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从“小”处读起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草房子》是曹文轩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以苦难生活为底色,引导人以“善”和“美”作为突围困境的路径,表达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可列入“整本书阅读”的优秀文本。叙事是小说最本质的文体特征,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情节是叙事的线索,环境是叙事的背景。在为学生作阅读导读时,教师应当从文本的“小”处读起,读出情节、物件、环境等方面的细节,让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路径
  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草房子》?这是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语文教材中的《孤独之旅》,节选自小说《草房子》。显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草房子》进行“整本书阅读”,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孤独之旅》这篇课文。课前,笔者向学生征求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草房子》中纸月、细马都非常孤独,为何课文要选《红门》一章中杜小康一段,并命名为“孤独之旅”?课文《孤独之旅》中的鸭子有什么作用,不写鸭子可以吗?《孤独之旅》中为何要安排一场暴风雨,作用是什么?杜小康在风雨中找到了鸭子,为什么哭了?……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考虑到小说文本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将《草房子》的导读,大胆放入《孤独之旅》的教学中。这样导读路径便是从“这一篇”(《孤独之旅》)到“这一章”(《红门》),最后再到“这一本”(《草房子》)。
  除此之外,还需要搭建教学支架。在反复阅读《小说门》与作者获世界“安徒生童话奖”时的演讲《文学:另一种造屋》后,笔者认为,读曹文轩的作品时,我们要善于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从“小”处读起,才能读出作品的魅力。小说家毕飞宇也认为:“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大’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能看到小说内部的大,同时能读到小说内部的小。”[1]换言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注意从“小”处说起。
  一、情节之“小”:巧于转折
  纵览国内外的小说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讲究情节的跌宕起伏。
  情节脱胎于故事,服务于人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说过,国王死了,皇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皇后因为伤心过度而死,这就是情节。情节的魅力在于转折之妙,妙处即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发展。
  为什么小说要有无数个波折?曹文轩在《小说门》中这样说:“好看的、并且是有意味的小说,不是一支离弦之箭,而更像一群有着好心情的鸟。它们在天空下盘旋、跃升、俯冲,我们翘首观望,以为它们飞向天涯、一去不复返,可正当我们在心头快要生长出一种失落与空虚之感时,它们却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留下无数撩人的无形曲线之后,它们终于还是消失了。”[2]这说的就是情节曲折之妙。
  从具体章节来说,《孤独之旅》的情节构思很有意思,全文4000多字,而杜小康只说了四句话。这里既体现出了人在孤独时台词会被大量压缩的情况,也恰恰为学生从语言入手解读小说提供了可能。杜小康的四句话分别是:“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几句话全出现在情节的转折处,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第一句话讲在刚出发时,表现出稚嫩的杜小康对家的留恋和对远方的恐惧;第二句话则是梦中喊出所想,这时他的孤独已刻骨铭心,无法释怀;第三句话是在暴风雨中说的,杜小康开始成长起来,学会了分担与坚强;第四句话讲在结局处,体现了杜小康的惊喜和激动。仔细品读,可以发现这四句话各有其妙:前两句反复渲染杜小康对家的留恋,第三句人物心态出现转折,第四句表现人生的收获。在语句情感上,前两句是省略号,“欲说还休”;第三句是句号,显得相对“沉稳”;第四句是感叹号,表现收获成长其中,第四句话,短句、感叹号的反复出现,让人物形象特别鲜活,符合情节“起承转合”的要求。如果人物一直是懦弱的或者是坚强的,就显得不够真实。如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小说要塑造的不是“扁平人物”而是“圆形人物”,即人物是丰富的、立体的、变化的。我们可以在课文中体会到与社会隔离的孤独感,理解真正的自我成长其实就是一段孤独旅程。这样的小说,才能彰显艺术的“真”,刻画我们的生活。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有巧于转折的情节,人物形象才会更加真实,小说刻画才会更加动人。
  二、物件之“小”:源于生活
  “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可是想要引起兴趣,就得使读者发生幻觉,相信书中的事情全真有过。”[3]小说虽然是虚构的,却让读者感受到真实。这其中有一个奥秘,即小说中刻画了许多源于生活的真实物件,曹文轩在《小说门》中把它们称作“名物”。
  之所以说物件“小”,不仅仅因为其体积太小,更因其来源现实生活,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可能会忽视的东西。比如《青铜葵花》里的小物件有自然界的葵花和父亲的雕塑作品“青铜葵花”;《蜻蜓眼》里的小物件有蜻蜓眼、油纸伞、小皮箱等。《草房子》里的小物件就更多了,如鸭子、帽子、鸽子、自行车等。如果不写鸭子,单纯地写杜小康的孤独与成长,文章会显得单调乏味,有了鸭子之后小说便有了明线与暗线。最开始鸭子诚惶诚恐,杜小康亦是如此;后来鸭子成长了、生蛋了,杜小康也战胜了孤独,长大了。加了小物件的描写后,人物的刻画变得更深刻了。
  秃鹤的帽子也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秃鹤为什么要戴帽子?因为别人要摸他的头,但他不想让别人摸,于是出现了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显眼;很精致的一顶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它就这样戴在秃鹤的头上,使秃鹤徒增了几分俊气与光彩。”但是其他孩子调皮,会把秃鹤的帽子丢起来,“同桌等秃鹤快要追上时,将帽子一甩,就见那帽子像只展翅的白鸽飞在空中。……然后是秃鹤四处追赶,白帽就在空中不停地飞翔”。顽皮的孩子甚至把帽子放到了旗杆顶上,秃鹤干脆把帽子掷在地上,再也不戴帽子了,和大伙完全对立起来。“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但是秃鹤这一行为赢得的不是尊重,而是更深层次的孤独,甚至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个小组。直到在最后的文艺汇演当中,他勤奋背台词,才让他赢回了尊严。   小说情节的转折、人物的矛盾、形象的塑造,都与这些小物件的描绘密不可分。物件虽小,但阅读时我们不可小看,一定要细细涵泳。
  三、环境之“小”:基于美感
  《草房子》是曹文轩基于童年的经历写下的。他从小生活在江苏盐城,爸爸当过几十年的小学校长,小时候随着爸爸从一个学校到另外一个学校,经常看见的就是家门口、校门口被小桥流水包围着的草房子。
  环境之“小”基于美感而言,它容易被视觉接收,容易被心灵悦纳。反复读曹文轩的作品,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古典的文风、明丽的色彩。曹文轩善用白描,经常使用“好看”“耐看”等词汇。描写秃鹤出场时,“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但这个村子里,却有许多秃子。他们一个一个地光着头,从那么好看的枫树下走,就吸引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停住脚步,在一旁静静地看。……在枫叶密集处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些基于美感的环境描写总是让人着迷。又如描写细马成长后,“夕阳正将余晖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成了一个细长条儿。余晖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即使是对火灾的描述也是那么漂亮,那么美:桑桑与杜小康骑完自行车烤红薯时,“火山的最底部是黑色,再往上就是似乎凝固了的鲜红,再往上就是活火,最顶端就是红绸一样在风中飞舞的火舌。”
  曹文轩曾说:“风景在参与小说精神构建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孤独之旅》有两处描绘了环境天气。一是“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二是“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这两处的天气描写推动了情节,舒缓了节奏;营造了氛围,蕴含了情感;烘托人物,揭示了主题。如果将第一段的环境天气描写进行变形处理,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的收获:
  天黑
  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风也是黑的
  雷声如万辆战车
  从天边滚过来
  天昏地暗
  四下里
  一片呼呼的风声
  还有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转变形式后,这便是一首诗,一种美的体现。正因为有了这些环境描写,小说充满了美感。一言以蔽之,基于美感的环境描写,对小说而言有很大的妙處。
  概而言之,从“小”处说起,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小说的阅读规律。使用基于三“小”(小物件、小情节、小环境)的方式推进小说阅读,是“整本书阅读”导读值得参考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毕飞宇.小说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选[M].李健吾,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并使之成为数学的核心素养。研究者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思想方法的典型性、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数学表达的深刻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核心素养;等差数列求和  【作者简介】莫邦哲,正高级教师,广西数学特级教师,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学员,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兼职研
期刊
【摘要】同课异构是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方式,是针对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及实际情况,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备课、上课,以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中的“同”不仅是同一教学内容,还有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理念;“异构”则包含着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和细节处理等问题。  【关键词】同课异构;圆的认识;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教研方式,不同的教师因教育理念以及教学阅历
期刊
【摘 要】城乡转型学校的教师缺乏专业引领,渴望获得手把手式的帮带。文章认为,请名师进入学校课堂,以名师录像课为载体,组织学校教师向名师学习,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对名师的教学方式展开研究,通过解构、初显、建构、展示,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资源的作用,并用实际行动解决课堂教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名师伴我行”,进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  【关键词】名师伴我行;教研水平;有效理解知识;行动研究一
期刊
【摘要】数学性质是数学对象(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所具有的特征。数学性质是数学深度思维的结果,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是培育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数学性质的教学不够重视。承接本专题的系列创课设计,研究者基于范希尔理论,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为例,尝试优化数学性质的创课设计。  【关键词】数学性质;创课;范希尔;优化  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是数学
期刊
【摘 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大量增加。基于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和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文章以《司马光》教学为例,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多方面渗透文言文语言特点,相机进行人文教育,促成学生的双向发展。  【关键词】统编教材;双线组元;文言文教学  【作者简介】杨峰权,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语文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期刊
【摘 要】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某出版社编制的教科书关于“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内容存在提供的知识量不足的问题。通过访谈12名初中数学教师和对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足,不做内容补充的教学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适当增加教科书与教师指导用书的数学知识量,将有助于一般的数学教师更好地使用教科书与教师指导用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科书;教学指
期刊
【摘 要】语文教育的本质决定其必须承担起培养人的重任。小说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展示、对生命意蕴的揭示。教材中的小说是感悟人生真谛的范本,小说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其人生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从思想认识上修正学生阅读小说的目的和方法,摒弃陈旧的、浅层次的小说教学方法,以“审美人生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引进课本以外的大量的优秀小说,引导学生做感悟人生的有心人。教师应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以自己的人格
期刊
【摘 要】“延后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课后练习、单元试卷等的批改,对学生达成相关教学目标进行反思评价。由于这些评价无法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因此称之为“延后评价”。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概念不清晰、板块内容“三不符”、板块内容“两两不符”、支架设计不完善、教学目标多等问题,教师可采取讲清概念、完善支架、削减目标等对策予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延后评价;阅读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黄大权,
期刊
【摘 要】六十年的数学教学和教育研究生涯,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年至1986年,是为数学教育研究打基础、扩视野、吸取正反面经验教训的阶段。这个阶段为数学研究的道路做铺垫。第二阶段,1986年至2001年,是学习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静心写作、力求发表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的阶段,一批著作陆续出版。展望未来,中国的数学教育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
期刊
【摘 要】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要求较高的阅读模式,需要一定的阅读量和专业的训练。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补充一定的知识资料,为学生提供释疑的工具;同时引导学生鉴赏想象,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批判性阅读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提供一定的“支架”,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文本细读;咬文嚼字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语文‘细读法’理
期刊