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9年邯郸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55~2013年逐年、逐月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邯郸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变化趋势,并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59年邯郸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103.68 h/10a;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65年与谷值点1996年相差可达1 096.6 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变化趋势最明显,其次是冬季、秋季,而春季变化趋势不显著;近59年来5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12月最少,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的是7月,3、4月变化不显著;年日照时数在1982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为少日照时段,秋季突变时间点与年突变相同。
  关键词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线性倾向估计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
  中图分类号 S1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1-203-04
  日照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也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1]。日照时数指的是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地面观测地点受到太阳直接辐射辐照度≥120 Win的累计时间),以小时为单位[2]。
  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日照时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3-8],如赵东等通过分析1961~2007年我国日照时数的变化指出,近47年来我国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局地差异, 夏季下降最明显,华北平原降幅最大,大气透明度下降和平均风速减小是造成华北平原日照减少的主要原因[8-9];陈碧辉等分别对当地的日照变化特征和成因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各地日照时数均呈减少的趋势[10-12]。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邯郸市日照时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笔者在此对邯郸市近59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了检验分析,找出了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为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的是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55~2013年逐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由邯郸市气象信息中心提供。
  1.2 研究方法
  1.2.1 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样本数量为59的日照时数变量,构造其对应的时间序列,采用y=a+bx的线性倾向估计方法[13],求出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来分析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回归系数b通常称为倾向值,日照时数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取决于b的符号,正代表上升,负代表下降,b值的大小反映了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即表示上升或下降的倾向程度。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可以判断变化趋势的程度是否显著。
  1.2.2 Mann-Kendall方法。对日照时数的突变检验采用的是Mann-Kendall方法,这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13],目前比较常用[14-16] ,其优点在于不仅计算简便,且可以明确突变开始时间,并指出突变区域。Mann-Kendall方法通过计算可以得出UF和UB值,若UF或UB的值大于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则表明呈下降趋势。当超过临界值时(一般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临界值μ0.05=±1.96),表明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显著。超过临界线的范围确定为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如果UF和UB 2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间便是突变开始的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照时数的趋势变化特征分析
  2.1.1 年代际变化。
  邯郸市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2 398.4 h。除了1964年为负距平外,20世纪50、60、70年代均为正距平,日照时数较多;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照时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多为负距平。从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振幅(年日照时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来看,20世纪60、90年代日照时数变化振幅较大,分别是508.7、728.3 h,而70年代、80年代、2001~2010年变化幅度略小,均在500.0 h以下。
  2.1.2 年际变化。自邯郸建站以来,1965年日照时数最多,全年为2 913.0 h;1996年最少,为1 816.4 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65年与谷值点1996年的全年日照时数相差可达1 096.6 h。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进行分析(图1),发现
  1955~2013年邯郸市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变化趋势为-10.368 h/a(表1),
  近59年内大约减少了612 h。年日照时数序列的相关系数r为-0.732 8,对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t检验发现,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t0远大于tα,说明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是显著的。
  2.1.3季变化。邯郸市日照时数在季节上存在差异,从图2可以看出,1955~2013年邯郸市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减少趋势,但各季节变化情况不尽相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9.402、-35.811、-27.038、-31.429 h/10a,夏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秋季次之,春季变化趋势则不太明显。对邯郸市各季节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表1),发现夏、秋、冬三季变化趋势均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非常明显,只有春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没有通过α=0.01甚至是α=0.05的检验,说明春季的减少趋势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从变化振幅来看,变化最大的是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年和最少年相差415.1 h,秋季次之,春季变化振幅最小,最多年和最少年相差335.3 h。   2.1.4月变化。从近59年邯郸市月平均日照时数来看(图3),1、2月日照时数比较少,3、4月迅速增加,至5月到达峰值(262.9 h)。5月份多晴朗天气,云量较少,因此日照偏多。之后进入夏季,阴雨天气增多,日照时数开始逐步减少,至12月降至谷值(154.5 h)。
  从邯郸市各月日照时数的线性趋势变化率及显著性检验情况(表2)可以看出,邯郸市4月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倾向值b为正值,其余各月倾向值均为负值,呈减少趋势,近59年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是7月,其次是6月,减少最少的是3月;显著性检验发现1、2、5、6、7、8、9、10、12月变化趋势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1的检验,11月变化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α=0.05的检验,3、4月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2 日照时数的突变分析
  2.2.1 年突变。利用Mann-Kendall法对1955~2013年邯郸市年日照时数序列进行突变分析,
  由UF曲线(图4)可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邯郸市日照时数有一明显的减少趋势,90年代以后这种减少趋势均大大超过显著性水平0.05的临界线(μ0.05=±1.96),甚至超过了0.001显著性水平(μ0.001=±2.56),表明邯郸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是十分显著
  的。UF和UB 2条曲线在1982年出现交点,且交点在μ0.05
  =±1.96临界线之间,因此可以确定邯郸市日照时数20世纪80年代减少是一突变现象,1982年则是突变的时间点,这与焦建丽等对河南省日照时数突变点的研究结果[17]基本一致。1982年以前日照时数在平均值以上的范围内下降,而1982年以后是在平均值以下的范围内继续下降。
  2.2.2 季节突变。
  利用Mann-Kendall法对近59年邯郸市的各季日照时数序列进行突变分析,从图5可看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况不尽相同,春季UF和UB曲线大部分时段在显著性水平μ0.05=±1.96临界线之间,表明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不显著,夏季在1989年、秋季在1982年、冬季在1979年存在突变现象。
  3 结论
  (1)自建站以来,邯郸市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出现在1965年,谷值出现在1996年,峰值与谷值相差可达1 096.6 h。
  (2)近59年邯郸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103.68 h/10a。
  (3)近59年邯郸市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变化趋势最明显,其次是冬季、秋季,而春季变化趋势不显著,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候变化率分别为-9.402、-35.811、-27.038、-31.429 h/10a。
  (4)近59年邯郸市5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12月最少;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的是7月,其次是6月, 3和4月变化不显著。
  (5)近59年邯郸市年日照时数在1982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为少日照时段;秋季突变时间点与年突变相同,而春季突变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孙睿,梁璐,杨玲.基于气象站资料的中国地区太阳日辐射量算法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 30(1):24-27.
  [2]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527.
  [3] 郑小波,罗宇翔,周成霞,等.近45 年来贵州省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S2):2-4.
  [4] 范晓辉,郝智文,王孟本.山西省近50 年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3):605-609.
  [5] 吴昊旻,廖良清.浙江省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294-298.
  [6] 虞海燕,刘树华,赵娜,等.我国近59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风速、降水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16(3):389-398.
  [7] 李慧群,付遵涛.基于EEMD的中国地区1956-2005年日照变化的趋势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3):393-398.
  [8] 赵东,罗勇,高歌,等.1961 年至 2007 年中国日照的演变及其关键气候特征[J].资源科学, 2010,32(4):701-711.
  [9] 陈红梅,张立波,娄伟平,等.近 50a华北平原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气象科学,2012,32(5):573-579.
  [10] 陈碧辉,张平,郝克俊,等.近50年成都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J].气象科技, 2008,36(6):760-763.
  [11] 黄向荣,葛红卫.合肥市近55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20):8723-8725.
  [12] 靳利梅.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气象科技,2012,40(2):293-298.
  [13]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7-40,63-66.
  [14] 郑小波,罗宇翔,段长春,等.云贵高原近45年来日照及能见度变化及其成因初步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4):992-998.
  [15] 吕少宁,李栋梁,刘蓉,等.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6):1378-1385.
  [16] 叶瑜,苏永秀,李政.近50年广西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4):196-201.
  [17] 焦建丽,康雯瑛,王军,等.河南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S1):4-6.
其他文献
对<红楼梦>一书中"尤最"副词的探讨研究,可以全面揭示本书中此类副词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从一个侧面探析了这一时期此类程度副词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所显示的发展趋
介绍了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在永安市鸭姆潭泵站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分析了在特定运行方式下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通过改变水泵转速来满足需水量变化的控制方法,说明了变频技术可以达到有
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和表意文字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运用到使役意义和偏正关系的动词词化的表达上,英语动词中表示使役意义的派生词和单纯词以词化式呈现,汉语则需借助分
介绍了高摩赞大坝溢洪道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该施工方案应用后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得出溢洪道抗
地表水资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地表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与山西省地表水资源量有关因素进
就当前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方法等几个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程名称、课程结构以及坚持案例教学等方面必须进行改
2008年7月底、8月初,滁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洪水。通过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的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将洪涝灾害损失减轻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在
端木蕻良的作品中,有着挥之不去的&#39;土地情结&#39;,对于土地的深爱使他的作品浸润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之中.其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人物等具体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3年《生物技术通报》杂志的载文量及学科分布、科研基金资助论文及作者来源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技术通报》10年载文量合计3 887篇
以梨园水电站导流洞下游标段洞身混凝土衬砌施工为例,从时间效率和经济比较两方面对洞室边顶拱分部衬砌和边顶拱一次衬砌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边顶拱分部衬砌方法在大型城门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