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73-02
摘要:在“最难就业年”2013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压力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有志青年投身创业。这些创业活动在现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而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大学生创业热潮,另一方面是创业成功者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调研,探索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业意识 创业能力
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而社会新增岗位远跟不上新增就业人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工作经验作出了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中一些具有敢闯敢做的先行者从天之骄子的象牙塔中跳出来,选择了自主创业。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大学生创业越来越被政府、高职院校所倡导,加之无锡本地吴文化的影响,无锡市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满怀淘金梦想加入了创业大潮。但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也就是说成功率几乎等于零。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初次创业大多以失败告终。我们对无锡市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大学生初次创业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作为研究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调研,笔者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网络问卷星(与问卷发放群体不重复)有效回收问卷96份,这样合计有效问卷520份,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时间选择、创业知识储量、创业态度等等一系列创业问题的看法,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问卷包括23个问题,每道题的数据是基于学生问卷的有效选项计算所得。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经调查,笔者发现当今大学生创业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的创业领域都集中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餐饮娱乐传统服务业这些较为体面的行业,仅有不到5%的同学选择农业、实用专利等成功率较高的行业。不少被调查学生认为,只有在体面的写字楼里开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公司)才算创业,对于摆摊开店小本经营不属于创业。由此可知,当今高职学生对创业期望值过高。我市高职院校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热情很高,但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对创业困难认识不足,创业想法过于理想化,没有创业的理论基础,创业一头热,没有详细的计划或计划可行性不强,对自主创业的期望值过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失败。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与分析
通过对高职学生创业失败典型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高职学生创业主要有个人状况、学校因素、政府社会因素三种。笔者试图通过总结筛选,提炼出下列制约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一)自身影响因素
1、满腹激情,重点不突出。大学生刚创业往往满怀创业激情,有理想,有报复,下定决心一举成功,一夜暴富。但大学生毕竟初出茅庐,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调查,眼光高,不务实,不愿做一些贴近百姓生活的项目,而着眼于高新技术项目,这些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风险高,而大学生技术水平、经营能力、资金实力都达不到要求,结果都被市场无情淘汰。
2、创业经验不足。对于刚毕业和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还没有完全脱掉学生气。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真正接触社会,对社会经济实体运作情况只有理论上的了解,没有实际体会,一旦公司成立并运作起来,涉及到许多人财物方面的问题,会让大学生创业者们焦头烂额,无法应付;另外,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与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有许多潜规则,这些都是刚创业的大学生所无法把握的。
3、缺乏团队经营战斗力。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一般由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创业团队成员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和专业程度对创业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在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创业团队的成员都是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最初都是创业企业产品(服务)的共同研制(开发)者组成的创业团队,这样的团队要么偏文科,要么偏理科,都在能力上存在着不足。其次,由于大学生创业经营管理经验不足,不少创业公司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问题。遇到问题后,创业团队成员不是团结一致,解决困难,共度难关,而是大难当前各自飞,相互埋怨,逃避责任,最终由于内部不合而加速创业企业的垮台。
4、启动资金匮乏。在高职院校里,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一部分学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商业计划书,但是苦于筹不到资金而不得已放弃。江苏在全国各省份中,在创业资金支持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相比之下,创业资金的筹集相对其他省份来讲是比较容易的,但这仅对成长型创业项目来讲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既没有担保,又没有资产,向银行贷款基本无望;鉴于对初创项目成功率低、风险大,创业团队优势不明显等原因,风险投资公司也不会给大学生投太多资金;而我国大学生习惯于向父母家庭伸手要,自己均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一旦遇到需要大笔资金购买厂房、设备时,便无计可施,不得不放弃。
(二)学校影响因素
1、创新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实践。现在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出于师资、办学力量限制,一般都是课堂理论教育,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种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也没有为学生的创造发明提供条件,所以,在校大专学生在三年高职学习期间,很少能够有发明创造或科技成果。即使有少数学生自己坚持努力,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也未必成熟或有很好的市场潜力。没有一个市场潜力好、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大学生创业很难成功。 2、创业指导队伍专业人员缺乏。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学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没有精力关心学生未来出路以及发掘学生的潜能,难以启发学生创新创业。目前,不少学校把创业指导交给专职学生辅导员来做,学生专职辅导员本身并未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创业经历,只能给学生做一些创业政策、创业形势、创业技巧等方面理论指导,起不到多大的效果。
3、学校的培养体系与创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当前,各高职院校大多沿袭中学的学业评价制度,还是以学业成绩为主,没有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这种考核重视学生对单一学科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忽略了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重组、创新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各高职院校当前都强调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系列竞赛,但是都是针对学校里的参赛选手的精英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普及和得到真正的重视,据调查,目前无锡各大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均没有开设与学生创业有关的课程,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鼓励和引导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层面,缺乏专业的、深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培训。
(三)社会影响因素
1、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封建观念和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当代仍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宣扬“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回避竞争、逆来顺受”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这些旧思想对现在的大学生仍有一定的影响,对当今创业需要的“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激流勇进、积极抗争”形成阻碍。
2、创业体制和政策还不够成熟。我省在近几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创新创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体制环境良好,但是还是存在种种问题。就政策而言,给予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不多,而且在各行政部门之间不平衡,有的部门有优惠,有的部门还没出台,不能形成一条政策组合,对于个体自主创业的保护机制没有完善,同时,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融资制度以及工商、税务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并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
三、对策思考
(一)创业者对待创业的规划应该清晰
1、在现在的外界影响下,自主创业确实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是也切勿盲目创业。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就去创业还需考虑叫多的问题,如自身的能力、资产、素质、团队、项目、人际关系等方面,只有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考虑创什么业,如何创业。
2、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之后,我们的创业者更需要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可以在创业前和创业中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以应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学校是学生直接接触的环境,对其影响较深,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认识到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师必须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并用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师是一个稳定的职业,很多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人自身缺乏创新创业勇气和能力,所以中国的教育一直偏重于守业,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果,而不是结果得来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懂得自学、自己探索、自主研发。
(三)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1、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有利于学生创新,创新可以促进创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创业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有条件的开放校内市场,让学生在校内承包店面开展经营实践活动。这在无锡许多高校已经成为现实。如我校的宿舍区,为学生开设了创业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锻炼是日后正式创业的经验,可使同学们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学校除了从教育这方面提供条件,还可以从软条件方面提供方便,如学校可以通过团学组织创业者联盟性社团、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赛等形式的活动,还可以加大创业的理想和理念的宣传,可以给同学们更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中充满创新创业的气息,让同学们更近的接触创新创业。
2、多下企业,营造良好社会创业风气
创新创业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创业方式,它是突破传统求稳思想的束缚,在全社会宣传创业致富理论,这种形式的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在社会上形成人人想创业的风气,表彰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创业不在陌生。
3、鼓励创业,创造良好政策体制环境
作为大学生,首要缺少的是资金,那作为政府可以在资金方面做些扶持。在政策方面,可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扫除不必要的政策限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优先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政府机构、专家学者、风险投资专家联合组成一个非盈利性青年(失业)人群创业指导及培训机构,免费帮助想要创业的人学习了解创业的知识、素质,帮助他们选择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启动资金筹集、企业注册登记、经营管理策略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四、结论
目前,无锡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还存在大学生对创业认识肤浅,缺乏创新精神和社会经验;高职院校对创业存在浮夸风现象,一拥而上,但创新创业教育又明显薄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还需继续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社会必须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多的扶植和帮助。大学生创业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失,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学生缺乏创业实践活动等。要重视学生科研工作,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新时期的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对高职学生创业制约因素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不是阻止大学生去创业,而是鼓励大学生谨慎创业,在今后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给想创业的同学提供经验教训,不能因噎废食。同时,也希望此文能给政府部门制定促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对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的反思[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贾文华.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3]蒋璟萍.论大学生创业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摘要:在“最难就业年”2013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压力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有志青年投身创业。这些创业活动在现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而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大学生创业热潮,另一方面是创业成功者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调研,探索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业意识 创业能力
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而社会新增岗位远跟不上新增就业人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工作经验作出了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中一些具有敢闯敢做的先行者从天之骄子的象牙塔中跳出来,选择了自主创业。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大学生创业越来越被政府、高职院校所倡导,加之无锡本地吴文化的影响,无锡市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满怀淘金梦想加入了创业大潮。但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也就是说成功率几乎等于零。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初次创业大多以失败告终。我们对无锡市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大学生初次创业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作为研究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调研,笔者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网络问卷星(与问卷发放群体不重复)有效回收问卷96份,这样合计有效问卷520份,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时间选择、创业知识储量、创业态度等等一系列创业问题的看法,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问卷包括23个问题,每道题的数据是基于学生问卷的有效选项计算所得。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经调查,笔者发现当今大学生创业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的创业领域都集中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餐饮娱乐传统服务业这些较为体面的行业,仅有不到5%的同学选择农业、实用专利等成功率较高的行业。不少被调查学生认为,只有在体面的写字楼里开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公司)才算创业,对于摆摊开店小本经营不属于创业。由此可知,当今高职学生对创业期望值过高。我市高职院校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热情很高,但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对创业困难认识不足,创业想法过于理想化,没有创业的理论基础,创业一头热,没有详细的计划或计划可行性不强,对自主创业的期望值过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失败。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与分析
通过对高职学生创业失败典型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高职学生创业主要有个人状况、学校因素、政府社会因素三种。笔者试图通过总结筛选,提炼出下列制约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一)自身影响因素
1、满腹激情,重点不突出。大学生刚创业往往满怀创业激情,有理想,有报复,下定决心一举成功,一夜暴富。但大学生毕竟初出茅庐,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调查,眼光高,不务实,不愿做一些贴近百姓生活的项目,而着眼于高新技术项目,这些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风险高,而大学生技术水平、经营能力、资金实力都达不到要求,结果都被市场无情淘汰。
2、创业经验不足。对于刚毕业和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还没有完全脱掉学生气。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真正接触社会,对社会经济实体运作情况只有理论上的了解,没有实际体会,一旦公司成立并运作起来,涉及到许多人财物方面的问题,会让大学生创业者们焦头烂额,无法应付;另外,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与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有许多潜规则,这些都是刚创业的大学生所无法把握的。
3、缺乏团队经营战斗力。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一般由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创业团队成员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和专业程度对创业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在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创业团队的成员都是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最初都是创业企业产品(服务)的共同研制(开发)者组成的创业团队,这样的团队要么偏文科,要么偏理科,都在能力上存在着不足。其次,由于大学生创业经营管理经验不足,不少创业公司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问题。遇到问题后,创业团队成员不是团结一致,解决困难,共度难关,而是大难当前各自飞,相互埋怨,逃避责任,最终由于内部不合而加速创业企业的垮台。
4、启动资金匮乏。在高职院校里,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一部分学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商业计划书,但是苦于筹不到资金而不得已放弃。江苏在全国各省份中,在创业资金支持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相比之下,创业资金的筹集相对其他省份来讲是比较容易的,但这仅对成长型创业项目来讲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既没有担保,又没有资产,向银行贷款基本无望;鉴于对初创项目成功率低、风险大,创业团队优势不明显等原因,风险投资公司也不会给大学生投太多资金;而我国大学生习惯于向父母家庭伸手要,自己均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一旦遇到需要大笔资金购买厂房、设备时,便无计可施,不得不放弃。
(二)学校影响因素
1、创新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实践。现在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出于师资、办学力量限制,一般都是课堂理论教育,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种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也没有为学生的创造发明提供条件,所以,在校大专学生在三年高职学习期间,很少能够有发明创造或科技成果。即使有少数学生自己坚持努力,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也未必成熟或有很好的市场潜力。没有一个市场潜力好、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大学生创业很难成功。 2、创业指导队伍专业人员缺乏。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学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没有精力关心学生未来出路以及发掘学生的潜能,难以启发学生创新创业。目前,不少学校把创业指导交给专职学生辅导员来做,学生专职辅导员本身并未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创业经历,只能给学生做一些创业政策、创业形势、创业技巧等方面理论指导,起不到多大的效果。
3、学校的培养体系与创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当前,各高职院校大多沿袭中学的学业评价制度,还是以学业成绩为主,没有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这种考核重视学生对单一学科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忽略了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重组、创新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各高职院校当前都强调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系列竞赛,但是都是针对学校里的参赛选手的精英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普及和得到真正的重视,据调查,目前无锡各大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均没有开设与学生创业有关的课程,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鼓励和引导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层面,缺乏专业的、深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培训。
(三)社会影响因素
1、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封建观念和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当代仍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宣扬“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回避竞争、逆来顺受”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这些旧思想对现在的大学生仍有一定的影响,对当今创业需要的“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激流勇进、积极抗争”形成阻碍。
2、创业体制和政策还不够成熟。我省在近几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创新创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体制环境良好,但是还是存在种种问题。就政策而言,给予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不多,而且在各行政部门之间不平衡,有的部门有优惠,有的部门还没出台,不能形成一条政策组合,对于个体自主创业的保护机制没有完善,同时,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融资制度以及工商、税务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并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
三、对策思考
(一)创业者对待创业的规划应该清晰
1、在现在的外界影响下,自主创业确实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是也切勿盲目创业。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就去创业还需考虑叫多的问题,如自身的能力、资产、素质、团队、项目、人际关系等方面,只有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考虑创什么业,如何创业。
2、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之后,我们的创业者更需要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可以在创业前和创业中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以应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学校是学生直接接触的环境,对其影响较深,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认识到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师必须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并用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师是一个稳定的职业,很多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人自身缺乏创新创业勇气和能力,所以中国的教育一直偏重于守业,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果,而不是结果得来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懂得自学、自己探索、自主研发。
(三)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1、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有利于学生创新,创新可以促进创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创业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有条件的开放校内市场,让学生在校内承包店面开展经营实践活动。这在无锡许多高校已经成为现实。如我校的宿舍区,为学生开设了创业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锻炼是日后正式创业的经验,可使同学们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学校除了从教育这方面提供条件,还可以从软条件方面提供方便,如学校可以通过团学组织创业者联盟性社团、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赛等形式的活动,还可以加大创业的理想和理念的宣传,可以给同学们更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中充满创新创业的气息,让同学们更近的接触创新创业。
2、多下企业,营造良好社会创业风气
创新创业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创业方式,它是突破传统求稳思想的束缚,在全社会宣传创业致富理论,这种形式的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在社会上形成人人想创业的风气,表彰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创业不在陌生。
3、鼓励创业,创造良好政策体制环境
作为大学生,首要缺少的是资金,那作为政府可以在资金方面做些扶持。在政策方面,可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扫除不必要的政策限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优先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政府机构、专家学者、风险投资专家联合组成一个非盈利性青年(失业)人群创业指导及培训机构,免费帮助想要创业的人学习了解创业的知识、素质,帮助他们选择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启动资金筹集、企业注册登记、经营管理策略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四、结论
目前,无锡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还存在大学生对创业认识肤浅,缺乏创新精神和社会经验;高职院校对创业存在浮夸风现象,一拥而上,但创新创业教育又明显薄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还需继续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社会必须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多的扶植和帮助。大学生创业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失,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学生缺乏创业实践活动等。要重视学生科研工作,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新时期的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对高职学生创业制约因素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不是阻止大学生去创业,而是鼓励大学生谨慎创业,在今后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给想创业的同学提供经验教训,不能因噎废食。同时,也希望此文能给政府部门制定促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对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的反思[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贾文华.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3]蒋璟萍.论大学生创业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