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上半年,东兴区信用联社根据省联社、内江办事处和区联社党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围绕年初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工作举措和具体工作安排,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较为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经营效益得到提升。
“互联网+”下的微信平台
微信,一个超过五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如今在内江市东兴区联社也得到了尝试。2015年7月21日,东兴区联社自主开发的官方微信平台——甜城惠正式运行,这是东兴区联社在“互联网+”时代下宣传、营销推广、服务方式进行变革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东兴区联社微信公众号“甜城惠”设有甜城农信、甜城特惠、会员社区三个模块。其中,下设惠农兴村、蜀信支付、龙金惠三个子项目作为主推项目,大力推广东兴区联社扶持三农的存贷款产品、新农村结算工具、电子银行产品、内江市范围内的特惠商户和信用社本身的各类特惠活动,提高蜀信卡的用户使用体验。还可接受客户建议及投诉,使东兴区联社各项业务更好地开展。近期,会将东兴区联社营业网点、ATM、特惠商户地址与百度地图或腾讯地图对接,实现即时导航功能。
如此一来,客户可通过公众号与东兴区联社工作人员进行无障碍、不间断对话交流,实现服务东兴区广大客户零距离,真正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除此之外,东兴区联社还完善了银行卡及电子银行业务的考核办法,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银行等以户为单位奖励到人头,提高各网点营销积极性。东兴区联社还以省联社“手机银行周年庆”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办业务 送好礼”活动,对办理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赠送小礼品,现场安排专人讲解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使用方法,客户能亲身体会东兴区联社电子银行产品的便利,有效提高了联社电子银行开户率及柜面替代率,减少门柜压力。
其次,为抢战有利市场,主动营销电子产品。东兴区联社领导积极与四川卓尔百货有限公司协商,在其大千店安装MIS-POS,对吸收低成本资金归集、组织卡存款、代发工资、手机银行、短信银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东兴区联社启动了金融社保IC卡的现场集中激活,争夺了开办金融社保IC卡的优先权。同时,于2015年6月成功试点云POS,通过现场调研,对信誉度好、消费群体多的商户进行筛选,最终选定了“宇美杰日化经营部”布放云POS作为试点商户。
再次,东兴区联社加快了特惠商圈的建立。东兴区联社积极筹备内江市国际家居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家装商圈和内江市东兴区兴盛路美食街美食商圈的建设工作,通过持蜀信卡消费的折扣优惠,体现出特惠商圈的行业规模效应以及蜀信卡在应用市场中的优越性。
第三,加大对公务卡业务的营销。2015年初,东兴区联社积极与区财政预算单位进行联系,特别是对区财政局加强业务沟通,通过努力,东兴区联社与东兴财政签订了合作协议,便于公务卡的办理。同时,根据省联社及办事处的会议精神,东兴区联社还积极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开展安贷保业务。
最后,大力开展票据业务,拓宽富裕资金的使用渠道。东兴区联社积极拓展符合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条件的企业,在符合制度规定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2015年共拓展3户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4960万元。同时,主动与兄弟联社联系,开办买断和回购票据业务共95133.62万元,提高资金业务收入。

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东兴区信用联社站在全省农信经营转型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推广小微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也把扶微助小、支持小微企业当做自己肩上的责任。
一是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挥人行支农再贷款工具的引领作用。今年东兴区联社向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共6000万元,6月底到账5000万元,已按人行规定发放4300万元,有力地帮助了东兴区辖内的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殖大户共计近160户发展壮大。
二是充分利用小贷、微贷技术,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东兴区联社小微金融部在今年1月1日正式运行后,通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业务产品、明晰产品流程,积极营销和拓展客户,现已顺利通过省联社验收,至6月末共发放小微贷款703户,累计发放贷款24817万元,现有贷款余额16459万元,其中通过小贷技术发放的贷款17户,金额1708万元,现有小贷余额1684万元。
三是创新开办“卡贷通”小额循环贷款,解决了农户贷款手续繁锁问题,并促进了东兴区联社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运用。6月末共发放“卡贷通”2户,累计发放9笔,金额18.45万元,现有贷款余额2.4万元。
四是积极开展中征应收账款服务平台和省、市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的注册和运用工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提供方便。截至 6月末共注册94户,完成应注册户数的74.6%。同时,积极配合内江市人民银行推广运用内江金融服务网,截至6月末,已成功对接2户企业,发放贷款810万元。
就在今年7月16日,由东兴区联社冠名支持的首届“农信杯·荷花节”在此隆重拉开序幕。东兴区联社理事长王裕彬作为嘉宾为开幕式致辞。王裕彬在致辞中讲到,东兴农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乡亲一如既往的支持,东兴区联社将以杨岭村荷花节为契机,全力以赴为“荷花谷”的产业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将杨岭村打造为区联社惠农兴村的示范基地。
未来重点促进改革转型
新常态下,东兴区联社想要更好更快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促进改革转型。
一是凸显激励作用。东兴区联社在2015年初制定了《业务经营目标任务按季考核办法》和《“开门红”专项考核办法》,开展了“百日劳动竞赛”活动,提升全员工作激情。考核激励在2014年的基础上力度加大,奖励金额由去年的人均1.2万元提高到1.8万元,增长了50%。并将业务拓展费用匹配比例增加到奖励金额的50%,把“开门红”工作作为全年工作重头戏来抓。二是完善选人用人。东兴区联社对各营业网点和联社机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竞聘。在2015年6月,通过公开竞聘和民主测评及组织考察,新任命联社中层干部(含副职)14人,信用社副主任、分社主任27人,信用社负责人16人。其中:提拔使用干部23人,连任34人,免职16人。同时强化领导责任,将各营业机构负责人和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与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经营挂钩,使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更加主动,增强了全员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助推农商行改革。全员齐心协力做好改革工作,测试各项指标,切实落实政府捐赠资产和政府背景不良贷款的化解目标,成功达到组建农商行的指标要求。
今年上半年,东兴区联社较为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信用社自身优势,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东兴区联社全员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对金融政策、省联社、办事处领导讲话的学习,解读内外关联政策,认识新常态,捕捉信息和机遇,继续在狠抓资金组织、推行电子银行业务、用好用活合意贷款额度上下功夫,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而努力。
明确自身定位,坚持支持实体经济不动摇。在发展中将坚持支持实体经济不动摇,明确“惠农兴村”“扶微助小”“融城旺社”三大定位。
切实防范风险,提升资产质量。将工作思路由存量不良贷款处置转向新增不良贷款防范。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流向效益与风险相匹配、流动性更好的小企业及个人贷款。同时,面临存款保证制度的出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稳定老客户,拓展新客户。
强化改革转型,推进农商行组建工作。下一步将根据省联社和办事处的统一部署,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为顺利组建农商行打下坚实基础。
“互联网+”下的微信平台
微信,一个超过五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如今在内江市东兴区联社也得到了尝试。2015年7月21日,东兴区联社自主开发的官方微信平台——甜城惠正式运行,这是东兴区联社在“互联网+”时代下宣传、营销推广、服务方式进行变革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东兴区联社微信公众号“甜城惠”设有甜城农信、甜城特惠、会员社区三个模块。其中,下设惠农兴村、蜀信支付、龙金惠三个子项目作为主推项目,大力推广东兴区联社扶持三农的存贷款产品、新农村结算工具、电子银行产品、内江市范围内的特惠商户和信用社本身的各类特惠活动,提高蜀信卡的用户使用体验。还可接受客户建议及投诉,使东兴区联社各项业务更好地开展。近期,会将东兴区联社营业网点、ATM、特惠商户地址与百度地图或腾讯地图对接,实现即时导航功能。
如此一来,客户可通过公众号与东兴区联社工作人员进行无障碍、不间断对话交流,实现服务东兴区广大客户零距离,真正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除此之外,东兴区联社还完善了银行卡及电子银行业务的考核办法,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银行等以户为单位奖励到人头,提高各网点营销积极性。东兴区联社还以省联社“手机银行周年庆”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办业务 送好礼”活动,对办理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赠送小礼品,现场安排专人讲解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使用方法,客户能亲身体会东兴区联社电子银行产品的便利,有效提高了联社电子银行开户率及柜面替代率,减少门柜压力。
其次,为抢战有利市场,主动营销电子产品。东兴区联社领导积极与四川卓尔百货有限公司协商,在其大千店安装MIS-POS,对吸收低成本资金归集、组织卡存款、代发工资、手机银行、短信银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东兴区联社启动了金融社保IC卡的现场集中激活,争夺了开办金融社保IC卡的优先权。同时,于2015年6月成功试点云POS,通过现场调研,对信誉度好、消费群体多的商户进行筛选,最终选定了“宇美杰日化经营部”布放云POS作为试点商户。
再次,东兴区联社加快了特惠商圈的建立。东兴区联社积极筹备内江市国际家居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家装商圈和内江市东兴区兴盛路美食街美食商圈的建设工作,通过持蜀信卡消费的折扣优惠,体现出特惠商圈的行业规模效应以及蜀信卡在应用市场中的优越性。
第三,加大对公务卡业务的营销。2015年初,东兴区联社积极与区财政预算单位进行联系,特别是对区财政局加强业务沟通,通过努力,东兴区联社与东兴财政签订了合作协议,便于公务卡的办理。同时,根据省联社及办事处的会议精神,东兴区联社还积极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开展安贷保业务。
最后,大力开展票据业务,拓宽富裕资金的使用渠道。东兴区联社积极拓展符合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条件的企业,在符合制度规定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2015年共拓展3户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4960万元。同时,主动与兄弟联社联系,开办买断和回购票据业务共95133.62万元,提高资金业务收入。

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东兴区信用联社站在全省农信经营转型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推广小微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也把扶微助小、支持小微企业当做自己肩上的责任。
一是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挥人行支农再贷款工具的引领作用。今年东兴区联社向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共6000万元,6月底到账5000万元,已按人行规定发放4300万元,有力地帮助了东兴区辖内的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殖大户共计近160户发展壮大。
二是充分利用小贷、微贷技术,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东兴区联社小微金融部在今年1月1日正式运行后,通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业务产品、明晰产品流程,积极营销和拓展客户,现已顺利通过省联社验收,至6月末共发放小微贷款703户,累计发放贷款24817万元,现有贷款余额16459万元,其中通过小贷技术发放的贷款17户,金额1708万元,现有小贷余额1684万元。
三是创新开办“卡贷通”小额循环贷款,解决了农户贷款手续繁锁问题,并促进了东兴区联社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运用。6月末共发放“卡贷通”2户,累计发放9笔,金额18.45万元,现有贷款余额2.4万元。
四是积极开展中征应收账款服务平台和省、市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的注册和运用工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提供方便。截至 6月末共注册94户,完成应注册户数的74.6%。同时,积极配合内江市人民银行推广运用内江金融服务网,截至6月末,已成功对接2户企业,发放贷款810万元。
就在今年7月16日,由东兴区联社冠名支持的首届“农信杯·荷花节”在此隆重拉开序幕。东兴区联社理事长王裕彬作为嘉宾为开幕式致辞。王裕彬在致辞中讲到,东兴农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乡亲一如既往的支持,东兴区联社将以杨岭村荷花节为契机,全力以赴为“荷花谷”的产业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将杨岭村打造为区联社惠农兴村的示范基地。
未来重点促进改革转型
新常态下,东兴区联社想要更好更快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促进改革转型。
一是凸显激励作用。东兴区联社在2015年初制定了《业务经营目标任务按季考核办法》和《“开门红”专项考核办法》,开展了“百日劳动竞赛”活动,提升全员工作激情。考核激励在2014年的基础上力度加大,奖励金额由去年的人均1.2万元提高到1.8万元,增长了50%。并将业务拓展费用匹配比例增加到奖励金额的50%,把“开门红”工作作为全年工作重头戏来抓。二是完善选人用人。东兴区联社对各营业网点和联社机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竞聘。在2015年6月,通过公开竞聘和民主测评及组织考察,新任命联社中层干部(含副职)14人,信用社副主任、分社主任27人,信用社负责人16人。其中:提拔使用干部23人,连任34人,免职16人。同时强化领导责任,将各营业机构负责人和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与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经营挂钩,使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更加主动,增强了全员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助推农商行改革。全员齐心协力做好改革工作,测试各项指标,切实落实政府捐赠资产和政府背景不良贷款的化解目标,成功达到组建农商行的指标要求。
今年上半年,东兴区联社较为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信用社自身优势,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东兴区联社全员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对金融政策、省联社、办事处领导讲话的学习,解读内外关联政策,认识新常态,捕捉信息和机遇,继续在狠抓资金组织、推行电子银行业务、用好用活合意贷款额度上下功夫,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而努力。
明确自身定位,坚持支持实体经济不动摇。在发展中将坚持支持实体经济不动摇,明确“惠农兴村”“扶微助小”“融城旺社”三大定位。
切实防范风险,提升资产质量。将工作思路由存量不良贷款处置转向新增不良贷款防范。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流向效益与风险相匹配、流动性更好的小企业及个人贷款。同时,面临存款保证制度的出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稳定老客户,拓展新客户。
强化改革转型,推进农商行组建工作。下一步将根据省联社和办事处的统一部署,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为顺利组建农商行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