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面壁”打造国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余年防空洞“面壁”打造国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3月底,“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科学目标研讨会在珠海召开,项目组不同课题的负责人介绍了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天琴”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
  自引力波被发现至今,科学界始终对我国引力波探测计划十分关注。诸如,我国该不该继续推进引力波探测计划?我国是否有能力与国际相关引力波探测项目一较高下?这样的讨论时时出现。
  如今,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罗俊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中心科研团队一一给出了答案。
  发现引力波
  只是开始
  去年10月,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引力波探测“三剑客”:基普·索恩(Kip Thorne),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和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
  至此,谈到引力波,很多人的问题也从“引力波是什么”,变成了“诺奖已被引力波团队摘得,我国为什么还要探测引力波”。但抛开心向诺奖的功利主义思维,对科学研究而言,发现引力波远非终点,而只是开端。
  “引力波天文学是非常丰富的。”罗俊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中心介绍称,不同的引力波探测频段,对应的天文学现象大不相同。
  如天琴计划所对应的探测频段为10-2到10-4Hz,对应的天文事件为双星系统,如中等质量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等双星绕行、并合等。“这个频段有很多宇宙演化过程,有丰富的物理、天文学现象。”罗俊坦言,当初选择这一频段,也是经过了细致的考虑。
  2013年,仍在华中科技大学任职的罗俊和团队探讨并提出天琴计划时,全球科学家仍未探测到引力波。“确立引力波是否存在”自然成为该计划的第一要务。
  如今,LIGO团队已确定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如“天琴”计划这样的引力波探测计划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LIGO探测到的主要是双黑洞等系统并合时间段的引力波信息,信息量有限。这意味着空间引力波探测更有意义,因为其波源更丰富,对应更丰富的天体物理过程,此外还可以和地基引力波进行组合探测实现多波段的引力波探测,获取宇宙演化更多的信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科技部引力波论证专家组成员周泽兵解释道。
  换言之,发现引力波只是打开了天文观测的一扇新窗户,而窗外是更广阔的空间亟待科学家去探索。
  难于大海捞针的技术如何突破
  引力波是时空形变的传播,时空会因引力波源的扰动产生微小的波动,在一个方向拉伸,在另一方向压缩,时空不断拉伸变化便是引力波。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会因为引力波的存在而发生改变,而探测难点在于,引力波效应十分微弱,相距十多万公里的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改变一般为10~12米量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千万分之一。
  用于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是由三颗全同卫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卫星距离地球高度为10万公里,两星相距约17万公里。这意味着,相距17万公里的两颗卫星,要测量出千万分之一头发直径的距离按照特定规律发生的变化。
  “精密测量研究最精密、最困难的大概就是引力波探测。”罗俊说。
  不过,在实现利用激光测距进行深空与高轨卫星的精密定轨方面,“天琴”计划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出。
  今年1月,“天琴”团队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团组合作,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Apollo15月面反射器返回的激光测距回波信号,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月球激光测距,为高轨卫星精密定轨奠下技术基础。
  而在该实验成功前,我国激光测距范围只能达到四万公里,远不能满足天琴计划所需的十万公里距离要求。
  激光测距获得突破,科学家还需要考虑探测器所受到的一系列干扰因素,如高能粒子、太阳磁场、空间磁场等复杂空间环境的影响,以及飞行器自身形变的干扰。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干扰,飞行器不仅入轨要非常准确、两星距离精准之外,探测器的内部环境更要尽可能安静。“有很多(状况)是现在不能想象的。”罗俊说,“说通俗点,有点像大海捞针,但比大海捞针还困难。”
  30余年坚守期待加速推进
  2016年LIGO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后,人们陆续关注到了国内的引力波探测计划。然而,为大众所忽略的是,计划推出前科研团队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
  罗俊接受采访的场所,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中心。说是实验室,实际上是一个依山而建的防空洞。
  因满足超静超稳的实验要求,对引力实验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研究场所,但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却绝不是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潮湿、不通风,团队成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身体一度出现了白化、脱发等状况。
  在这样的条件下,罗俊带领团队“面壁”30余年,从引力常数测量、空间惯性传感器研制到激光测距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现,一步步积累让引力波探测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和方向。
  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乐趣,常常不能以功利的视角考量,但依靠引力波探测这一宏大科学目标的牵引,所带动的一批技术突破却现实可见。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主任涂良成介绍道,引力波的研究对仪器的精度和实验的准确度要求都很高,比如全球重力场测量、航空重力勘探技术、精密传感技术、超静超稳卫星平台技术、星间激光测距技术、高轨卫星精密定轨、多星精密编队技术、重力辅助导航技术等,都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精确化的结果。
  正因有几十年的积淀,在谈到欧洲类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LISA将于2034年升空时,罗俊才说“我们很有可能會走在他们前面”。
  虽然有信心,但罗俊仍希望国内相关研究推进力度能再大些。“引力波大家都认可觉得重要,它打开了解宇宙观测宇宙的新窗口。但如何做,技术路线要在全国广泛达成共识需要一个过程,这很正常。”他相信,随着研究不断地推进,届时国内科学家一定会形成共识,推动国内空间引力波探测加速发展。
  中国布局
  引力波探测
  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后,证实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最后一项预言,震动世界。中国也正在积极布局引力波探测和研究,中国科学院2016年2月16日公布了空间引力波研究与探测的“空间太极计划”。
  按照这一计划,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发射三颗卫星组成的引力波探测星组,用激光干涉方法进行中低频波段引力波的直接探测。主要科学目标是观测双黑洞并合和极大质量比天体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辐射,以及其他的宇宙引力波辐射过程。
  据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被列入了中科院制订的空间2050年规划。2008年由中科院发起,中科院多个研究所及院外高校科研单位共同参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空间引力波探测论证组,开始规划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的发展路线图。
  “空间太极计划”涉及学科领域和前端技术广泛,需要发展空间超远距离超高精度激光测量、超高灵敏度惯性传感器,以及超高精度卫星无拖曳控制等下一代高端空间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提升中国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惯性导航、地球科学、高精度卫星平台建设等应用领域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华
其他文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既要应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也要创新改进内部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对焕发企业活力与生机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还应同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相结合,使之相互碰撞出更多契合点,使两者作用发挥到最大值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分析的。本文从两者的概念属性、相互关系、实践要求三个方面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企业
期刊
近年来,陕西延安宝塔区委、区政府把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安全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讲话精神的重要措施,在杜鹏区长亲自参加、分管副区长贾君亮主持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确保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宝塔区食药局投资210万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4G千里眼云”,监管学校、幼儿园集体用餐场所,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对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起到了良好效果。  目前,宝
期刊
灵石县第五小学成立于2012年9月,现有六个年级共40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12人,在校学生19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28965.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128.2平方米,由综合楼、教学楼、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三部分组成。各类功能室、运动场地、配套设施齐全,整体规划设计典雅大方,风格独特,是一所高规划、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新型小学。  学校秉承“用爱心与责任助师生成
期刊
40年前,全国科学大会开启了科学的春天。近些天来,科学界为此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追忆历史、继往开来、建言献策。  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更是实现了大步跨越。成就让人欣喜,但一些声音同样值得关注:我国科技成果数量多但总体质量仍然不高;基础研究有突破,可缺少引领性研究,较少提出原创性科学问题;鼓励怀疑、提倡创新的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实际上,这些中肯的意见并不新鲜,而它们之所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4月8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山西煤化所承担的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3吨/年高比表面积碳化硅的连续化生產技术”项目通过了验收。验收会由山西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办主持,验收专家组肯定了项目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建议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应用。  高比表面积碳化硅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可用作耐高温吸波材料、高温催化与光电催化材料及复合材料增强剂,在国防等
期刊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  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
期刊
最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位老师的演讲视频,向人们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但又出乎意料的世界:博士论文关注隔着围墙送外卖的小哥,看他们如何运用生存智慧跟草根策略颠覆精心设计的城市空间;在上海的里弄租了一间屋,发现倒尿壶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交流互动;和学生一起观察城市的湿地公园,并为蜗牛设计出逃生路线……  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让大多数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城市的街道、公园、巷子,还有每天与我们擦肩而過的
期刊
事实上,蹲着上厕所确实比坐着上厕所更舒服,因为从人体的生理构造上来讲,蹲的姿势确实更有利于排便。  2017年末,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2018年至2020年再建旅游厕所6.4万座,实现厕所革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全国已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6.8万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杨洋 见习记者張娜 4月8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获悉,《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太原市将鼓励农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三农”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和离岗创新创业,并相应地提供乡镇工作补给政策支持。此外,引进符合城郊型都市农业发展的科研创新人才,除享受太原市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外,同时还享受乡镇工作补贴。
期刊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时代也随之而来,这使得新闻编辑工作也增加了比较大的压力,传统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和开展办法已经与时代脱节,明显落后时代。与此同时,新闻编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严重冲击,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问题务必要引起重视。本文着重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