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上海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中心里,举办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画展,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虽然整个画展只有15幅画,称得上是“迷你画展”。可这15幅画却是从13000余幅画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那么,这些画到底画了什么?
一
“70后”金伯文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家乡广袤无垠田野里的滚滚麦浪,种类繁多的花鸟虫鱼,就像一幅幅生动自然的画,留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或许是受到故乡这些画面感很强的景物的影响,初中时金伯文迷上了画画,作品多次在学校的比赛中获奖,是学校小有名气的“画家”。
老师的肯定和作品的获奖,让金伯文体验到了绘画的喜悦,也更坚定了学习绘画的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爱好和努力最终换来了郑州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从此走上绘画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金伯文成为一名设计师,来到上海工作,专门从事工艺美术设计。
上海是一个宽容又开放的城市,努力就会有希望,金伯文喜欢这里。他同大多数人一样属于“扎铁族”,每天从家到公司的那部分时间是靠地铁来填充。他的家位于松江,每天乘坐地铁到公司上下班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这是一段十分漫长的时光,金伯文觉得应该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干点什么,他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于是,抱着提高绘画技艺的的想法,金伯文开始了每天地铁上的“人物速写”。
为便于观察,金伯文通常选择站在地铁门的斜角落。站定之后,他从包里掏出速写本和速写笔,一边观察车厢里的人,一边在纸上涂起来。“首先是细心观察思考,随后再动笔,尽量不要打扰到被画者。”
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拿笔了,所以刚开始画的时候,速度比较慢,从家里到公司的时间段,金伯文一般能完成2—3幅作品。坚持画了1年多之后,速写的技艺大有长进,有时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10几幅作品轻松完成。
画的时间长了,金伯文慢慢发现,地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社会,车厢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小故事,每张脸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千言万语,有时画着画着,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被那些美好的场景吸引,常常因此坐过了站。
二
慢慢地,金伯文觉得不能只把速写当成是一种练习,而是应该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用心地记录地铁里那些让人感动的瞬间,向更多的人传达生活中的正能量。
有一次,他一上车就看到一位女孩。金伯文发现,大多数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她却捧着一本书认真地在阅读。金伯文觉得女孩的侧影很美,便迅速画了下来。当女孩发现他只用几分钟就给她画就的速写后非常喜欢,问可不可以送给她收藏。
经过交流后得知,女孩是一名高二学生,平时也喜欢画画。下车时,女孩特意要了金伯文的联系方式,那之后一直向他请教美术方面的问题。高考时,女孩凭借出色的绘画成绩,考取了理想的艺术学院。
金伯文没想到自己的练笔,还能够帮助别人圆梦。当女孩向他表示感谢时,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有时他会在车厢看到兴奋地给爷爷讲故事的小孩子,还有紧紧抓住婴儿车让宝宝睡得安稳的妈妈……这些平凡的场景,让金伯文非常感动。“正是这些平凡可敬的人,带给我心灵的触动,远远不是粗浅的线条所能表达的。”
每天漫长的下班路上画完画,回到家中吃完饭,照顾孩子睡下,忙到晚上10点左右,金伯文才开始进行再创作。“毕竟速写只是记录,要呈现出完整的情绪,还需要再创造才能成为一幅作品。”
这样看起来虽然辛苦,但金伯文却乐此不疲。地铁速写让他接触到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扩大了创作视野,也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加充实和快乐,付出非常值得。
在他的速写中,充满了各种真实的生活写照——没有座位,背着大大的书包,靠着扶柱闭目养神的放学少年;下了班,好不容易有个座位,坐下就累到打瞌睡的白领青年;即使是在下班路上,也在抓紧时间用电脑认真加班的上班族……
每画一个人物,金伯文都会从站姿、坐姿、动作、神态中去猜测这个人的身份、情绪,联想他背后的故事。有一次,他对面的一位男青年,懒懒地靠在地铁自动门边上发送信息。看着他那专注的神情,金伯文暗暗地猜测,他是不是正在給心爱的女朋友发微信?她是怎样的一位姑娘?从事什么的工作?一路上,金伯文沉浸在自己的“意识流”思绪里,不知不觉就到了站。
“地铁上绘画,先要懂得尊重乘客,有一颗爱心,无论对方长得美丑,关键要表现内心世界。”这是金伯文始终坚持的绘画原则。虽然他也碰到过抵触他画画的人,但更多的人对他都充满善意。
三
金伯文最大的愿望是举办一场地铁速写作品展,展现上海的温度,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地铁内的真实生活。
说来也巧,2019年8月的一天,金伯文在地铁上画画时,认识了一位也喜欢速写的朋友,他介绍金伯文加入一个名为“速写上海”微信群。群友都是用画笔记录上海不同风景、人物、建筑、故事的同好,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大家都怀抱着同一个梦想:记录上海,感受上海。
在知道金伯文的故事后,群友们给了他很多鼓励和支持,并决定利用团队的力量帮助他圆画展梦。一位老师热心地多方联系,最终找到免费展览场所,画友们则积极地捐赠活动的奖品。在大家的帮助下,主题为“地铁见人”的金伯文微型画展终于登场亮相。
为什么叫“地铁见人”?金伯文说,看见、见面、见证。很多人上下班的路上脚步匆匆,没有来得及体验地铁上那段真实的路程。也许看了我的画,他们或许会找回一段美好的回忆,获得一份惊喜,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在金伯文展出的画作中,最令他满意的是一幅民工速写。
他清晰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当时地铁车厢并不拥挤,尚有空余的座位。这时,3名农民工打扮的男乘客上了车,也许是刚从工地回来,他们满身是泥土,看起来非常疲劳。可是他们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一起坐在地板上休息,很明显他们是不想弄脏坐椅。尽管这样,他们仍然谈笑风声,一副满足的表情。
金伯文被3位民工的真实、淳朴、善良、乐观所打动,这群撑起城市的过去迎来繁华的人,生活也许依然艰难,但他们并不计较。金伯文迅速掏出本子和笔,几分钟就把画作完成了。
地铁是一座城市的地标,也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6年多来,金伯文共画出了13000多幅作品,见证了地铁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地铁上的温情故事,用一支画笔绘出了一座城市的暖。他的画作曾入选上海改革开放40周年“我的故事我的画”作品展,收录进《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我用绘画作品表达对先烈的敬意》书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速写哥”。
如今,“速写哥”仍然在坚持,他希望自己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依然在画。“我要一直画下去,动力就是大家的点赞和喜爱,哪怕是一抹笑容,我就满足了。”
一
“70后”金伯文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家乡广袤无垠田野里的滚滚麦浪,种类繁多的花鸟虫鱼,就像一幅幅生动自然的画,留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或许是受到故乡这些画面感很强的景物的影响,初中时金伯文迷上了画画,作品多次在学校的比赛中获奖,是学校小有名气的“画家”。
老师的肯定和作品的获奖,让金伯文体验到了绘画的喜悦,也更坚定了学习绘画的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爱好和努力最终换来了郑州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从此走上绘画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金伯文成为一名设计师,来到上海工作,专门从事工艺美术设计。
上海是一个宽容又开放的城市,努力就会有希望,金伯文喜欢这里。他同大多数人一样属于“扎铁族”,每天从家到公司的那部分时间是靠地铁来填充。他的家位于松江,每天乘坐地铁到公司上下班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这是一段十分漫长的时光,金伯文觉得应该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干点什么,他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于是,抱着提高绘画技艺的的想法,金伯文开始了每天地铁上的“人物速写”。
为便于观察,金伯文通常选择站在地铁门的斜角落。站定之后,他从包里掏出速写本和速写笔,一边观察车厢里的人,一边在纸上涂起来。“首先是细心观察思考,随后再动笔,尽量不要打扰到被画者。”
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拿笔了,所以刚开始画的时候,速度比较慢,从家里到公司的时间段,金伯文一般能完成2—3幅作品。坚持画了1年多之后,速写的技艺大有长进,有时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10几幅作品轻松完成。
画的时间长了,金伯文慢慢发现,地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社会,车厢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小故事,每张脸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千言万语,有时画着画着,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被那些美好的场景吸引,常常因此坐过了站。
二
慢慢地,金伯文觉得不能只把速写当成是一种练习,而是应该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用心地记录地铁里那些让人感动的瞬间,向更多的人传达生活中的正能量。
有一次,他一上车就看到一位女孩。金伯文发现,大多数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她却捧着一本书认真地在阅读。金伯文觉得女孩的侧影很美,便迅速画了下来。当女孩发现他只用几分钟就给她画就的速写后非常喜欢,问可不可以送给她收藏。
经过交流后得知,女孩是一名高二学生,平时也喜欢画画。下车时,女孩特意要了金伯文的联系方式,那之后一直向他请教美术方面的问题。高考时,女孩凭借出色的绘画成绩,考取了理想的艺术学院。
金伯文没想到自己的练笔,还能够帮助别人圆梦。当女孩向他表示感谢时,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有时他会在车厢看到兴奋地给爷爷讲故事的小孩子,还有紧紧抓住婴儿车让宝宝睡得安稳的妈妈……这些平凡的场景,让金伯文非常感动。“正是这些平凡可敬的人,带给我心灵的触动,远远不是粗浅的线条所能表达的。”
每天漫长的下班路上画完画,回到家中吃完饭,照顾孩子睡下,忙到晚上10点左右,金伯文才开始进行再创作。“毕竟速写只是记录,要呈现出完整的情绪,还需要再创造才能成为一幅作品。”
这样看起来虽然辛苦,但金伯文却乐此不疲。地铁速写让他接触到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扩大了创作视野,也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加充实和快乐,付出非常值得。
在他的速写中,充满了各种真实的生活写照——没有座位,背着大大的书包,靠着扶柱闭目养神的放学少年;下了班,好不容易有个座位,坐下就累到打瞌睡的白领青年;即使是在下班路上,也在抓紧时间用电脑认真加班的上班族……
每画一个人物,金伯文都会从站姿、坐姿、动作、神态中去猜测这个人的身份、情绪,联想他背后的故事。有一次,他对面的一位男青年,懒懒地靠在地铁自动门边上发送信息。看着他那专注的神情,金伯文暗暗地猜测,他是不是正在給心爱的女朋友发微信?她是怎样的一位姑娘?从事什么的工作?一路上,金伯文沉浸在自己的“意识流”思绪里,不知不觉就到了站。
“地铁上绘画,先要懂得尊重乘客,有一颗爱心,无论对方长得美丑,关键要表现内心世界。”这是金伯文始终坚持的绘画原则。虽然他也碰到过抵触他画画的人,但更多的人对他都充满善意。
三
金伯文最大的愿望是举办一场地铁速写作品展,展现上海的温度,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地铁内的真实生活。
说来也巧,2019年8月的一天,金伯文在地铁上画画时,认识了一位也喜欢速写的朋友,他介绍金伯文加入一个名为“速写上海”微信群。群友都是用画笔记录上海不同风景、人物、建筑、故事的同好,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大家都怀抱着同一个梦想:记录上海,感受上海。
在知道金伯文的故事后,群友们给了他很多鼓励和支持,并决定利用团队的力量帮助他圆画展梦。一位老师热心地多方联系,最终找到免费展览场所,画友们则积极地捐赠活动的奖品。在大家的帮助下,主题为“地铁见人”的金伯文微型画展终于登场亮相。
为什么叫“地铁见人”?金伯文说,看见、见面、见证。很多人上下班的路上脚步匆匆,没有来得及体验地铁上那段真实的路程。也许看了我的画,他们或许会找回一段美好的回忆,获得一份惊喜,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在金伯文展出的画作中,最令他满意的是一幅民工速写。
他清晰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当时地铁车厢并不拥挤,尚有空余的座位。这时,3名农民工打扮的男乘客上了车,也许是刚从工地回来,他们满身是泥土,看起来非常疲劳。可是他们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一起坐在地板上休息,很明显他们是不想弄脏坐椅。尽管这样,他们仍然谈笑风声,一副满足的表情。
金伯文被3位民工的真实、淳朴、善良、乐观所打动,这群撑起城市的过去迎来繁华的人,生活也许依然艰难,但他们并不计较。金伯文迅速掏出本子和笔,几分钟就把画作完成了。
地铁是一座城市的地标,也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6年多来,金伯文共画出了13000多幅作品,见证了地铁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地铁上的温情故事,用一支画笔绘出了一座城市的暖。他的画作曾入选上海改革开放40周年“我的故事我的画”作品展,收录进《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我用绘画作品表达对先烈的敬意》书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速写哥”。
如今,“速写哥”仍然在坚持,他希望自己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依然在画。“我要一直画下去,动力就是大家的点赞和喜爱,哪怕是一抹笑容,我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