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进展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进展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4人,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与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75毫克/天口服,七天一疗程,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7天、14天依据MHSS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统计学意义,各项凝血指标和出血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治疗进展期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展期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14-02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脑部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导致脑部动脉产生粥样硬化与血栓,使得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病。进展期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7天内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肢体麻木、运动障碍,严重时会导致失忆、半身不遂,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巨大的痛苦。本院自从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期脑梗死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也证实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进展期脑梗死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间共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经MRI和CT检查后证实为脑梗死,所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7天内临床表现加重,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病变。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4.4岁,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4.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300毫克/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纤维蛋白原,常规脑保护剂,丹参、银杏等中药制剂,及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措施外,增加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5毫克/天,口服。检测两组患者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颅内出血与皮肤黏膜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并依据NHSS标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评价。
  1.3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NHSS评分减少30%或以上为显效,评分减少30%或以下为有效,评分无变化甚至增加、患者死亡为无效,综合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安全性评价:记录患者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颅内出血等各项指标时间延长在2倍以上,纤维蛋白原1克/升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浮动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治疗前后的对比以t检验,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HSS评分均有所减少。其中,治疗组在治疗7天后,NHSS评分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83.33%,对照组在治疗7天后,NHSS评分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41.17%;治疗组治疗14天后的NHSS评分为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在治疗14天后的NHSS评分为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进展期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黏膜和颅内出血情况,其中治疗组有3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上腹不适,对照组有4例出现上腹不适,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后至治疗结束均无患者再发生不适,无一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差异,证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期脑梗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凝血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凝血指标均有所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大,凝血时间虽有所延长,但尚未达到正常情况的2倍,仍属安全范围,详见表1。
  3 讨论
  进展期脑梗死是十分常见的脑梗死临床亚型,可占所有脑梗死类型的三分之一左右。动脉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环节,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而很多医院并不具备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医疗条件,不少患者也难以接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迫在眉睫。
  二磷酸腺苷与血栓素的激活血小板活化的主要途径,阿司匹林能够一直环氧化酶,从而抑制血栓素的合成,而氯吡格雷能够选择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血小板莫受体的组合,抑制血小板糖蛋复合物的激活,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二者的联合使用从药理上讲能够更加有效的抑制血小板活化,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但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并未出现出血情况,且两类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更快的算段进展期,阻止病情加重,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单一使用。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存在抵抗,而氯吡格雷的使用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也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用阿司匹林效果的原因之一。对于医疗条件有限,患者经济负担能力较差的基层医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期脑梗死无疑是一种更加实惠且实用的方法。本次研究再一次证明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都是可靠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军民.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0):46-47.
  [2] 施冰,姚依群,周书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导致严重上消化道出血3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02):193.
  [3] 许风雷,李翠萍,热依汗,王力,李建玲,范太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01):32-33.
  [4] 曾颖,许姿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08(03):162-166.
  [5] 李培育,左寒璐,王复新,刘永刚,张淑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94.
  [6] 肖卫民,王世芳,林显仙,唐桂华,李爱萍,袁伟杰,马荣,吴志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09(02):288-289.
  [7] 刘立新,杨保刚,王肖铭,朱海勇.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7(10):802-80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管道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引流管加强护理。结果:对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经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64-01  泌尿系疾病的一个普通特征就是管腔容易梗阻,管腔梗阻往往会影响肾功能。梗阻又是感染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复方百部洗剂治疗手足顽癣与湿疹的疗效。方法:795例患者均外用复方百部洗剂,(自拟基本方:百部、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樟脑、马齿苋、土槿皮、炉甘石、千里光、土茯苓)治疗。连用6天为1疗程,较重者可连用12天。结果:全部病例经5-10天治疗后均获效,其中临床治愈785例,好转10例。结论:复方百部洗剂用于治疗手足顽癣及湿疹确有良效。  【关键词】湿疹;复方百部洗剂;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将中药与癌症治疗方法相结合,60例癌症患者病情得到很大的改善,显效3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药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病情,同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65-02  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急生命。本文就我院五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和护理63例肠梗阻患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患者,男43例、女20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13-01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消化性溃疡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高达80%[1]。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药物,它能迅速提高胃内pH值,可以有效的止血,其中奥美拉唑针作为质子泵抑制剂之一,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方面疗效确切,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奥美拉唑的疗效与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100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单独的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使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结果:实验组痊愈3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10例,总有效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喜炎平、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巴韦林口服抗病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天数、疱疹溃疡愈合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正常天数(1.96±0.52天,2.76±0.79天),疱疹溃疡愈合天数(4.5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14-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在30%-9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本文对我院一例因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HER-2 表达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不同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为患者筛选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研究我院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73例。根据HER2表达分为A组HER-2(﹣~﹢)和B组HER-2(﹢﹢~﹢﹢﹢),A组分为A1组及A2组,B组分为B1组及B2组,A1组和B1组L-HP 150mg/m2d2 +TAX 75mg/m2d1方案化疗;A2
期刊
【摘 要】目的:关于冠心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预防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7月收治4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待4周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