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情 创新活动设计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小学品德课要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经历、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让他们身心愉悦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提升,自主建构,从而形成多种能力。为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学情,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情境,上学生喜爱的品德课,让他们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低年级:“趣”中养成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侧重于养成教育,但单纯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传递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情境首先要有趣味性。为此,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允许他们以玩乐的方式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逐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案例1】模拟活动:会说话的镜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很整洁》)
  师:同学们,老师平时如果想知道自己头发散了没有,脸上有没有灰尘,是不是很漂亮的时候,会去照一照镜子,请它来帮忙。你们是不是也这样?今天,老师请来一面神奇的镜子,它要跟我们一起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名字叫做“会说话的镜子”。
  (出示一个黑边镜框,老师扮演镜子)同学们,我是一面会说话的镜子。谁愿意让我来照一照?
  (学生纷纷举手,师请一名学生上讲台)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xxx。
  师:xxx你好!很高兴认识你!让我好好照照你:你的小辫扎得真好,头发一丝不乱;脸洗得真干净,没有一点脏东西;笑一个好吗?一笑就露出白白的牙齿,真好看。你的衣服穿得很整齐……你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孩子,我很愿意跟你交朋友。(和学生握手,请她回座位。再请下一位学生继续“照镜子”……)
  师:刚才是老师当镜子,谁愿意也来当一当会说话的镜子?(请一名学生扮演镜子)你想和谁交朋友?
  (“镜子”请出一位朋友,开始活动……)
  师:同学们,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面神奇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双手做取景框姿势),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整洁的小朋友。快来,跟你周围的小伙伴玩一玩吧!
  上述案例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有关行为习惯话题的交流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模拟活动。此活动的亮点体现在一个“趣”字上,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拟人的方式,将教材中的“死镜子”变成课堂上的“活镜子”。它把原本是“人与物”的对话变成了“人与人”的对话,即以人为镜,在师生、生生的互相观察中,变个人自我评价为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思考、比较、评判,懂得了什么是干净、整洁,体会到讲究卫生的重要性。由于受到老师和同伴的激励,学生很容易就产生了愿意养成这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在动机。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重“趣”但不唯“趣”,不应把趣味性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标,否则就曲解了趣味性的原意。如果教师仅仅追求表面的快乐,一些肤浅、短暂的趣味就可能掩盖了活动的价值。须知,兴奋不等于兴趣。兴趣能使儿童调动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地体验、思考、创造,而过于兴奋却容易使儿童无法反思经验,反而得不偿失。
  二、中年级:“做”中内化
  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领域逐步扩大,已开始进入多方面生活的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段)》强调,教师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而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
  【案例2】实践活动:送“孤儿商品”回家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文明购物》)
  师:同学们,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文具栏里藏着一包饼干、饮料架下塞着一提卷纸、玩具盒上放着一袋火腿肠、速冻汤圆被遗弃在无人认领的购物车里……这些“流离失所”“随处安家”的商品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孤儿商品”。
  (课件出示学生参加“送孤儿商品回家”活动时的照片)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送孤儿商品回家”的活动,同学们都有什么体会和感受呢?
  生1:我和陈诚在家乐福超市里,把食品类和日用品类的“孤儿商品”分别送回它们原来的位置。我们忙得满头大汗,腿都酸死了,真累!
  生2:超市的管理员叔叔说,顾客随处丢放商品的现象很严重。每天都要安排人去“收孤”,一天能收十几车数百件的“孤儿”,工作量很大。
  生3:我发现有些人拿了肉什么的,最后却不想买了,就随便一放。新鲜的肉如果不及时冷藏,就容易坏掉,很浪费。还有一些小朋友喜欢东摸摸西捏捏,很容易把东西弄坏。
  生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找到了这些“孤儿商品”“流浪”的原因:有的顾客拿了不想买的东西,就随手一扔;有的买单时发现钱不够,只能退回一部分商品;还有的看到收银口排队的人太多,不愿意等;再有就是看错了价钱,不想买了。所以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考虑仔细,不买的商品应放回原处。
  ……
  师(小结):是啊,超市是自主选择商品的场所,我们一定要文明购物,不给别人添麻烦。看见“孤儿商品”,我们不妨多走几步路,多动一下手,把它们送回家。
  案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学会换位思考,养成文明购物的习惯,教师独具匠心地创设了“送孤儿商品回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此活动将教材上固化的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动态地结合起来。它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为课堂教学引入了活水,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觉意识,养成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社会公德。
  在创设此类活动情境时,所涉及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原有经验联系。教师要注意凸显活动的教育意义,还要考虑情境的复杂性,尽可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审视可能存在的难题。如此,教学才可能让学生产生实际的社会行动能力。   三、高年级:“玩”中升华
  高年级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与独立思维能力,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玩乐。但他们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与初中生相比,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足。因此,只有“好玩”且有“有深度的”品德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欲望,引发他们积极思考与对话,从而提升对事物的认识。
  【案例3】游戏活动:穿越时空(鄂教版六年级下册《“不堪重负”的地球》)
  师:同学们,这是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课件出示资料)我们来做一个“穿越时空”的小游戏。(出示一块圆形垫代表地球)这是地球,每一名同学将代表10亿人口。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1804年,我请一名同学上台。(一男生站在圆形垫上)来,摆个POSE。(生做了个武打的动作,台下学生笑)嗯,动作潇洒!
  好,现在世界人口到20亿了。再请一名同学上台。你们一起摆个POSE吧。(两个同学做动作)
  现在是1960年,世界人口30亿了,哪位上来?你们再活动活动。(学生活动)
  请问第一位上台的同学,从上台开始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生:刚开始,就我一个人,觉得很宽敞,动作可以做得很大。这两名同学上来后,地方小了,越来越挤了,动作就不那么舒展了。
  师:好,到1974年,40亿,请你上来……1987年,50亿,……1999年,60亿,……2011年,70亿,请你上来!好,小心,小心,当心啊,别掉到宇宙中去了噢……(学生逐一上台站在圆形垫上,随着人数的增多,空余的面积逐渐缩小,学生们小心翼翼,插空站入,为了不被挤出来,还互相抱团。老师在旁不断提醒。最后还是有学生站不进去,被挤出圈外。)
  师:同学们,通过这个体验活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一开始,地球上空间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越来越多,我们占的位置越来越少了。
  生2:地球面积只那么大,但随着上来的人不断增多,我都被挤得掉出来了。
  生3:从表格中我发现,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也就是说每10亿人口的增长周期越来越短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
  师(小结):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还会增加30亿左右!也就意味着有更多人需要温饱,需要更多的食物、水和能源,产生更多垃圾和污染。人口数量增加会加大环境所遭受的破坏,而每个人所能获得的资源会越来越少。
  上述案例中,教师顺应学生成长的需要,设计了生动的“穿越时空”游戏活动。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强制的感染,但学生的体会却如此深刻。在“情感交流会”环节,当谈及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时,学生们纷纷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交通拥堵、升学压力、就业现状、粮食短缺等问题。从学生的真情吐露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
  当然,上述活动形式并不仅仅特定于某一年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唯我所用。总之,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情境时,教师应努力让活动形式服从内容,避免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还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设计适宜的活动,以简洁的方式、有意义的体验和有效的生成,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3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实现以特色凝聚学校精神,推动学校发展方式由外延向内涵的转变,厦门市思明区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推进区域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在研究中建立了四方合作、学习研讨、校本研究、跟踪指导、展示交流等工作机制,并在研究推进过程中,注重对创建活动本质的追问和结果的关注,以及学校在创建过程中成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特色学校;行动研究;机制;视角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
黄瑞萍,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校长,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广州市优秀校长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儿童节过后,广州市天河区的华景小学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每节课下课后,孩子们就玩起了魔方,像是正在举行一个魔方派对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六一节,学校发下的儿童节礼物是魔方。  在华景小学,每逢大的节庆日,当孩子们收到一个个学校发放的大礼包,兴奋地拆开,或思考或询问这些礼物时,
一、研究问题及个案介绍  1.提出问题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自身国民身份的肯认,它指的是个人归属于何种国家范畴,以及在此基础上在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取向”[1]。香港青少年是推动实现香港人心回归的关键群体,使他们乐于接受其国民身份并达至国家认同,是香港教育界的严峻挑战。  开展内地交流计划是香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动下,
摘 要利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美术类高中生中开展生涯发展团体辅导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唤醒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关 键 词美术类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43-03  美术类高中生(以下简称“美术生”)擅长画画,但文化课成绩普遍不甚理想,且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稍显不足。怎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直
摘 要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育人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品质和品位。学校以文化为核心发展力,围绕“洁德正心”文化精神,从厚德、修身、明礼、达智四个维度整合德育活动,整体设计德育体系框架,进而展开校本德育实践,实现主题班会系列化、心理教育人本化、主题活动多元化、生涯指导规划化、社团建设个性化等,以文化育人创新学校德育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洁德正心;顶层设计;文化德育;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但是其课程理论基础还不甚明确,研究的严谨性有待提高,道家经典教育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道家经典教育可以归纳为道德教育、智慧教育和生命教育三元合一的教育,以内观诵读为主要的诵读方法。以《老子》文本为核心载体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共包括八次课,分为五个阶段,分别聚焦于文化感和亲近感,诚敬心和平静心,专注力和想象力,向德性和悟德性,音韵感和诵读美。行动研究、观察
摘 要要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落细,需要与时俱进“为时养器”,重建教育内容与学校价值,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与关怀,激活教与学,使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最大化;激发相关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等要素的对话,催生与释放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动力。如此,也许才能真正建立起灵动、润泽的基础教育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关 键 词立德树人;长效机制;新时代  中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友善教育资源。“适应新生活”教育主题蕴含着丰富的“友善”资源,教材的绘本式设计为学生体验“友善”提供了生动的载体。挖掘教材学习内容中的“友善”价值,采用体验活动等道德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探寻和感悟“友善”内涵,有助于实现价值认同,润泽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友善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摘 要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倡导生活化的德育课堂。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特色已非常明显,但依然存在“儿童生活经验”的挖掘和“他人经验”的对接难题。基于儿童经验的相关研究,教学应着力唤醒、激活儿童生活经验,将其生活“经历”转变为对儿童成长真正有意义的“经验”;创造有效的经验“嫁接口”,实现他人经验与儿童自身经验的对流交汇,从而突破难点,使德育课堂真正为儿童的道德成长服务。  关 键 词道德与法
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润泽的教室”,润泽,表示一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润泽肌肤的感觉”。学科德育亦是如此,自当追求“润泽”,贴近学生,关注细节,用“小”而“实”的德育,润泽儿童的心灵,将德性的种子播撒进儿童的心田。  作为一位班主任,笔者同时肩负语文课和品德课教学任务。从教15年以来,笔者一直追求将德育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落实落细落小”,让德“润”课堂,与孩子一起营建美好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