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广。如皋“活动单导学”结构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其中一点提到:课堂教学不能弱化教师的“导”,要追求“导”的高质高效和个性化。在我看来,教师的“导”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教师的提问。虽然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认,无论教改怎么改,“提问”依然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课堂教学能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成为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师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问的时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清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有疑惑,便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
1.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问的最佳环境
学生有无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放下为人师的架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促使他们形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问的最佳切入点
目前学生普遍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不浓。对于课本中的阅读篇目,大部分学生是一种应试心理,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和思考。所以为了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势必要研究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有的放矢的训练中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方法,达到阅读的一种自觉状态。子曰:“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正说明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二、提问的艺术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提问题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不是“教”,课堂的主体是“生”不是“师”。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是随着师生之间对话展开而不断推进的,教师的提问为师生之问对话提供了话题,如果话题太难,学生可能会听而怯言,无话可对,课堂也会因此出现冷场,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话题太易,学生就毋庸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提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难易适当。
有住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听后流露出一脸的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而教师的要求只是找出文章第一段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并说明它是全文的文眼。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是教师在设问时人为地提高了难度,如果将它改成“作者为何要夜游荷塘?”那么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就比较容易了。
2.以文本为依托,举一反三提问题
学生学习语文虽说不能与学习课文划上等号,但一篇篇精选的范文不能不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根本依托是文本,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如何“不教”即如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习课文例子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自己掌握的基础和基本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解决相关问题上。特别是能独立完成相关文体的课外篇章的阅读,这样就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了。
比如,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设问应有所侧重。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请学生复述情节大概”、“请学生找出环境描写,并分析作用”、“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三个问题的设计,学生找到了学习小说的基本切入口,掌握了分析小说的基本要领。我还侧重分析了人物形象,“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小弗朗士,因为___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韩麦尔先生,因为____________。”设计这两个句式,让学生通过找出人物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品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小说的特点是通过人物塑造反映主题。这样,《最后一课》的教学就起到了例子的作用,学生学习小说这类文体时就能找到入口和方法了。
《谈骨气》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教学切入口从议论文三要素下手:论点、论据、论证。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三个问题:“本文证明的观点是什么?”“用什么证明这一观点?”“怎样证明这一观点?”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生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单元其他议论文就简单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举一反三中得到提高和锻炼的。
3.以活动为阵地,发散思维提问题
开放性的提问为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拓宽了思维空间,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提供了平台。提问的开放性是建筑在文本基础之上的,是对文本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还是以《最后一课》为例。学生通过学习,对小说主题有了深刻认识,情感上也产生了共鸣,爱国之情喷薄即发。“他们下课后会做些什么呢?”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写《下课以后》。通过续写,学生不仅锻炼了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也有了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诚然,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还有很多技巧,我想只要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的原则,教师注意提问点的选择,讲究恰当的方法,激励学生,那么课堂气氛不活跃也难,减负增效就不会成为空话了。
一、提问的时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清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有疑惑,便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
1.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问的最佳环境
学生有无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放下为人师的架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促使他们形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问的最佳切入点
目前学生普遍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不浓。对于课本中的阅读篇目,大部分学生是一种应试心理,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和思考。所以为了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势必要研究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有的放矢的训练中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方法,达到阅读的一种自觉状态。子曰:“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正说明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二、提问的艺术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提问题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不是“教”,课堂的主体是“生”不是“师”。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是随着师生之间对话展开而不断推进的,教师的提问为师生之问对话提供了话题,如果话题太难,学生可能会听而怯言,无话可对,课堂也会因此出现冷场,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话题太易,学生就毋庸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提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难易适当。
有住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听后流露出一脸的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而教师的要求只是找出文章第一段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并说明它是全文的文眼。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是教师在设问时人为地提高了难度,如果将它改成“作者为何要夜游荷塘?”那么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就比较容易了。
2.以文本为依托,举一反三提问题
学生学习语文虽说不能与学习课文划上等号,但一篇篇精选的范文不能不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根本依托是文本,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如何“不教”即如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习课文例子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自己掌握的基础和基本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解决相关问题上。特别是能独立完成相关文体的课外篇章的阅读,这样就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了。
比如,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设问应有所侧重。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请学生复述情节大概”、“请学生找出环境描写,并分析作用”、“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三个问题的设计,学生找到了学习小说的基本切入口,掌握了分析小说的基本要领。我还侧重分析了人物形象,“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小弗朗士,因为___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韩麦尔先生,因为____________。”设计这两个句式,让学生通过找出人物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品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小说的特点是通过人物塑造反映主题。这样,《最后一课》的教学就起到了例子的作用,学生学习小说这类文体时就能找到入口和方法了。
《谈骨气》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教学切入口从议论文三要素下手:论点、论据、论证。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三个问题:“本文证明的观点是什么?”“用什么证明这一观点?”“怎样证明这一观点?”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生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单元其他议论文就简单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举一反三中得到提高和锻炼的。
3.以活动为阵地,发散思维提问题
开放性的提问为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拓宽了思维空间,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提供了平台。提问的开放性是建筑在文本基础之上的,是对文本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还是以《最后一课》为例。学生通过学习,对小说主题有了深刻认识,情感上也产生了共鸣,爱国之情喷薄即发。“他们下课后会做些什么呢?”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写《下课以后》。通过续写,学生不仅锻炼了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也有了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诚然,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还有很多技巧,我想只要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的原则,教师注意提问点的选择,讲究恰当的方法,激励学生,那么课堂气氛不活跃也难,减负增效就不会成为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