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电大考务系统是根据教育现代化需求,基于计算机网络,满足终身教育体系需求的考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电大系统。广东电大已经利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举行多次网络考试,从报考到编排全部通过中央电大考务系统进行,并顺利完成考试任务。
关键词:中央电大考务系统;终身教育体系;B/S架构;数据库;人机界面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3-0000-02
1 前言
我国教育持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有必要开发具备远程能力的考务管理系统。同时,成人教育及培训蓬勃发展,以2010年为例,2010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达332.89万人次。如此庞大的成人教育及培训工程,背后依赖的是各种远程教育网站的普及,还有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所发挥的越来越巨大的能效作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该系统在对相关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做了深入研究条件下开发出来的,它能够满足目前开放教育的开放性、规模化等需求。
2 系统介绍
考务系统包括考点考生管理系统、题库系统、考试报名模块、成绩处理模块和一个无纸化考试系统。首先是考生管理系统,目前电大系统共有注册在学生356万人,其中本科学生105万人,专科学生254万人。如此数量庞大的考生信息,使得系统面对很大的压力,必须优化数据库,并采用合理的考生管理机制。
第二是题库系统,题库里每个科目需要多份试卷实现随机抽卷或者大量题目实现随机选题,该子系统还要满足高效、灵活、经济、保密的要求。第三是考试报名模块,采用标准模版导入,导入时检测匹配考生数据库,特别是科目代码、学号、考点代码、姓名严格匹配。第四是成绩处理模块,其中客观题成绩处理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完成;主观题由专业老师评卷模块处理完成。最后是无纸化考试系统,该系统需要与题库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能够方便的部署到机房,达到考试过程的保密性要求,确保考生稳定顺利完成考试。
中央电大考务系统是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对中央电大设计的B/S架构考务管理系统,缓解传统考务管理繁琐的工作流程,支持远程管理区域中心、考点、考场,制定考试计划,对报考编排、阅卷工作、考试成绩的管理,查询考务信息以及系统设置等功能,全面实现了考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无纸化、自动化。[1]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电大系统的特殊性,首先是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以及县级电大的多层次关系。还有目前电大系统内部办公电脑操作系统基本上是WindowsXP,客户端网络浏览器是IE和以IE为内核的浏览器为主。考虑到具体的环境,Server端采用IIS来构建网站。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取反馈意见,不断加以改善更新。
3 系统优点
作为一个严谨的考务系统,涉及大量考生的信息以及试卷信息,因此在可靠性方面要求很高。同时系统面对用户除了系统管理员,还有大量的考务工作人员和阅卷老师,从而对系统的易用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最后系统维护、系统升级的支持工作也做的很好。
3.1 系统采用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和MicrosoftServer版本操作系统,因为微软的这个数据平台是经过实践证明有着可靠的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经过多次的版本更新,系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在网络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分级管理、考试组织、成绩管理、统计分析、无纸化考试等功能。
3.2 随着可视化开发工具的发展完善,开发优秀的系统人机界面变得容易起来。本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与管理方便.教师和考生只要具备使用Web浏览器的常识,就能够熟练使用该平台.[2]不仅管理人员界面不断优化,考生界面也精益求精,使得管理人员和考生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
3.3 为了方便各级利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进行考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和各级利用机考系统进行机考工作的相关人员交流学习,建立技术支持网站。网站提供常见问题、版本更新、文档下载、软件下载四个栏目,用户一般可以在常见问题里找到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在其它栏目找到最新用户文档和最新版本机考软件。
4 系统应用
中央电大考务系统以其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效率高而广泛应用于电大教育。该系统一般部署在教务部门,并受到教务工作者普遍好评。通过系统对考务管理,以便清晰、准确、明了的反映考务状况,实现考务管理“无纸化”。[1]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按照需要导出来各种电子表格或文本文档。
4.1 总体部署。以广东电大为例,下属大小考点一共有139个,分布在二十多个市,区域分布广、考生年级多、数量多,在考务管理方面纷繁复杂。采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后,省电大集中管理,各考点分别负责,极大的提高办公效率。省电大通过系统对全省167个考场的考试机数量、备用机数量以及状态了如指掌。同时省电大通过查询统计功能,实时掌握每次考试各考点考生报考信息。并在考后对计划运行状态、成绩状态进行分析,对教师工作量、试题得分进行统计。
4.2 考点实施。以考点茂名广播电视大学为例,该考点在系统层次上属于第三层,所属区域考试中心是广东电大。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对本系统网络考试高度重视,在人员和设施上保质保量的投入。
在人员配置上,有考务工作人员2名,更有技术支持人员6人。考务工作人员在考前完成报考工作,技术支持人员在考试期间3班轮值确保顺利完成考试任务。在服务器配置方面,采用专用的服务器,使得中央电大的机考系统服务器软件在上面运行稳定。在考场设置方面,茂名广播电视大学2个考场。每个考场有计算机60台。
4.3 具体应用。以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参加中央电大2012秋季学期终结性网络考试正式考试计划为例。在参加正式考之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先参加2012秋终结性考试模拟计划,一共编排了12个考生进行模拟考试。经过测试:考生报考信息导入正常、机考系统运行良好。模拟考结束后向广东电大提交模拟考反馈表。
经过了模拟考,进入正式考报名阶段。共有492人次参加正式考,考务工作人员认真校对报考考生信息,导入考务管理系统。然后进行考试编排工作,共编排了13场次。编排完毕后发布编排结果,发布之后,再下载考试计划包、准考证包、考场签到表。考务工作人员打印准考证,通知考生;技术支持人员配置机考服务器和考点管理器。
这些考前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报考科目考试。考生考完试后,考试数据自动上传考点管理器。技术支持人员把考试数据上传考务网站,并通知广东电大核实。本次考试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实收考试436人次,缺考56人次,顺利完成中央电大2012秋季学期终结性网络考试正式考试任务。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央电大考务系统是适用时代要求的,适配终身教育体系的考务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尚有一些小问题需要修复改善。还有由于考试环境复杂、考生数量日益增多,考风考纪问题也要重视,应在系统加入新的技术加于防范。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考试管理系统中,能有效防止考试中代考舞弊现象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考试作弊现状。[3]除了考务系统,在教育行业应各种各样的功能需求而生的系统也越来越多。增强中央电大考务系统与其它教育系统的交互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乔艳云,宋志伟,刘彦飞,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868-872.
[2]史国川,路守克.指纹识别技术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0(12):57-58.
关键词:中央电大考务系统;终身教育体系;B/S架构;数据库;人机界面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3-0000-02
1 前言
我国教育持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有必要开发具备远程能力的考务管理系统。同时,成人教育及培训蓬勃发展,以2010年为例,2010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达332.89万人次。如此庞大的成人教育及培训工程,背后依赖的是各种远程教育网站的普及,还有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所发挥的越来越巨大的能效作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该系统在对相关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做了深入研究条件下开发出来的,它能够满足目前开放教育的开放性、规模化等需求。
2 系统介绍
考务系统包括考点考生管理系统、题库系统、考试报名模块、成绩处理模块和一个无纸化考试系统。首先是考生管理系统,目前电大系统共有注册在学生356万人,其中本科学生105万人,专科学生254万人。如此数量庞大的考生信息,使得系统面对很大的压力,必须优化数据库,并采用合理的考生管理机制。
第二是题库系统,题库里每个科目需要多份试卷实现随机抽卷或者大量题目实现随机选题,该子系统还要满足高效、灵活、经济、保密的要求。第三是考试报名模块,采用标准模版导入,导入时检测匹配考生数据库,特别是科目代码、学号、考点代码、姓名严格匹配。第四是成绩处理模块,其中客观题成绩处理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完成;主观题由专业老师评卷模块处理完成。最后是无纸化考试系统,该系统需要与题库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能够方便的部署到机房,达到考试过程的保密性要求,确保考生稳定顺利完成考试。
中央电大考务系统是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对中央电大设计的B/S架构考务管理系统,缓解传统考务管理繁琐的工作流程,支持远程管理区域中心、考点、考场,制定考试计划,对报考编排、阅卷工作、考试成绩的管理,查询考务信息以及系统设置等功能,全面实现了考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无纸化、自动化。[1]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电大系统的特殊性,首先是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以及县级电大的多层次关系。还有目前电大系统内部办公电脑操作系统基本上是WindowsXP,客户端网络浏览器是IE和以IE为内核的浏览器为主。考虑到具体的环境,Server端采用IIS来构建网站。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取反馈意见,不断加以改善更新。
3 系统优点
作为一个严谨的考务系统,涉及大量考生的信息以及试卷信息,因此在可靠性方面要求很高。同时系统面对用户除了系统管理员,还有大量的考务工作人员和阅卷老师,从而对系统的易用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最后系统维护、系统升级的支持工作也做的很好。
3.1 系统采用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和MicrosoftServer版本操作系统,因为微软的这个数据平台是经过实践证明有着可靠的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经过多次的版本更新,系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在网络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分级管理、考试组织、成绩管理、统计分析、无纸化考试等功能。
3.2 随着可视化开发工具的发展完善,开发优秀的系统人机界面变得容易起来。本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与管理方便.教师和考生只要具备使用Web浏览器的常识,就能够熟练使用该平台.[2]不仅管理人员界面不断优化,考生界面也精益求精,使得管理人员和考生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
3.3 为了方便各级利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进行考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和各级利用机考系统进行机考工作的相关人员交流学习,建立技术支持网站。网站提供常见问题、版本更新、文档下载、软件下载四个栏目,用户一般可以在常见问题里找到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在其它栏目找到最新用户文档和最新版本机考软件。
4 系统应用
中央电大考务系统以其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效率高而广泛应用于电大教育。该系统一般部署在教务部门,并受到教务工作者普遍好评。通过系统对考务管理,以便清晰、准确、明了的反映考务状况,实现考务管理“无纸化”。[1]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按照需要导出来各种电子表格或文本文档。
4.1 总体部署。以广东电大为例,下属大小考点一共有139个,分布在二十多个市,区域分布广、考生年级多、数量多,在考务管理方面纷繁复杂。采用中央电大考务系统后,省电大集中管理,各考点分别负责,极大的提高办公效率。省电大通过系统对全省167个考场的考试机数量、备用机数量以及状态了如指掌。同时省电大通过查询统计功能,实时掌握每次考试各考点考生报考信息。并在考后对计划运行状态、成绩状态进行分析,对教师工作量、试题得分进行统计。
4.2 考点实施。以考点茂名广播电视大学为例,该考点在系统层次上属于第三层,所属区域考试中心是广东电大。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对本系统网络考试高度重视,在人员和设施上保质保量的投入。
在人员配置上,有考务工作人员2名,更有技术支持人员6人。考务工作人员在考前完成报考工作,技术支持人员在考试期间3班轮值确保顺利完成考试任务。在服务器配置方面,采用专用的服务器,使得中央电大的机考系统服务器软件在上面运行稳定。在考场设置方面,茂名广播电视大学2个考场。每个考场有计算机60台。
4.3 具体应用。以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参加中央电大2012秋季学期终结性网络考试正式考试计划为例。在参加正式考之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先参加2012秋终结性考试模拟计划,一共编排了12个考生进行模拟考试。经过测试:考生报考信息导入正常、机考系统运行良好。模拟考结束后向广东电大提交模拟考反馈表。
经过了模拟考,进入正式考报名阶段。共有492人次参加正式考,考务工作人员认真校对报考考生信息,导入考务管理系统。然后进行考试编排工作,共编排了13场次。编排完毕后发布编排结果,发布之后,再下载考试计划包、准考证包、考场签到表。考务工作人员打印准考证,通知考生;技术支持人员配置机考服务器和考点管理器。
这些考前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报考科目考试。考生考完试后,考试数据自动上传考点管理器。技术支持人员把考试数据上传考务网站,并通知广东电大核实。本次考试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实收考试436人次,缺考56人次,顺利完成中央电大2012秋季学期终结性网络考试正式考试任务。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央电大考务系统是适用时代要求的,适配终身教育体系的考务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尚有一些小问题需要修复改善。还有由于考试环境复杂、考生数量日益增多,考风考纪问题也要重视,应在系统加入新的技术加于防范。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考试管理系统中,能有效防止考试中代考舞弊现象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考试作弊现状。[3]除了考务系统,在教育行业应各种各样的功能需求而生的系统也越来越多。增强中央电大考务系统与其它教育系统的交互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乔艳云,宋志伟,刘彦飞,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868-872.
[2]史国川,路守克.指纹识别技术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0(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