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昨天我们又一次走近了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走进他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揭示本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整体进入,回顾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全文,回忆这篇童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关注学生需求,引导学生质疑。
  三、聚焦写法,读懂内涵
  1.请大家回忆一下,你认为这篇童话故事哪儿最有内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看看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预设:
  ⑴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悲惨的、是痛苦的,但是作者却在结尾说她是幸福的,这究竟为什么呢?
  ⑵课文最后写道小女孩幸福地死去,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幸福,这两个幸福分别有什么含义?
  教师板书:幸福
  师:课文哪一部分写了小女孩幻象的幸福?(文章第二部分)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第二部分,从哪些描写中能够感受到小女孩是“多么幸福”?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书的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
  3.学生自学批划,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围绕学习提示,静心专注地学习以及自主默读、批注的能力。
  4.学生小组讨论
  5.学生汇报:
  四、总结写法,拓展阅读
  1.你理解得真深刻,看来你们真的读懂了安徒生,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读童话故事和你以前读童话故事有什么不同吗?
  2.读懂了故事的内涵不仅要关注文章的写法,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可以联系作者的亲身经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者寫这篇童话故事,是由一幅图画结合自己母亲的亲身经历所联想到的。
  3.同学们读了这段资料,你对这个童话故事有哪些新的理解?
  预设:从对母亲童年的同情到对整个社会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当时丹麦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教师板书:同情
  4.同学们,你们记得吗,在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现在请你们打开安徒生童话,再来读一读《丑小鸭》,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感悟,可以在书上用关键词批注下你的理解,为你发言做好准备。
  5.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熟悉的作品中,直视写作方法并思考表达效果,懂得阅读童话不仅要关注写法,往往还需要关注作者的经历和背景。
  四、引入整本书,感悟童话的魅力
  1.这两周我们每天都在读《安徒生童话》,在众多精彩的童话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自己先准备一下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自由准备,批注在书上,为发言做准备
  3.学生交流:
  4.台湾作家张晓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出示课件】《5岁到55岁的亲密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的小诗,懂得一生中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5.张晓风这首诗告诉我们,安徒生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读的,安徒生童话中所蕴涵的温暖的人性美、艺术美、幻想美已经温暖和照亮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乃至大读者的心灵。安徒生童话是经典,经典是永恒的,经典就要我们细细品味,常读常新。老师希望同学们继续静心阅读《安徒生童话》,去感受那别具匠心的写法带给你的感动,去品味每一个故事背后带给你的思考,我们还将开展做朗读者的读书沙龙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篇安徒生作品,不仅说内容更要说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的,把课内学习引向深入,习得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读童话故事的愿望。
其他文献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一是“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上“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过程  1.结合学生特点,提出学习任务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80%的学生能听懂、会说句型This is my….介绍自己的身体部位。  (二)能力目标  1.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对话大意,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多数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本课句子This is my..  3.多数学生能理解head/nose/body/eye/ear.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学生身体部位名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一、基本信息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五(人教B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第一课时重在均值不等式的探究,第二课时重在均值不等式的灵活应用。同时,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建立均值不等式与不等式 的联系。  2.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第三章第二节內容,它是这一章的核心,对于不等式的证明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应用问题都起到了工具性作用。有利于学生对于后面不等式的证明及前面函数的一些最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师引导学生观看“百鸟争鸣”的录象片段。(
期刊
一、教学设计  (一)丰富教材内容:数学问题+生活情境  “什么是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北师大版的教材首先呈现的是“树叶”和数学课本,让学生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然后在“认一认,说一说”环节结合小蚂蚁和小彩笔的话语,抛出周长这一概念。从学生一开始描出边线到抛出周长概
期刊
【复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记忆,学会灵活运用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拓宽知识,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提高。  【设计理念】  首先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节课复习内容,并出示本节课复习目标
期刊
【学习内容】  教材:4《秋天》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4:P63-P65《一棵苹果树的来历》  【教材分析】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总体概括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谓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赞歌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 所处位置在“从实验学化学”之后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一章中,是认识化学物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这一节为今后选修4学习电解质溶液知识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节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在这之前又学习了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已经对电解质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期刊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内容: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属于word文档编辑。  2.单元及课时教材分析  “电子报刊标题艺术设计”是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中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Word的编辑和使用知识。本节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和设置艺术字的技巧,这些内容对已掌握了一定Word操作技能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在课堂上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