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暂差生”。这些学生,就是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当中除少数有智能障碍外,绝大多数都和其他学生一样,智力正常,具有发展的潜力。笔者在文中提出四条与这类学生正确、融洽相处的途径,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教师;暂差生;相处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07-2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陶行知
陈某是我遇到的众多“暂差生”中的一个,他较之其他学生而言,问题更为严重些。在刚接手这个班级翻阅他们在小学的档案时,我就在他小学老师的评价上看出了“苗头”,果然,刚进入初中不到两个星期,任课老师们和班内同学就能“如数家珍”似地倒出许许多多他的“丰功伟绩”:上课睡觉、顶撞老师、早自习迟到、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午睡时影响其他同学……批评教育,和家长联系,他总能当面“虚心接受”,然后坚决不改。他甚至放出话来,“现在是义务教育,老师能把我怎么办!”科任老师们到最后几乎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只要他上课不影响其他同学,我们就阿弥陀佛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从开始的耐心教育,变得更多时候急功近利的训斥、高压,甚至“冷处理”,可我看到的是他依然的油腔滑调、叛逆、无所谓。
那天早自习刚下课,班长又气急败坏地冲到办公室来告状了,“老师,坐在前排的同学实在受不了了,今天陈某身上不知道洒了什么,熏得大家课都快没法上了,早上英语老师被刺激得连打喷嚏。”刚入夏的天气,一阵火从我心底里窜了上来,对班长说:“把陈某给我叫到办公室来。”过了一会,陈某“晃”过来了,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扑来,我压了下心头的“火”,努力让自己平静,问他:“陈某,今天又是怎么回事?”他一脸“无辜”地回答:“没什么事啊!”他那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再一次刺激了我,我不禁怒从心来,老账新帐一起算,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训斥他无视班规、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还穿奇装异服、学习社会不良风气。批评完,我问他:“你觉得老师刚才所说的,都是事实吗?”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嘴里“嗯”了一声。于是,我趁机又将他教育了一番。
令我意外的是,在那天傍晚我接到了陈某爸爸的电话,电话中,他的言语有些支吾,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陈某洒香水是因为他身体某方面的疾病,实是无心之举。因为我的批评,放学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爸爸让他自己主动向我解释清楚,但他对爸爸说:“反正在老师和同学们心里,我就是这样一个坏孩子,也不在乎多这么一件事了。”
挂完电话,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因为我的“成见”,这一次,我深深地伤害了他。第二天放学后,我找了个理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他顿时不安起来,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见此情形,我开门见山地说:“陈某,昨天,是老师不对。没问清楚就批评教训你了,还不该在气头上说一些气话,那些话让你心里难受了吧……”我话没说完,就被陈某打断了,他有点激动,语速急促地说:“老师,您可别这么说,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总影响其他同学,不该上课睡觉……”我笑了,诚恳地对他说:“你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老师也有,我向你道歉,你能接受我的道歉吗?”他愣住了,然后又急忙说:“能,当然能。”那天的谈话就到此为止了。我没有紧追着再去翻他的旧账,我想那样会适得其反。有些改变,需要时间……
人人都有自尊心,个人自尊心的缺乏是由于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于是,有些学生索性就不在乎了。从这事之后,我开始细细地“守护”这个“问题学生”:陈某喜欢体育活动,还在校运动会上夺得了跳远冠军,正巧学校组织班级评“十佳之星”,在我的提醒下,大家都踊跃推荐他为“体育之星”。趁热打铁,那周的班会课,我把主题设计为:找优点。第一步:自己找优点。轮到陈某时,他支吾了半天说:“老师,我觉得自己没优点。”于是,我引进第二步:同学互相找优点。让其他同学说说陈某的优点,我提醒大家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从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去发现,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陈某的字写得比较好;有的说陈某很热心,有时候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还有的说,陈某挺爱劳动的……我偷偷看了下陈某,感觉他的表情由往常的无所谓变得有点柔和了,眼睛里也透出一点明亮的光……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育人,也不正如此吗?古人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我们对这些“暂差生”的教育应根植于爱心、耐心、慧心,尊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加倍地关注他们。
一、不以成见,公正对待
当班主任老师发现班级里发生一些不良现象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几个让人头疼的“暂差生”。当老师们对这些学生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在工作中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偏激、武断的行为,不给这些学生进取的机会和承认、改正的机会,并且会在无意中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和老师的距离更远,更不容易接受教育。
其实,这些“暂差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很多并非智力不佳,而是受到了外界不良的影响,所以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逐渐摆脱“差生”的状态,甚至在某一方面会非常优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我们老师要以公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要细心地了解他们,发生任何事情时,应该理性对待,问清始末,究清因果,公平公正的处理事件。
二、留道缝隙,获得动力
老师要适度地给学生思考、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一道“缝隙”,从而避免“拉裂”或“挤压”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缝隙亦随处可见:用美洁瓷砖装饰的漂亮地面、承载火车运行铁轨的接头、就连非常密闭的高压锅也要留一道缝隙(出气孔),以便预防热胀时因压力过大而变形,甚至爆炸。所以,对待这些“暂差生”,我们老师也应该给他们留一道“缝隙”,以避免他们的心灵“拉裂”或“挤压”变形;而采取真诚平等对话的形式,可以等事情过去之后,在学生冷静的情况下再说,也许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留一道缝隙,就是留给学生一个深刻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处获得智慧、真爱的心灵空间。
三、不比基础,只比进步
暂差生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成绩暂差生”、“品德暂差生”,还有“成绩、品德双差生”,我们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给予真诚的微笑,促进他们的改变,并及时告诉他们:过去的就过去了,只要我们现在努力了,我们就会有进步。我们不比基础,只比进步。
为此,每周的班会课上,我会表扬两类同学:一类是勤奋努力,品学兼优,为班级作出贡献的同学;另一类是有进步的同学:作业完成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默写的成绩在不断的进步、早自习迟到的次数变少了、上课不再打瞌睡了、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这些,也都属于受表扬的范围。越差的学生进步的空间越大,因此,只要用心,你总能发现“暂差生”们进步的地方。
四、适时赞美,累积自信
这些“暂差生”,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得不到同学的友情、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在学习上,他们常常要被补课、补作业等。他们成了各方歧视、指责的对象,他们也觉得自己“差”,心理开始脆弱,自尊心又极强,一旦受到伤害往往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最恶劣的就是“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所以,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适时寻找契机及时赞美这些学生,这比指责更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比尔·盖茨在写给妈妈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称赞的地方。”赞美是一种激励,可以使人信心十足,表现得比以前更好,在教育“暂差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赞美,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差异,关爱他们的成长。
佛说:仙境不在远处,佛法只在心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他们的内容都是那么丰富。有时候,我们太过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孩子的行为了,以至于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们还太小,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暂时的成绩不好或是其他方面存在着不足,就一棒子把他们打死了。每个孩子都有变优秀的机会,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发现,并善于去引导。因此,不要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待“暂差生”,我们若耐心和孩子们沟通,给他们留点“缝隙”,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关键词: 教师;暂差生;相处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07-2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陶行知
陈某是我遇到的众多“暂差生”中的一个,他较之其他学生而言,问题更为严重些。在刚接手这个班级翻阅他们在小学的档案时,我就在他小学老师的评价上看出了“苗头”,果然,刚进入初中不到两个星期,任课老师们和班内同学就能“如数家珍”似地倒出许许多多他的“丰功伟绩”:上课睡觉、顶撞老师、早自习迟到、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午睡时影响其他同学……批评教育,和家长联系,他总能当面“虚心接受”,然后坚决不改。他甚至放出话来,“现在是义务教育,老师能把我怎么办!”科任老师们到最后几乎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只要他上课不影响其他同学,我们就阿弥陀佛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从开始的耐心教育,变得更多时候急功近利的训斥、高压,甚至“冷处理”,可我看到的是他依然的油腔滑调、叛逆、无所谓。
那天早自习刚下课,班长又气急败坏地冲到办公室来告状了,“老师,坐在前排的同学实在受不了了,今天陈某身上不知道洒了什么,熏得大家课都快没法上了,早上英语老师被刺激得连打喷嚏。”刚入夏的天气,一阵火从我心底里窜了上来,对班长说:“把陈某给我叫到办公室来。”过了一会,陈某“晃”过来了,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扑来,我压了下心头的“火”,努力让自己平静,问他:“陈某,今天又是怎么回事?”他一脸“无辜”地回答:“没什么事啊!”他那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再一次刺激了我,我不禁怒从心来,老账新帐一起算,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训斥他无视班规、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还穿奇装异服、学习社会不良风气。批评完,我问他:“你觉得老师刚才所说的,都是事实吗?”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嘴里“嗯”了一声。于是,我趁机又将他教育了一番。
令我意外的是,在那天傍晚我接到了陈某爸爸的电话,电话中,他的言语有些支吾,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陈某洒香水是因为他身体某方面的疾病,实是无心之举。因为我的批评,放学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爸爸让他自己主动向我解释清楚,但他对爸爸说:“反正在老师和同学们心里,我就是这样一个坏孩子,也不在乎多这么一件事了。”
挂完电话,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因为我的“成见”,这一次,我深深地伤害了他。第二天放学后,我找了个理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他顿时不安起来,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见此情形,我开门见山地说:“陈某,昨天,是老师不对。没问清楚就批评教训你了,还不该在气头上说一些气话,那些话让你心里难受了吧……”我话没说完,就被陈某打断了,他有点激动,语速急促地说:“老师,您可别这么说,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总影响其他同学,不该上课睡觉……”我笑了,诚恳地对他说:“你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老师也有,我向你道歉,你能接受我的道歉吗?”他愣住了,然后又急忙说:“能,当然能。”那天的谈话就到此为止了。我没有紧追着再去翻他的旧账,我想那样会适得其反。有些改变,需要时间……
人人都有自尊心,个人自尊心的缺乏是由于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于是,有些学生索性就不在乎了。从这事之后,我开始细细地“守护”这个“问题学生”:陈某喜欢体育活动,还在校运动会上夺得了跳远冠军,正巧学校组织班级评“十佳之星”,在我的提醒下,大家都踊跃推荐他为“体育之星”。趁热打铁,那周的班会课,我把主题设计为:找优点。第一步:自己找优点。轮到陈某时,他支吾了半天说:“老师,我觉得自己没优点。”于是,我引进第二步:同学互相找优点。让其他同学说说陈某的优点,我提醒大家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从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去发现,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陈某的字写得比较好;有的说陈某很热心,有时候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还有的说,陈某挺爱劳动的……我偷偷看了下陈某,感觉他的表情由往常的无所谓变得有点柔和了,眼睛里也透出一点明亮的光……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育人,也不正如此吗?古人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我们对这些“暂差生”的教育应根植于爱心、耐心、慧心,尊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加倍地关注他们。
一、不以成见,公正对待
当班主任老师发现班级里发生一些不良现象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几个让人头疼的“暂差生”。当老师们对这些学生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在工作中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偏激、武断的行为,不给这些学生进取的机会和承认、改正的机会,并且会在无意中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和老师的距离更远,更不容易接受教育。
其实,这些“暂差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很多并非智力不佳,而是受到了外界不良的影响,所以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逐渐摆脱“差生”的状态,甚至在某一方面会非常优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我们老师要以公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要细心地了解他们,发生任何事情时,应该理性对待,问清始末,究清因果,公平公正的处理事件。
二、留道缝隙,获得动力
老师要适度地给学生思考、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一道“缝隙”,从而避免“拉裂”或“挤压”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缝隙亦随处可见:用美洁瓷砖装饰的漂亮地面、承载火车运行铁轨的接头、就连非常密闭的高压锅也要留一道缝隙(出气孔),以便预防热胀时因压力过大而变形,甚至爆炸。所以,对待这些“暂差生”,我们老师也应该给他们留一道“缝隙”,以避免他们的心灵“拉裂”或“挤压”变形;而采取真诚平等对话的形式,可以等事情过去之后,在学生冷静的情况下再说,也许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留一道缝隙,就是留给学生一个深刻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处获得智慧、真爱的心灵空间。
三、不比基础,只比进步
暂差生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成绩暂差生”、“品德暂差生”,还有“成绩、品德双差生”,我们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给予真诚的微笑,促进他们的改变,并及时告诉他们:过去的就过去了,只要我们现在努力了,我们就会有进步。我们不比基础,只比进步。
为此,每周的班会课上,我会表扬两类同学:一类是勤奋努力,品学兼优,为班级作出贡献的同学;另一类是有进步的同学:作业完成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默写的成绩在不断的进步、早自习迟到的次数变少了、上课不再打瞌睡了、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这些,也都属于受表扬的范围。越差的学生进步的空间越大,因此,只要用心,你总能发现“暂差生”们进步的地方。
四、适时赞美,累积自信
这些“暂差生”,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得不到同学的友情、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在学习上,他们常常要被补课、补作业等。他们成了各方歧视、指责的对象,他们也觉得自己“差”,心理开始脆弱,自尊心又极强,一旦受到伤害往往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最恶劣的就是“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所以,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适时寻找契机及时赞美这些学生,这比指责更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比尔·盖茨在写给妈妈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称赞的地方。”赞美是一种激励,可以使人信心十足,表现得比以前更好,在教育“暂差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赞美,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差异,关爱他们的成长。
佛说:仙境不在远处,佛法只在心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他们的内容都是那么丰富。有时候,我们太过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孩子的行为了,以至于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们还太小,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暂时的成绩不好或是其他方面存在着不足,就一棒子把他们打死了。每个孩子都有变优秀的机会,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发现,并善于去引导。因此,不要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待“暂差生”,我们若耐心和孩子们沟通,给他们留点“缝隙”,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