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就给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工业机器人技术更新速度快,学生所学知识跟不上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的节奏,造成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胜任企业岗位技术要求。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要深刻反思教学方式,思考创新实践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工业机器人;对策
一、开展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意义
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新理念而提出的教学方式,它有着诸多的实际意义。首先,开展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兴趣,能有效避免他们产生学习工业机器人知識的厌倦感,能促使他们主动在实践中去探索这一领域,从而推动他们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知识中取得一些创新性突破。除此之外,在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中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新理念,不仅能够深化中职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知识的理解,反过来还能促进中职教师提高自身讲授机器人知识的水平。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中共同进步,共同提升自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
二、加强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景
中职学校在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受到学校相关设备条件的拘束,学校有关工业机器人的实物比较少甚至是没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只能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进,让学生去观看一些视频和图片,进而去了解机器人的大致概念以及相关的机器人产品。在整体教学过程当中,课程的载体主要是视频资料和图片,通过各式各样教学方法的融合,对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领域进行预估和了解。利用直观的图片和形象的视频,既可以调动学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对机器人编程进行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设计不同程度的任务,启发学生发现教学当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在对机器人进行理论课堂讲解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地对机器人三维可视化离线编程进行利用,同时还要适当的引入动态仿真系统。
(二)灵活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课程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提出新颖的理解知识的角度,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中职教师要结合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思想,进一步明确在工业机器人教学中渗透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即希望实现怎样的教学效果,希望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养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等等。比如,中职教师在备课前要多借鉴其他教师或企业培训开展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经验,要多思考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创新实践课程和普通教学课程的差异是什么。只有明白了每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想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中职教师才能紧密围绕这个目标布置教学框架,搜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三)明确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课堂讲解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教学手段,把智能制造相关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方便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除此之外,老师需要与学生积极沟通,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保障所讲解的知识能被学生所吸收和掌握。在讲授机器人编程时,建议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从设计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个方面设计,由于编程对逻辑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老师利用教学道具、模型、网络动态图片和三维动态模型,向学生展示工业机器人的构造与应用,为编程进行铺垫。比如在设计工业机器人搬运时,利用计算机导入虚拟机器人三维模型,通过观察机器人离线编程三维运动轨迹,对已编排的程序进行完善,从模拟机器人运动到最终实现机器人的动态。
(四)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总是以教师为第一主导者。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必须发生最大程度的转变,他们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只扮演组织者和引导着的角色。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在课堂角色调换后,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他们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会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创新的学习模式就自动生成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师的单向低效探索也就成为师生共同的多向多维度发现。教师有了更加全面观察学生学习的机会,自然也有更多改革教学的依据。
(五)合理设计作业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还需要课后习题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需要不断练习,因此,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安排要设计一些和机器人设计相关的作业,并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操作,及时了解学生所关注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设计和创作,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式的课后练习。例如设计码垛时,让学生观察码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设计程序,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动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而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课后作业布置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是一个学月,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同时,为了保障学生所学技术可以被社会认可,老师课后习题布置也可以采用产教结合道路,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达到推动学生就业的同时,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燕菲.浅谈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教学[J].职业,2013(14):149-149.
[2]唐灵爽.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
关键词:中职;工业机器人;对策
一、开展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意义
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新理念而提出的教学方式,它有着诸多的实际意义。首先,开展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兴趣,能有效避免他们产生学习工业机器人知識的厌倦感,能促使他们主动在实践中去探索这一领域,从而推动他们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知识中取得一些创新性突破。除此之外,在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中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新理念,不仅能够深化中职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知识的理解,反过来还能促进中职教师提高自身讲授机器人知识的水平。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中共同进步,共同提升自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
二、加强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景
中职学校在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受到学校相关设备条件的拘束,学校有关工业机器人的实物比较少甚至是没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只能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进,让学生去观看一些视频和图片,进而去了解机器人的大致概念以及相关的机器人产品。在整体教学过程当中,课程的载体主要是视频资料和图片,通过各式各样教学方法的融合,对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领域进行预估和了解。利用直观的图片和形象的视频,既可以调动学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对机器人编程进行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设计不同程度的任务,启发学生发现教学当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在对机器人进行理论课堂讲解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地对机器人三维可视化离线编程进行利用,同时还要适当的引入动态仿真系统。
(二)灵活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课程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提出新颖的理解知识的角度,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中职教师要结合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思想,进一步明确在工业机器人教学中渗透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即希望实现怎样的教学效果,希望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养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等等。比如,中职教师在备课前要多借鉴其他教师或企业培训开展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经验,要多思考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创新实践课程和普通教学课程的差异是什么。只有明白了每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想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中职教师才能紧密围绕这个目标布置教学框架,搜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三)明确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课堂讲解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教学手段,把智能制造相关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方便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除此之外,老师需要与学生积极沟通,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保障所讲解的知识能被学生所吸收和掌握。在讲授机器人编程时,建议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从设计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个方面设计,由于编程对逻辑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老师利用教学道具、模型、网络动态图片和三维动态模型,向学生展示工业机器人的构造与应用,为编程进行铺垫。比如在设计工业机器人搬运时,利用计算机导入虚拟机器人三维模型,通过观察机器人离线编程三维运动轨迹,对已编排的程序进行完善,从模拟机器人运动到最终实现机器人的动态。
(四)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总是以教师为第一主导者。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必须发生最大程度的转变,他们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只扮演组织者和引导着的角色。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在课堂角色调换后,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他们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会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创新的学习模式就自动生成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师的单向低效探索也就成为师生共同的多向多维度发现。教师有了更加全面观察学生学习的机会,自然也有更多改革教学的依据。
(五)合理设计作业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还需要课后习题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需要不断练习,因此,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安排要设计一些和机器人设计相关的作业,并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操作,及时了解学生所关注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设计和创作,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式的课后练习。例如设计码垛时,让学生观察码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设计程序,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动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而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课后作业布置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是一个学月,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同时,为了保障学生所学技术可以被社会认可,老师课后习题布置也可以采用产教结合道路,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达到推动学生就业的同时,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燕菲.浅谈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教学[J].职业,2013(14):149-149.
[2]唐灵爽.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