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大致上就是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艺术作品中的价值,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美术作品。初中的美术学习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在美术学习中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耐性,我认为这正是初中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通俗地来说人文素养就是人们能力和品质的结合。美术课可以说是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喜爱的一门课程,因为这门课十分的轻松,而且我们可以任意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去观察、设计、制作。但值得我们美术教师注意的是,学生们可以随意地想象创造,但是我们不可以随意地教学生,我们要保证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让学生在轻松的美术课中形成自己的人文素养,以及将自己的审美观和想象力合理地运用。艺术是没有边界的,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我们老师需要将这种想象力转化成为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本文正是针对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初中美术教师一些幫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素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我看来,许多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浓厚的,但是当老师没有一些新奇的事物来吸引学生去探索学习的话,这种学习兴趣很快也会被消磨殆尽。要想在课堂上较好的开展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我认为老师们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一来学生的美术水平不会永远只停留在初级水平,而是会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独特想法。比如我们在教学生色彩的调合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提前带上自己的蜡笔,然后在课堂上学着去将两种或者三种蜡笔混在一起看看会出现什么颜色。结果显而易见,几种蜡笔混在一起的颜色更加好看,更加独特,这样一来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如果我们的教学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做几种颜色混合的实验,这样做的效果更加明显。
有了一次这样的新奇体验,学生们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会乐于去探索新事物,开动他们的脑筋去创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能够鼓励学生们更加有耐心的去发现新事物,因为他们一旦见证了新事物的美好,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探索。这样一来,对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我们在外貌穿着上尚且不一样,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更是存在一定差别。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被要求一样,比如我们要穿一样的校服,要做一样的好学生,做题要有一样正确的答案,这些一样对我们的学生是有好处。但是有一些学生他们十分努力,却和其他学生达不到一样的水平,那么在美术课上他们的不一样会得到尊重。我希望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充分表现他们的不一样,充分表现他们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样他们的潜能才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每个学生在初学美术的时候对美术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对他们个人美术潜能的激发十分有利,美术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保留这份好奇心。比如,在每节课上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向学生展示每个名家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最好是具有一些朦胧性和可探索性,让学生一看见这些作品就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当然,我们在向学生展示时可以运用各种形式,比如多媒体,我认为这是最直观、最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巨大冲击的形式。学生看了这些艺术作品后,当然会对其产生敬佩和尊重之情,对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积极地向学生讲这些名家背后的故事以及作品的含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属于自己、代表自己思想的美术作品。这样一来,对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的人物素养十分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在美术课上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应进行“生活化”教育
初中生还处于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他们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的初级阶段就让学生们去描绘一些庞大主题的美术作品,会打击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减弱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人,因此我们要要求学生的美术作品具有人气,要让学生从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的身上去寻求创作的灵感,这样一来他们创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他们的作品才会充满生气。比如我们在教学生去设计东西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取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景象或是一个物来充当作品内容,如此一来,他们的作品不仅会更加的生动形象,而且会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好的去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
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加强美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有着直接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总结
美术课是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美术教师要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去接纳学生新奇的想法和充满个性的作品,在学生不懂得时我们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也要学会中肯地去评价学生的作品;在教学时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充分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并且不断探索美术教学的方法。我们要好好利用美术教学的平台来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立刻见效的。因此,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和重担,积极做好个人工作,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完善学生的品性人格。
参考文献:
[1]武立君,张群.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人文底蕴及内在意义[J].美术大观,2008(07).
[2]张加勇.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美术教育研究,2010(06).
[3]黄丽.新课改给美术教学带来新活力.教育教学论坛,2013(34).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素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我看来,许多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浓厚的,但是当老师没有一些新奇的事物来吸引学生去探索学习的话,这种学习兴趣很快也会被消磨殆尽。要想在课堂上较好的开展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我认为老师们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一来学生的美术水平不会永远只停留在初级水平,而是会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独特想法。比如我们在教学生色彩的调合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提前带上自己的蜡笔,然后在课堂上学着去将两种或者三种蜡笔混在一起看看会出现什么颜色。结果显而易见,几种蜡笔混在一起的颜色更加好看,更加独特,这样一来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如果我们的教学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做几种颜色混合的实验,这样做的效果更加明显。
有了一次这样的新奇体验,学生们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会乐于去探索新事物,开动他们的脑筋去创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能够鼓励学生们更加有耐心的去发现新事物,因为他们一旦见证了新事物的美好,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探索。这样一来,对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我们在外貌穿着上尚且不一样,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更是存在一定差别。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被要求一样,比如我们要穿一样的校服,要做一样的好学生,做题要有一样正确的答案,这些一样对我们的学生是有好处。但是有一些学生他们十分努力,却和其他学生达不到一样的水平,那么在美术课上他们的不一样会得到尊重。我希望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充分表现他们的不一样,充分表现他们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样他们的潜能才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每个学生在初学美术的时候对美术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对他们个人美术潜能的激发十分有利,美术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保留这份好奇心。比如,在每节课上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向学生展示每个名家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最好是具有一些朦胧性和可探索性,让学生一看见这些作品就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当然,我们在向学生展示时可以运用各种形式,比如多媒体,我认为这是最直观、最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巨大冲击的形式。学生看了这些艺术作品后,当然会对其产生敬佩和尊重之情,对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积极地向学生讲这些名家背后的故事以及作品的含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属于自己、代表自己思想的美术作品。这样一来,对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的人物素养十分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在美术课上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应进行“生活化”教育
初中生还处于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他们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的初级阶段就让学生们去描绘一些庞大主题的美术作品,会打击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减弱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人,因此我们要要求学生的美术作品具有人气,要让学生从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的身上去寻求创作的灵感,这样一来他们创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他们的作品才会充满生气。比如我们在教学生去设计东西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取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景象或是一个物来充当作品内容,如此一来,他们的作品不仅会更加的生动形象,而且会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好的去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
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加强美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有着直接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总结
美术课是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美术教师要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去接纳学生新奇的想法和充满个性的作品,在学生不懂得时我们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也要学会中肯地去评价学生的作品;在教学时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充分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并且不断探索美术教学的方法。我们要好好利用美术教学的平台来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立刻见效的。因此,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和重担,积极做好个人工作,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完善学生的品性人格。
参考文献:
[1]武立君,张群.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人文底蕴及内在意义[J].美术大观,2008(07).
[2]张加勇.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美术教育研究,2010(06).
[3]黄丽.新课改给美术教学带来新活力.教育教学论坛,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