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由于传统变电运行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我国的电网运行总体情况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变电管理的要求。智能化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智能调控一体化也将是电网运行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影响;分析
1导言
通过对国内电网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在我国大部分电网中使用。但是,传统的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迅速推进,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化模式。“调控一体化”取代传统模式的是采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
2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的电网建设运行中,实施变电运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对变电设备实施及时的维修以及对变电运行的实时监控,确保变电运行的环境安全性以及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在传统的变电运行管理相关的实施方式中,主要有三种运行管理模式即最初阶段的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发展中期阶段的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以及发展后期阶段的操作队分设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2.1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工作实施对主控室的要求是必须有24小时的值班监控,而且必须有多个工作组的设立,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提升变电站工作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而且可以达到较快的反应速度,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需要依赖大量的人力支持,而且对人力的需求是随着变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增加的。
2.2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首先有集中监控中心的建立,对于站区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分区安排不同的操作队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操作队主要有以下三种操作方式:监控管理的区域化操作方式能够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的利用,然而和现阶段的电网运行模式比较,兼容性较低;监控管理一体化的操作方式虽然能够和现阶段的电网运行模式兼容,但是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监控管理分设化的操作方式对于人力资源没有较强的依赖性,比较适用于建设规模在中等层次的变电站。
2.3操作队分设变电管理模式
操作队分设变电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有统一的操作中心支持,在操作中心的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划分,其工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工作效率也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会出现信息传偷速度减缓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性事件。
3调控一体化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
3.1更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使变电站远方监控职能和运行操作职能得到分离的是调度控制中心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使用工管理更加规范,优化资源配置,使机构设置得到精简。根据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任务分配,使他们可以进行统筹调配,让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至于太过繁忙,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设备进行巡视和对电网进行维护的工作内容上,使电网可以更加稳定的运行。一方面,智能化管理可以使人员得到合理的分配,节省运行成本,还可以在对设备进行启动凸显优势。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提升其技术,还可以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另外,其管理模式还可以进行改变,把工作人员分为倒班人员和维护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得到休息,为工作人员提高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分配方式解决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负担太重,工作人员出现夜间疲劳的现象。这种弹性的值班制方式,使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划分成了白天和晚上,在时间上获得了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利用在学习技能上,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还可以提高处理事故和对电网进行操作的工作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3.2改变了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
目前的对电网进行管理的模式当中,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如变电集控站等,这种管理方式把变电站、监控和集控站的所有职责都承担了,这样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的投入,而这些投入的人力又不能得到很好的使用,所以集控站经常会出现工作分配不均的现象。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传统的模式已经逐渐被取代。因此,实施一体化智能电网调控模式,不仅可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可以使完整的调度中心的导师设立,这样可以与监控中心很好的进行联系,实现一体化管理。对电网进行维护的人员的主要工作使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分解调度指令,对变电站的倒闸进行操作,与调度中心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方便对电网进行更好的管理。
3.3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
實施一体化调控模式后,电网信息数据的收集和获取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使调度员的错误率得到有效的降低,缩减维修时间,与此同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数据得到更好的传递。比如,如果电网工作人员在进行一项调度命令,以往传统的运行模式的工作流程是在调度工作和现场监控之间进行电网信息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首先是监控中心的人员发现电网运行出现异常向调度中心进行汇报,然后调度中心再把汇报信息传达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再将指令传达给维护队,维护队再对现场工作维修,这一流程十分繁琐,不仅可能导致信息传送的不够及时,还会导致信息传送的不准确,增加了故障维修时间和人员的浪费。而实施智能电网一体化后,对故障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不仅提升了故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故障进行维修的时间减少了,还可以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信息更加公开化,提升部门的管理能力。
4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虽然为电网运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未来继续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注意系统的升级改造,电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在调度中心积累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有效的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是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问题因此,对于实施调控一体化的电网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有效的信息分层处理,形成更加明确的信息分级以及更加清晰的信息名称。二是注意结构的配置优化在电网运行中实施智能一体化调控,需要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规划设置,达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这一方面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明确系统机构,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同时对于配网智能化的实现,相应的配网自动化设备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拙,但仄现阶段的电网发展来看,对于配网自动化实施的相关调控还不能满足电网运行的需要,所以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5結论
综上所述,实施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可以对电网进行很好的运行管理,保障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如果有事故的出现,可以及时进行处理。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实现了运行、监控和维护管理于一体,是电网调度人员对电网复杂的运行方式进行及时应对,增强了运行管理人员处理紧急任务的能力。总之,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是现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电网智能化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成良.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及其决策性建议[J].通讯世界,2018(04)
[2]闫卫国,蒋菱,徐青山.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及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30(02)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影响;分析
1导言
通过对国内电网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在我国大部分电网中使用。但是,传统的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迅速推进,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化模式。“调控一体化”取代传统模式的是采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
2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的电网建设运行中,实施变电运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对变电设备实施及时的维修以及对变电运行的实时监控,确保变电运行的环境安全性以及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在传统的变电运行管理相关的实施方式中,主要有三种运行管理模式即最初阶段的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发展中期阶段的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以及发展后期阶段的操作队分设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2.1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工作实施对主控室的要求是必须有24小时的值班监控,而且必须有多个工作组的设立,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提升变电站工作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而且可以达到较快的反应速度,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需要依赖大量的人力支持,而且对人力的需求是随着变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增加的。
2.2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首先有集中监控中心的建立,对于站区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分区安排不同的操作队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操作队主要有以下三种操作方式:监控管理的区域化操作方式能够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的利用,然而和现阶段的电网运行模式比较,兼容性较低;监控管理一体化的操作方式虽然能够和现阶段的电网运行模式兼容,但是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监控管理分设化的操作方式对于人力资源没有较强的依赖性,比较适用于建设规模在中等层次的变电站。
2.3操作队分设变电管理模式
操作队分设变电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有统一的操作中心支持,在操作中心的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划分,其工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工作效率也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会出现信息传偷速度减缓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性事件。
3调控一体化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
3.1更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使变电站远方监控职能和运行操作职能得到分离的是调度控制中心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使用工管理更加规范,优化资源配置,使机构设置得到精简。根据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任务分配,使他们可以进行统筹调配,让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至于太过繁忙,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设备进行巡视和对电网进行维护的工作内容上,使电网可以更加稳定的运行。一方面,智能化管理可以使人员得到合理的分配,节省运行成本,还可以在对设备进行启动凸显优势。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提升其技术,还可以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另外,其管理模式还可以进行改变,把工作人员分为倒班人员和维护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得到休息,为工作人员提高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分配方式解决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负担太重,工作人员出现夜间疲劳的现象。这种弹性的值班制方式,使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划分成了白天和晚上,在时间上获得了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利用在学习技能上,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还可以提高处理事故和对电网进行操作的工作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3.2改变了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
目前的对电网进行管理的模式当中,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如变电集控站等,这种管理方式把变电站、监控和集控站的所有职责都承担了,这样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的投入,而这些投入的人力又不能得到很好的使用,所以集控站经常会出现工作分配不均的现象。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传统的模式已经逐渐被取代。因此,实施一体化智能电网调控模式,不仅可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可以使完整的调度中心的导师设立,这样可以与监控中心很好的进行联系,实现一体化管理。对电网进行维护的人员的主要工作使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分解调度指令,对变电站的倒闸进行操作,与调度中心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方便对电网进行更好的管理。
3.3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
實施一体化调控模式后,电网信息数据的收集和获取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使调度员的错误率得到有效的降低,缩减维修时间,与此同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数据得到更好的传递。比如,如果电网工作人员在进行一项调度命令,以往传统的运行模式的工作流程是在调度工作和现场监控之间进行电网信息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首先是监控中心的人员发现电网运行出现异常向调度中心进行汇报,然后调度中心再把汇报信息传达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再将指令传达给维护队,维护队再对现场工作维修,这一流程十分繁琐,不仅可能导致信息传送的不够及时,还会导致信息传送的不准确,增加了故障维修时间和人员的浪费。而实施智能电网一体化后,对故障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不仅提升了故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故障进行维修的时间减少了,还可以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信息更加公开化,提升部门的管理能力。
4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虽然为电网运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未来继续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注意系统的升级改造,电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在调度中心积累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有效的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是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问题因此,对于实施调控一体化的电网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有效的信息分层处理,形成更加明确的信息分级以及更加清晰的信息名称。二是注意结构的配置优化在电网运行中实施智能一体化调控,需要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规划设置,达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这一方面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明确系统机构,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同时对于配网智能化的实现,相应的配网自动化设备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拙,但仄现阶段的电网发展来看,对于配网自动化实施的相关调控还不能满足电网运行的需要,所以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5結论
综上所述,实施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可以对电网进行很好的运行管理,保障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如果有事故的出现,可以及时进行处理。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实现了运行、监控和维护管理于一体,是电网调度人员对电网复杂的运行方式进行及时应对,增强了运行管理人员处理紧急任务的能力。总之,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是现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电网智能化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成良.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及其决策性建议[J].通讯世界,2018(04)
[2]闫卫国,蒋菱,徐青山.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及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