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落实和实践,促使教学工作者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氛围,翻转课堂教学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为地理教學带来了全新的体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基本认识
2007年,美国教师乔纳森通过使用录屏软件及PPT的方式进行教学,之后将录制成的教学视频放在了网络上和学生分享,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平台,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被称之为“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教学,课后学生通过软件,自主性地练习和复习是完成内化教学的过程。这种翻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翻转成了自主研究的局面,形成了“课前学习+课堂学习”的新型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然后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及时向教师请教,或者是和其他学生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二、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1.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
高中地理属于文科类别,在内容上涉及方向较多,但是各章节内部都具有相关性,也正是这种节节相关,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地球有多大,地理知识就只会更多,包括自然、人文、中国和世界等等。
2.高中地理的特殊点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来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自然、人文还是大到国家世界,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实用性、生活性就是高中地理的特殊之处。
三、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策略
1.筹备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主要是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的,因此,教师筹备视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杂乱的信息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教师在筹备教学视频时,要立足高中地理教材,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优质视频,为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脱离教材的视频再完美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毫无作用,立足教材既是筹备视频的前提,也是制作视频的基础,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如地图的识别和比例尺的换算的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地图,比例尺的换算只是学生识别地图的一种工具,翻转课堂上的视频需要短小精悍,如果教师筹备的视频都用来讲解比例尺的换算,则会使课堂本末倒置,不符合教材安排,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也起不到应用的作用。我在这节课上筹备的是一个时长7分49秒的视频,视频中包含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三种地图要素,着重介绍了方向和比例尺,并配有相关练习,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便可正确识别各种地图,而不会只掌握单一的知识。
2.创建文本材料
课前,为了让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有个初步认识,遵循高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通过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观测方法、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在气温部分补充了有关等温线的进一步探究,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等温线知识,为学习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打好基础。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明显,掌握了学习方法。此外,学生还可以从练习当中发现自己对气温和降水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相对困惑的方面,此时,学生要做好标记,将问题留到课堂上与学生或老师共同探讨。
3.高效组织活动
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之后,大部分基础知识能通过自学完成,还剩下少部分的基础知识和一些重难点问题难以理解,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
环节一,疑难解答。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因素以及各种地貌的成因和特点等基础知识方面如果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可向教师进行询问。比如不理解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侵蚀作用,不理解褶皱、火山、火山锥、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等地貌的成因和特点等。另外,本章的重难点知识包括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对这些重难点知识作进一步的讲述。
环节二,问题探究。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永恒目标,在对知识加以应用方面,“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可通过两道检测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检验。第1题,崇明岛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第2题,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原因。这两道题都是考查主干知识的题目,检验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
4.丰富教学资源
微课在高中地理“翻转课堂”上的教学应用,需要以微课教学质量的有效设计和准备为前提,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提前对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开展微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加强微课的设计与准备,必要时可以多个地理教师共同制定微课资源,或者加强彼此之间的微课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高中地理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
5.激发主体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主要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者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偏好、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真正设计出学生新闻乐见的微课教学资源,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地理教师可以导入一个微课短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宇宙和地球的魅力,有效集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将会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还能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调节个人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成为积极且高效的地理学习者。
一、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基本认识
2007年,美国教师乔纳森通过使用录屏软件及PPT的方式进行教学,之后将录制成的教学视频放在了网络上和学生分享,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平台,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被称之为“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教学,课后学生通过软件,自主性地练习和复习是完成内化教学的过程。这种翻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翻转成了自主研究的局面,形成了“课前学习+课堂学习”的新型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然后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及时向教师请教,或者是和其他学生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二、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1.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
高中地理属于文科类别,在内容上涉及方向较多,但是各章节内部都具有相关性,也正是这种节节相关,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地球有多大,地理知识就只会更多,包括自然、人文、中国和世界等等。
2.高中地理的特殊点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来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自然、人文还是大到国家世界,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实用性、生活性就是高中地理的特殊之处。
三、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策略
1.筹备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主要是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的,因此,教师筹备视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杂乱的信息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教师在筹备教学视频时,要立足高中地理教材,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优质视频,为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脱离教材的视频再完美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毫无作用,立足教材既是筹备视频的前提,也是制作视频的基础,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如地图的识别和比例尺的换算的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地图,比例尺的换算只是学生识别地图的一种工具,翻转课堂上的视频需要短小精悍,如果教师筹备的视频都用来讲解比例尺的换算,则会使课堂本末倒置,不符合教材安排,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也起不到应用的作用。我在这节课上筹备的是一个时长7分49秒的视频,视频中包含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三种地图要素,着重介绍了方向和比例尺,并配有相关练习,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便可正确识别各种地图,而不会只掌握单一的知识。
2.创建文本材料
课前,为了让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有个初步认识,遵循高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通过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观测方法、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在气温部分补充了有关等温线的进一步探究,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等温线知识,为学习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打好基础。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明显,掌握了学习方法。此外,学生还可以从练习当中发现自己对气温和降水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相对困惑的方面,此时,学生要做好标记,将问题留到课堂上与学生或老师共同探讨。
3.高效组织活动
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之后,大部分基础知识能通过自学完成,还剩下少部分的基础知识和一些重难点问题难以理解,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
环节一,疑难解答。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因素以及各种地貌的成因和特点等基础知识方面如果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可向教师进行询问。比如不理解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侵蚀作用,不理解褶皱、火山、火山锥、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等地貌的成因和特点等。另外,本章的重难点知识包括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对这些重难点知识作进一步的讲述。
环节二,问题探究。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永恒目标,在对知识加以应用方面,“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可通过两道检测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检验。第1题,崇明岛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第2题,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原因。这两道题都是考查主干知识的题目,检验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
4.丰富教学资源
微课在高中地理“翻转课堂”上的教学应用,需要以微课教学质量的有效设计和准备为前提,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提前对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开展微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加强微课的设计与准备,必要时可以多个地理教师共同制定微课资源,或者加强彼此之间的微课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高中地理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
5.激发主体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主要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者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偏好、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真正设计出学生新闻乐见的微课教学资源,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地理教师可以导入一个微课短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宇宙和地球的魅力,有效集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将会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还能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调节个人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成为积极且高效的地理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