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河畔一朵莲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838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心是一朵莲,不知有谁可以看见,初心不变朴素的执念……”陶燕青唱的歌曲《一朵莲》,不禁让记者想起近日到南城县盱江小学采访的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刘春莲老师。
  熟悉刘春莲老师的人,都说她像一朵莲花,以一颗对教育的热爱之心,静静地、溫柔地绽放着,散发出淡淡的、悠远的清香。
  责任心,如莲之根般扎实
  1994年8月,年仅19岁的刘春莲踏上了盱江小学的讲坛,如今任教已有24个年头,多年担任年级组长和数学备课组长,现任教五年级八班的数学。刘春莲的身体一直不好,右手又得了一种病,到南昌、上海检查,至今还没有查出病因,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痛起来只有“杜冷丁”才能帮助她减轻痛苦,有时候上课痛得写不了字,就只能用左手代写,可她还是这样一直坚持到下课。为了不因生病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她一般都是晚上在医院挂吊瓶,家人朋友们经常劝她把身体养好再去上课,同事也主动提出给她代课,但她都婉言拒绝了。一次,因右手痛得昏倒在讲台上。但住院刚结束,她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对那些因病落下课程的同学,她还专门用本子记录了他们缺了哪些课,利用中午、晚上和周末时间为他们补课,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尽管这样,刘老师对待学生每天的作业、考卷仍绝不拖到明天,八九十个学生,都是今日事今日毕。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在微信群跟学生们讲速算盒子,并在群里一一解答学生们提出的疑问,直到大家都懂了为止。这样的习惯,她一直坚持着,哪怕生病也不落下。
  爱心,如莲之花般灿烂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刘春莲老师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长大后,我也要当像刘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这个年龄小、个子小、长相乖巧的阙协珍同学拉着记者的手说道。她永远都记得,2013年12月的一天,放学很久了,天都黑了,教室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爸爸妈妈还没有来。正当阙协珍害怕时,刘春莲老师来了,帮她背起了书包,牵着她的手,走进一条必经的黑暗小巷子。当走到巷中的时候,阙协珍的家长看到了这一幕,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以一人之爱心为典范而影响下一代,祖国的花朵必将灿烂!
  刘春莲将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真心以待。她担任盱江小学爱心中队辅导员,自2008年以来,持续组织开展“爱在行动”活动,为学生送爱心、送温暖。2014年9月,学校来了一位插班生,刚来学校的一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是红着眼睛来,被妈妈骂着哭回去,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将孩子领回家辍学。身为年级组长的她得知实情后,立即给这位家长打电话,约她和孩子一起出来。一个下午的时间,她带孩子逛公园、逛图书馆,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游戏,循循善诱,慢慢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主动把心里的恐惧和不愉快讲出来,卸下了包袱。她还一直劝导母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耐心地与孩子谈心,成为孩子信任的依靠。她把这个别人不敢收的孩子带到了自己的班里,想办法带领他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最后带着奖状高兴地回家。孩子的妈妈不止一次含着热泪拉着她的手说:“刘老师,没有你的细心关照,我的孩子就不可能坚持上学,更不用说拿奖状了,你真是个难得的‘傻’老师。”
  热心,如莲之叶般碧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身为五年级的组长,刘春莲要求组内所有老师都制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计划,她每年随堂听课几十场,注意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主动交流,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她每周在组内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和其他教师共同讨论,同时组织教师前往其他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经验,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路子。同组的黄春霞老师深深记得,2010年从乡村调进这所学校,刚来就被学校安排到刘春莲的五年级组。按照学校的计划,新来的老师都要上一节汇报课,这可难住了她。“对环境不熟、对电脑不熟、没有自信……面对这么多的问题,该怎么办呢?”当刘春莲知道后,主动找到黄老师,把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不厌其烦地帮黄老师找人教做课件并指导她。课件制作好后,试教时,发现课件还有不足之处,又找人教她修改。结果黄老师的这堂汇报课,上得非常成功,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也得到领导们的认可。接着,五年级组又接到了学校的任务,要派一位老师在全校上一节公开课。因为第一堂汇报课的成功,黄老师又被选到去上全校公开课。后来,还被选去参加其他比赛,上录像课、一师一优课,这一路走来,都是刘春莲老师不厌其烦热心的帮助、指点,才使这位乡村老师迅速适应环境并成长起来。
  对待同组的同事热心,对待其他年级组的教师热心同样毫不逊色。2016年5月,刘春莲大病了一场,加上右手病情发作,手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医生要求她必须卧床休息,决不能使用右手。教三年级数学的张明丽接到“一师一优课”的任务时,心里明白刘春莲病情严重,但是没有了她的指点,张明丽心里很是担心。在试教时,张明丽老师遇到无法处理的突发事情试教效果不理想,感觉十分受挫,一度想要放弃。这种想法,被刘春莲知道后,她就让家人请来张老师,在家中与她一起把试教过程演练了一遍,并用手机记录下来反复推敲。这一探讨,时钟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一点,连张老师都多次起身活动身体,可想而知这一整晚的工作使她那只手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张明丽老师出门那刻,对她家人说道:“这下心里踏实了,定会不负众望的,实在太感激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执教的“一师一优课”终于被评为“部优”。
  这样的热心不只表现在同事身上,还表现在不熟悉的家长身上。
  2015年9月的一天,刚好是学校的一次插班生入校考试。一位大嗓门的乡下来的家长一直在不停地交代自己的女儿考试时的注意事项,一再叮嘱还是不放心,急得嗓门更大了,女儿不但没有镇静下来,反而表情更紧张。此时,刘春莲刚好来监考,看到了这一幕,就亲切地说:“这位家长,我理解您的心情,您这样做只会使孩子更加紧张,发挥不好。让我来跟您的孩子谈谈吧,请您到外面等等,好吗?”就这样,不知道刘老师跟小孩说了什么,几天之后,这个女孩顺利地入校了,而且刚好被分到了刘春莲的班级。这位家长再次见到刘春莲的时候,激动地说:“我一直以为像我这样连普通话都听不太懂的乡下人,城里老师是看不起的,没想到,您是这么的亲切,对待我这样一位不熟悉的乡下人是这般的古道热肠。我女儿王静放在您班上,我彻底放心了。”
  “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死。她真的是这样,她身体不好,可一到课堂,一跟学生接触就又生龙活虎、精神焕发。而且面对一个八九十人的班级,从不带扩音器,嗓门大得在校门口都能听到,真是判若两人。在我心里,她是名副其实的名师,南城唯一的名师、抚州唯一的,乃至全国……”五年级组的老师面对记者越说越激动。“我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就回到班上上课,158天的假期我不要了,不想因为生孩子而离开以刘春莲为组长的这个年级组。”当记者看见大肚子的曾春芳老师时,问她生产去了,这个班怎么安排时,她如实地把她的想法告诉了记者。不用华丽的语言、刻意的宣传,刘春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扎根在这些老师、家长的心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要求为师者要有过硬的才华,要常学常思,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教学方法,并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提升经验。刘春莲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邀请参加江西省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建设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撰写了多篇论文,积极承担主持国家、省、市的课题研究。多次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别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并荣获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凭着深厚的教学素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赢得了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可。
  荣誉是对她过往的肯定,但这并不是她所看重的。她说:“所有因为这份职业而带来的那些荣誉,我想,我都没有任何权利拥有,那都是这份职业给予我的,那都是我的学生赐予我的。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有艰辛、有汗水,也有过怀疑。道路艰辛,但我将一如既往地依照自己的追求,享受着幸福的教育人生。”也正是这种谦逊的态度,让她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榜样、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同事身边的楷模、领导认可的得力干将。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怎样“阅”,如何“读”? 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讲授的《珍珠鸟》一课,他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和深厚的文字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一】  师:现在我们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看谁读得专心。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会读了吗?  生:会了!  师:那我们来交流交流大家读课文的情况。不过,今天薛老师不是要你读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
期刊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课时,余荣军老师使学生在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和表达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抽象的意义,培养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笔者撷取三个教学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一】激趣生疑,引发猜想  师: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多边形吗? 要求每人围3个不同的多边形。  师:你围了哪些图形?  生:长
期刊
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成为教学实践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必须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中课程资源意识呢?笔者做了一点思考和尝试。下面结合参加2015年全省中小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中我执教的《打包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为什么选这个课题?  在现实教学中,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二《打包问题》探究活动课被相当多的教师忽略,原因
期刊
课文《九色鹿》出自敦煌壁画,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故事讲述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教学中,我采用对比赏析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关键词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获得恪守
期刊
编者按:  当我们观摩名师精彩的公开课时,无不被他们的创意教学与水乳交融的教学机智所折服。我们感叹名师们的才华,感叹上帝对名师的眷顾,惋怜自己的不争。果真如此吗?哪一节经典的课堂,不是渗透名师们苦心孤诣的磨炼呢?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的童漫作文课《我没有做作业是因为……》教学设计与历次教学后的反思,为我们呈现了名师们夜晚灯光下的磨课过程。让我们一同分享大师的“实践智慧”吧!  宋运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期刊
回想是在哪段时光的缝隙里对“细节”这个词产生了如此之兴趣呢?应该是早几年的一部反映“80后”婚恋生活的热播电视剧《裸婚时代》。相爱的男、女主角承受得了裸婚的压力却没有逃过琐事的烦扰,于离婚之际,男主角悟透:“我用8年的时间来明白一个道理:细节打败爱情!”  这是一部很写实的电视剧。确实,生活中哪会像电影里一样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啊!但是每天发生的小事,如果不注意,便有不顺心,长期积累下来,就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着重从老师“教”的角度,看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效果,即看老师“教”得怎么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与深入,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由“以教论教”转向“以学论教”,着重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即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为此,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反思我们的课堂、改变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符合
期刊
“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是名师陆华山坚定而明晰的语文教学主张。在《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上第五单元)一课中,陆老师紧扣“言语实践”,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语言,思索探究,从而领悟表达的奥妙。  一、做对比,优化文章结构  【片段一】  师:本文有四个句子,表达了时间先后的意思,发现了吗?把它们画出来。  (生勾画,汇报)  课件出示:  师:想想这四个句子表示的时间。平时我们是如何写这四个时间段的? 
期刊
为了给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搭建一个专业引领、交流探讨、共同成长、实现价值的平台,建設内涵丰厚、形式活泼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久负盛名的中国教育名刊——《教师博览》杂志社特成立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  联盟由全国中小学内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足够成长热情的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自愿组成,属于群众性社会团体。联盟倡导新理念——以专业指导专业,以名师成就名师。依托《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期刊
虽然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经三年多了,但是老师们操作起来总是一脸的迷茫。如何实现课内海量阅读?梅建锋校长执教的《作家笔下的人》,终于让我们体验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豁然开朗。  梅建锋校长执教的“作家笔下的人”,可谓立意高远,立足“奇人之奇”定议题。这个议题就是让学生感受奇人之奇,学“写”奇人之术。课堂上梅校长运用 “语文主题学习”的多篇整合模式,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  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