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门峡市湖滨区黄河沿岸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区,已经完成精细化整理的万亩生态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高处俯瞰,如链似带,蔚为壮观。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湖滨区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以强化黄河三门峡段生态保护为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强化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积极构筑黄河安澜的绿色屏障。
统筹谋划 重点项目带动
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是三门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六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湖滨区高庙乡东南部,总投资10亿元,建设大禹文化公园、矿山森林公园等板块及配套基础设施。
该区对原有铝土矿山废弃地、排土场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修复,采取矿坑平整、覆土绿化等措施,恢复矿区表层植被,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并同步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针对项目区域黄土丘陵水力侵蚀现状,规划淤地坝1座、谷坊8座、水窖105座,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等措施,开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以大坝为根、黄河文化为魂、山水林田湖草为景,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大禹治水和中流砥柱精神,规划建设大禹文化公园和矿山森林公园,讲好黄河故事。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以大禹治水精神为主题规划了大禹文化公园,以矿山生态治理为基础,山体运动和康养休闲为主题规划了矿山森林公园,配套增加公益服务设施项目,进一步对接并拓展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内涵,深化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 打造生态梯田
湖滨区万亩生态梯田项目属于浅山丘陵地区,传统耕作“靠天吃饭、靠雨生活”,生产条件和效益低下。针对传统粗放旱作模式,该区前期对丘陵梯田进行标准化改造整理,因势塑形、化零为整,初步建成地块成型、适合耕种、便于灌溉的高标准生态梯田。
针对项目区域干旱缺水状况,湖滨区委、区政府坚决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配套建設了水源工程。目前,项目片区7个蓄水池基本建成,近30千米输水管道及三级泵站正在加紧施工,为解决管道沿线2万余名群众生活用水,保障项目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万亩生态梯田采取油菜、油葵一年两季轮作方式,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中药材、特色林果生产,既能在提升生态梯田生产效益基础上,营造万亩生态梯田景观效果,还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产量,缓解城镇用地矛盾。
植树增绿 构筑生态屏障
从王官天鹅湿地保护区沿黄公路一路走去,雪松、黄栌、金叶榆、红叶李等树木错落有致,各类花草生机盎然,与黄河壮丽景观相得益彰。
为推进黄河沿线生态廊道建设,湖滨区自然资源局对沿途的荒山荒坡、部分坡耕地进行绿化提升,以增绿添彩兼顾经济效益为原则,栽植各类苗木20万余株,撒播花草种子800公斤,栽植盆花20万株,绿化面积约3500亩。
通过廊道辐射,该区全面打造生态脉络,对连霍高速未绿化空地栽植大叶女贞、栾树、白蜡三种规格较大的乔木,与之前的绿化连成一条完整廊道;在郑西高铁涵洞进出口周边陡坡栽植油松、侧柏,结合南山北岭生态屏障建设,在交口乡打造约2000亩的示范点,同时,对山坡现有林进行抚育,针对不同立地条件按新造、补植、抚育三种方式分区施策,建设立体生态屏障。(作者单位:三门峡市湖滨区自然资源局)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湖滨区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以强化黄河三门峡段生态保护为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强化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积极构筑黄河安澜的绿色屏障。
统筹谋划 重点项目带动
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是三门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六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湖滨区高庙乡东南部,总投资10亿元,建设大禹文化公园、矿山森林公园等板块及配套基础设施。
该区对原有铝土矿山废弃地、排土场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修复,采取矿坑平整、覆土绿化等措施,恢复矿区表层植被,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并同步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针对项目区域黄土丘陵水力侵蚀现状,规划淤地坝1座、谷坊8座、水窖105座,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等措施,开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以大坝为根、黄河文化为魂、山水林田湖草为景,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大禹治水和中流砥柱精神,规划建设大禹文化公园和矿山森林公园,讲好黄河故事。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以大禹治水精神为主题规划了大禹文化公园,以矿山生态治理为基础,山体运动和康养休闲为主题规划了矿山森林公园,配套增加公益服务设施项目,进一步对接并拓展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内涵,深化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 打造生态梯田
湖滨区万亩生态梯田项目属于浅山丘陵地区,传统耕作“靠天吃饭、靠雨生活”,生产条件和效益低下。针对传统粗放旱作模式,该区前期对丘陵梯田进行标准化改造整理,因势塑形、化零为整,初步建成地块成型、适合耕种、便于灌溉的高标准生态梯田。
针对项目区域干旱缺水状况,湖滨区委、区政府坚决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配套建設了水源工程。目前,项目片区7个蓄水池基本建成,近30千米输水管道及三级泵站正在加紧施工,为解决管道沿线2万余名群众生活用水,保障项目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万亩生态梯田采取油菜、油葵一年两季轮作方式,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中药材、特色林果生产,既能在提升生态梯田生产效益基础上,营造万亩生态梯田景观效果,还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产量,缓解城镇用地矛盾。
植树增绿 构筑生态屏障
从王官天鹅湿地保护区沿黄公路一路走去,雪松、黄栌、金叶榆、红叶李等树木错落有致,各类花草生机盎然,与黄河壮丽景观相得益彰。
为推进黄河沿线生态廊道建设,湖滨区自然资源局对沿途的荒山荒坡、部分坡耕地进行绿化提升,以增绿添彩兼顾经济效益为原则,栽植各类苗木20万余株,撒播花草种子800公斤,栽植盆花20万株,绿化面积约3500亩。
通过廊道辐射,该区全面打造生态脉络,对连霍高速未绿化空地栽植大叶女贞、栾树、白蜡三种规格较大的乔木,与之前的绿化连成一条完整廊道;在郑西高铁涵洞进出口周边陡坡栽植油松、侧柏,结合南山北岭生态屏障建设,在交口乡打造约2000亩的示范点,同时,对山坡现有林进行抚育,针对不同立地条件按新造、补植、抚育三种方式分区施策,建设立体生态屏障。(作者单位:三门峡市湖滨区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