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堵车的痛苦正在向全国各地城市蔓延,了解现阶段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原因以及目前武进交通情况,分析探讨交通拥堵解决方法,为武进城市交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早 期的探索平台。
关键词:交通拥堵、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够得着的产品,虽然汽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交通拥堵这个社会问题。可以说,交通拥堵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是城市机动化的伴生品。
由于武进道路设施供给水平较高,供需矛盾还未凸现,只在早高峰时期,重要干道交叉口间断性的交通拥挤,但随着高品质城区的形成,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武进生活、工作,未来武进的交通系统也将面临考验。以如何让武进的城市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如何提高武进的交通通行能力防范于未然为目的进行探讨研究。
一、城市交通拥堵原因浅析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道路面积由5.8上升到8.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但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调查了解到,目前全国37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1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道路建设不断上升,交通拥挤却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客车、私人汽车以至于货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截止到2012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一亿两千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江苏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813.1万辆,比上年增长18.1%,仅2012年一年净增124.7万辆。常州市2012年一年的汽车上牌量是1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为95.5万辆,其中民用汽车为65.9万辆。近年来年平均增长幅度都在20%左右。
3、公共交通仍然薄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21世纪初居民公交出行比例有所回升。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基本都回到20%以上。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普遍较少。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就北京与东京比较:两市都有一个交通管制中心,但北京交通控制中心控制的交叉口数只有东京的5%,人行天桥是东京的4.8%,地下人行道是东京的5%,每公里交通标志只有东京的35%。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几项大工程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
二、形形色色的破解之道
北京、上海:“随机应变”缓解交通拥堵:在早晚交通高峰点启用潮汐车道,几乎不增加额外的交通设施,也无需拓宽马路,只是灵活的增减车道。加大中心城区功能的疏解力度,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吸引人口及交通流量向中心城区外转移。在新城和远郊功能区建设中强化职住一体的建设理念和政策引导。
广州:公布交通治堵方案讨论稿,30条措施,预备5年内破解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批发市场实施政治搬迁,适度推广步行、自行车出行;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运力投放,推行停车场差别性收费,扩大货车交通管制等内容;将借鉴新加坡和伦敦的经验,研究符合当地实际的交通拥堵费征收时段、范围、定价基准、收费形式。
纽约:机动车保有量800万辆,采取价格杠杆,非周末时间6点至18点进入曼哈顿地区收取“堵车费”。
东京:机动车保有量800万辆,发展公共交通,区间短线公交车,地铁网络发达,多数地铁线路同台换乘。
巴黎:机动车保有量500多万辆,发展自行车,市区设1400个租车站,提供两万多辆专供出租的自行车。
以色列:将建“空中飞梭”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三、武进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探讨
1、交通潮汐现象
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区域在城市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武进作为都市副中心,与常州市区联系紧密,交通呈现明显的潮汐特征——早高峰交通流由常州市区流向武进城区;晚高峰交通流由武进城区流向常州市区。具体造成的交通问题是常武路,武宜路等主通道在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严重。武进城区与高新区也存在类似交通潮汐现象。
2、现状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
武进中心城区大学城片区和淹城周边由于建设现状问题导致周边路网断头路较多,绕行交通增加,武宜路常武路交通压力较大,主要交通节点发生延误拥堵几率增加。
3、部分区域道路网络不够完整,主要道路交通压力大
武进城区主干道路网基本形成,局部地区与主干道路网相配套的次干道以及支路网不够完善,未能形成系统,交通压力过分依靠主干道分担,造成部分路段交通服务水平低。中心城区与西太湖新城以及武南高新城受到河道及高速公路的阻隔,仅有主干道路打通联系,车流集聚主要道路,部分道路流量较大。
4、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较低
目前武进地区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武进2012年底汽车拥有量达到213336辆,城区公交刚刚起步,公交出行缺乏有效引导,场站设置和线路布置缺乏合理规划,居民公交出行比例较低(现状10%,远期合理25%),小汽车出行比例较高(现状25%,远期控制25%)。
5、慢行系统不完善,公共停车供给不足,交通管理措施有待提高
城市道路车行宽度大于16米或车行道大于4车道按照要求需要设置人行过街安全岛,但不少城区道路未按此实施,导致二次行人过街现象,对车行交通造成干扰。部分道路建设同时未能同步建设人行道,或未能考虑非机动车车道的需求,土地开发加速后,行人和非机动车挤占机动车道通行,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公共停车设施供给不足,导致路侧停车增加,压缩了机动车通行空间,造成路段通行能力较小。
四、改善对策研究
1、改善道路网结构
武进中心城区的骨架路網基本成型,但是路网级配不尽合理,支路网建设滞后,城市道路的微循环系统还未完成.。道路网结构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层次的道路在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支路网密度不足将导致主干道的通行压力增大,一旦局部干路出现交通拥挤,相邻区域没有合适的次干道或支路提供绕行路线,则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拥挤。加强道路网的建设特别是支路网的构建,形成合理的路网级配。另外,增加武进中心城区与常州市区间的跨河连接线,打通断头路,缓解早晚高峰的交通潮汐现象。
2、优化用地布局
常武路和武宜路之间是常州和武进的核心区的连接带。常州的核心商圈、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密集的居住区,武进的区政府、大学城、花园街商圈、大型的居住区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因此,频繁密集的交通联系是必然的。常武之间接近90%的公交线路都集中在这两条路上就是最好的佐证。预防和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对策是调整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交通规划要与用地规划密切衔接,注重与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特别注意控制交通流量和出行方式,探索建立交通功能和商业功能一体化模式,避免就业中心与居住用地割裂。建立多个次级中心,把城区的密集与郊区的稀疏结合,尽量减少人们跨区的通勤出行,使交通流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均匀。
3、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骨干力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可以说是城市治堵的杀手锏,常州轨道1号线的建设将会大大缓解武进城区的交通拥挤情况,除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还得不断优化公共汽车的交通环境,真正做到公交优先,使得公交车跑的更快,遍布的更广,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另外,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建立慢行系统网络,实现步行、自行车与公交、轻轨等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模式。武进城区慢行系统规划已经编制,相关规划都与慢行规划加强衔接,为武进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4、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控水平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目前,武进在连接常州市区和武进城区的主要干道上都安装了智能引导标牌,24小时一目了然提供周边道路拥挤状况,让开车者预知道路交通情况,提前做好路线选择。另外,武进在连接常州市区和武进城区的主要干道上采用了绿波控制,从而使得主干道上行驶的车辆可以获得尽可能少的停车率或较少的行车延误,这些举措对武进改善早晚高峰期出现的交通拥挤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对武进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全覆盖,将道路、开车者、和车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改善整个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未来可以建立一套手机软件,届时,市民可随时用手机上网,根据出行路线,选择最近车站,车次及中途所需换乘车辆等,而驾驶员也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道路预判,及早规避拥挤点,增强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时间。
武进的交通管控水平还是比较领先的,基本上主要交叉口都设置了信号灯,感应线圈,以及视频监控等设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武宜路上的一些路口,设置了专右车道和专右信号,但是上下班高峰时右转车道里空无一车,而直行车道内车辆却排到了下个路口,个人认为完全可以配合相位将这个专右车道改为直右,提高直行车辆的通行效率。还有一些路口高峰时段左转车辆较少,可考虑将左转车道改为可变车道,在高峰时段允许直行车辆通过,减少直行车道压力。
五、结语
大到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否科学,小到一个人一辆车的行为是否文明,很多因素都会对交通是否通畅造成影响。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善交通拥挤、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规划、建设与管理各个环节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处理,多措并举。作为普通百姓,应从我做起,文明出行,为交通治堵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耿志民、季令:《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探讨》,城市交通,2006
[2]文丹:《城市交通问题对策探讨》,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
关键词:交通拥堵、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够得着的产品,虽然汽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交通拥堵这个社会问题。可以说,交通拥堵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是城市机动化的伴生品。
由于武进道路设施供给水平较高,供需矛盾还未凸现,只在早高峰时期,重要干道交叉口间断性的交通拥挤,但随着高品质城区的形成,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武进生活、工作,未来武进的交通系统也将面临考验。以如何让武进的城市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如何提高武进的交通通行能力防范于未然为目的进行探讨研究。
一、城市交通拥堵原因浅析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道路面积由5.8上升到8.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但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调查了解到,目前全国37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1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道路建设不断上升,交通拥挤却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客车、私人汽车以至于货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截止到2012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一亿两千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江苏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813.1万辆,比上年增长18.1%,仅2012年一年净增124.7万辆。常州市2012年一年的汽车上牌量是1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为95.5万辆,其中民用汽车为65.9万辆。近年来年平均增长幅度都在20%左右。
3、公共交通仍然薄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21世纪初居民公交出行比例有所回升。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基本都回到20%以上。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普遍较少。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就北京与东京比较:两市都有一个交通管制中心,但北京交通控制中心控制的交叉口数只有东京的5%,人行天桥是东京的4.8%,地下人行道是东京的5%,每公里交通标志只有东京的35%。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几项大工程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
二、形形色色的破解之道
北京、上海:“随机应变”缓解交通拥堵:在早晚交通高峰点启用潮汐车道,几乎不增加额外的交通设施,也无需拓宽马路,只是灵活的增减车道。加大中心城区功能的疏解力度,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吸引人口及交通流量向中心城区外转移。在新城和远郊功能区建设中强化职住一体的建设理念和政策引导。
广州:公布交通治堵方案讨论稿,30条措施,预备5年内破解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批发市场实施政治搬迁,适度推广步行、自行车出行;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运力投放,推行停车场差别性收费,扩大货车交通管制等内容;将借鉴新加坡和伦敦的经验,研究符合当地实际的交通拥堵费征收时段、范围、定价基准、收费形式。
纽约:机动车保有量800万辆,采取价格杠杆,非周末时间6点至18点进入曼哈顿地区收取“堵车费”。
东京:机动车保有量800万辆,发展公共交通,区间短线公交车,地铁网络发达,多数地铁线路同台换乘。
巴黎:机动车保有量500多万辆,发展自行车,市区设1400个租车站,提供两万多辆专供出租的自行车。
以色列:将建“空中飞梭”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三、武进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探讨
1、交通潮汐现象
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区域在城市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武进作为都市副中心,与常州市区联系紧密,交通呈现明显的潮汐特征——早高峰交通流由常州市区流向武进城区;晚高峰交通流由武进城区流向常州市区。具体造成的交通问题是常武路,武宜路等主通道在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严重。武进城区与高新区也存在类似交通潮汐现象。
2、现状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
武进中心城区大学城片区和淹城周边由于建设现状问题导致周边路网断头路较多,绕行交通增加,武宜路常武路交通压力较大,主要交通节点发生延误拥堵几率增加。
3、部分区域道路网络不够完整,主要道路交通压力大
武进城区主干道路网基本形成,局部地区与主干道路网相配套的次干道以及支路网不够完善,未能形成系统,交通压力过分依靠主干道分担,造成部分路段交通服务水平低。中心城区与西太湖新城以及武南高新城受到河道及高速公路的阻隔,仅有主干道路打通联系,车流集聚主要道路,部分道路流量较大。
4、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较低
目前武进地区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武进2012年底汽车拥有量达到213336辆,城区公交刚刚起步,公交出行缺乏有效引导,场站设置和线路布置缺乏合理规划,居民公交出行比例较低(现状10%,远期合理25%),小汽车出行比例较高(现状25%,远期控制25%)。
5、慢行系统不完善,公共停车供给不足,交通管理措施有待提高
城市道路车行宽度大于16米或车行道大于4车道按照要求需要设置人行过街安全岛,但不少城区道路未按此实施,导致二次行人过街现象,对车行交通造成干扰。部分道路建设同时未能同步建设人行道,或未能考虑非机动车车道的需求,土地开发加速后,行人和非机动车挤占机动车道通行,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公共停车设施供给不足,导致路侧停车增加,压缩了机动车通行空间,造成路段通行能力较小。
四、改善对策研究
1、改善道路网结构
武进中心城区的骨架路網基本成型,但是路网级配不尽合理,支路网建设滞后,城市道路的微循环系统还未完成.。道路网结构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层次的道路在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支路网密度不足将导致主干道的通行压力增大,一旦局部干路出现交通拥挤,相邻区域没有合适的次干道或支路提供绕行路线,则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拥挤。加强道路网的建设特别是支路网的构建,形成合理的路网级配。另外,增加武进中心城区与常州市区间的跨河连接线,打通断头路,缓解早晚高峰的交通潮汐现象。
2、优化用地布局
常武路和武宜路之间是常州和武进的核心区的连接带。常州的核心商圈、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密集的居住区,武进的区政府、大学城、花园街商圈、大型的居住区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因此,频繁密集的交通联系是必然的。常武之间接近90%的公交线路都集中在这两条路上就是最好的佐证。预防和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对策是调整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交通规划要与用地规划密切衔接,注重与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特别注意控制交通流量和出行方式,探索建立交通功能和商业功能一体化模式,避免就业中心与居住用地割裂。建立多个次级中心,把城区的密集与郊区的稀疏结合,尽量减少人们跨区的通勤出行,使交通流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均匀。
3、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骨干力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可以说是城市治堵的杀手锏,常州轨道1号线的建设将会大大缓解武进城区的交通拥挤情况,除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还得不断优化公共汽车的交通环境,真正做到公交优先,使得公交车跑的更快,遍布的更广,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另外,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建立慢行系统网络,实现步行、自行车与公交、轻轨等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模式。武进城区慢行系统规划已经编制,相关规划都与慢行规划加强衔接,为武进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4、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控水平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目前,武进在连接常州市区和武进城区的主要干道上都安装了智能引导标牌,24小时一目了然提供周边道路拥挤状况,让开车者预知道路交通情况,提前做好路线选择。另外,武进在连接常州市区和武进城区的主要干道上采用了绿波控制,从而使得主干道上行驶的车辆可以获得尽可能少的停车率或较少的行车延误,这些举措对武进改善早晚高峰期出现的交通拥挤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对武进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全覆盖,将道路、开车者、和车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改善整个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未来可以建立一套手机软件,届时,市民可随时用手机上网,根据出行路线,选择最近车站,车次及中途所需换乘车辆等,而驾驶员也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道路预判,及早规避拥挤点,增强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时间。
武进的交通管控水平还是比较领先的,基本上主要交叉口都设置了信号灯,感应线圈,以及视频监控等设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武宜路上的一些路口,设置了专右车道和专右信号,但是上下班高峰时右转车道里空无一车,而直行车道内车辆却排到了下个路口,个人认为完全可以配合相位将这个专右车道改为直右,提高直行车辆的通行效率。还有一些路口高峰时段左转车辆较少,可考虑将左转车道改为可变车道,在高峰时段允许直行车辆通过,减少直行车道压力。
五、结语
大到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否科学,小到一个人一辆车的行为是否文明,很多因素都会对交通是否通畅造成影响。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善交通拥挤、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规划、建设与管理各个环节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处理,多措并举。作为普通百姓,应从我做起,文明出行,为交通治堵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耿志民、季令:《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探讨》,城市交通,2006
[2]文丹:《城市交通问题对策探讨》,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