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决“技术一环境悖论”,即技术同时作为环境问题来源与解决手段的矛盾现象,通过分析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建立绿色技术系统,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可有效解决这一悖论;最后,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在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的启发下,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关键词:技术一环境悖论绿色技术系统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N9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3-0010-04
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各国工业大规模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首先开始了对生态化技术的研究,旨在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补救。可见,技术既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保罗·格瑞把技术同时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源和补救方法的这种特性描述成技术发展的“悖论”。格于布勒在《技术与全球性变化》中对技术与环境的这种矛盾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指出技术作为全球性环境变化的起因和补救方法的矛盾即“技术一环境悖论”。因此,随着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寻求超越“技术一环境悖论”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迫在眉睫。
一、“技术一环境悖论”的生成与超越
“技术一环境悖论”孕育于技术自然属性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是技术“合自然性”和“反自然性”的辩证统一过程。其生成机理是:技术主体根据自己的目的预设在自然规律所提供的对自然物质过程支配的“可能性空间”中寻找、选择并实际使用具有“如何做”性质的作用因子以及发明作用因子的作用方式与程序,用以作为人的目的因插入到自然因果转化的链条中,以使“原因——结果”向符合人的目的转化。例如:人们利用生物治理的技术手段清除各种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显然,技术自然属性的生成能起到补救全球环境变化的作用,是一个合目的和合规律相统一的过程。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在技术生成的过程中,不论是技术主体对物质因素的选择,还是对物质因素之间作用方式的设计,以及根据技术目标所作的各种调整,根本上都是一种在人为因素参与下的对自然规律的“干扰”和“破坏”过程。作为人“干扰”、“破坏”自然的结晶,技术必然具有反自然性。例如:与技术相关的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等环境问题引起气体的变化而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等,都是技术反自然性的体现。技术的反自然性意味着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因此,技术在生成过程中,对自然的作用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价值二重性”:一方面,技术通过对自然的“干扰”、“破坏”来服务于人类,体现了积极的正面价值;另一方面,这种作用也体现了技术异化的倾向和可能,因为从本质上讲,技术反自然性就是技术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生活条件的“干扰”和“破坏”。即技术的反自然性在给人类带来正价值的同时,也蕴涵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具有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倾向性和可能性。
从技术的反自然性可知,技术不是独立于人和社会的干预而自我决定的,技术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首先,任何技术的目的都不是自然所固有的,而是特定社会中的人所赋予的。所以,技术的目的即是人的目的。其次,技术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是人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技术的设计、发明、改进、应用等环节,都是人用以实现自身目的的一种方式,如人类为了满足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发明了造纸术。因此,没有目的的技术是不存在的,任何技术都体现着“人性”或“社会性”。显然,技术的社会属性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社会制度和规律以及道德伦理等多种社会因素引导技术创新。
因此,在技术的自然维度上,技术具有合自然性和反自然性的辩证统一特性,为“技术一环境悖论”的存在提供了客观基础,而技术的社会属性又提供了超越“技术一环境悖论”的可能。因此,只有将技术创新纳入社会主体(尤其是国家)的调控范围来进行,才能满足人们对技术更高的社会需求,如通过政府调控、公众推动、伦理道德等手段来引导和规范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使其始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观来指导并规范人们的技术价值取向,从社会合理性方面指导并规范技术。
二、树立绿色技术系统观,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
在简单技术观的指引下,技术创新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技术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断裂。因此,在生态环境危机的事实和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应基于技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技术创新放到“人一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系统中,构建绿色技术系统,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
1.绿色技术系统的内涵
“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源头削减技术、废物最少化技术、循环再生技术、生态工艺、绿色产品、净化技术等。“人一自然一社会”系统是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复合系统,存在相互缠绕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基本关系。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技术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技术活动具有约束和引导的作用。因此,仅仅从单一关系的维度来处理由双重关系及其缠绕所导致的问题(如环境问题等)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显然,仅靠绿色自然技术难以超越“技术一环境悖论”,绿色社会技术的“补位”是不可缺少的。综上分析,绿色技术系统是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使环境友好型的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绿色技术系统的特质
在价值理念上,绿色技术系统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和协调发展为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基于“人一自然一社会”的整体系统观,把环境问题深刻理解为一个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综合体”,从而确定了提高技术与环境相容性的思维路向是坚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
在系统结构上,绿色技术系统由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两大系列构成。前者主要基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知识,以自然为作用对象,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后者主要基于一定的环境政策、环境法规及其相互作用,以人的活动为规制对象,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显然,在技术创新中,技术目标的确定、技术方案的设计、技术效能的评价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关系的缠绕。因此,在绿色技术系统中,这两大技术系列是缺一不可的。绿色自然技术的实现需受到绿色社会技术的规范;绿色社会技术的实现需要绿色自然技 术提供现实的基础。绿色技术系统的良好运行依赖于两大技术系列的契合与良性互动。
绿色技术系统的特质表明:该系统既有科学技术的强劲推动,又有人文社会的方向指导,这将大大降低绿色技术系统的风险。
3.绿色技术系统的运行机理
绿色技术系统的运行机理是“自然技术之于环境问题的生成及其衍生机理”和“绿色社会技术之于规制对象的作用及其致绿机理”的“双螺旋互动”。具体讲,就是某一时期处于一定自然技术水平的技术创新会导致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绿色社会技术需要作出新的设计与安排,这样,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环境友好水平将随之提高,从而使绿色社会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与此相应,绿色社会技术进行的新设计、新安排及其实施又会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提高,从而使自然技术的“绿色水平”达到另一新的高度,……,如此循环,绿色技术系统的运行便表现为一种以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为“双链”、以“问题推进”和“制度规导”为“配对”的“双螺旋”演进模式。这种演进模式使绿色社会技术的规导与绿色自然技术的进步在一种互动的平衡与协调中不断进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效能,实现“技术一环境悖论”的超越。显然,在超越过程中,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不断提高的“绿色水平”表征着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图景。
三、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构建
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是相互对立的,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时,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这不仅加剧了技术对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消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必须在改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其竞争优势。
1.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运作模式的启发
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以一家热力发电厂、一家炼油厂、一家生物制药厂以及一家石膏材料厂为主的四大产业。卡伦堡工业园在政府具体制度安排下,基于卡伦堡地区特定的资源背景和企业的生态道德及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技术手段,把一个企业生产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了物质流、能量流、水流等循环利用,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属于典型的绿色技术系统。其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卡伦堡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以及企业的生态道德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驱动力。另外,园区内设置了管理组织,主要进行协调、组织、结算和监督工作,并对新的废物利用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得到优化配置,循环生产得以有序进行。该运行模式表明: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方式;是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关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2.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
生态化技术创新中的“生态化”是指事物之间平衡相依、和谐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包括三个紧密相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卡伦堡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优化效应。因此,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应是以具有相应功能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公众为主体,在一定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共生发展。如图2所示,其运行机制是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能够推进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立体调控机制。其中,共生主体是基础,共生环境是条件,共生关系是关键。
(1)共生主体。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中的共生主体是以企业为核心,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公众参与并制约企业创新行为的多元主体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主体意识,而且能够促进各主体间的协同共生,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
(2)共生关系。生态化技术创新在企业间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解决资源能级利用、废弃物再循环、资源的传递与转换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创新共生主体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合作形式,即各主体间供需、竞争和互补的复杂共生关系。在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中,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采取委托开发、成果转让、合作创新等方式构建官、产、学、研结合的互惠共生关系,从而推动共生主体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和能量互换,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3)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指系统外的所有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总和。在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中,科技体制、企业体制和环境政策以及公众认知与社会宣传构成了共生环境的有机整体,共同对共生主体间的共生关系施加制约和引导的作用。
综上分析,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得各共生主体在一定共生环境作用下,通过生态链接技术、合作互动等方式,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实现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共生关系的形成使知识和技术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性增强,共生能量增加,进而吸引更多主体加入,共生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共生系统。政府根据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动态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使共生系统进一步发展为共生网络。因此,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企业倾斜:把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把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作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集中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研究开发,使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保障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效运行的现实选择。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高速发展,技术创新带给人们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的同时,其外部效应也成为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诱因之一。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并使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是解决技术创新外部效应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的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多元主体协同共生技术创新模式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与统一,体现了生态化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在这种模式中,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手段,生态系统的循环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和谐是目的。
中图分类号:N9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3-0010-04
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各国工业大规模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首先开始了对生态化技术的研究,旨在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补救。可见,技术既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保罗·格瑞把技术同时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源和补救方法的这种特性描述成技术发展的“悖论”。格于布勒在《技术与全球性变化》中对技术与环境的这种矛盾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指出技术作为全球性环境变化的起因和补救方法的矛盾即“技术一环境悖论”。因此,随着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寻求超越“技术一环境悖论”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迫在眉睫。
一、“技术一环境悖论”的生成与超越
“技术一环境悖论”孕育于技术自然属性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是技术“合自然性”和“反自然性”的辩证统一过程。其生成机理是:技术主体根据自己的目的预设在自然规律所提供的对自然物质过程支配的“可能性空间”中寻找、选择并实际使用具有“如何做”性质的作用因子以及发明作用因子的作用方式与程序,用以作为人的目的因插入到自然因果转化的链条中,以使“原因——结果”向符合人的目的转化。例如:人们利用生物治理的技术手段清除各种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显然,技术自然属性的生成能起到补救全球环境变化的作用,是一个合目的和合规律相统一的过程。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在技术生成的过程中,不论是技术主体对物质因素的选择,还是对物质因素之间作用方式的设计,以及根据技术目标所作的各种调整,根本上都是一种在人为因素参与下的对自然规律的“干扰”和“破坏”过程。作为人“干扰”、“破坏”自然的结晶,技术必然具有反自然性。例如:与技术相关的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等环境问题引起气体的变化而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等,都是技术反自然性的体现。技术的反自然性意味着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因此,技术在生成过程中,对自然的作用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价值二重性”:一方面,技术通过对自然的“干扰”、“破坏”来服务于人类,体现了积极的正面价值;另一方面,这种作用也体现了技术异化的倾向和可能,因为从本质上讲,技术反自然性就是技术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生活条件的“干扰”和“破坏”。即技术的反自然性在给人类带来正价值的同时,也蕴涵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具有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倾向性和可能性。
从技术的反自然性可知,技术不是独立于人和社会的干预而自我决定的,技术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首先,任何技术的目的都不是自然所固有的,而是特定社会中的人所赋予的。所以,技术的目的即是人的目的。其次,技术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是人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技术的设计、发明、改进、应用等环节,都是人用以实现自身目的的一种方式,如人类为了满足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发明了造纸术。因此,没有目的的技术是不存在的,任何技术都体现着“人性”或“社会性”。显然,技术的社会属性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社会制度和规律以及道德伦理等多种社会因素引导技术创新。
因此,在技术的自然维度上,技术具有合自然性和反自然性的辩证统一特性,为“技术一环境悖论”的存在提供了客观基础,而技术的社会属性又提供了超越“技术一环境悖论”的可能。因此,只有将技术创新纳入社会主体(尤其是国家)的调控范围来进行,才能满足人们对技术更高的社会需求,如通过政府调控、公众推动、伦理道德等手段来引导和规范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使其始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观来指导并规范人们的技术价值取向,从社会合理性方面指导并规范技术。
二、树立绿色技术系统观,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
在简单技术观的指引下,技术创新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技术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断裂。因此,在生态环境危机的事实和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应基于技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技术创新放到“人一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系统中,构建绿色技术系统,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
1.绿色技术系统的内涵
“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源头削减技术、废物最少化技术、循环再生技术、生态工艺、绿色产品、净化技术等。“人一自然一社会”系统是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复合系统,存在相互缠绕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基本关系。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技术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技术活动具有约束和引导的作用。因此,仅仅从单一关系的维度来处理由双重关系及其缠绕所导致的问题(如环境问题等)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显然,仅靠绿色自然技术难以超越“技术一环境悖论”,绿色社会技术的“补位”是不可缺少的。综上分析,绿色技术系统是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使环境友好型的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绿色技术系统的特质
在价值理念上,绿色技术系统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和协调发展为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基于“人一自然一社会”的整体系统观,把环境问题深刻理解为一个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综合体”,从而确定了提高技术与环境相容性的思维路向是坚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
在系统结构上,绿色技术系统由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两大系列构成。前者主要基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知识,以自然为作用对象,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后者主要基于一定的环境政策、环境法规及其相互作用,以人的活动为规制对象,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显然,在技术创新中,技术目标的确定、技术方案的设计、技术效能的评价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关系的缠绕。因此,在绿色技术系统中,这两大技术系列是缺一不可的。绿色自然技术的实现需受到绿色社会技术的规范;绿色社会技术的实现需要绿色自然技 术提供现实的基础。绿色技术系统的良好运行依赖于两大技术系列的契合与良性互动。
绿色技术系统的特质表明:该系统既有科学技术的强劲推动,又有人文社会的方向指导,这将大大降低绿色技术系统的风险。
3.绿色技术系统的运行机理
绿色技术系统的运行机理是“自然技术之于环境问题的生成及其衍生机理”和“绿色社会技术之于规制对象的作用及其致绿机理”的“双螺旋互动”。具体讲,就是某一时期处于一定自然技术水平的技术创新会导致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绿色社会技术需要作出新的设计与安排,这样,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环境友好水平将随之提高,从而使绿色社会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与此相应,绿色社会技术进行的新设计、新安排及其实施又会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提高,从而使自然技术的“绿色水平”达到另一新的高度,……,如此循环,绿色技术系统的运行便表现为一种以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为“双链”、以“问题推进”和“制度规导”为“配对”的“双螺旋”演进模式。这种演进模式使绿色社会技术的规导与绿色自然技术的进步在一种互动的平衡与协调中不断进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效能,实现“技术一环境悖论”的超越。显然,在超越过程中,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不断提高的“绿色水平”表征着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图景。
三、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构建
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是相互对立的,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时,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这不仅加剧了技术对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消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必须在改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其竞争优势。
1.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运作模式的启发
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以一家热力发电厂、一家炼油厂、一家生物制药厂以及一家石膏材料厂为主的四大产业。卡伦堡工业园在政府具体制度安排下,基于卡伦堡地区特定的资源背景和企业的生态道德及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技术手段,把一个企业生产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了物质流、能量流、水流等循环利用,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属于典型的绿色技术系统。其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卡伦堡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以及企业的生态道德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驱动力。另外,园区内设置了管理组织,主要进行协调、组织、结算和监督工作,并对新的废物利用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得到优化配置,循环生产得以有序进行。该运行模式表明: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方式;是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关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2.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
生态化技术创新中的“生态化”是指事物之间平衡相依、和谐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包括三个紧密相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卡伦堡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优化效应。因此,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应是以具有相应功能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公众为主体,在一定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共生发展。如图2所示,其运行机制是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能够推进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立体调控机制。其中,共生主体是基础,共生环境是条件,共生关系是关键。
(1)共生主体。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中的共生主体是以企业为核心,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公众参与并制约企业创新行为的多元主体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主体意识,而且能够促进各主体间的协同共生,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
(2)共生关系。生态化技术创新在企业间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解决资源能级利用、废弃物再循环、资源的传递与转换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创新共生主体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合作形式,即各主体间供需、竞争和互补的复杂共生关系。在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中,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采取委托开发、成果转让、合作创新等方式构建官、产、学、研结合的互惠共生关系,从而推动共生主体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和能量互换,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3)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指系统外的所有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总和。在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中,科技体制、企业体制和环境政策以及公众认知与社会宣传构成了共生环境的有机整体,共同对共生主体间的共生关系施加制约和引导的作用。
综上分析,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得各共生主体在一定共生环境作用下,通过生态链接技术、合作互动等方式,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实现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共生关系的形成使知识和技术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性增强,共生能量增加,进而吸引更多主体加入,共生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共生系统。政府根据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动态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使共生系统进一步发展为共生网络。因此,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企业倾斜:把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把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作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集中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研究开发,使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保障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效运行的现实选择。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高速发展,技术创新带给人们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的同时,其外部效应也成为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诱因之一。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并使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是解决技术创新外部效应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的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多元主体协同共生技术创新模式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与统一,体现了生态化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在这种模式中,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手段,生态系统的循环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和谐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