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学奇才的浪漫情书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夏日一个宁静的午后。斯德哥尔摩大街上行人稀少,空气里流淌着慵懒的气息。树叶在暖融融的阳光里恹恹欲睡。
  如果不是翩然而舞的蝴蝶,谁也不会注意到蹴圪在花园旁边的那个乞丐,他正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根枯枝,或许是一粒石子,在地上写写划划。该不会是算计讨了多少克朗吧。
  “嗨,你在干什么呢?”一个天籁般温软甜美的声音从天而降。他哆嗦了一下,然后慢慢抬起头来。
  不知道他是陶醉于女孩甜美的声音,还是被女孩的美貌吓傻了,他痴痴地望着她,一言不发。她也惊诧不已,没想到,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却长着一副英俊的面孔和深沉的眼睛。她蹲下身去,看他留在地上的杰作。当她抬起头来再看向他时,目光里多了一份惊讶和敬慕。她开始向他提问。他的对答如流一如她灵活敏捷的提问,使得彼此对对方愈发地惊异和赞佩。很快,他们成了相谈甚欢的朋友。夕阳西下的时候,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一天,他正圪蹴在路边低头思索着什么,一队人马突然停在他面前,并递给他一个信封。那是一封聘请书。跟着人马来到雇主的家门口,这是他在梦里也没见过的富丽堂皇的房子,门口还立着待从。他吓得掉头就走,身后却传来那个天籁般的声音。接着,她走到他面前,并认认真真地叫了一声“老师”。
  从此,他成了她的数学老师。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天使般的女孩对数学简直到了着迷的程度,她爱慕曲线比对自己的身材更胜一筹。他们自作主张,取消了合同上规定的条条框框,一起吃饭,一起外出游玩,有时也一起看月亮,数星星。一天,她的母亲让她陪着上街,她说,要和他一起去爬山。母亲生气走了,并向她的父亲报怨说,这孩子是不是对他有意思?当初父亲只是因为不忍心和同情,才答应请他做她的家庭教师,他岂能容忍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和一个叫花子有瓜葛?他不但被赶出她的家门,而且从此不得再踏入这个国土半步。
  他原本为了躲避黑死病,才从自己的国土流浪到这里。回国不久,他就被传染,且病情很快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仍然放不下对她的思念,每天坚持给她写信,盼望能得到她的回音。可他哪里知道,他离开她的那一天,她也被软禁了起来。他写给她的信都被落到她的父亲手里。
  这一天,他用尽身上的最后一丝儿力气从床上爬起来,他要把刚刚写好的信给她寄去。这是他寄给她的第13封信。他把信封放进箱子后,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被一个乞丐的胆量和执着所打动,父亲拆开了他寄来的第13封信。他想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恬不知耻的乞丐到底用了什么伎俩让她心高气傲的女儿迷了心窍。可是,信纸上只写着一个方程式:r= a(1-sinθ)。父亲请来全城最顶级的数学专家来破解隐藏在这个方程里的秘密,但没有人看得懂。晚饭后,父亲把他寄来的第13封信给了她。
  她把信放到嘴边发疯般地吻着,然后慢慢打开。接着开始计算起来,看到答案她欣喜若狂。这是一条心形图案,也就是后来震憾数学界震憾世界的心形线。
  他就是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而她是瑞典小公主,后来的女国王克里斯汀。虽然笛卡尔和克里斯汀在一起的美好日子短得仿佛昙花一现,然而,那封浪漫另类的第13封情书,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欧洲笛卡尔的纪念馆里,使他们的爱情之花永远在岁月的枝头绽放,飘香。
  (编辑 赵曼)
其他文献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处女作,目前已畅销三四十个国家,入围2012年“布克奖”。  这本小说是轻快的,带有些喜剧色彩,用强有力的新声音表达出了一个古老的英式故事,独创,细腻,感人。  ——布克文学奖入围语  假期制定了个读书计划,每天要看五十页。看到《一个人朝圣》时,正好是下雨天,无事,亦无睡意,于是,没忍住,一气呵成地把整本书看完了。之后,掩卷感慨万千,却只能长叹一句
台词:  生命是地球的奇迹,开始于40亿年前.最初,我们的星球不过是一团混沌的火球,融化的岩石从深处涌处,开始凝固、断裂,形成地壳……     吕克·贝松  Luc besson  1959年生  法国  语录:  电影,不过是一片阿司匹林      著名导演,兼任制片、编剧、演员、剪辑等。  票房屡创佳绩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  作品节奏快捷、风格奢华,极具商业价值主要导演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
Q我今年高二,平时家长老说上网不好,都不让我玩电脑,我就只能偷着玩,因为这个没少挨骂挨打。期末考试前,妈妈答应我说,假期里可以让我放松一下,她虽然让我玩电脑了,但是非常不痛快,老是随便找些理由就让我把电脑关了。爸爸也是,一看到我玩电脑脸就臭臭的,每次都要说我几句,有时候还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把我说得一无是处。  我反省过自己,觉得我的确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后要学着控制自己。我也试着和他们商量,结
标签青春电影恋爱大过天,失恋甚于死,这就是青春电影的魅力。对青少年来说,家庭、死亡、爱情、性、毒品、暴力……都是他们私密而独特的体验。但唯有经历这些人生中迟早要承受的痛苦欢愉之后,才会有成长。这是每个人都会走过的阶段,也是青春电影的青春痘——出一次才好。  A、青春电影,按照一般的年龄段划分,青春期就是12?18之间或左右,说白了就是初高中阶段。所以如《四百击》《菊次郎的夏天》《冬冬的假期》《无人
“八礼”  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教育引导孩子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有人载着收获满足地踏上了新的征程;也有人选择留在战场,为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再度拼搏——复读生,虽然没有赢得这次高考战役,但绝不意味着他们输了将来……  九月是新学期的开始,对于复读生而言,他们又回到了高中毕业班的课堂,再一次为理想冲刺——因为是“再一次”,所以与他们第一次备战高考相比,今年学习备考的历程必将是似曾相识而又不尽相同的。他们最为关切的莫过于复读能否成功,那么复读生该
“双胞胎或是更单纯的亲子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人互为分身,但他们每个人都能被视为一个彼此的个体,正因为他们明白对方爱着自己。”  氏家鞠子,18岁,北海道人。由于长得一点也不像母亲,鞠子总觉得母亲讨厌自己,直到电视上出现一名女子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鞠子决心找出自己的身世之谜……  小林双叶,20岁,东京人,父不详。不知怎的母亲始终严禁她在电视上露脸,然而身为业余乐团主唱的她还是上了电视,这一曝光
《地心游记》到底在讲什么呢?这是我看这部片子时最大的疑问。看完电影,我感觉自己发现了些东西,跟朋友们分享一下。  这是凡尔纳作品的第8次改编了,看的时候的确有大片的感觉,不用说,投资是巨大的。电影充分运用了新数码技术,远比周星驰的《长江7号》多,当然比《指环王》少吧。这方面我没有研究,只是凭感觉说说。总之,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由于考虑了3D的效果,摄影上很有讲究,时不时地出现迎面而来的东西,估计是
我暗自努力,想赢过她,但她却愈来愈好,适应了省城中学的教学方式后,有几次考试,她的总分都超过了我。我竭尽全力了,人很疲倦,心很累,每一方面我都输给了她。  杜菲菲在“我爱我家”征文中获得特等奖的消息风一样在校园里传播时,我的心仿佛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挫败感油然而生。内心的闷气像疯长的蔓藤一样纠缠,堵得我心慌,也抽空了我所有的力气。  我颓然坐在靠窗的位置,想充耳不闻,但前来道喜的同学还是一波又一波
从四肢健全到双腿瘫痪,地坛见证了他怎样从绝望中走出,从生与死的抉择中逃离,也帮助他看清了母亲这一路走来的不易,被自己的任性所埋没的爱。他就是史铁生,一位灵魂作家,既是他选择了写作,也是写作选择了他。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