致的外在体现。
(作者单位:宿松县华阳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