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类材料的非线性动力损伤理论及其数值模型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stronger7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类材料的非线性动力损伤问题是岩体工程力学、结构动力学和损伤力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对大型岩体工程的非线性动力损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意义。(1)将最小耗能原理应用于岩石介质的脆性损伤问题,建立了基于“应变等效”和“余应变能等效’’两种损伤力学基本假定下各向同性材料的脆性损伤模型A和B:得到了针对两种不同损伤模型A和B的脆性损伤发展方程、脆性损伤本构方程和脆性损伤应变能释放率模型。进一步将损伤、渗流及孔隙率演化等相互耦合的有效应力概念引入Mohr-Couloreb破坏准则,对岩石类材料提
其他文献
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电解相分析及热模热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对控轧含Nb钢析出相-碳化铌的结构,溶解和析出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中加入稀土后,碳化铌颗粒变小且弥散分布,在900-950℃
用改进方法合成出K<sub>13</sub>[Ln(MnW<sub>11</sub>O<sub>39</sub><sub>2</sub>]&#183;XH<sub>2</sub>O(Ln=Eu,Gd,Tb,Dy)。通过化学分析、离子交换、电导滴定及IR、UV、XPS
个别化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某种预定效果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个别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2001年高考成绩揭晓了,我校教改实验班杜夏白同学摘取了江苏省外兼文类状元的桂冠,这是我校教改班三年来的第二个省状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05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1日在郑州中州大学隆重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残联、河南省等有关领导及60多位代表出席了
摘 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最大化,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究、提炼、完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
桩土应力比与沉降是复合地基设计的2个重要参数,针对复合地基设计中难以考虑位移协调的情况,通过对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方程进行简化,建立考虑桩土位移协调的设计分析方法,并结
采用XRD、DTA-TG及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氟碳铈精矿碳酸焙烧反应,结果表明,焙烧过程中,发生了F+Ce^3+(Pr^3+)→O^2-+Ce^4+(Pr^4+)的类持同象替代,生成REO1+xF1-x类南同象混晶体,在不同条件下,可生成不同的类质同象混晶体。从实验数据得到REO1+xF1-x类
本文综述了稀土有机化合物作为单组份催化剂用于聚合反应的进展。它包括:烯烃和α-烯烃聚合、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均聚合及共聚合、乙与人烯酸酯及含官能团烯的共聚合、内醌的开环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压条件下,硫化锌荧光材料中锰离子与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由于压力的作用,使锰离子和稀土离子的发光峰值均发生红移,尤以锰离子更为明显。本文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