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施工项目管理日益成为在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和更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本文就建筑工程建筑裂缝为例,实例探究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针对裂缝做好项目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裂缝;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1工程概况
某一建筑工程底层为商业网点,层高为4.2m,二层以上为民用住宅,层高均为2.9m(4#、8#层高均为2.9m),其它的单体工程从底层至上均为民用住宅。每栋单体的建筑高度在35~40m之间。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其中1#局部为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均为8度。施工过程中发现各栋号基础、基础梁、顶板等不同程度出现砼裂缝。
2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及产生原因分析
按照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主要可分为:荷载引起的裂缝、收缩引起的裂缝、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冻胀引起的裂缝、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存在问题引起的裂缝。根据本工程已完结构的施工时间以及目前存在裂缝的形式分析,本标段裂缝的产生主要受混凝土养护时间、拆模时间、温度变化、干缩及外部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其又可分为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外力裂缝。
2.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此种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内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由于受拆模时间、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洒水养护很难保证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相同从而导致裂缝出现;表面水泥砂浆养护不良或者其所含水分的蒸发过快会产生干缩,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微小裂纹。混凝土干缩裂缝还与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2.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初凝时刻,混凝土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现浇结构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本工程施工期间多干热和大风天气导致砼表面失水过快出现裂缝,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2.3外力裂缝
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墙体在基础边级部位产生剪力,导致裂缝出现。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其次是因为主体施工过程中,模板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也会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外力裂缝。
3混凝土裂缝监测情况
根据本工程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情况,项目部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混凝土裂缝检测单位对建筑工程中的裂缝情况进行了检测,受检区域共存在12处竖向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0.36mm,裂缝最大深度为75mm,长度最大为3.7m,监测结果如下:
4裂缝处理措施
4.1处理原则
根据裂缝的形态以及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处理方法:针对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其对结构没有本质影响,只需进行表面修复即可;针对裂缝宽度大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和贯通不渗水裂缝,为保证结构强度及性能要求,需对其进行灌浆补强处理;针对渗水裂缝,考虑到本工程为地下结构,均需进行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
4.2 裂缝处理措施
4.2.1表面修复
该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的观感质量。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采用黑、白相掺配的水泥净浆多层涂刷,靠液体的毛细吸力挤进裂缝,堵塞裂缝。
4.2.2 “壁可”法灌浆补强
对裂缝宽度大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和贯通不渗水裂缝进行灌浆补强,采用“壁可”法进行化学灌浆补强处理。基本原理为:先封闭裂缝,在每隔30~50cm处设置环氧胶体注入座,然后用注射器通过注入座往裂缝内注入环氧胶体,最后拆除注入座,再封闭其表面。环氧胶体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粘结力,良好的柔韧性、耐久性和抗收缩性,能满足修补的需要。根据对裂缝情况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北京地铁裂缝施工的调查,裂缝补强主要采用改性环氧灌浆材料。
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是由过量的多无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预先制成含有游离异氰酸基团的低聚的氨基甲酸酯预聚体。常用的多异氰酸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次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3种。
4.2.3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
对渗水裂缝进行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于裂缝最低处左或右5cm~10cm处倾斜钻孔至结构厚度之一半深,循序由低处往高处钻孔,钻孔至最高处后再一次埋设止水针头,然后使用单液 SL-999 高压堵漏灌注机将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注入结构,以达到强化和封堵效果。
5 建筑工程混凝土修补施工工艺
5.1“壁可”法灌浆补强
在侧墙外搭设临时脚手架,在脚手架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木板,作为修补用的工作平台。
根据裂缝调查结果,对宽度d≥0.2mm裂缝进行标记,将标记作于裂缝的某一末端。用塑料薄膜将裂缝附件没有表面缺陷的混凝土覆盖,以防止在修补时污染完好的混凝土表面。
由标记找出宽度d≥0.2mm的裂缝,根据裂缝的长度,在其上每隔30~50cm设置环氧胶体注入座。对各条裂缝的表面进行打磨,并用棉布将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电吹风吹对裂缝进行除尘。
調配环氧胶体并将其装入注射器中,然后从上到下将环氧胶体经过注入座注入裂缝内。注入时从裂缝的一端开始,沿着注入座逐个注入,然后反方向逐个注入,并逐个封闭注入座。待注入的环氧胶体固化后,拆除注入座。利用高分子树脂粘结剂封闭、填平注入座,并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平整。清理、打磨裂缝及其周围混凝土表面,使其表面光洁、平滑。清除包裹的塑料薄膜。拆除临时脚手架等临时设施,清理施工现场。 5.2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
考虑到裂缝补强时,结构体内的气体要完全排除,才能使注浆材料充分填充结构体内的空隙,达到裂缝补强效果,因此在注浆时,施工顺序尤为重要。裂缝补强注浆时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进行;竖向裂缝时,注浆由下往上依次进行。现场注浆压力控制在0.4~0.5MPa,恒压时间应以下部针头注浆液从渗漏水缝隙挤压出为标准,方可进行上部针头的注浆,注浆过程依次进行,不可跳做。
于裂缝最低处左或右5cm~10cm处倾斜钻孔至结构厚度之一半深,循序由低处往高处钻孔距为20cm~30cm为宜,钻孔至最高处后再一次埋设止水针头,由于一般结构体龟裂的属不规则状,故须特别注意钻孔时须与破裂面交叉,注射才会有效果。钻孔注浆范围应超过裂缝渗水上下各200mm,以防止堵漏时渗水此阻彼出,从而提高防渗堵漏效果。
高压灌注完成后,即可去除止水针头,再将孔洞以封口胶填补。
5.3灌浆法施工工艺:
5.3.1裂缝处理
用钢丝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5.3.2埋设灌浆嘴
沿着裂缝的开裂方向每隔150-200mm埋设灌浆嘴。埋设时,先在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5.3.3封闭
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左右、宽20-30mm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5.3.4密封检查
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试漏应待封缝胶泥有一定强度时进行。
5.3.5配制浆液
浆液配制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进行。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5.3.6灌浆
灌浆机具和器具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至另一端。
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停止,如此顺序进行。化学灌浆的灌浆压力常用0.2Mpa,压力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1L/min,再可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灌浆结束后,应用丙酮沖洗管道和设备。
5.3.7封口结束
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滲入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5.3.8检查
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6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徐惠芳.沈裕建等.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体会[J].建筑经济,2001(8)
[3]文建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裂缝;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1工程概况
某一建筑工程底层为商业网点,层高为4.2m,二层以上为民用住宅,层高均为2.9m(4#、8#层高均为2.9m),其它的单体工程从底层至上均为民用住宅。每栋单体的建筑高度在35~40m之间。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其中1#局部为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均为8度。施工过程中发现各栋号基础、基础梁、顶板等不同程度出现砼裂缝。
2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及产生原因分析
按照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主要可分为:荷载引起的裂缝、收缩引起的裂缝、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冻胀引起的裂缝、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存在问题引起的裂缝。根据本工程已完结构的施工时间以及目前存在裂缝的形式分析,本标段裂缝的产生主要受混凝土养护时间、拆模时间、温度变化、干缩及外部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其又可分为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外力裂缝。
2.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此种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内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由于受拆模时间、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洒水养护很难保证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相同从而导致裂缝出现;表面水泥砂浆养护不良或者其所含水分的蒸发过快会产生干缩,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微小裂纹。混凝土干缩裂缝还与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2.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初凝时刻,混凝土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现浇结构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本工程施工期间多干热和大风天气导致砼表面失水过快出现裂缝,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2.3外力裂缝
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墙体在基础边级部位产生剪力,导致裂缝出现。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其次是因为主体施工过程中,模板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也会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外力裂缝。
3混凝土裂缝监测情况
根据本工程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情况,项目部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混凝土裂缝检测单位对建筑工程中的裂缝情况进行了检测,受检区域共存在12处竖向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0.36mm,裂缝最大深度为75mm,长度最大为3.7m,监测结果如下:
4裂缝处理措施
4.1处理原则
根据裂缝的形态以及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处理方法:针对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其对结构没有本质影响,只需进行表面修复即可;针对裂缝宽度大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和贯通不渗水裂缝,为保证结构强度及性能要求,需对其进行灌浆补强处理;针对渗水裂缝,考虑到本工程为地下结构,均需进行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
4.2 裂缝处理措施
4.2.1表面修复
该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的观感质量。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采用黑、白相掺配的水泥净浆多层涂刷,靠液体的毛细吸力挤进裂缝,堵塞裂缝。
4.2.2 “壁可”法灌浆补强
对裂缝宽度大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和贯通不渗水裂缝进行灌浆补强,采用“壁可”法进行化学灌浆补强处理。基本原理为:先封闭裂缝,在每隔30~50cm处设置环氧胶体注入座,然后用注射器通过注入座往裂缝内注入环氧胶体,最后拆除注入座,再封闭其表面。环氧胶体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粘结力,良好的柔韧性、耐久性和抗收缩性,能满足修补的需要。根据对裂缝情况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北京地铁裂缝施工的调查,裂缝补强主要采用改性环氧灌浆材料。
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是由过量的多无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预先制成含有游离异氰酸基团的低聚的氨基甲酸酯预聚体。常用的多异氰酸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次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3种。
4.2.3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
对渗水裂缝进行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于裂缝最低处左或右5cm~10cm处倾斜钻孔至结构厚度之一半深,循序由低处往高处钻孔,钻孔至最高处后再一次埋设止水针头,然后使用单液 SL-999 高压堵漏灌注机将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注入结构,以达到强化和封堵效果。
5 建筑工程混凝土修补施工工艺
5.1“壁可”法灌浆补强
在侧墙外搭设临时脚手架,在脚手架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木板,作为修补用的工作平台。
根据裂缝调查结果,对宽度d≥0.2mm裂缝进行标记,将标记作于裂缝的某一末端。用塑料薄膜将裂缝附件没有表面缺陷的混凝土覆盖,以防止在修补时污染完好的混凝土表面。
由标记找出宽度d≥0.2mm的裂缝,根据裂缝的长度,在其上每隔30~50cm设置环氧胶体注入座。对各条裂缝的表面进行打磨,并用棉布将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电吹风吹对裂缝进行除尘。
調配环氧胶体并将其装入注射器中,然后从上到下将环氧胶体经过注入座注入裂缝内。注入时从裂缝的一端开始,沿着注入座逐个注入,然后反方向逐个注入,并逐个封闭注入座。待注入的环氧胶体固化后,拆除注入座。利用高分子树脂粘结剂封闭、填平注入座,并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平整。清理、打磨裂缝及其周围混凝土表面,使其表面光洁、平滑。清除包裹的塑料薄膜。拆除临时脚手架等临时设施,清理施工现场。 5.2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
考虑到裂缝补强时,结构体内的气体要完全排除,才能使注浆材料充分填充结构体内的空隙,达到裂缝补强效果,因此在注浆时,施工顺序尤为重要。裂缝补强注浆时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进行;竖向裂缝时,注浆由下往上依次进行。现场注浆压力控制在0.4~0.5MPa,恒压时间应以下部针头注浆液从渗漏水缝隙挤压出为标准,方可进行上部针头的注浆,注浆过程依次进行,不可跳做。
于裂缝最低处左或右5cm~10cm处倾斜钻孔至结构厚度之一半深,循序由低处往高处钻孔距为20cm~30cm为宜,钻孔至最高处后再一次埋设止水针头,由于一般结构体龟裂的属不规则状,故须特别注意钻孔时须与破裂面交叉,注射才会有效果。钻孔注浆范围应超过裂缝渗水上下各200mm,以防止堵漏时渗水此阻彼出,从而提高防渗堵漏效果。
高压灌注完成后,即可去除止水针头,再将孔洞以封口胶填补。
5.3灌浆法施工工艺:
5.3.1裂缝处理
用钢丝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5.3.2埋设灌浆嘴
沿着裂缝的开裂方向每隔150-200mm埋设灌浆嘴。埋设时,先在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5.3.3封闭
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左右、宽20-30mm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5.3.4密封检查
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试漏应待封缝胶泥有一定强度时进行。
5.3.5配制浆液
浆液配制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进行。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5.3.6灌浆
灌浆机具和器具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至另一端。
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停止,如此顺序进行。化学灌浆的灌浆压力常用0.2Mpa,压力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1L/min,再可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灌浆结束后,应用丙酮沖洗管道和设备。
5.3.7封口结束
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滲入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5.3.8检查
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6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徐惠芳.沈裕建等.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体会[J].建筑经济,2001(8)
[3]文建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