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化石,是我们的根基和家园,它最终将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我们的心性品质。而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各种时代的价值观念在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裂谷中冲突、碰撞和游荡。
一、夹缝的形成及其原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激烈冲撞,现存的价值规范体系、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受到猛烈冲击,许多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而丧失了他们对于正确或错误事物的认识,或者说,他们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再相信传统价值;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价值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灵魂的德育正遭遇困惑和价值失落,道德教育要在实践中进行,教师和学生就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存在的情境回归非现实存在的情境当中。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价值意义就凸显出来。
传统道德故事是道德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在这个大形势下也面临困境。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发展中,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意义对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起了很大的整合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社会对传统道德故事的演绎提出了要求。要求它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赋予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或者是对道德故事进行另类演绎,从而符合现代大众口味。那么传统道德故事在这样一个夹缝中如何演绎,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沿着夹缝走出去,寻找平衡点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大都寓于传统道德故事之中,主要是建立在儒家的个人伦理道德哲学之上的社会认识和社会规范。学习者能从道德故事中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道德故事能使学习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学习道德品质的形成。毋庸置疑,一个社会是极其重视道德精神领袖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就不乏“道德楷模”。但随着时境变迁,榜样的无常与真实可信性使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其中一些完美的榜样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往往最后却很难经受岁月的磨练和考验,其效应也越来越短,这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社会的最大怪圈。实践证明,这些完美的道德是脱离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也是有违人的本性的。“英雄故事”很感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毕竟在实践上很难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
在科学技术至上的今天,我们的传统道德故事的确有些脱离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一些人认为传统道德故事形成于某一具体年代,有具体的人物和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没有看到其中包涵了超越时代的普遍因素;另一些人则是全盘继承和复古,而夸大了传统道德的普遍性,看不到不同时代的特殊性。因而,我们在走出夹缝的时候,寻找的平衡点就是要找出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精神文化遗产,而这个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平衡点要求我们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精神,把文化精神深化为获取幸福的生存智慧,使学习者兼有民族精神与世界视野。
三、批判地继承,发掘优秀成分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内在关联,不可分割。传统内在于现在之中,它相对于现在来说是无法任意选择、不可逃避的一种历史的与现实的存在。因而五千年文明史中那些蕴含优秀传统道德资源的故事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
传统道德故事繁芜庞杂,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同时更要注意创新,更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学习者由衷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
对传统道德故事的筛选不只是几个道德专家学者的任务,它应该集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各方面专家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哲学家、人类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集思广益,发掘传统道德资源的优秀成分,共同建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道德故事体系。尤其是教育哲学家应该关注道德理论基础的形成,一方面,从传统道德资源角度,对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概念做意义厘清工作,重新思考道德教育课程应该包括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当今全球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这些传统道德故事,分离出它们所蕴含的基本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传统道德因素,区别开与之交织的封建性糟粕,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使它们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四、方法革新
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道德教育方法。新时代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应是在旧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优秀道德文化交流,随时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性转换。
1 故事新演绎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传统道德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过程。此时,传统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用另类演绎的方式来符合现代大众口味的时候,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善良或正确原则和公正或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之所以需要这些原则,是为了在道德交往中建立信任,道德之谓道德,就在于它是一种真诚的自觉的向善;还有个人自由原则。
动画片《孔子》正是致力于在传统文化和青少年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孔子,让原来在孩子心中遥远的孔子形象生动起来,让原来对孩子来说晦涩的儒家思想“仁”的精神逐渐渗透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用这种新演绎方法来传授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道德,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观念形态,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促使学习者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因为这些道德规范既可以用以调整封建时代的人伦关系,也可用以调整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2 补全故事,有效引导
故事一般都由一定的情节组成,是经过人们加工了的、能够引起兴趣的情节。其中正义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和能够引起人们同情的形象,它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作为学习者,他们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道德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中的适应和调整,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与体悟。因此,德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
柯尔伯格曾经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对道德的认识和感受。就要设计出各种令人满意的情节和结局。在补全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对道德的认识,也要使故事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使故事的结尾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引导者通过指导学习者相互比较、共同提高的办法来促进其对道德认识的发展。
3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异己,接受差异
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各国家、民族的德育文化共存、相互交流与借鉴,百花齐放。民族的德育文化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自己的特有的土壤上茁壮成长,开出艳丽多彩的文化之花。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形成的,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人格特征。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学习者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而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是人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因此,在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在尊重异己的同时,也要发扬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新演绎,还要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经典的传统道德故事的道德教育,主题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主线是落实做人与做事,使教育对象真正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与世界眼光的年轻一代,养成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坚毅的人格精神。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一、夹缝的形成及其原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激烈冲撞,现存的价值规范体系、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受到猛烈冲击,许多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而丧失了他们对于正确或错误事物的认识,或者说,他们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再相信传统价值;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价值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灵魂的德育正遭遇困惑和价值失落,道德教育要在实践中进行,教师和学生就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存在的情境回归非现实存在的情境当中。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价值意义就凸显出来。
传统道德故事是道德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在这个大形势下也面临困境。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发展中,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意义对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起了很大的整合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社会对传统道德故事的演绎提出了要求。要求它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赋予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或者是对道德故事进行另类演绎,从而符合现代大众口味。那么传统道德故事在这样一个夹缝中如何演绎,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沿着夹缝走出去,寻找平衡点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大都寓于传统道德故事之中,主要是建立在儒家的个人伦理道德哲学之上的社会认识和社会规范。学习者能从道德故事中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道德故事能使学习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学习道德品质的形成。毋庸置疑,一个社会是极其重视道德精神领袖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就不乏“道德楷模”。但随着时境变迁,榜样的无常与真实可信性使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其中一些完美的榜样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往往最后却很难经受岁月的磨练和考验,其效应也越来越短,这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社会的最大怪圈。实践证明,这些完美的道德是脱离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也是有违人的本性的。“英雄故事”很感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毕竟在实践上很难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
在科学技术至上的今天,我们的传统道德故事的确有些脱离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一些人认为传统道德故事形成于某一具体年代,有具体的人物和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没有看到其中包涵了超越时代的普遍因素;另一些人则是全盘继承和复古,而夸大了传统道德的普遍性,看不到不同时代的特殊性。因而,我们在走出夹缝的时候,寻找的平衡点就是要找出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精神文化遗产,而这个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平衡点要求我们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精神,把文化精神深化为获取幸福的生存智慧,使学习者兼有民族精神与世界视野。
三、批判地继承,发掘优秀成分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内在关联,不可分割。传统内在于现在之中,它相对于现在来说是无法任意选择、不可逃避的一种历史的与现实的存在。因而五千年文明史中那些蕴含优秀传统道德资源的故事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
传统道德故事繁芜庞杂,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同时更要注意创新,更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学习者由衷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
对传统道德故事的筛选不只是几个道德专家学者的任务,它应该集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各方面专家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哲学家、人类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集思广益,发掘传统道德资源的优秀成分,共同建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道德故事体系。尤其是教育哲学家应该关注道德理论基础的形成,一方面,从传统道德资源角度,对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概念做意义厘清工作,重新思考道德教育课程应该包括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当今全球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这些传统道德故事,分离出它们所蕴含的基本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传统道德因素,区别开与之交织的封建性糟粕,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使它们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四、方法革新
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道德教育方法。新时代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应是在旧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优秀道德文化交流,随时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性转换。
1 故事新演绎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传统道德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过程。此时,传统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用另类演绎的方式来符合现代大众口味的时候,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善良或正确原则和公正或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之所以需要这些原则,是为了在道德交往中建立信任,道德之谓道德,就在于它是一种真诚的自觉的向善;还有个人自由原则。
动画片《孔子》正是致力于在传统文化和青少年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孔子,让原来在孩子心中遥远的孔子形象生动起来,让原来对孩子来说晦涩的儒家思想“仁”的精神逐渐渗透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用这种新演绎方法来传授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道德,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观念形态,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促使学习者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因为这些道德规范既可以用以调整封建时代的人伦关系,也可用以调整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2 补全故事,有效引导
故事一般都由一定的情节组成,是经过人们加工了的、能够引起兴趣的情节。其中正义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和能够引起人们同情的形象,它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作为学习者,他们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道德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中的适应和调整,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与体悟。因此,德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
柯尔伯格曾经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对道德的认识和感受。就要设计出各种令人满意的情节和结局。在补全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对道德的认识,也要使故事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使故事的结尾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引导者通过指导学习者相互比较、共同提高的办法来促进其对道德认识的发展。
3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异己,接受差异
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各国家、民族的德育文化共存、相互交流与借鉴,百花齐放。民族的德育文化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自己的特有的土壤上茁壮成长,开出艳丽多彩的文化之花。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形成的,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人格特征。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学习者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而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是人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因此,在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在尊重异己的同时,也要发扬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新演绎,还要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经典的传统道德故事的道德教育,主题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主线是落实做人与做事,使教育对象真正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与世界眼光的年轻一代,养成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坚毅的人格精神。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