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荨麻疹是常见多发、易诊难治的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往往不易找出病因,临床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病情常迁延数年,经常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都有着较大影响.故此文对近年文献报道有关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通过不同辨证思路与方法对治疗荨麻疹均可取得较好疗效.法虽各异,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机 构】
: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410006;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 泸州 646000;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 重庆 400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荨麻疹是常见多发、易诊难治的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往往不易找出病因,临床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病情常迁延数年,经常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都有着较大影响.故此文对近年文献报道有关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通过不同辨证思路与方法对治疗荨麻疹均可取得较好疗效.法虽各异,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起病隐匿,病情凶险,是全世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临床上常见而且难以防治的疾病.赵振昌教授是国内著名中医肾病科专家和学者,从医60余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创始人之一,对糖尿病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赵振昌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气阴两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法当以益气养阴、固肾涩精为主,并自创“消渴固精汤”等经验方,在临床上取得了极好的疗效.本人有幸跟随赵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与各位同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人体水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0年7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熏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Inboby 77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熏蒸前后人体成分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熏蒸前后人体总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躯干水分、蛋白质、无机盐的差异.结果 熏蒸后患者的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躯干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较熏蒸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会引起人体成分的变化,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入一定的瓶颈.近年来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此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除中药内服外,针灸、埋线等治疗方法也是近年讨论的热点.为了全面了解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此文从中医药对RGERD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药对RGERD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药对RGERD治疗作用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并提出问题与展望,以期为中医药诊治RGERD的临床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归纳各医家对此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认识,并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针灸辨证在膝骨性关节炎(O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入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O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小针刀+针灸辨证治疗,观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肿胀、酸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以及弹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显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TNF-α、CRP(mg/L)和IL-1β
由于妇人产后多虚多瘀的生理病理特点,加之生活方式的改变,平素饮食不节,易受风寒,致使体质减弱,产后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蒋贵林教授寻求古人之言,结合临床,对产后病治疗屡有成效,现将其对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身痛、产后缺乳治疗的4则医案予以浅析.
目的 分析灸药结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头晕的整体疗效.方法 患者诊治于2019年6月—2020年11月,共计BPPV患者60例,均接受手法复位治疗,且残留头晕症状.以随机法为准,观察组30例,采用灸药结合治疗,具体疗法为百会压灸+导痰汤;对照组30例,采用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分为(25.62±4.03)分,对照组为(21.13±4.08)分;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评分计为(18.32±3.02)分,对照组计为(20.71±3.1
发作性睡病(NC)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到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治疗上,此文通过数据库查询了近年来NC的有关文献,并未发现统一的诊疗指南,西医大多采取药物治疗,虽然药物作用机制清楚、短期疗效好,但不良作用较多以及安全性低,中医对NC有独到的见解,治疗方法多样,通过辨证论治、自拟方、中成药、针灸、其他等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方面,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目的 研究分析梅花隔姜灸联合耳穴埋针对肝病所致不寐患者睡眠及血清5-HT、N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25例2019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肝病所致不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2例,给予耳穴埋针治疗)和研究组(113例,给予梅花隔姜灸联合耳穴埋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SQI、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5-HT、NE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8%)高于对照组(84.8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各项PSQI评分、血清NE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史学教授治疗儿童恶性肿瘤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史学教授门诊治疗儿童恶性肿瘤的草药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运用Apriori算法及关联规则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支持度为70%,置信度≥80%);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录入341首处方,涉及20味中药,15味高频次药物为黄精、砂仁、谷芽、山楂、草豆蔻、稻芽、鸡内金、神曲、芦根、熟地黄、枸杞子、阿胶、地黄、炙黄芪、女贞子;处方用药多温、平,以
冠心病属于本虚标实,然临证治疗多失之片面,或强调活血祛瘀,或温阳宣痹,或祛湿化痰,而时效时不效.究其原因,过于拘泥某方某法,忽视了辨证论治的精髓,阴亏血虚者用之反易动血耗气,炼津灼痰.此文从虚实夹杂立论,详细阐述了其病因病机,整体和分期辨证,并强调了通补兼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