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又来了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的,默克尔又来了。
  继今年2月份访华后,默克尔带领着迄今为止最庞大的访华团于8月份再一次来到了中国。如此高频的访问,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再次访华寻帮助
  2012年,欧洲仍被债务危机的阴云笼罩。作为欧元区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德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众人期盼的危机解决者。确实,为了维护欧元区的稳定,默克尔政府已经作出了3000亿欧元的出资承诺,但这并没有令法国等国满意,促使德国追加援助资金的话语仍是不绝于耳。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次欧债危机并非对德国毫无影响。在欧元区各国普遍财政透支的情况下,德国自身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甚至超出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限定的60%上限,这引起了德国人深深的担忧。不仅如此,随着一项项救援计划的实施,德国不断地向希腊等国输出资金,但这些救援款项都好似打了水漂儿一般,不见成效,向背负欧债国家的援助成为了一个无底洞,让德国民众越来越感到不满。同时,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国每当强大起来,走向欧洲时,都会面临别国的猜忌和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也不愿使身上的历史包袱更加沉重。因此,在是否继续救助备受欧债危机煎熬的国家这一问题上,德国国内的分歧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出于上述因素的考量,不愿继续救援,甚至提出现行的援助计划存在违宪的可能性,默克尔政府的支持率也出现了下降。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令默克尔这位铁娘子头疼不已。向外寻求援助资金以缓解自身负担成为最佳选择,于是,德国人把目光投向了快速发展的中国。今年年初,由于欧元区领导人的优柔寡断,中国投资者在希腊债务重组后遭受损失,中国投资者对欧洲望而生畏,默克尔希望能够借助这次访问消除中国人的疑虑,让中国继续支持欧元区的发展,帮助欧洲渡过难关。因此,尽管这次访问原定于明年进行,当中方提出提前举行时,默克尔政府也爽快答应了。
  为期两天的访问,默克尔收获了大笔的贸易订单,中德之间告别了“熊猫外交”,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迈进。
  而这次,已经是她第六次以德国总理的身份正式访华了。
  加深了解促转变
  自2005年11月上任后,默克尔一直注重发展同中国的关系。2006年5月,默克尔第一次以德国总理的身份来到中国,就同中国签订了19份双边合作文件,内容涉及能源、文化等众多领域,为默克尔政府时期的中德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默克尔来华出席“德中同行”系列活动开幕式,纪念中德建交35周年。可以说,上任之初,默克尔能够依循前任的脚步,继续夯实中德关系基础。
  但必须承认的是,默克尔时期的中德关系并没有施罗德时期那样稳定。这位来自东德的领导人很快就打破了以往中德经贸往来为先为重的打交道方式,而是将意识形态等问题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违反了相互尊重的原则,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给中德关系抹上了一层阴影。特别是2007年,随着其执意会见达赖喇嘛,中德关系跌入了谷底。
  然而,随着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德国人发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顶住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消极影响,仍保持快速增长。由此默克尔政府意识到对华政策出现偏差,开始寻求改变,“价值观外交”逐渐退出了中德交往的舞台。
  2008年,借着来北京出席亚欧峰会的时机,默克尔希望能够修补同中国的关系,使中德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正如胡锦涛主席会见默克尔时所说的,中德两国都处于重要发展阶段,两国国情不同,但没有根本利益冲突。
  如果说2008年时的默克尔正在逐渐地了解中国,那么从2010年开始,默克尔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性已不断提高,对中国越来越重视。中国政府领导人给予其高规格的接待也令她欣喜——2010年访华期间,总理温家宝陪同她两天,还没有一个西方领导人获得如此礼遇。中德关系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两国将关系正式定为战略伙伴关系,德国也支持欧盟承认中方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德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2年伊始,默克尔将中国选为其新年走出欧洲的首访目的地,可见中德关系在德国同其他国家双边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2月份的访问中,默克尔表达了一种强烈愿望——希望同中国在经贸领域开展更为广阔的合作,将两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在8月份的访华中,更有人用“特殊关系”这一通常只有形容美英关系的词来形容中德关系,更加凸显了两国关系之密切。两国关系进入了默克尔执政时期中最好的阶段。
  互惠互利谋发展
  默克尔执政7年来的中德关系,其实就是中德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的一个缩影。
  中德建交40年以来,德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和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地走出国门,德国一些家族式企业也成为具有较大收购价值的收购目标。除此之外,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学习德国的机械制造等高科技,两国的贸易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尽管中德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是由于两国之间既没有战略利益冲突,又没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恩怨,因此,中德关系的大局仍是向好的、稳定的。特别是随着这两次默克尔访华,中德关系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战略伙伴关系随着政府磋商及外长级战略对话得以不断地提升。
  除了经贸往来以外,中德两国在政治问题上也增进了沟通。德国一直被称做“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寻求在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是历届政府领导人的使命及任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同中国的联系,将中国视为西方联盟之外的最重要的政治伙伴,就地区及世界性问题同中国展开讨论,对德国来说都是必然的选择,是提升其国际政治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默克尔访华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也较为深远。与此同时,中德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也以“中德同行”及“中国文化年”为契机不断地拓展,相互交流也在加强。
  中德建交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必须承认,中德始终存在一些分歧,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及所谓的人权问题,历任德国领导人访华时也都提出过这些问题。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但应以尊重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进行坦诚的沟通,而不应横加指责甚至是干涉。实践证明,互相尊重,中德才能谋得共同的发展。默克尔本人在执政期内通过多次和中国接触,也已经从不熟悉到了解再到重视,从偏离轨道搞“价值观外交”到确立经贸关系为先导的外交模式,虽然经历了波折,但总体是朝着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行的。
  中德两国经过长期磨合,已经形成一种以经贸关系为导向的务实的外交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合作的加强,双方依赖程度加深,战略互信大大增强。中德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更应该求同存异,平等对话,增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了解,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责编/彭澜)
其他文献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入不敷出现象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世界性难题。在承认公共服务的国家化(福利国家)、市场化(福利经济)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福利社会),目的,是谋求在国家财富再分配过程中建设一个公共服务社会系统:构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系统,准确地定位和建构“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力量,具体地发展出一套面对个人的“福利权利”与“福利义务”关系。该系统强调每个人(包括农村人口
今年2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8点意见。其中第7条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微博诞生两年来,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微博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特别是今年,从“郭美美网上炫富”到“7·23动车事故”,在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都显示出强大的
文化市场是一柄双刃剑。健康的文化市场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鸣锣开道;不健康的文化市场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给社会进步和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荆棘。在文化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健康的文化市场。    一、什么是健康的文化市场    健康的文化市场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
“赢”者,胜也、利也、赚也。所谓“双赢”、“共赢”,是近年来常说的口头语,常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或出现在利益关系的互动、谈判、协商中。其实,共赢就是双方或者多方都得到利益、得到好处,而不是一方亏了、一方赚了,更不是两败俱伤。    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提出共赢的需求    从历史上的国与国关系来说,安宁是暂时的,战争连绵不断。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直到抗日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肆虐一年多,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从 “金融海啸”演变为“全球性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诚然,这场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症状”同以往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有相似的表象,世界各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未超出以往。但今天所发生的危机仅仅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吗?世界各国的救市举措,能够将世界从危机中真正解脱出来吗?恐怕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是一场成因更
1889年12月,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莱德·塞耶·马汉(1840~1914)发表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首先提出海权论。马汉充分意识到地理环境对国家战略目标有严格的制约性:“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他提出大国要建构海上交通线,“既要保护自己一方的交通线,又
中央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新闻宣传战线只有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才能明确新闻宣传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为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