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1日,雄安新区崛地而起,古老的燕赵大地被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日新月异的雄安,引领着经济建设的变革,也期待着文化建设的创新。
这是历史的机遇,也会是艺术的选择。6月20日,由《环球人物》杂志、雄县风云美术馆举办的“黄土画派雄安行”采风活动拉开序幕,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率“黄土画派采风团”来到雄县,展开为期9天的采风活动。这批满怀赤子之心的艺术家,深入雄安的山水,以速写的方式,记录国家战略下的自然、人文風光,留住巨变中的雄安记忆。
雄安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雄县的“宋辽古战道”绵延几十公里,向东北经霸县直至永清,是北宋杨六郎屡战屡胜的秘密武器。白洋淀既有湿地风光,又有文学底蕴,如今将再现春天的故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雄安土地上诞生了以“容城三贤”(元代诗人刘因、明代谏臣杨继盛、明末理学家孙奇逢)为代表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宋辽榷场”为起点的商业、社会文化,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往事,这些对艺术家而言,都是宝贵的素材。
此次写生,采风团成员从雄县出发,经过白洋淀、白石山、易水湖,步履不停,尽情作画。采风团中有不少年过古稀的老艺术家,但他们始终有着军队一样的纪律和面貌: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出发,绝无迟到;下大暴雨进山,不改行程,穿雨衣、打伞,继续作画;衣裤湿了,鞋里淌着水,就把速写本保护在雨衣里。经过白石山时,84岁的刘文西一眼看中了一座奇峰,一边在山间寻找好角度,一边在路上作画。第一天没找到好角度,第二天继续找:他一大早起来,按照原路不懈寻找,终于发现了心仪的视角,这才坐下来安心作画。他说:“写生就是艺术创作的基石,要很用功地感受自然,才能夯实这个基础,才能在这之上想象、延展、创造。”
9天时间,老艺术家们行走在太行山脉之间,风雨无阻。许多人在白洋淀速写时流连忘返,决定下次再来。
对于刘文西而言,边走边画,边画边思考是创作最重要的步骤。黄土画派成立后,他率领画派坚持深入生活,坚持采风写生,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光是赴陕北采风写生就近30次,充分体现了黄土画派“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的宗旨。在雄安采风时,艺术家们像上战场一样,一分一秒地争取时间,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画出真正有血有肉的作品,才能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
一路上,许多群众都被艺术家们的激情和坚持感动。一家农户得知是黄土画派的老艺术家在山中写生,不仅拿出伞替他们挡雨,还给他们提供休息的场地。
此次采风团中,除了团长刘文西,还有崔振宽、郭全忠、罗宁等15位艺术家,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心中的黄土画派精神。崔振宽对记者说:“现在许多年轻艺术家恰恰缺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本次采风、写生,让我们这批创作者了解到雄安新区这片激情之地上的风土人情,有助于我们寻找到创作中的时代性。同时黄土画派的成员都是在当前美术创作中活跃的画家,所以整个画派有很强的生命力。”
正如几位艺术家所言,以陕北黄土地为创作源泉的黄土画派,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辉煌于黄土地,提倡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从而全面汲取营养,提高创作水平,使画作更具深刻的个性和艺术魅力。这就是黄土画派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这是历史的机遇,也会是艺术的选择。6月20日,由《环球人物》杂志、雄县风云美术馆举办的“黄土画派雄安行”采风活动拉开序幕,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率“黄土画派采风团”来到雄县,展开为期9天的采风活动。这批满怀赤子之心的艺术家,深入雄安的山水,以速写的方式,记录国家战略下的自然、人文風光,留住巨变中的雄安记忆。
雄安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雄县的“宋辽古战道”绵延几十公里,向东北经霸县直至永清,是北宋杨六郎屡战屡胜的秘密武器。白洋淀既有湿地风光,又有文学底蕴,如今将再现春天的故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雄安土地上诞生了以“容城三贤”(元代诗人刘因、明代谏臣杨继盛、明末理学家孙奇逢)为代表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宋辽榷场”为起点的商业、社会文化,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往事,这些对艺术家而言,都是宝贵的素材。
此次写生,采风团成员从雄县出发,经过白洋淀、白石山、易水湖,步履不停,尽情作画。采风团中有不少年过古稀的老艺术家,但他们始终有着军队一样的纪律和面貌: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出发,绝无迟到;下大暴雨进山,不改行程,穿雨衣、打伞,继续作画;衣裤湿了,鞋里淌着水,就把速写本保护在雨衣里。经过白石山时,84岁的刘文西一眼看中了一座奇峰,一边在山间寻找好角度,一边在路上作画。第一天没找到好角度,第二天继续找:他一大早起来,按照原路不懈寻找,终于发现了心仪的视角,这才坐下来安心作画。他说:“写生就是艺术创作的基石,要很用功地感受自然,才能夯实这个基础,才能在这之上想象、延展、创造。”
9天时间,老艺术家们行走在太行山脉之间,风雨无阻。许多人在白洋淀速写时流连忘返,决定下次再来。
对于刘文西而言,边走边画,边画边思考是创作最重要的步骤。黄土画派成立后,他率领画派坚持深入生活,坚持采风写生,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光是赴陕北采风写生就近30次,充分体现了黄土画派“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的宗旨。在雄安采风时,艺术家们像上战场一样,一分一秒地争取时间,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画出真正有血有肉的作品,才能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
一路上,许多群众都被艺术家们的激情和坚持感动。一家农户得知是黄土画派的老艺术家在山中写生,不仅拿出伞替他们挡雨,还给他们提供休息的场地。
此次采风团中,除了团长刘文西,还有崔振宽、郭全忠、罗宁等15位艺术家,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心中的黄土画派精神。崔振宽对记者说:“现在许多年轻艺术家恰恰缺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本次采风、写生,让我们这批创作者了解到雄安新区这片激情之地上的风土人情,有助于我们寻找到创作中的时代性。同时黄土画派的成员都是在当前美术创作中活跃的画家,所以整个画派有很强的生命力。”
正如几位艺术家所言,以陕北黄土地为创作源泉的黄土画派,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辉煌于黄土地,提倡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从而全面汲取营养,提高创作水平,使画作更具深刻的个性和艺术魅力。这就是黄土画派最重要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