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针对问题所在,探讨一些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文言文 教学效率
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相比,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至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机械记忆的“串讲式”教学仍有市场,导致学生阅读消极,思维具有依赖性,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既然学生对教师串讲不是很感兴趣,该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兼顾得了文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
学生的兴趣在于老师的讲法,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一个兴奋点,老师的责任就是抓住这个兴奋点,这种方法在选修中尤其适用!而为了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出一些文言文教学的新方法,能够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姑且称为对“文言文”这三个字的“断章取义”。
兴奋点一:“文”
这第一个“文”,在这里特指文言教学中的文字。文言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陌生的语言,它离我们这个年代太遥远,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太少,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畏惧,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往往把很多工夫花在深究细抠词语的含义,并以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认同并记住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造成长期以来文言教学一直存在用时多、进度慢、成绩差的尴尬局面。我们必须指出,我们要的是文言教学,绝对不是外语教学,这种把自己民族的宝贵的财富当成外国的恐怖的东西的做法必须停止,切不能再让学生敬而远之我们的可爱的文字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用表演、用歌曲、用网络等,让学生好学乐学。而汉字作为象形字,我们在教学中大可利用其特点做文章,建立形象联系,如:即■,像一人在案前就食,此一义也;引申为接近,靠近;又引申为到。而当图形变成■时,意味着饮食完毕,故为“已经”之意。这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最为苦恼的,易混的两字,无论是古文默写,还是词义理解都不是问题了。又如“之”,同时具有虚词、实词词性,那么学生就很迷惑,而这时如果我们能利用象形知识,给出图形■并讲明词义,就可轻松解决,不必费时费力。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比皆是,在此自不一一列举。
兴奋点二:“言”
于漪老师常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这种“粘力”就是牢牢吸引学生的魅力。在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粘住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眼界放开去,思维扩展开来。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甚至有“春秋笔法”,讲求“微言大义”。而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这些文化的积淀却被有些人淡化甚至忽略,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强化灌输,所以文言文在学生心目中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客观上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学生缺乏语感基础,难以跨越时空,不能切身地理解和感悟特定背景下的古人的思想和情怀;而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缺乏对文言文中对话与心理的研究,缺乏对学生科学理论的引导才是症结所在。以《晏子使楚》为例: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比较这两段对话的变化就能够发现文言文简约精练,生动活泼,微言大义的特点,楚人急于看到晏子出丑,以至于前后行为不一,对于这种心态的刻画,寥寥几笔,不着痕迹,可以说一幕精彩的特镜就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通过讨论发言,场景再现等教学手段,我想这一定是一节让学生记忆深刻的课。而如果没有教师对文本的高度把握,对文言文中对话与心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样的关于语言、对话艺术的精彩的例子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如果确实能够处理得当,无疑就会像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课上得有趣”,“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兴奋点三:“文”
此“文”特指文章,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而我们的学生,他们希望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如果我们串讲了一篇古文,而在学生看来又是和他的生活实际,和社会、时代无关,那这堂课对他而言就是枯燥的,无用的,教学低效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让知识和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才会大大消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架桥铺路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家喻户晓,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总之,“文”“言”“文”的“断章取义”就是从文字到语言对话,再到文章,争取每一层级都能兼顾得了文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即“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实践者,不能让学生继续做被动的抄写机器,要让学生全面参与,在互动交流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拓了,动手能力强了,合作意识增强了,知识面也拓宽了,并且还形成了一个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自然也就解决了文言文的教学尴尬。■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褚树荣.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文言文 教学效率
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相比,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至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机械记忆的“串讲式”教学仍有市场,导致学生阅读消极,思维具有依赖性,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既然学生对教师串讲不是很感兴趣,该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兼顾得了文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
学生的兴趣在于老师的讲法,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一个兴奋点,老师的责任就是抓住这个兴奋点,这种方法在选修中尤其适用!而为了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出一些文言文教学的新方法,能够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姑且称为对“文言文”这三个字的“断章取义”。
兴奋点一:“文”
这第一个“文”,在这里特指文言教学中的文字。文言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陌生的语言,它离我们这个年代太遥远,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太少,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畏惧,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往往把很多工夫花在深究细抠词语的含义,并以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认同并记住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造成长期以来文言教学一直存在用时多、进度慢、成绩差的尴尬局面。我们必须指出,我们要的是文言教学,绝对不是外语教学,这种把自己民族的宝贵的财富当成外国的恐怖的东西的做法必须停止,切不能再让学生敬而远之我们的可爱的文字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用表演、用歌曲、用网络等,让学生好学乐学。而汉字作为象形字,我们在教学中大可利用其特点做文章,建立形象联系,如:即■,像一人在案前就食,此一义也;引申为接近,靠近;又引申为到。而当图形变成■时,意味着饮食完毕,故为“已经”之意。这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最为苦恼的,易混的两字,无论是古文默写,还是词义理解都不是问题了。又如“之”,同时具有虚词、实词词性,那么学生就很迷惑,而这时如果我们能利用象形知识,给出图形■并讲明词义,就可轻松解决,不必费时费力。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比皆是,在此自不一一列举。
兴奋点二:“言”
于漪老师常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这种“粘力”就是牢牢吸引学生的魅力。在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粘住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眼界放开去,思维扩展开来。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甚至有“春秋笔法”,讲求“微言大义”。而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这些文化的积淀却被有些人淡化甚至忽略,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强化灌输,所以文言文在学生心目中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客观上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学生缺乏语感基础,难以跨越时空,不能切身地理解和感悟特定背景下的古人的思想和情怀;而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缺乏对文言文中对话与心理的研究,缺乏对学生科学理论的引导才是症结所在。以《晏子使楚》为例: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比较这两段对话的变化就能够发现文言文简约精练,生动活泼,微言大义的特点,楚人急于看到晏子出丑,以至于前后行为不一,对于这种心态的刻画,寥寥几笔,不着痕迹,可以说一幕精彩的特镜就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通过讨论发言,场景再现等教学手段,我想这一定是一节让学生记忆深刻的课。而如果没有教师对文本的高度把握,对文言文中对话与心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样的关于语言、对话艺术的精彩的例子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如果确实能够处理得当,无疑就会像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课上得有趣”,“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兴奋点三:“文”
此“文”特指文章,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而我们的学生,他们希望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如果我们串讲了一篇古文,而在学生看来又是和他的生活实际,和社会、时代无关,那这堂课对他而言就是枯燥的,无用的,教学低效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让知识和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才会大大消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架桥铺路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家喻户晓,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总之,“文”“言”“文”的“断章取义”就是从文字到语言对话,再到文章,争取每一层级都能兼顾得了文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即“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实践者,不能让学生继续做被动的抄写机器,要让学生全面参与,在互动交流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拓了,动手能力强了,合作意识增强了,知识面也拓宽了,并且还形成了一个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自然也就解决了文言文的教学尴尬。■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褚树荣.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