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石油资源的进口不断增加,并且近些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并表现出剧烈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中国石油的净进口量不降反升。本文选取国民收入和国际油价这两个因素作为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通过VAR模型测算了中国石油进口的需求弹性,认为,中国在长期内存在石油进口需求的刚性。
关键词:需求弹性 VAR模型 石油进口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等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石油资源作为现代农业、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资源支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近15年的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中国GDP增长与中国石油的进口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依赖于石油资源,为三产行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中国石油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中国石油的开采量并不可观,中国石油的使用量远远大于开采量。
中国应对石油需求缺口通常采用从国际市场进口石油资源,但是进些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并且波动很大,且中国没有国家油价的制定权。由于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被动地位,使得中国进口石油过程中遭遇很多阻碍和经济损失。近两年国际油价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新型能源的替代出现下滑的趋势,但仍然维持在80美元左右的价格。另外,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中国石油的进口数量不但没有出现减少,反而逐年增长,这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现反向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相悖。因此,从需求角度结合国际油价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中国石油资源的需求状况变得十分重要。
二、文献综述
1.需求弹性概念。需求弹性由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构成。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量除以收入的变动量,或者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多少单位需求量的增加。设需求收入函数为:Q = f(Y)+C,则需求的收入弹性为:。由于需求和收入是正向关系,即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收入下降,需求减少,所以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的变动率除以价格的变动率,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引起多少单位需求量的变动。设需求价格函数为:Q = f(P)+C,则需求的价格弹性为:。由于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现反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下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对于具有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来说, 它们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上升;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也下降。而对于具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来说, 它们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则为负值,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反之, 当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需求弹性按照大小可以分成五类: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无限弹性以及零弹性五种情况。其中,零弹性和无限弹性的产品在生活中比较少见。
(1)当ed =0 时, 称为需求无弹性;
(2)当ed =∞时, 称为需求弹性无穷大;
(3)当ed =1 时, 称为需求单一弹性;
(4)当ed >1 时, 称为需求富有弹性;
(5)当ed <1 时, 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石油资源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比较多见。Renshaw(1981)认为石油资源是三产行业发展中重要的能源构成,因此,石油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密切。Cleveland&Costanza (1984)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多国多个部门石油资源投入和经济产出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石油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实证分析
1.模型介绍。VAR模型主要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并结合相关经济理论构建经济学模型,解释变量之间经济含义的一种动态计量模型,能够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包含多个经济变量在内的经济学问题,成为目前比较通用的经济学定量分析模型。通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油价以及国内石油净进口构建的VAR模型,能夠比较容易和清晰递分析含有多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并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国内生产收入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对于石油进口的影响程度。
为检验两变量xt和yt是够协整,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了两步检验法,称为EG检验。对同是d阶单整的序列xt和yt,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回归,即
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
若~,则和具有协整关系,且(1,-)为协整向量,第一个式子为协整回归方程。本文采用VAR模型和协整检验来估计石油进口需求方程。
2.变量和数据选取。本文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石油进口需求弹性的考察通常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石油价格,因此本文认为这些变量能够更好的测度和反应中国进口需求弹性的实际。历年选取了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作为因变量,而国际油价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自变量。各个变量的数学符号为:石油净进口为Q,国际油价为P,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GDP。在数据处理上,为了消除数据中的异方差性的影响,对中国石油进口量、国际石油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相应的数据lnQ、lnP、lnGDP,一阶差分为D(lnQ)、D(lnP)、D(lnGDP)。
3.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因为协整前提必须满足同阶单整,所以我们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主要采用ADF进行单位根检验,运用Eviews8.0进行数据检验,检验数据如下: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这说明在5%的水平下,原数据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有存在单位根的可能,数据是非平稳的。 为得到平稳序列,我们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如表1所示。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分后的数据在5%的水平下均拒绝存在原假设,即拒绝存在单位根,数据是平稳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故上述变量lnQ、lnP、lnGDP是一阶单整序列。
由上述lnQ、lnP、lnGDP三个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且通过JJ协整检验。因此,可构建以上三个变量的VECM模型,模型构建之前,需选择合适的滞后期,以保证VECM模型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语
1.中国石油进口与国际油价、中国国民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性的均衡允许存在短期的波动。实证的检验结果证明了中国石油进口与国际油价以及中国国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在短期内,如果国家油价的剧烈上升,中国可能会选择暂时减少石油的进口,以避免价格的剧烈上升所带来的溢价成本,中国的石油储备和国内的石油开采可以暂时性地满足短期石油需求。但是,在长期,即使石油价格剧烈上升,中国依然会选择购买石油,而不会过多的考虑石油价格的剧烈上升。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石油储备资源只能应对短期的市场需求,农业、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石油资源作为要素投入支撑;另一方面,中国的石油资源有限,并且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相对落后,如果长期不能满足石油的供给,将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2.石油需求收入弹性大于石油需求价格弹性。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石油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较高,短期内不能寻找更多的替代资源来替代石油的地位。中国石油的进口量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吗,但石油价格的上升并没有对中国石油的进口产生太大的影响。过高的油价以逐年增加石油进口量加大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国家石油储备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志柏.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 估计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7):42-53.
[2]徐刚,王维国,潘祺志.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能源需求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 6):107-112.
[3]冯良,张丹,王晓庆.上海天然气市场需求模型构建与计量分析[J].天然气工业, 2009(2):120-122.
[4]周曄,王万山. 我国大宗商品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最优出口关 税——以稀土为例[J] 国际经贸探索,2012(3):26-34.
[5]杨莹超.资源性产品需求价格刚性分析——以原油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12.
[6]宋胜洲,程 丽.中国石油进口需求是刚性的吗?——基于 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5.02.
[7]郭国强、彭斌. 我国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8]许统生、涂远芬:中国贸易弹性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
[9]陈文静,何刚.石油消费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 4):170-173.
关键词:需求弹性 VAR模型 石油进口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等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石油资源作为现代农业、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资源支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近15年的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中国GDP增长与中国石油的进口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依赖于石油资源,为三产行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中国石油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中国石油的开采量并不可观,中国石油的使用量远远大于开采量。
中国应对石油需求缺口通常采用从国际市场进口石油资源,但是进些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并且波动很大,且中国没有国家油价的制定权。由于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被动地位,使得中国进口石油过程中遭遇很多阻碍和经济损失。近两年国际油价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新型能源的替代出现下滑的趋势,但仍然维持在80美元左右的价格。另外,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中国石油的进口数量不但没有出现减少,反而逐年增长,这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现反向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相悖。因此,从需求角度结合国际油价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中国石油资源的需求状况变得十分重要。
二、文献综述
1.需求弹性概念。需求弹性由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构成。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量除以收入的变动量,或者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多少单位需求量的增加。设需求收入函数为:Q = f(Y)+C,则需求的收入弹性为:。由于需求和收入是正向关系,即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收入下降,需求减少,所以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的变动率除以价格的变动率,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引起多少单位需求量的变动。设需求价格函数为:Q = f(P)+C,则需求的价格弹性为:。由于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现反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下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对于具有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来说, 它们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上升;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也下降。而对于具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来说, 它们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则为负值,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反之, 当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需求弹性按照大小可以分成五类: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无限弹性以及零弹性五种情况。其中,零弹性和无限弹性的产品在生活中比较少见。
(1)当ed =0 时, 称为需求无弹性;
(2)当ed =∞时, 称为需求弹性无穷大;
(3)当ed =1 时, 称为需求单一弹性;
(4)当ed >1 时, 称为需求富有弹性;
(5)当ed <1 时, 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石油资源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比较多见。Renshaw(1981)认为石油资源是三产行业发展中重要的能源构成,因此,石油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密切。Cleveland&Costanza (1984)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多国多个部门石油资源投入和经济产出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石油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实证分析
1.模型介绍。VAR模型主要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并结合相关经济理论构建经济学模型,解释变量之间经济含义的一种动态计量模型,能够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包含多个经济变量在内的经济学问题,成为目前比较通用的经济学定量分析模型。通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油价以及国内石油净进口构建的VAR模型,能夠比较容易和清晰递分析含有多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并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国内生产收入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对于石油进口的影响程度。
为检验两变量xt和yt是够协整,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了两步检验法,称为EG检验。对同是d阶单整的序列xt和yt,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回归,即
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
若~,则和具有协整关系,且(1,-)为协整向量,第一个式子为协整回归方程。本文采用VAR模型和协整检验来估计石油进口需求方程。
2.变量和数据选取。本文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石油进口需求弹性的考察通常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石油价格,因此本文认为这些变量能够更好的测度和反应中国进口需求弹性的实际。历年选取了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作为因变量,而国际油价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自变量。各个变量的数学符号为:石油净进口为Q,国际油价为P,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GDP。在数据处理上,为了消除数据中的异方差性的影响,对中国石油进口量、国际石油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相应的数据lnQ、lnP、lnGDP,一阶差分为D(lnQ)、D(lnP)、D(lnGDP)。
3.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因为协整前提必须满足同阶单整,所以我们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主要采用ADF进行单位根检验,运用Eviews8.0进行数据检验,检验数据如下: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这说明在5%的水平下,原数据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有存在单位根的可能,数据是非平稳的。 为得到平稳序列,我们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如表1所示。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分后的数据在5%的水平下均拒绝存在原假设,即拒绝存在单位根,数据是平稳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故上述变量lnQ、lnP、lnGDP是一阶单整序列。
由上述lnQ、lnP、lnGDP三个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且通过JJ协整检验。因此,可构建以上三个变量的VECM模型,模型构建之前,需选择合适的滞后期,以保证VECM模型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语
1.中国石油进口与国际油价、中国国民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性的均衡允许存在短期的波动。实证的检验结果证明了中国石油进口与国际油价以及中国国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在短期内,如果国家油价的剧烈上升,中国可能会选择暂时减少石油的进口,以避免价格的剧烈上升所带来的溢价成本,中国的石油储备和国内的石油开采可以暂时性地满足短期石油需求。但是,在长期,即使石油价格剧烈上升,中国依然会选择购买石油,而不会过多的考虑石油价格的剧烈上升。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石油储备资源只能应对短期的市场需求,农业、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石油资源作为要素投入支撑;另一方面,中国的石油资源有限,并且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相对落后,如果长期不能满足石油的供给,将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2.石油需求收入弹性大于石油需求价格弹性。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石油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较高,短期内不能寻找更多的替代资源来替代石油的地位。中国石油的进口量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吗,但石油价格的上升并没有对中国石油的进口产生太大的影响。过高的油价以逐年增加石油进口量加大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国家石油储备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志柏.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 估计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7):42-53.
[2]徐刚,王维国,潘祺志.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能源需求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 6):107-112.
[3]冯良,张丹,王晓庆.上海天然气市场需求模型构建与计量分析[J].天然气工业, 2009(2):120-122.
[4]周曄,王万山. 我国大宗商品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最优出口关 税——以稀土为例[J] 国际经贸探索,2012(3):26-34.
[5]杨莹超.资源性产品需求价格刚性分析——以原油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12.
[6]宋胜洲,程 丽.中国石油进口需求是刚性的吗?——基于 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5.02.
[7]郭国强、彭斌. 我国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8]许统生、涂远芬:中国贸易弹性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
[9]陈文静,何刚.石油消费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 4):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