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净氮矿化与硝化速率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高原湖泊河口湿地氮循环过程,以洱海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布设8个监测点按季度开展现场调查,分析沉积物无机氮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PVC顶盖原位培育法分别在夏、秋季开展沉积物净氮矿化与硝化速率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1)湿地沉积物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氮(TN)含量分别为5.92±6.31、14.49±20.89和1408.98±625.29 mg·kg-1,NH4+-N含量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呈递减趋势,且冬季显著高于其他季(P<0.05).湿地西侧沉积物NO3-N含量高于东侧,NO3-N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冬季(P<0.01).(2)沉积物净氮矿化和硝化速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44~0.256和-0.085~0.084 mg·kg-1·d-1,湿地进水口两个培养期的净氮矿化速率和培养期Ⅱ的硝化速率显著低于其他监测点(P<0.05),而培养期Ⅰ的硝化速率在湿地中部较高.净氮矿化速率大于硝化速率并形成NH4+-N累积.河口湿地沉积物培养后的无机氮主要以NH4+-N形式存在(占NH4+-N和NO3-N总量的55.37%).(3)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净氮矿化速率与含水率显著负相关(P<0.05),硝化速率与培养前的NO3-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培养前的NH4+-N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
其他文献
受电容器充放电时间常数、电磁式机械翻牌动作时间的限制,以及放电电流的波形差异的影响,实际运行放电计数器存在不可靠动作的问题,尤其是难以记录多重雷击作用下的动作情况,给过电压分析、避雷器动作状态的评估带来困难.因此,笔者在分析传统放电计数器动作特性基础上,提出改进计数器动作特性的脉冲电流提取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脉冲电流测量线圈和信号提取电子电路,实测了信号测量线圈和电子电路的准确性.试验证明,该电流提取线圈能可靠还原冲击电流陡波、标准雷电波和操作波电流波形,误差小于0.2%;电子电路能快速记录间隙时间不小于2
电极结构对氧化铝陶瓷介电击穿电压的测试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对5种常用的电极结构作用下的静电场进行了仿真,并对不同电极结构作用导致的氧化铝陶瓷介电击穿位置的形貌进行了显微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氧化铝陶瓷-绝缘油-电极的三相点处存在很强的电场集中现象,绝缘油内的最高电场强度远大于氧化铝陶瓷内的最高电场强度,因此在陶瓷击穿之前必然已发生了绝缘油的击穿,从而影响电场分布.介电击穿位置的形貌分析显示,氧化铝陶瓷的介电击穿主要发生在三相点附近,与仿真结果复合.
以干压成型方式制备了碳-陶瓷线性电阻试样,研究了成型压力对碳-陶瓷线性电阻成型密度及烧结陶瓷体积密度、气孔率、电阻率、温度系数、短时热容量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击穿通道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 表明成型压力通过影响碳陶瓷线性电阻的成型坯体密度从而影响了烧结后陶瓷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等性能,使得电阻的导电链的分布产生差异,进而影响其电阻率及短时热容量等电性能;电阻的破坏形式为热应力造成的机械破坏.
为研究雷击作用下通信基站铁塔的精确电感参数,基于电磁场有限元原理,使用实际通信基站铁塔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根据铁塔部件连接特点,考虑不同规格和位置,对角钢塔外自感和部件间互感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得到不同规格、不同位置角钢部件的单位长度自感参数和互感参数,以及不同内部结构情况下的一段铁塔自感参数,并通过仿真进一步分析得出铁塔电感参数变化规律。有限元法与实验结果的一致
目前利用紫外成像法检测高压电气设备放电的主要手段是从仪器中直接读取光子数,忽略了紫外及视频中的其他有效信息,如放电位置、放电形状、放电光斑个数及放电区域大小等。为便于紫外成像法在电气设备放电的定量化检测中的应用,实现紫外图像量化参数的自动提取,本研究基于跨平台窗口程序编写软件Qt,调用OpenCV图像及视频处理函数库,对紫外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降噪及轮廓跟踪提取,实现了对放电几何参数、坐标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